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教學引導學生感受日常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了解法律規定了人們的權利與義務,認識以法律為代表的社會規則。2.懂得珍惜權利,同時又要恪守自己應盡的義務,從而增強國家觀念和法律意識,培養公民意識。3.通過視頻、情境創設和唱普法歌等形式,讓學生對法律有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能夠區分法律、道德與法律。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對法律有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能夠區分法律、道德與法律教學過程:活動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1.同學們,讓我們先來一場頭腦大風暴,看數字猜意義。課件出示“315”“1204”“1109”,讓學生猜測數字的意義。猜中的小組畫紅旗。2.你發現這三組數字有一個共同點,都跟法律有關,今天這節課就讓我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活動二:法律與我們相伴1.課前布置了課前調查表,讓大家搜集你所知道的法律。現在就請大家來分享分享。哪位同學先來 2.你們參加過研學活動嗎 都去過哪里 那你們去研學過程中,都有哪些法律與我們相伴呢 3.出示導學單任務一:小組討論,組長記錄。研學過程中,有哪些法律與我們相伴呢?要求: 1.組員根據學習單交流自己的發現。2.交流時,認真傾聽,再進行補充。3.確定一名匯報人進行匯報。4.一次外出研學,就有這么多的法律相伴,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出示課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國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5.那在學校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跟法律息息相關的,6.走出校園,來到社會呢?出示:超市買東西圖片,看病就醫圖片……活動三:法律保護權利1.是啊,這些活動都要受法律的約束,也會受法律保護。作為一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法律保護我們哪些權利呢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就明確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讓我們一起看一看。2.請同學猜一猜故事中的同學什么權利受到了侵犯。3.聽錄音:我借給同學的手表,催了幾次一直沒還;(財產權)小明讀書成績差,爸爸讓他不要讀了,跟他學手藝。(受教育權)踢足球時,故意傷害他人。(人身權)父母偷看我的日記。(隱私權)4.總結:在法律規定下,我們享有人身權、隱私權、受教育權、名譽權等權利,法律保證我們能夠接受教育、健康成長。當我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就可以尋求法律來幫助。活動四:法律規定義務1.法律賦予我們這么多的權利的同時,也規定了我們必須履行的義務。2.出示行為,請同學補充與該行為相對應的公民義務3.自我行為檢測:學生進行自我檢測,看看自己能獲得幾顆“守法之星”。4.每個知法守法的同學都應該努力獲得五顆守法之星。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也規定我們的義務。 我們在法律的保護下面快樂成長。那法律到底是什么呢 讓我們通過短視頻進一步了解下。3.通過視頻,你對法律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你最想說什么呢 .我們發現我們生活在藍天陽光之下,同時我們也生活在法律之中。活動五:區別紀律、道德與法律過渡:有人說法律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但紀律和道德也有這樣的規范,你覺得三者一樣嗎?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看一看、問一問。1.找找生活中的法律、紀律、道德道德——食堂張貼的“儉以養德”的海報法律——酒駕紀律——班級課堂紀律、校紀2.小組討論:法律與紀律、道德的不同要求:組員共同討論完成探究單要求: 1.組員根據學習單交流自己的發現,一人負責書寫。2.交流時,認真傾聽,再進行補充。3.確定一名匯報人進行匯報。提示:可以從制定者、遵守的成員、違反的后果等角度,分析它們的不同。3.過渡:法律與紀律和道德有明顯的差異,那法律和道德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聽語音。4.問:你發現法律與道德有什么聯系?尊老敬老不止關乎道德,更是法定義務。與道德不一樣,法律是國家頒布的,《中國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具有強制性。活動六:唱響普法歌,做守法人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他保護我們的權利,規定我們的義務,他是由國家制定頒布,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少年。3.課后,同學們可以采訪家人,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涉及哪些法律。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