資源簡介 9.生活離不開規則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游戲和生活體驗,感知規則無處不在。2.通過討論沒有規則給生活帶來的影響,知道遵守規則能讓人們的生活有序、安全、幸福。教學重難點:知道生活處處有規則,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一、發現游戲中的規則 101.游戲導入(1)第一次游戲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游戲——掰手腕,你們會玩這個游戲嗎?誰想上來和老師比試比試?老師贏了,你們同意嗎?那你們覺得現在應該怎么辦呢?(老師要遵守規則)一起制定下規則看來,有規則才能玩好游戲,沒有規則,我們連一個小游戲都無法順利完成,更別提玩得公平、玩得高興了。(2)明確規則同學們,那你們能告訴老師掰手腕都有哪些游戲規則?1.使用右手比賽;2.肘部始終不能離開桌面;3.在相持情況下,每局時間終止時,以扳向己方者勝。4.按提前約定好的局數定勝負。(三局兩勝)(3)第二次游戲明確了游戲規則,老師再請兩位同學玩一玩這個游戲。裁判們,這一次游戲誰贏了?游戲結果公平嗎?2.交流游戲中的規則(2)根據自身經歷交流游戲規則我們308班的同學們經常玩什么游戲呢?游戲中有哪些規則,請你來分享一下,有了這些規則,你們玩的怎么樣。(3個)小結:剛剛我們通過游戲,知道了游戲中有規則,而且規則能讓你們玩的更公平更開心了。(板書:規則)我們把規則指標移到這,同意嗎?我們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規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九課《生活離不開規則》。二、尋找生活中的規則 15(1)學校學習有規則嗎?(講到一個地點或時刻,先講透。)我們坐在這課堂中上課,有哪些規則呢?(板書:上課時)(學生交流后)同學們遵守了這些上課規則,規則心就可以往上移動了。剛剛同學們的表現就可以往上移了。除了上課時,在學校里還有哪些規則呢?(下課時、就餐、值日、排隊……)出示一位同學的規則日記。看看她發現了哪些規則。 看了他的規則日記和我們的發現,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規則陪伴著我們的讀書生活(……)(2)在校園中要遵守規則,出了校園呢?我們就走出校園,來到社會找一找,在電影院、圖書館、馬路、公園,這些公共場所要遵守哪些規則呢?討論也是有規則的,請一位同學幫我們來念一念。1.組長選擇一個公共場所,并做好記錄。2.小組內一個一個輪流說,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聽完后可以補充。3.確定一位匯報人上臺發言。4.音樂結束,討論停止。請拿出你們的學習單,根據學習任務開始交流吧。(3)交流社會生活中的規則按組匯報,組內補充,其他人補充。交流了這么多的規則,才能讓我們在電影院里享受電影帶來的愉快時光。(4)除了這幾個公共場所,你還知道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規則嗎?家里呢?有沒有規則? (板書:……)社會生活的規則看來也不少,我們來聽聽其他同學是怎么說的。(視頻是否用?)5.通過對校園、社會生活中規則的調查,你有什么發現嗎?6.小結:規則和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我們可以說生活處處有規則。(板書:生活處處有)我們對規則的認識又加深了,規則指標再往上移一移。三、認識規則的作用151.暢游自由王國我們的社會生活、學校生活有這么多的規則,不遵守行不行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沒有規則的自由王國游歷一番。那兒有自由路、自由車站、自由小學……(1)在自由路上,駕駛員駕駛時沒有了什么規則?駕駛汽車時沒有“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會發生什么?預設:交通事故頻頻發生,造成車輛擁堵、車輛損壞、人員傷亡等后果。(出示近幾年交通事故及上網數據)(2)在自由車站的公交車上,沒有了什么規則?沒有“先下后上”的規則,會發生什么?預設:乘客擁堵不僅耽誤時間,還會造成人員受傷等后果。(3)在自由小學的樓梯上,沒有了什么規則上下樓沒有“慢走右行”的規則,會發生什么呢?預設:會產生擁堵、碰撞,甚至發生踩踏事件。(真實案例)當自由王國的事情真實發生時,沒有規則的后果往往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嚴重。請看這則新聞,同學們把書翻到61頁,邊聽邊圈畫,這則悲劇是如何發生的。預設1:大家都急著下樓。預設2:同學們大聲喧嘩,根本沒聽到老師的提醒。預設3:前面的同學被推倒,后面的同學來不及避讓。小結:同學們沒有遵守“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擠不鬧慢慢行”的規則,這是發生悲劇的原因。(2)你還知道哪些因不遵守規則而帶來嚴重后果的事情?下水游泳造成溺水事故、林間用火造成森林火災……問:在這個沒有規則的自由王國生活,你覺得怎樣呢?看來,規則有很大的作用呢。你能選擇一條規則和你同桌說說它的作用嗎?引出幸福:有序、安全的生活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板書:有序、安全、幸福)小結:看來,每種規則都有它的作用,(規則軸又可以向上移了)。遵守規則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有的規則,他變成了公約,比如班級公約、中小學生守則等,有的規則,它變成了法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他們對我們既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保護,生活離不開規則。(板書:生活離不開規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