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服務社區》《參與公益》尋找最美公益志愿者任務一:了解社區公益活動離不開熱心的志愿者爸爸的愛心車我爸爸是名出租車司機,他每天早晨趁出車之便把我送到學校。高考前一天,爸爸對我說:“明天不能送你上學了,為了讓一些有困難的考生能及時到達考場,我和同行參與了一項義務載送考生去考場的公益活動。”他將一條鮮紅的絲帶系在車上,這是參與愛心公益活動的標志。活動園想一想,為什么說爸爸的車是愛心車呢?溫馨有活力的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建設美好社區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主動承擔社區事務。介紹我的社區社區中的每個成員既是社區建設的受益者,也是社區建設的參與者。任務二:共同服務社區任務二:友善接力互尊重一位拄著雙拐、步履蹣跚的老 大爺在人行橫道上準備過街, 可還沒走到一半,直行車道的 綠燈就亮了。此時,直行的機 動車沒有一臺起步,也沒有一 臺按喇叭催促。有時候耐心等 待是一種尊重!任務二:友善接力互尊重他需要的是對 他勞動的尊重!這位外賣小哥引起大家的關注, 他雖然腦癱,但積極樂觀工作, 感動著我們每個人,很多熱心 網友想資助他,被他回絕了, 并表示感謝,他說:“我自己憑 自己的努力賺錢!”最美志愿者農村社區:農村社區不同于傳統行政村和現代城市社區,它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農村居民在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隨著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及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開辟了新的發展途徑,美麗鄉村的建設邁出了新步伐,農村社區環境也有了新的變化。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2.交流完,將相關事例粘在合適位置。3.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上臺交流。活動要求任務二:友善接力互尊重你還知道哪些公益改變人、改變環境的事例呢?任務二:友善接力互尊重活動園某社區居委會計劃開展“愛心衣物捐贈活動”, 為此,居民們提出了兩種方案兩種愛心方案,你更欣賞哪個 說說你的理由。公益的力量曾經被幫助的她,懂得自立自強,大一開始就拒絕接受捐助,通過勤工儉學來解決生活費用,還把學校900元的生活補貼轉給其他貧困學生。參加工作后,她將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捐給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定期捐款,從未間斷。社區是我們生活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維護。“公益的力量”宣傳小報任務二:友善接力互尊重有時候詢問是 一種尊重!高鐵站,一位老爺爺在自助取 票機前嘗試了好幾次。兩位志 愿者發現后走向前詢問: “老 大爺,您好,需要幫忙嗎?”見面主動微笑問好,鄰里有事主動相助;停車時車頭朝外,車輪不壓線;清晨和夜晚,降低室內音量,室外集體活動不干擾鄰居的正常生活;預防陽臺滴水、墜物;使用牽引帶遛狗,自行清理寵物糞便;準備裝修要提前通知,照顧鄰居感受。航航小區的居民共同制訂了一個《鄰里公約》,其內容包括:社區是我們生活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維護。任務二:友善接力互尊重換位思考、互相尊重, 是一種友善。寫出感受《鄰里公約》保證了我們在社區生活的安寧和平靜,只要我們每個人遵守這份《鄰里公約》,社區生活就非常和諧,所以《鄰里公約》不是一個緊箍咒,只是社區生活的一個規章制度,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遵守。有一位居民認為《鄰里公約》就是一個“緊箍咒”,你認同他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討論:《鄰里公約》是不是“緊箍咒”做善事一定要有錢任務三:感受公益事業的力量請大家自讀課本42頁活動園“公益的力量”,走進小娟的故事。慈善要用“心”衡量1993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決定將由該臺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田家炳爺爺是香港著名的企業家。1982年,他在香港創辦了“田家炳基會”,實踐“取諸社會,用于社會”的信念。田爺爺雖然十分富有,但平時吃的是粗茶淡飯,出門常坐公交車。2001年,香港經濟陷入極度低潮,田氏企業資金周轉有困難。為保證公益捐款,他毅然賣掉了價值超過億元、居住了37年的花園洋房,將售房所得的5600萬港幣全部捐出。他和夫人就租住在120平方米的普通公寓內。他的子女們都非常支持父親的公益行為。截至2018年,田家炳基金會捐資超過10億元,受惠的大學有93所,以田家炳”命名的中學有166所,小學41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20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700多間……他說:“做善事不一定要有錢,最重要的是真心實意。你不要考慮自己做的是大善還是小善,小善積累下來就變成大善。做慈善要用‘心’來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價值。”公益的力量蘇明娟的經歷帶給我們什么啟示?接受愛主動愛作業布置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一次公益活動,并根據評價量表進行自評,下節課,評出班級的“公益星”,希望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努力獲得“煙臺文明小市民”的榮譽稱號。你如何理解田家炳爺爺所說的“有‘心’的慈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