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五年級下冊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8.推翻帝制 民族覺醒01革命先驅孫中山0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04課堂總結03民主共和漸入人心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倡導者。孫中山革命先驅孫中山活動一:了解辛亥革命前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情況,怎樣才能救中國?故事分享會:黃花崗的七十二烈士喻培倫在廣州起義前夕趕制了300多枚炸彈,為起義做出了突出貢獻。起義爆發后, 喻培倫胸前掛著滿滿一筐炸彈,一邊沖鋒一邊投彈,最后身負重傷,彈盡力竭,不幸被俘。在敵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機密,最后英勇就義。你聽說過辛亥革命嗎 辛亥革命已經過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紀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學們討論一下,談談你的感受或啟示。分享討論評價標準:①能說出具體可行的紀念方式②能結合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感受或啟示活動二:了解辛亥革命的過程 武昌起義2016年1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孫中山先生當年在《建國方略》一書中構想的中國建設的藍圖在百年前因種種條件難以實現。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奮斗下,這個藍圖早已實現。祖國大地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稻麥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國防更堅強。孫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設的獨立、民主、富強的國家早已巍然屹立世界東方。活動二:學習孫中山的革命精神活動二:了解辛亥革命的過程 黃花崗起義為了推翻清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雖然起義都失敗了,但還是給清政府極大的打擊,而這些起義中,影響最大的是黃花崗起義。烈士故事我來講你所知道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們的故事嗎?請分享烈士們的故事,并說一說你感受到革命黨人們什么樣的精神?評價標準:①能根據搜集到的資料講出烈士的故事②能說出自己感受到的革命黨人的精神第一小隊匯報……第*小隊匯報……小隊活動匯報:我們身邊的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黃興率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臂纏白巾,手執槍械炸彈,進攻兩廣總督署。革命黨人奮勇沖殺,與清軍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后,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退。起義失敗后,人們找到了在這次起義中犧牲的革命黨人的遺骸72具,將其合葬于廣州郊外的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活動三: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黃花崗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活動園革亥革命已經過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紀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學們討論一下,談談你的想法。我想和同學們一起開展一次“紀念辛亥革命”的主題活動……我想看《辛亥革命》這部電影革命先驅孫中山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領導發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活動園革命先驅孫中山同學們,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國很多城市都留有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跡……南京中山陵民族國家是“指具有現代社會特征的國家形態……有確定的領土疆域,統一的國內市場和國民經濟,全民族通用的語言和國民的文化認同。民族國家的全體國民構成民族共同體,并享有國際法意義上的獨立主權”。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有尊嚴;國之所以為國,正是國人誓死維護國之尊嚴!在武力和強權占主導的時代,國人在反侵略時只有表現出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方可爭得尊嚴。中華民族步入多災多難的20世紀,并未因列強之強大而屈服,四萬萬多中華兒女先后舉起維護民族尊嚴的大旗。家國情懷革命先驅孫中山資料3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革命黨人大力借助移風易俗來推動革命,新風潮席卷一時。剪發辮、禁纏足、禁鴉片、禁賭博、改稱謂、廢跪拜、倡女權、易服飾、禁止販賣人口、倡導自由婚姻等,逐漸成為社會潮流,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下面我要考大家一個問題閱讀角革命先驅孫中山少年孫中山立志救國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學醫,畢業后在澳門、廣州一帶行醫,但他認識到“醫術救人,所濟有限”,“醫國”比“醫人”更重要。1894年,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建議,但未被采納,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政府一敗涂地,孫中山放棄了對清政府的最后一點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黃花崗起義的失敗并沒有擊垮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黨人的影響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經過一夜激戰,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占領武昌。接著,漢口、漢陽的新軍也先后起義,革命在武漢三鎮首先取得勝利。武昌起義勝利后,很快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獨立,清朝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活動園革命先驅孫中山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革命精神,繼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結合下面的內容,選擇其中一個方面,查查它的含義,并說說你的理解。民主共和漸入人心可歌可泣的抗爭《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中國才有出路。他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奮勇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 其中的杰出代表。革命先驅孫中山活動三: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油畫《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的失敗并沒有擊垮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黨人的影響下,1911年10月 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1912年1月,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人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民主共和漸入人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孫中山正是這樣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先驅,他高舉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他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革命先驅孫中山資料1在武昌起義的推動下,全國各地的反清斗爭迅猛發展,客觀形勢迫切要求革命黨人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29日,已經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齊聚南京,商討組織臨時中央政府,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出席會議的有來自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等17個省的45名代表,還有華僑革命黨人列席會議。孫中山以絕對多數票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72年元旦,孫中山以絕對多數票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資料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其他許多法令。約法第一次強調:“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薄爸腥A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泵鞔_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br/>剪發辮、禁纏足就是當時從“頭” 到“腳”的革命。 辛亥革命后出現的新風尚有:禁鴉片、禁賭博、改稱謂、廢跪拜、倡女權、易服飾、禁止販賣人口、倡導自由婚姻等活動四:革命精神永留心中辛亥革命已經過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紀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學們討論一下,談談你的想法。我想看《辛亥革命》這部電影。我想和同學們一起開展一次“紀念辛亥革命”的主題活動……你知道什么是從“頭”到“腳”的革命嗎?你還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現了哪些新風尚?中山陵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后,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他。在廣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學,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園。他的家鄉建立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長年迎接著從全國各地前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人們。思考:人們為什么用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革命先驅孫中山今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革命先輩們的不斷探求救國救民之路、奮勇抗爭推翻帝制是分不開的,讓我們牢記歷史,以孫中山等革命先驅為榜樣,為祖國的美好未來努力奮斗!活動四:革命精神永留心中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巨變。雖然他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但他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革命先驅孫中山除了中山陵,人們還以其他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先生,課前我們已經以小隊的形式進行了探究,下面就請他們派代表來介紹一下吧!活動匯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