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檢測卷第三單元(培優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小語擬寫了題為“校園景色”的文稿準備參加朗誦比賽,但存在疑惑,請你幫他一起完成。漫步校園的銀杏樹下,我眼前忽然一亮:十幾片銀杏葉,就只有十幾片,葉子的邊緣,悄然圍上一圈花邊樣的黃色。在滿樹銀杏葉依然是綠色的領地里,它們就那么( )地 ① (xiāng)上了金邊兒,好似在( )秋之夢。這十幾片銀杏葉,金邊兒連成了一道曲線,涌動在 ② (zhù)蓄著綠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幾個小小的浪花,那么小,卻那么歡快地,展露初秋的姿容,真是( )。就是這么十幾片,看起來,那么著急,那么熱情,似乎馬上就要形成波濤,形成巨浪,洶涌在這個秋的季節里。1.(2分)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2.(2分)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迫不及待 醞釀 花枝招展B.從容不迫 釀造 花枝招展C.從容不迫 釀造 美不勝收D.迫不及待 醞釀 美不勝收3.(2分)小語在各位的幫助下圓滿完成朗誦比賽,以下是他賽后的表達,最得體的一項是( )A.多謝賜教,讓我嶄露頭角。 B.多謝賜教,讓我受益匪淺。C.不恥下問,讓我受益匪淺。 D.不恥下問,讓我嶄露頭角。4.(8分)七年級(2)班的同學開展了主題為“獻給母親的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也來參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1)在這次活動中,班級做了一次調查,見下表:問題階段 小學階段 初中階段一天見不到媽媽會想她 24人 10人愿意陪媽媽一起逛街 28人 12人媽媽累時為她揉腿捏肩 25人 8人受媽媽批評時會頂嘴 3人 20人媽媽沒按時做飯會發脾氣 5人 21人從上述表格變化的數據中,你發現了什么現象?(2分)(2)請你根據李睿娜同學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補充完整。(4分)材料一 每天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鐘,我們上床睡,母親則坐在床角,將僅僅20瓦的燈泡吊在頭頂,湊著昏暗的燈光為我們補綴衣褲。(梁曉聲《母親》)材料二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這個人就是媽。(劉和剛《母親》)母愛是兒女離家時親切的叮嚀,那份牽掛陪伴我們遠行;母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琴準備周末參加“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志愿者行動。假如你是曹琴同學,請根據語境完成以下對話。曹琴:媽媽,我準備參加“創園”志愿者活動。(2分)媽媽:不行。“創園”是政府的事,是大人們的事,你們學生就沒有必要參與這些事了。曹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媽媽:嗯,說得有道理。可是你參加活動,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啊。曹琴:不會的,我們是周末活動,況且我會在活動前完成學習任務的。媽媽:看來,你真的長大了,我同意了。5.(8分)默寫填空(1)夜發清溪向三峽,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2)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3)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點明時令,又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4)______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5)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海》)(6)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給人樂觀向上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共48分)(一)整本書閱讀6.(4分)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小題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因為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于連自己也不知道說著違心之論,則對于只能嗥叫的動物,實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視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對于人類的這些小聰明,也許倒以為多事,正如我們在萬生園里,看見猴子翻筋斗,母象請安,雖然往往破顏一笑,但同時也覺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為這些多余的聰明,倒不如沒有的好罷。然而,既經為人,便也只好“黨同伐異”,學著人們的說話,隨俗來談一談,—-辯一辯了。(1)這段文字選自《貓·狗·鼠》。《貓·狗·鼠》選自《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作者)描寫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2)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二)詩歌鑒賞(4分)閱讀詩歌,完成各題。閑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里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注】:柳花:這里指柳絮。7.(2分)這首詩緊扣初夏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生活風情,詩趣盎然。8.(2分)“閑看兒童捉柳花”中的“閑”字用得極妙,請作簡要賞析。(三)文言文閱讀(11分)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選自《<論語>十二章》)【乙】初,公①未顯②時,已欲任天下之重。嘗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夫憂人之憂,而欲免其憂,使人皆樂,然后與之同其樂。(選自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廟記》,有刪改)【注釋】①公:指范仲淹,北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②顯:顯揚。9.(2分)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字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曰”中的“子”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子。B.“賢哉,回也”中的“賢”是“高尚、賢德”的意思,這里是孔子贊揚顏回安貧樂道的君子品質。C.“樂亦在其中矣”中的“樂”指樂趣、快樂,說明孔子認為貪圖享樂也不失為一種樂趣。D.“已欲任天下之重”中的“之”是助詞,作“的”講,與“下車引之”中的“之”用法不一樣。10.(2分)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1.(3分)怎樣理解孔子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2.(4分)兩個文段都提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但其闡釋的側重點卻不盡相同:【甲】文段中的“仁”強調面對富貴時的態度是①_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的“仁”強調濟世的情懷是②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四)現代文閱讀(15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一生都在成長閆紅①我媽是68歲時拿到的駕照。一開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駕照時,我是反對的:“那么多年輕人都考不過,您這么大歲數了還去考,多累啊,再說,有必要嗎?”我媽有點兒遲疑,但仍然很堅持,下定決心要學。我再一想,我媽這輩子,就是靠各種學習醫治苦難的,再學一樣,也挺好。于是我口氣一改,變作支持。我媽廢寢忘食地學了三個月,把駕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鄉,像我媽這么一個兩鬢斑白的老太太開車,真是太罕見了!②我媽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沒半年,我姥姥和姥爺就離了婚。一直以來,我媽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媽說,她小時候最怕聽到別的小孩說“俺爸給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個爸,她沒有。她18歲被招工,進了紡織廠,工廠里成日機器轟鳴,空氣混濁,一個紡織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線上奔跑15公里。后來她嫁給了我爸。我爸是個知識分子,同樣來自貧窮之家,負擔沉重,到現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媽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必須精打細算才能生活。③只是沒錢倒也罷了,這幾年,先是我姥姥摔斷腿,然后是我爸腦血栓半身不遂,我媽全年無休地照顧他們。我想一想,都覺得暗無天日。但目睹我媽這大半生,我發現她常有一種愉悅感。是的,我用了“愉悅”這個詞,而不是“高興”。相對于高興,愉悅的快感里,帶著一點兒充實感。④我媽不覺得此生虛度的原因是,她是一個愛學習的人。⑤雖然我媽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別人的長處。跟我爸結婚后,我爸喜歡看書,訂了很多文學期刊,我媽也拿過來看,看著看著就上了癮。等我長大一點兒,我媽開始跟我一塊兒看徐訏、張愛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歡徐訏那種不痰不徐的敘事方式,一度對張愛玲也很著迷。看得多了,我媽也寫,寫鄉村往事、童年記憶,在我爸的指點下投稿,居然也屢有作品發表。⑥有些技術活兒,我媽也不在話下。打印機剛流行時,我們家也置辦了一臺,一則為我爸寫稿方便,二來時不時兜攬一些為其他單位打印的活兒,也算是家庭副業。開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來我媽看著手癢,一邊做家務一邊“王旁青頭戔(兼)五一”地背誦,三五天后居然能見字拆字,讓費了好大勁兒才學會五筆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⑦這幾年微信流行,我媽不甘心被時代拋棄,讓我給她買了平板電腦。從沒有學過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鍵盤上戳戳點點,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發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種表情包更是不在話下。⑧她到親戚家,會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間;跟人談話,會想到吸取有效信息;連看劇,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經很認真地跟我說,這部劇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長短,只要活得好”。她學習了,化為己用,只是關注眼下的一時一刻是否活得高興。⑨我有時笑我媽,她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我媽的樂趣來自學習本身,結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發現了學習過程的愉悅。這種愉悅感無須依憑,自給自足,不看別人臉色,也不用跟誰比較。因這日復一日對實現自我超越的愉悅感,即使周圍慌亂不堪,她依然能夠自洽。⑩我媽是一個與命運劈面相逢的人,卻不曾被命運擊倒,雖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這一生碌碌無為,但是在我看來,她這種活到老學到老、不懼任何困苦處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處。(選自《讀者》2022年第11期,有刪改)13.(2分)閱讀第①段至第⑦段,梳理文章中能體現“我媽”成長的具體事例。“我媽”68歲時拿到駕照→“我媽”喜歡看書,也學著寫稿投稿→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14.(3分)選文第②段采用了哪種記敘順序?試分析其作用。15.(3分)結合語境,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我有時笑我媽,她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16.(3分)請從材料詳略安排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在全文敘述中所起的作用。17.(4分)文章以《一生都在成長》為標題,有何妙處?(14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魂牽夢縈母親淚①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又到清明之際,杏花開時,春夜的長空還飄來縷縷寒意,憶起前不久因病故去的母親,淚水禁不住盈滿眼眶。②母親的性格是極為堅強的。她命運多舛,一生曾罹患數次劫難,但在許多大災大難面前,她從未流過淚;在家中勞力極為匱乏之時,父親因公患病她沒有流過淚;后來她患上乳腺腫瘤、腦血栓沒有流過淚……然而在維系我成長的路上,母親卻灑下了一次次令我難以忘懷的充滿辛酸、充滿希冀、充滿幸福的淚水。③出生于舊中國的母親,在社會的風風雨雨中,飽受了沒有文化的苦楚,因此將希望寄托于后代。等我到了學齡期后,母親毫不猶豫地將我送進村小讀書。那時我也很爭氣,常捧回滿分的試卷給母親看,我的出息讓母親感到欣慰。我以優異成績考入當地初級中學,百年老屋沸騰了!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晚上,在母親的精心籌劃下,我們這個一向日子窘迫的大家庭,呈上了那個年代精美的農家宴。平日幾乎不喝酒的母親,興奮地擰開酒瓶,喝了足有兩大杯。母親喝醉了,含淚叮囑我,孩子,記住,人這輩子,唯有讀書才會改變命運。④20世紀60年代末,父親因公患病,母親獨自支撐起維持一個大家庭生存的重任。我也及早地成熟起來,除了做一些家務活兒外,幾乎將全部精力用于學業中。由于學業出色,我提前參加了省重點高中的選拔考試,雖然錄取人數極為有限,我的成績還是遠遠超過了錄取線。但意外的是,在體檢時造成了重大誤檢,結果當年與名校擦肩而過。更令人痛心的是,學校取消了我當年繼續參加中考的資格,在那些彷徨迷茫的日子里,又有誰懂得絕望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呢?這期間的母親,心事重重,精神上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作為一介平民的母親,不知該怎樣讓她的兒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她的眼里蓄滿了淚水……幸運的是,母親的真誠感動了學校領導,我終于贏得了復讀的機會。經過一年復讀,我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百年老屋再次沸騰了!臨近入學的日子,母親說,我就像老屋前的老杏樹,在這里發芽,開花;像屋檐下的小燕子,從這里出巢,起飛。開學那天,母親送我走出了小胡同,在我即將轉身離去的一剎那間,我又一次看到了母親滿眼的淚光——那是幸福激動的、美好希冀的淚水!⑤后來,經過不懈努力,我考入一所師范專科學校。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年近五旬的母親臉上露出開心的笑。⑥母親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她常常叮囑我,做人一定要正直善良,不要沾他人的光,吃虧是福,工作時一定要盡心,要對得起國家的培養。母親的教誨就是我人生的航標。數年前,我因教育教學工作業績突出,晉升為高級教師,母親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她激動地說:“孩子,你的努力,你的成績,我都看到了,即使我不在了,心里也知足了!”母親說著說著流下了熱淚,這是“母以子榮”的自豪的淚水!⑦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今年早春的一個夜晚,患腦血栓長達16年的母親因身體器官衰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個夜晚,我緊緊攥著母親的手,看著母親的呼吸漸漸地微弱下來……母親撒手塵寰的那一瞬間,我又一次看到她的眼眶溢出了淚水——這是母親與我們訣別時無奈的、悵惘的淚水!⑧母親是天底下最普通的婦女之一,她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恩德,她的辛酸淚、幸福淚,都將如大江大河,日月經天,在我心海深處徜徉。百年老屋前高潔的杏花,依然絢麗地綻放,輕柔地飄落,然后將果實綴滿枝頭。(作者:許培良。選文有刪改)18.(2分)文章圍繞“母親淚”寫了哪幾件事?請將下列內容補充完整。“我”考入初級中學,母親喝醉,流下高興的淚→①______________→“我”考入重點高中,母親送“我”,流下希冀的淚→②______________→母親撒手人寰,流下無奈的、悵惘的淚19.(4分)朗讀第③段中的畫線句,你會重讀哪些詞語(最少兩個詞語)?說說你的理由。【小貼士】重音:朗讀時,為適應傳情達意的需要,對語句中的某些詞或短語以重讀的形式加以強調。20.(4分)從全文看,“母親”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21.(4分)第⑧段中的畫線句有何作用?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三、作文(共50分)22.校報《春芽》舉辦征文活動,圍繞“誠信”這一話題給了兩個作文題目,請任選一篇作文,向《春芽》投稿。(1)這是我應該做的(2)我按時______________要求:(1)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2)半命題作文要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3)書寫工整,書面整潔。500字左右。 2025-2026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檢測培優卷答案 1.鑲、貯 2.D 3.B 4.(1)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與媽媽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不夠融洽。 (2) 兒女酣眠時細密的針腳,那份辛苦陪伴我們入夢;兒女童年時雨中的花折傘,那份呵護陪伴我們成長 (3) 媽媽,“創園” 和大家都有關,環境變好了,我們生活也更舒適,學生也能出份力呀 5.(1)思君不見下渝州 (2)岐王宅里尋常見 (3)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4)枯藤老樹昏鴉 (5)山島竦峙 (6)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1) 朝花夕拾、魯迅 (2) 表達了對 “正人君子” 的辛辣嘲諷,以及強烈的憤慨之情。 7.梅子、芭蕉(或柳花) 8.“閑” 字寫出詩人的閑適恬靜,表現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呼應詩題。 9.C 10.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11.這句話強調個人修養。當自己不被了解時,能保持平和心態,不怨恨,這是君子應有的道德修養,體現了溫和的處世態度。 12.①不義之財如浮云,不可取;②先憂后樂,解除百姓苦難,與民同樂 13.①“我媽” 邊做家務邊學會五筆打字;②“我媽” 學會用微信發文字和表情包 14.插敘。補充母親成長于單親家庭、工作艱辛的經歷,與她積極生活的態度對比,突出其堅強樂觀,強化主旨。 15.運用比喻,將母親比作 “行走的百科全書”,生動寫出她知識淵博、好學的特點,表達對她的贊美。 16.第⑧段略寫母親在生活中處處學習的事例,與前文詳寫的具體事例互補,使文章詳略得當,表現母親從學習中獲得成長,引出后文對她樂趣來源的總結。 17.①設置懸念,吸引讀者;②概括母親活到老學到老的內容;③點明主旨,贊美母親樂觀堅韌;④作為線索貫穿全文;⑤與結尾呼應,結構完整。 18.①“我” 因誤檢與名校無緣,母親眼里蓄滿心酸的淚;②“我” 晉升高級教師,母親流下自豪的淚 19.示例:重讀 “精心” 和 “精美”。突出母親對家宴的重視和豐盛,表現她的激動,體現對 “我” 的愛和對教育的重視。 20.①重視教育,愛孩子。“我” 升學時,母親高興慶祝,叮囑 “我” 讀書改變命運。②堅強。面對大災大難、家人患病,從未流淚。 21.①象征母親品德對后輩的影響,揭示歌頌母愛的主題;②照應開頭,使結構完整;③以詩意語言結尾,余味無窮。 22.文題一:這是我應該做的 那天,我在書店買筆,付完錢轉身要走,收銀員叫住我:“同學,找你的錢。” 我接過一看,她多找了十塊。 走出書店,我攥著那十塊錢,心里直打鼓。十塊錢能買兩本筆記本呢。可轉念一想,收銀員阿姨每天收款多累啊,多找錢肯定會受罰。 我深吸一口氣,轉身跑回書店,把錢遞還給她:“阿姨,您多找我錢了。” 她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謝謝你啊,小姑娘,真是個誠實的孩子。” 我擺擺手:“這是我應該做的。” 走出書店,陽光灑在身上,心里格外踏實。 文題二:我按時赴約 上個周末,我和小雨約好周日上午九點去公園寫生。 周日早上,烏云密布,沒多久就下起了小雨。媽媽勸我:“下雨了,別去了,打電話跟她說一聲。” 我搖搖頭:“不行,約好的怎能失約?” 我撐著傘,準時到了公園。遠遠看見小雨也撐著傘在等我,我倆相視一笑。“下雨你還來?” 她驚喜地問。“說好的呀,我按時到了吧。” 我們找了個避雨的亭子,一起畫畫。雨聲淅瀝,畫筆沙沙,那一天,畫里都是誠信的味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