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愛和平》教學目標:1.了解戰爭使人民生命、財產受到損失、身體精神受創的事實;2.知道戰爭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讓學生樹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情感和意識。教學重難點:樹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情感和意識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引出戰爭同學們,每逢周末節假日,你最喜歡干什么?同學們說的這些也正是老師想去做的。當和小伙伴快樂的玩耍時,當你同家人一起聚餐時,當你同父母開心的郊游時,你幸福嗎?你們那燦爛的笑容告訴了我答案。然而,這樣的幸福,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世界上, 還有他們——透過一雙雙眼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如此痛苦憂傷嗎?——對,是戰爭。當我們在享受美好幸福生活的時候,在世界的一些角落,依然有戰爭。戰爭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傷害,一同走進(揭題)二、戰爭傷害知多少(一)探究二戰 初步感知戰爭傷害過渡:說起戰爭,不得不提那場載入史冊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你有了解嗎?2.閱讀教科書74頁閱讀角,同桌之間共同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清單。3.學生匯報探究單,發表觀點。4.老師這里有更詳細的數據。請你觀察。你有什么發現。波及范圍廣——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經濟損失巨大——5萬億美元。1949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約123億(美元)約等于當時我國400多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員傷亡慘重——當時中國約有4億人口,傷亡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11,也就是說每11個人就有一人傷亡。這些數字背后,是對人類生命赤裸裸的踐踏和摧殘。5.適度拓展,感受戰爭的殘酷戰爭給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我們中國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之一,五年級時一同學習了解過南京大屠殺,通過一段視頻再來回顧那段歷史。生再談感受。師小結——戰爭對生命的摧殘更令人恐懼和震驚。南京大屠殺、列寧格勒保衛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縮影,戰爭中無數生命被奪走。所以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和平(二)戰爭從未遠離過渡:二戰過后,人們對和平的呼喚異常強烈,反戰意識高漲。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戰爭似乎離我們很遙遠。那么世界上是否已經實現了真正的和平了呢?二十一世紀發生過哪些戰爭或沖突?1.搜集資料,新聞播報結合學習資料你知道 21 世紀世界各地爆發了哪些局部戰爭或沖突?師小結 :當我們關注國際形勢的時候,會發現當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沖突和戰爭時有發生,戰爭離我們并不遙遠。一位波蘭歷史學家曾說過:整個 20 世紀 36500 多天過去了,沒有戰爭的日子卻只有 63天。(三)關注同齡人 深入體會戰爭傷害1.自主學習,走進戰爭中的同齡人現在,讓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那些身處戰亂中的同齡人,看看他們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小組合作:從數據、照片、戰爭故事選擇其中一方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講解戰爭帶來的傷害。要求:1.利用學習資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分享。2.推選小組發言人,準備全班匯報。3.小組合作時,認真傾聽,大方分享。2.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梳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各種傷害。3.匯報4.過渡:同學們通過數據分析、圖片、文字三個方面的匯報,讓我們深深的感覺到戰爭給兒童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深深傷害。再來聽聽戰爭親歷者阿里的述說。問:聽了阿里的述說,你有何感受?處在戰爭中的孩子何止阿里一個,他們的一切都因為這場戰爭而消失了。校園被毀、滿身傷殘,居無定所在恐懼中睡去、恐懼中醒來,給他們心里上的創傷是永遠的。(四)全面認識戰爭傷害讓我們把戰爭的傷害再看的遠一些,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兩組材料,看看發現什么?除了海洋生物遭到迫害,還有哪些生物遭到破壞。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傷害,你還知道戰爭還帶來了哪些傷害。教師通過課件呈現世界文化遺產在被戰爭在摧毀前與摧毀后的鮮明對比,帶領學生進一步感受戰爭的危害。小結:歷史文物的毀壞是不可重建的,他們的摧毀帶來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三、面對戰爭 深切呼喚1.武器升級危害大(1)教師講述愛因斯坦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愛因斯坦為什么這樣說?過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發明了越來越先進的武器。這些武器如果投入戰爭又會帶來怎樣的災難呢?總結:戰爭帶來的傷害是全方位的,了解到這,你想說什么?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和平2. 呼喚和平,表達心愿而今,這個世界依然不太平,現在,請大家拿出你的筆,把此時此刻想說的寫在76也活動園中。我們生活在和平的祖國,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大力提升裝備,研發武器呢?總書記話語:戰爭不僅給人們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財產造成巨大傷害,也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文化遺產等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所以,我們希望不再有——損失、殘害、危害、摧殘、破壞,毀滅,不再有——戰爭帶來的傷害!四、課后實踐和平是世界主潮流。中國也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課下,請同學們搜集相關資料,看看中國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