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檢測卷第二單元(基礎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1.(6分)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答題。半夜里聽見甲______(A.繁多 B.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郁的天,我覺著有些乙______(A.煩悶 B.煩惱)。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diāo謝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蓮d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選自冰心《荷葉·母親》)(1)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①濃郁( ) ②菡萏( ) ③diāo謝( ) ④蓮dì( )(2)在語段甲、乙兩處各選擇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壬寅年伊始,我國首都北京舉行的一場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新春“冬奧之約”,架起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B.在“樂享中國節·國韻潤童心”傳統節日課程中,孩子們通過學習、弘揚和傳承節日的文化來表達內心的節日感受。C.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景海鵬擔任指令長。D.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3.(8分)學校準備在本周五的階梯教室開展“有朋自遠方來”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參加。(1)策劃活動時,有同學提出邀請分管德育的副校長來做“交友之道”的講座。假如你是七年級某班的班長,會如何邀請?(2分)(2)活動中,班長出示了兩則材料,讓大家說說所獲得的啟示。(2分)【材料一】隋朝王通《文中子·禮樂》:“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潁州,當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里與他往來甚密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你的啟示:__________________(3)活動結束后,有同學寫下一句關于友情的感悟,請你以此為例,仿寫句子,表達你的體會。(4分)示例:朋友是一首歌,總是在我憂傷時響起悠揚的旋律;朋友是一盞燈,總是在我迷茫時照亮前行的道路。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分)古詩文名句默寫(1)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2)《詠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來比擬大雪紛紛落下的情景。(3)在《次北固山下》中,表達思鄉之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峨眉山月歌》中描寫月夜景色的連續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共47分)(一)整本書閱讀5.(4分)我們可以把《朝花夕拾》中的人物理解為“花”,有的“花”可親,有的“花”可敬,有的“花”傲然不屈 請你從下面的人物中任選一位,結合相關內容談談這朵“花”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長媽媽 B.藤野先生 C.范愛農(二)詩歌鑒賞(4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陰雨白居易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①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②云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③。【注釋】①此地:指忠州。②闕:宮門樓觀,代指朝廷。③北窗琴:陶淵明曾置無弦琴一張,又喜臥北窗下,此句化用此事。6.(2分)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四句寫景,寥寥數語展現出詩人經過三峽時看見的美麗而又險峻的風光。B.后四句反映出詩人報效朝廷的拳拳之心,也表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C.詩人將澎湃于心間的萬千波濤,同三峽所見的逆風驚浪融為一體,動人心扉。D.最后兩句詩人化用陶淵明置無弦琴的故事,表達了自己想像陶淵明一樣隱逸田園。7.(2分)請從感官角度賞析“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的表達效果。(三)文言文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文侯與虞人期獵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是日,飲酒樂,而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日:“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③之?”文侯日:“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戰!”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戰國策》)【乙】陳太丘與友期行(節選)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說新語》)【注】①文侯:戰國時期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②虞人:管理山澤的官,③焉:哪里8.(3分)根據要求完成表格。加點詞 方法提示 詞義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根據成語推斷詞義,不期而遇 (1)期:是日 查閱詞典選擇義項 是:①正確;②指示代詞,這;③表示肯定判斷。(《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2)是:(填寫序號)豈可不一會期哉 根據所學課文推斷詞義 孤豈欲卿治經未博士邪!《孫權勸學》 (3)豈:9.(2分)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劃分停頓(只斷兩處)。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10.(4分)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2)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1.(3分)對待“期獵”與“期行”,魏文侯與友人的表現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四)現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繩子那頭①我的父親是一個修理空調的工人。②暑假的一天,無氣悶熱,整個城市的空調機都拼命地轉著。我感覺實在無聊,便要求與父親、母親一起出去干活。父親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糾纏下,他還是允許了。正午烈日當頭,父親匆匆出門,回來時手里拿著一瓶新買的防曬油,在我身上細細抹了個遍,然后才放心地帶著我走出家門。這是我第一次與父親出去干活。③我們爬上六樓來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調的問題后,父親從工具袋中拿出一條毛巾,疊好,圍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繩子,一頭拴在他腰上,另一頭在我身上手中外面纏了幾圈后,緊緊地系到屋里的暖氣片上。然后,父親高興地對母親說:“這回不用你來了,兒子拉著我就行了。他拉著我,我更踏實,你只管遞工具就行。”④說完,父親就要從窗戶內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這是要干啥 多危險啊!"父親卻只是笑笑。接著,他爬出窗戶,我照母親的話,慢慢地放繩子,父親就這樣一點點爬到樓外,吊在距地面十幾米的墻上。⑤太陽仿佛從來沒有這樣近過,它肆意地釋放著熱量,大地仿佛是一塊紅薯,被無情地烘烤著,發出陣陣熱氣。我站在窗戶邊,熱氣迎面吹來,額頭上的汗滴總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剛到窗臺就猛地縮回,墻已經被曬得滾燙了。⑥繩子那頭傳來父親的聲音:“手套!”母親慢慢遞下一雙粗糙的手套。“這么熱的天還要戴手套 ”我不解地問。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會脫手掉下去,砸著人可就不好了。”母親回答說。我握著手里的繩子,聽著繩子那頭傳來的敲擊聲,眼睛有些濕潤,以前我從來不知道父親做的是這樣的工作。⑧突然,我感到繩子那頭重重地下墜,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繩子。繩子那頭傳來父親的聲音:“踩空了,嚇死我了……”⑨“你沒事吧 ”我和母親焦急地問。“沒事,沒劃傷,你看兒子勁兒就是比你大。”父親的話帶著笑意,而我卻很想哭。⑩繩子那頭喊了聲:“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墻邊。父親艱難地爬著,他的雙手有些發抖,等到他踩到空調外機上,他的身體全部進入我的視野:皮膚黝黑,深深的皺紋刻入他的額頭,兩鬢也白了。我驀地發現,這么多年,我竟沒有如此認真地觀察過他。他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歲啊!歲月啊,你過早地變老了我的父親。 一會兒,雇主拿來一支雪糕送給正在干活的父親。父親接過雪糕,道了聲謝。然后,他摘下臟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凈的地方擦了擦,遞給了我。 “天兒太熱,小心中暑,兒子你吃吧。”他笑著說。“我不吃,你吃吧……”“讓你吃你就吃。”父親似乎有點兒不高興。我拆開包裝袋,咬了一口冰涼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覺流遍全身,父親笑著看我吃完整塊雪糕。我從來沒有吃過如此美味的雪糕。 父親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著繩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從繩子那頭傳來,那是一種親切厚重的感覺,一種踏實的感覺。 我緊緊地握住手中的繩子,緊緊地拉住繩子那頭的人——那是一個偉大的人。12.(2分)下列對選文的內容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標題“繩子那頭”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并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B.本文首段和最后一段結構上首尾呼應,內容上突出父親既是普通的工人,又是兒子心中偉大的父親。C.選文第②段交代父親買防曬油的細節,為了突出防曬油是空調修理工夏天必備的物品。D.文章結尾直抒胸臆,升華了主題,表達了對父親的感激與敬意。13.(2分)下列事件及作者情感態度不一致的一項是( )A.父親系好繩子往窗戶外爬——緊張、擔心 B.父親要母親遞手——不解、難受C.父親差一點踩空——焦急、害怕 D.父親要我吃雪糕——興奮、驚喜14.(3分)閱讀⑦--⑨自然段,回答問題:父親踩空了,心里很害怕,在回答“我”和母親的詢問時,為什么還帶著笑意 15.(3分)從描寫的角度賞析句子。太陽仿佛從來沒有這樣近過,它肆意地釋放著熱量。大地仿佛是一塊紅薯,被無情地烘烤著,發出陣陣熱氣。16.(4分)父親是個普通的空調修理工,為什么“我”卻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說出三點理由)結合本文并聯系生活,說說本文帶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 (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鵝毛壓得父親喘①每到冬季,父親都要去收鵝毛,此時鄉下的養鵝人,都會把鵝毛拔下來賣錢。父親便拿著麻袋和扁擔,走村串屯地上門去收,早出晚歸。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風中,等待父親的歸來。有一年,父親身體特別弱,“鵝毛擔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為此每次看到父親,姐姐便會飛快地跑過去,接過他的擔子,父親便如釋重負,一下輕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鵝毛擔子,分明很輕盈,我曾挑過幾次,看似鼓囊囊的兩麻袋,其實一點都不重,輕如鴻毛呀,可為何在父親的肩上,卻是那般沉重,壓得他直喘呢?③晚飯后,父親撥亮帶玻璃罩的油燈,借著燈光,將收來的鵝毛,全部攤放在屋內,然后打開家里的所有門,讓陣陣蕭蕭北風穿屋而過——他要一邊撥弄,一邊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風,將鵝毛中最輕,最軟,也是最值錢,最有用處的鵝絨,吹分離開來,另作他用,吹不起來的則賣給毛廠。④如若吹進來的風不夠大,父親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鵝絨,恰似屋外飄揚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飛舞。父親一邊扇,一邊劇烈地喘著、咳著,形單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隱若現地裹挾著,碰觸著,吞沒著……他從不讓我和姐姐幫忙,而讓我們去學習。⑤父親為何氣喘和咳嗽得那么嚴重,我從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為何村里別的成年男子,都去集體的隊里上工,掙工分,可他卻不去,而讓柔弱的母親去?⑥母親白天上工,晚上還要給有錢人做羽絨鞋,好賺些手工費,供我和姐姐讀書,父親分揀出的鵝絨,正是她做鞋時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親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絨鞋暖和得很,極受鎮上的居民歡迎,尤其是臨近春節的臘月,訂做羽絨鞋的人很多,母親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時才能和衣躺會兒。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墻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場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進一間四面都漏風的草棚里。晚上歸來,母親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親分過鵝絨后,還得去壘房子——取來半干半濕的田泥,赤腳將它們一腳腳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勁道,之后再用它們去壘墻。壘一層,晾干后,第二晚再接著壘第二層,如此反復……因為太冷,母親的雙手很快被凍傷,又痛又癢。父親也喘得、咳得更嚴重了,但他們繼續堅持著。⑧幾個月后,泥屋終于壘起來了,春天也到來了,父親的咳喘漸漸有了緩解;母親的雙手也好了些。他們賣鵝毛和羽絨鞋所得利潤,得以湊齊我和姐姐的學雜費,一家人總算熬過來了。⑨后來,我才知道,父親當年患有較重的慢性支氣管炎,因為怕花錢治療,只能硬扛著,醫生告誡他不要干重體力活,要休息,否則極易發展成肺氣腫。可父親哪肯休息,他堅決要去收鵝毛,因為這活相對輕松些,還能幫母親。⑩多年后,父親和母親相繼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驚訝地發現了一小窩的鵝絨,它們輕輕地攏在一起,像落入人間經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親留下的鞋樣子旁。鵝絨是那么的輕盈,有風掠過,便會飄散。但奇怪的是,它們竟始終在那里,一如當年此時。 我終于懂了,當年,壓在父親肩上的擔子看似輕如鴻毛,但對于貧病交困的他來說,卻是千鈞之擔,于母親也同樣如此。可面對薄待他們的那個寒冬,父親和母親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盡所有力氣,彼此配合,攜手反抗,只為他們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開一個陽光明媚的未來之春!在當時那個農村普遍窮困的特殊年代,我和姐姐是方圓幾十里地,唯一都讀過書,上了大學的倆姐弟,誰也沒因貧困而輟學。 父親肩上擔起的和母親手中操持的,雖然只是一片片很輕、很輕的鵝毛,但由此誕生出來的愛,卻重于泰山。17.(2分)請根據文章①到⑧段內容,把相應的故事情節填在橫線上。父親挑鵝毛,又喘又咳→→母親白天上工,整宿做鞋→父親踩泥壘墻,喘咳嚴重→18.(3分)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⑩段畫線句。在老屋的角落里,驚訝地發現了一小窩的鵝絨,它們輕輕地攏在一起,像落入人間經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親留下的鞋樣子旁。19.(4分)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關系?從內容方面分析其作用。20.(4分)文章通過回憶父母辛苦勞作的生活片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三、作文(共50分)21.在成長的路上,一路有你。有你的教誨,你用你的智慧啟迪我去求索;有你的扶助,你用你的真情溫暖我的內心;有你的警醒,你用你的經驗校正我的航向。你有不同的名字:父母、師長、朋友……請以“一路有你”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將標題并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襲、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2025-2026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檢測基礎卷答案 1.(1) yù、hàn、凋、蒂 (2) B、A 2.D 3.(1) 示例:副校長您好!我是七年級某班班長,本周五階梯教室將開展 “有朋自遠方來” 活動,想邀請您做 “交友之道” 講座,您有空嗎? (2) 交朋友要用心,患難才能見真情。 (3) 示例:朋友是一泓清泉,總是在我干渴時滋潤干涸的心田;朋友是一盞燈塔,總是在我迷茫時照亮前行的方向。 4.(1)秋風蕭瑟 (2)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示例:A. 長媽媽是可親的花。她雖粗俗,卻真心關愛魯迅,為他買來渴求的《山海經》,用質樸的行動溫暖了童年的魯迅,讓我感受到平凡人身上的真誠與善良。 6.D 7.從聽覺寫 “灘聲急”,從視覺和觸覺寫 “峽氣陰”,多角度展現三峽秋景的險峻蕭瑟,表達詩人思鄉與憂國的復雜情感。 8.(1)約定 (2)② (3)難道 9.乃往 / 身自罷之 / 魏于是乎始強 10.(1)今天飲酒這么快樂,天又下雨,您要去哪里呢? (2)過了正午(友人)還沒到,陳太丘丟下他離開,離開后友人才到。 11.魏文侯雖飲酒遇雨,仍赴約取消打獵,守信用;友人失約,過了正午才到,不守信用。 12.C 13.D 14.①掩飾自己的害怕;②安慰焦急的妻兒;③因兒子能幫忙而欣慰。 15.環境描寫,用比喻和擬人寫出天氣酷熱,側面表現父親工作的艱辛,體現他對家人的愛與責任。 16.理由:①父親疼愛兒子,買防曬油、讓雪糕;②吃苦耐勞,高溫下高空作業;③有責任感,支撐家庭。 啟示:要多觀察理解父母,體會他們的付出與愛。 17.父親分鵝毛,劇烈喘咳;父親壘起泥屋,咳喘緩解(或父母湊齊學費,供孩子上學) 18.用比喻,將鵝絨比作流云,生動寫出其輕盈,睹物思人,表達對父母的懷念。 19.照應關系。交代父親收鵝毛的原因,贊美他為子女的付出,突出父愛偉大的主題。 20.表達對父母辛勞的感激,對父母之愛的贊美與懷念。 21.一路有你 巷口的老槐樹又開花了,細碎的白花像雪一樣鋪滿枝頭,恍惚間,我又看見奶奶坐在樹下,手里拿著針線,等我放學。 小時候,我總愛賴床,奶奶便每天早早起來,在灶臺前忙碌。米粥的香氣鉆進被窩,我才慢吞吞地爬起來。她會把剝好的雞蛋塞到我手里,看著我狼吞虎咽,眼里滿是笑意。那時的晨光,總帶著雞蛋的溫熱和奶奶的味道。 上了小學,我成了 “小哭包”,每天在校門口抱著奶奶的腿不放。她不催也不惱,只是蹲下來,用粗糙的手掌擦去我的眼淚:“乖,放學奶奶給你買糖。” 她的手帶著洗衣皂的清香,總能讓我安心。于是,每個傍晚,老槐樹下總有個身影,手里攥著水果糖,一等就是許久。 后來我去鎮上讀初中,兩周才能回家一次。奶奶學會了用老年機,卻總說不清話。每次通話,她只會反復說 “吃飽”“穿暖”,末了加一句 “我挺好”。直到那個周末,我提前回家,才看見她在菜園里艱難地彎腰拔草,腰上還貼著膏藥。原來她所謂的 “挺好”,都是騙我的。 現在我住校,每次回家,奶奶仍會在老槐樹下等我。她的背更駝了,眼睛也花了,卻能在人群中一眼認出我。她顫巍巍地從口袋里掏出皺巴巴的零錢:“拿去買零食。” 陽光穿過槐樹葉,落在她的白發上,像撒了層金粉。 奶奶,感謝這一路有你。你的愛,就像老槐樹的根,深深扎在我心里,給我前行的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