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課時練習卷(1)《觀 潮》學習了《觀潮》一課后,班級舉辦了“感受自然之美”推薦會,小語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現了自己身邊和旅行途中的美景,請你一起來看看吧!【觀自然奇景】一、小語分享了去錢塘江觀潮的游記片段,請你仔細閱讀,按要求完成練習。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志士都為錢塘江潮的壯觀景象所震(zhèn zhèng)撼:有蘇軾的“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毛主席的“千里波濤 gǔn gǔn( )來,雪花飛向釣魚臺”。我一直pàn( )望一覽這“天下第一潮”的風采,今天總算實現了。只見江面上薄(bó báo)霧彌漫,我聽到悶雷gǔn( )動般的響聲傳來。觀潮的人們在大 dī( )上踮著腳昂(áng yáng)首望著。不一會兒,浪潮zhuī zhú( )著奔騰而來, yóu rú( )山崩地裂, kuān kuò( )的江面上形成一 dǔ( )高高的水墻,霎(chà shà)時間,人聲鼎沸,久久不能恢(huī hūi)復平靜。1.用“ ”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根據拼音,在語段的括號里寫出字詞。3.結合右圖,“觀”在“觀潮”中的意思是 。(填序號)4.算是古代煮東西的一種器具,根據象形字的特點,這個字是語段中的 。二、小語想在手抄報中運用課文中學過的好詞,請你幫他一起收集積累。詞語“ ”可以讓人聯想到這樣的畫面:三、小語在手抄報中分享了一張觀潮時拍的照片,和照片最匹配的詩句是 ( )A.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B.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C.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D.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賞名家美文】四、小語觀賞錢塘江大潮后,對課文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將精彩片段摘抄下來,請你仔細閱讀并完成練習。(12分)觀 潮(節選)趙宗成 朱明元① 農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中傳統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②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③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④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1.選文是按照 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通過詞語“ ”“ ”“過了一會兒”“ ”可以看出來。(4分)2.觀潮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每個階段有什么特點 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3分)3.讀畫“ ”的句子,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畫面,完成練習。(5分)(1)下圖中,與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最接近的一項是(2分) ( )(閱讀要素技法講解詳見 P15)(2)想象畫面要充分調動人的感覺器官,補全對話。(3分)五、小語又分享了其他名家筆下的錢塘江,請仔細閱讀并完成練習。(15分)錢塘江,你的樣子很美梁 子錢塘江的樣子很美。它的潮,它的春,它的雨,美得很有姿色,很有看點,很有韻味。潮,之于錢塘江,是中秋前后的一道景。觀潮,是人們喜愛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秋水共長天一色”中,一條白線猶如萬千匹良驥,齊頭并進,飛奔而來。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音由遠及近,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咆哮著,奔騰著,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大地為之震撼。春,之于錢塘江,是一個日暖風輕的模樣。漫步江邊,映入眼簾的是碧綠的柳樹。柳枝細長,隨風飄動。長長的蘆葦,早已發出新枝,輕柔地在微風中搖曳,在陽光下發散著無限的墨綠。青藍色的江水,靜靜地流淌,像一面碩大無比的鏡子,五彩斑斕地折射光輝。江邊的迎春花早已盛開,黃色的花仙子向路人揮手,彌漫出淡淡的清香。鳥兒們熬過嚴冬,終于可以舒心地和綠樹共舞了。江兩岸的城鎮鄉村里,數不清的風箏漫天飛舞。雨,之于錢塘江,是一種情景交融的美。明媚的江水被雨霧籠罩,雨中的錢塘江,少了幾分豁達,多了許多朦朧;少了幾分明麗,多了許多陰柔。細密的雨滴,在江中劃出一道道驟然而落的軌跡,迅即融匯于江水的浩蕩急流,以自己滄海一滴的作為,成就著滔滔東去的江水。 (選自人民網,有刪改)1.根據文章內容,完成思維導圖。(4分)2.根據思維導圖可以判斷,本文的結構是(2分)( )A. 分——總 B. 總——分 C. 總——分——總3.讀一讀兩位小朋友的對話,把內容填寫完整。(6分)4.對比本文與課文《觀潮》,填寫下表。(3分)篇 目 寫法上的不同點 內容上的相同點《錢塘江,你的樣子很美》 (1) (3)《觀潮》 (2)【贊壯麗景觀】六、創意表達課文從樣子和聲音兩個角度描寫了錢塘江漲潮前后的變化,寫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請你也試著從這兩個角度描寫一個場景的前后變化。(100字左右)1 觀 潮一、1. zhèn bó áng shà huī2. 滾滾 盼滾 堤 追逐 猶如 寬闊 堵3.①解析:“觀潮”的意思是觀賞潮水,“觀”在這里作動詞,意為“看”。4.鼎 解析:是象形文字,上像器之二耳,中像其容,下像有飾物的三腳省作二腳,正像“鼎”的樣子。二、示例:橫貫江面 漫天卷地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人聲鼎沸 街上熱鬧非凡,人群發出的聲音嘈雜喧鬧,就像炸開了鍋。三、D解析:D項直接描繪了農歷八月浙江的潮水景象,用“濤似連山噴雪來”形象地描繪了巨大的浪花和壯觀的場面,與照片畫面高度吻合。四、1.時間 這一天早上 午后一點左右 過了好久(每空1分)2.(1)潮來時 (2)白浪翻滾,形成水墻,猶如白色戰馬齊頭并進 (3)潮去后(每空1分)3.(1)C(2分)解析:通過句中的“千萬匹白色戰馬”“浩浩蕩蕩”等內容可知,畫“ ”的句子主要寫出了浪潮的大和聲勢之壯。(2)示例:浪潮猶如千軍萬馬,從遠處滾滾而來潮水奔騰時發出的像雷聲一樣震耳欲聾的聲音雄偉壯觀(每空1分)五、1. (1)潮(2)中秋前后的一道景 (3)雨(4)情景交融的美(每空1分)2. B(2分)解析:文章開頭第一自然段對錢塘江的美進行了總體描述,強調了錢塘江的潮、春、雨都很美,這是總述部分。第二自然段詳細描述了錢塘江的潮,第三自然段描述了錢塘江的春,第四自然段描述了錢塘江的雨,這些部分對錢塘江的美進行了分述。因此,文章是“總一分”結構。3.比喻 擬人 夸張 潮水滾滾而來 山崩地裂聲勢浩大(每空1分)4.(1)作者從潮、春、雨三個方面描寫錢塘江。(1分)(2)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1分)(3)都描寫了錢塘江大潮,都寫出了潮來時十分壯觀的景象。(1分)六、示例:一個夏日的午后,碧空如洗。突然,一陣狂風襲過,天空中傳來悶雷滾動的聲音,隨后黑云壓頂,繼而雷聲陣陣,轟隆作響。接著,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砸向地面。一陣瓢潑大雨過后,天空逐漸明朗起來。不一會兒,雷聲停了,雨住了,天空放晴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