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賞練-----黃裳散文(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賞練-----黃裳散文(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賞練-----黃裳散文
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浣花草堂
黃裳
①到四川來以前,在行篋里放進了幾冊舊書。其中清初張鶴齡的《杜詩輯注》是部頭最大的,雖然覺得有些累贅,可是終于還是放進去了。半月以來,枕上燈前,有時間就拿來翻翻,真也給旅途平添了無限趣味。盡管已經是平日熟讀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讀,就會給你帶來更為新鮮的感受。詩人的寫景抒情、用字遣詞,有時候也只有面對真實的山川風物才體會得出那嚴肅的創作態度和可貴的才華。
②杜甫在成都住過一個不短的時間,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詩,約占他全部留下來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們就從他的詩里追尋他當日居住的草堂的遺址。從宋代開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浣花草堂”。歷代經過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繕,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煥然一新,成為游賞的登臨勝地。
③走出西郊,經過青羊宮、百花潭,沿著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條田間小徑,就可以遠遠望見一叢濃綠,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④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連綿不斷的圍墻,遠遠繞過去,才看得見那山門。走進去又是照例的幾重佛殿,伽藍,天王,佛像,這些都給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們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層大殿,才在一塊石碑上看到,這原來是草堂寺,還不是草堂。
⑤從大殿里出來,向和尚問了路,才又從右面的一道側門里穿出去,來到真正要來拜謁的地方。從側門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疊起來的“草堂”兩個大字,再轉過去,就是一條曲折的、為兩堵矮矮的紅墻圍起來的夾道。那暗紅色的夾墻,碎石的泥徑,墻外的翠竹幽篁,幽靜極了。古建筑里經常使用的這種暗紅顏色,不知怎的,自然會產生那樣莊嚴安靜的氣韻。
⑥從夾墻里穿出去,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天地。幾十棵參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綠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廳堂,由石徑小橋連接起來,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⑦穿過花徑,我走到工部祠去。這是草堂幾組廳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著幾株用石壇圍起來的大樹,潔凈無塵。這時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黃色的太陽灑了下來,穿過翠柏的枝葉,留下了滿庭稀疏的日影。
⑧走進祠里去看,廳內一排三龕,當中塑著杜甫的像。雖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卻也還清疏,沒有怎樣的仙氣,不能不說是難得的了。旁邊兩座龕里是陸游和黃庭堅兩位宋代詩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獨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這里排排坐的。黃、陸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這間廳堂背后的墻上,還嵌著兩塊更舊的杜甫石刻畫像碑。
⑨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從草堂的右側繞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檻,可以憑欄欣賞池里的圓荷。草堂簡樸卻也不失規模。給人一種清疏而幽峭感覺,和杜甫當年居處的風格是近似的。這個新修繕的草堂,和幾百年前重修的原樣相去不遠,在最外面一進過廳墻上有一塊石刻舊圖,看那里勾勒出來的輪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這種地方,不用說,大紅大綠的建筑、大屋頂之類的鋪陳,都是完全不合適的。
⑩這里還新修了一個文物陳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題的一副對聯: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這是一副出色的對聯。這概括了詩人偉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們一直非常喜歡杜甫,說他的作品是“詩史”,在中國文學史上留給他一個最光輝的席位——詩圣。
坐在水檻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復誦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游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曉霧里沾濕了露水的籠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發出幽香的紅蕖,往還追逐的蝴蝶,相并相親的白鷗,隨風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裊裊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輕得只禁受得起兩三個人的野渡,柴門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個多么勤懇的詩人!他從不放過一切刻畫現實的機會,他的詩里有豐富的人民生活的寫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風物的描寫。因為這一切都出現在祖國的土地上,也都是詩人所摯愛的。杜甫寫出了許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愛的和平環境!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寫自然的草堂詩,總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這些詩里的“人民性”總看不大清楚,這恰恰把詩人的偉大處縮小了。
一九五六十月十五日,成都
(選自《黃裳散文選集》,有刪改)
1.這篇游記為什么從杜詩寫起?
2.理解文中劃線句子的含意。
默默地在心里復誦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游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
3.文中作者對杜甫有哪些新的認識?請加以概括。
4.要全面認識一個詩人,作者的做法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閱讀《海內存知己》,完成下面小題。
海內存知己
黃裳
①前天到醫院去探望巴老。坐下不久,曹禺來了。這是我最近第二次在醫院里看到他。一年來,幾次與曹禺相遇都在巴金家里。他們是老朋友,談起天來熱烈而隨便,海闊天空地說著許多事情。坐在一旁聽他們談話真是一種快樂。他們對談,有時也爭論。曹禺的耳朵不大好,戴著助聽器也還要時時把頭湊到巴金身邊去,因此巴金說話時就比平常更放大了聲音。我坐在對面,他們就像發表演講似的,對著我這個唯一的聽眾,擺出他們的看法,好像時時想打動、說服我。這真是非常地有意思。
②記得是1946年,在霞飛坊巴金家里,我第一次見到曹禺。他是我敬重的劇作家和前輩,他在南開中學搞演劇活動,是在我進入這個學校的六七年以前。1946年,他好像正在導演他自己寫的電影《艷陽天》,劇本同時也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我得到一冊簽名本,順便請他寫字,他在詩箋上題寫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詩。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寫下這兩句,也許是在哪個劇本前面的“獻辭”吧,但卻也能形象地寫出他的為人。他是個天真的人,似乎隨便和誰都能立即成為極熟的朋友——當然,這只是我從表面得到的認識。可以作為例證的,是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門口的一次經歷。那是一部有名的美國西部片的首映日,片名譯為《三叉口》。散場后,我在影院門口的人潮中碰到曹禺。我問他片子怎么樣,他興奮地連說好,很好,同時還做出了只有一個中學生才能做出來的表情動作。這使我很吃驚并留下了至今不能忘記的印象。(1)我想,曹禺真是渾身充滿著青春活力的人啊!
③當時我們沒有什么私人交往,也不怎么清楚他的生活情況,只從朋友們的談話里聽說他做電影導演并不如意。
④這以后就是三十年不相見。
⑤偶然聽到關于他的種種消息。有人說他的身體很不好,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激動,有時頹唐。但對照過去僅有的印象,我直覺地感到,他會走過來的。(2)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奇妙的能適應種種情況的強盛的活力,同時他還是一個有著高昂激情的善良的詩人(不一定寫詩的才是詩人,這是我最近產生的一種強烈感受)。這樣的人很難在風浪中被沖垮、卷走。
⑥我的猜測可能并沒有錯。
⑦近來曹禺常常從北京到上海來住一陣子。他是來工作的。工作之一是想完成他三十年前沒有完成的劇本《橋》。工作是艱巨的,重拾舊夢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然而這卻是值得努力以赴的工作。在巴金家里有幾次都談到了《橋》。曹禺說他在設法尋找當年《文藝復興》上發表過的前兩幕原作,同時努力尋憶、收集40年代重慶的生活印象,他很努力地繼續寫,有時感到非常艱難。這時巴金就總是給他“打氣”。“打氣”并不是他們對話的全部,讓我這個旁聽者受到非比尋常感動的,是兩個老朋友之間的對話。巴金已經是近八十歲的老人了。我看他就像推著一部車子過橋,他吃力,但耐心,一點點地使勁地推。他微笑著,說著笑話,但總不離開主要的目標。笑話有時是有點辛辣的,這時曹禺就像個愛撒嬌的孩子,躲閃著,但也會承認自己當年有些舉動是可笑的。在這種地方我看到了曹禺的誠直、天真,這是非常可愛的性格。我想,他終究會被一步步推上橋頂吧。
⑧巴金對曹禺說的話,有些已經寫進他的《隨想錄》了。近來巴金有機會就要勸朋友多寫作品,多做工作。他對不同的對象說的話是不同的,方式也不同,但目的總是一個,希望我們努力工作,爭取為人民多留下一些精神財富。老人拳拳的心是摸得到的,從溫暖至熾熱。從他和曹禺的談話中,我仿佛看見了從當年讀《雷雨》原稿時就已經點燃了的火焰,一直燃燒到今天,四十多年了,依舊、也許是更加熾熱了。
⑨這是我所看到的少有的一種人間美麗景象,也就是我們習慣稱之為“友情”的東西。
1983年2月9日(取材于黃裳同名文章)
5.為什么文章除了回憶1946年在巴金家第一次見到曹禺,還要重點描述近年來“我”看到的巴金與曹禺交往的場景?
6.聯系上下文,解釋下面句子中“活力”的不同含義。
(1)我想,曹禺真是渾身充滿著青春活力的人啊!
(2)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奇妙的能適應種種情況的強盛的活力,同時他還是一個有著高昂激情的善良的詩人。
7.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第⑦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我看他就像推著一部車子過橋,他吃力,但耐心,一點點地使勁地推。
8.巴金“希望我們努力工作,爭取為人民多留下一些精神財富”。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精神財富”。
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秦淮拾夢記
黃裳
在地圖上很容易就找到了在附近的羊皮巷和戶部街。 三十年前的舊夢依然保留著昔日的溫馨。這條小街曾經是很熱鬧的,每當華燈初上,
街上就充滿了熙攘的人聲,還飄蕩著過往的黃包車清脆的鈴聲,小吃店里的小籠包子正好 開籠,咸水鴨肥白的軀體就掛在案頭。一直到夜深,人聲也不會完全蕭寂。這一切,今天
是大大變化了。那個醬園作坊的大院子,是沒有找到。戶部街的兩側,已經新建了許多工 廠、機關……再也沒有了那樣的空地。
還是到秦淮河畔去看看吧。 穿過貢院西街去,就到了著名的秦淮。河邊有一排精巧的石欄,有許多老人都在石欄
上閑坐,欄桿表面發著油亮的光澤,就像出土的古玉。地上放著一排排鳥籠子。過去對河 掛了“六朝小吃館”店招的地方,現在是一色新修的圍墻。
在文德橋側邊是新建的“白鷺洲菜場”。卡車正停在門口卸貨。過橋就是鈔庫街,在一個堆了煤塊的曲折的小弄墻角,掛著一塊白地紅字搪瓷路牌,上面寫著“烏衣巷”。這時已是下午四時,巷口是一片照得人眼睛發花的火紅的夕陽。
烏衣巷是一條曲折的小巷,巷里的人家屋宇還保留著古老的面貌,偶然也能看到小小的院落、花木,但王謝家族那樣的第宅是連影子也沒有,自然也不會看到什么燕子。
巷子后半路面放寬了,兩側的建筑也整齊起來。筆直穿出去就是白鷺洲公園,但卻緊緊地閉著鐵門。向一位老人請教,才知道要走到小石壩街的前門才能進去。我順便又向他探問了一些秦淮河畔的變遷,老人的興致很好,熱情地向我推薦了能吃到可口的蟹粉包子和干絲的地方,但也時時流露出一種惆悵的顏色,當我告訴他三十多年前曾來過這里時,老人睜大了眼睛,“噢,噢,變了,變了。”他指引給我走到小石壩街去的方向,我道了謝,走開去,找到了正門,踏進了白鷺洲公園。
這是一處完全和舊有印象不同了的園林。一切都是新的,包括了草地、新植的樹木和水泥制作的仿古亭臺。干凈、安謐,空闊甚至清冷。我找了一個臨水的地方坐下,眼前是夕陽影里的鐘山和一排城堞。我搜尋著過去的記憶,記得這里有著一堵敗落的白堊圍墻,嵌著四字篆字“東園故址”的磚雕門額,后面是幾株枯樹,樹上吊著一個老鴉窠。這樣荒涼破敗的一座“東園”,今天是完全變了。
在一處經過重新修繕彩繪的曲欄回廊后面,正舉行著菊展,菊花都安置在過去的老屋里,這時暮色已經襲來,看不真切了。各種的菊花錯落地陳列在架上、地上,但盆上并沒有標出花的名色。像“幺鳳”、“青鸞”、“玉搔頭”、“紫雪窩”這樣的名色,一個都不見。這就使我有些失望。我不懂賞花,正如也不懂讀畫一樣。看畫時興趣只在題跋,看花就必然注意名色。從花房里走出,無意中卻在門口發現了那塊“東園故址”的舊額,真 是如逢舊識。不過看得出來,這是被捶碎以后重新鑲拼起來的。面上還涂了一層白粉。即使如此,我還是非常滿意。整個白鷺洲公園,此外再沒有一塊舊題、匾對、碑碣……這是一座風格大半西化了的園林,卻恰恰坐落在秦淮河上。
從飯店里出來,走到街上,突然被剛散場的電影院里涌出的人群裹住,幾乎移動不得,就這樣一路被推送到電車站,被送進了候車的人群。天已經完全昏黑了,我站在車站 上尋思,在三十年以后我重訪了秦淮,沒有了河房,沒有了畫舫,沒有了茶樓,也沒有了“槳聲燈影”,這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地成了歷史的陳跡。可是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安排 人民的休息、娛樂和文化生活呢?人們愛這個地方,愛這個祖祖輩輩的“游釣之地”。我 們應該怎樣來滿足人民熾熱的愿望呢?
(選自《白門秋柳》,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6 年 6 月第 1 版,有刪減)
9.三十年后,秦淮河畔發生了哪些變化?
10.文章開頭寫到三十年前的舊夢有何目的
11.第七段中興致很好的老人“惆悵”些什么
12.聯系上文具體說說畫線句流露出作者怎樣復雜的情感。
13.讀完全文,你覺得作者的舊夢重拾了嗎 說說你的理由。
閱讀《傷逝——懷念巴金老人》,完成各題。
傷逝
——懷念巴金老人
黃裳
①十月十七日晚飯后,我正在電視機前觀看神舟六號飛船勝利返回的新聞。電話傳來了巴老逝世的消息。我沒有吃驚,依舊平靜地看完電視。可是上床休息卻一夜無眠,六十年來與巴老往還的往事,紛至沓來,不能自已。真是沒有法子,想想只有將這些如塵的記憶片段,捉到紙面上來,作為對老人的紀念,才能獲得心的平靜。
②我最早見到巴金,是一九四二年冬,在重慶。當時我只身入蜀,舉目無親,只帶了他的三哥、我的老師李林的一紙便條,把我介紹給他。便條上只寫了些報告平安的話而已。巴金的話不多,但卻熱情地接待了我。記得他曾介紹我去吳朗西在沙坪壩開的一家寄售商行,賣去了一件大衣,作為生活費。他還將我所寫的旅行記事散文,介紹給“旅行雜志”。我因此得到在重慶的第一筆稿費。
③我們見面不多,不過兩三次。談話也簡短。這以后,我就走到軍中,當一名翻譯官。在昆明、貴陽、印度都曾收到他的來信,都是商量把我發表過的散文收集起來的事。他也真不怕麻煩,為一個年輕人做這些瑣碎的事。最后編輯成書,就是由他以編委身份,收入中華書局的“中華文藝叢刊”的《錦帆集》,時在一九四六年。這是我的第一本書。沒有他,我不會走上文壇。
④這以后,就是編入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學叢刊”的《錦帆集外》,他是出版社的總編輯。取回原稿一看,著實令我吃驚而臉紅。那些零亂的底稿,一一都由他用紅筆改定,連標點也不放過。從此我才懂得做編輯工作的責任與辛苦。當時他已是名作家,卻肯埋頭做這些“小事”。想來從他身上受到的教育、影響又何止此一端。他是大作家,又是偉大的組織者,從他手中推薦了多少新人,為文壇添加了如許新生力量,這許多,都是在默默無言中完成的。
⑤一九四六年后,他定居上海盧灣區的淮海坊59號。這時我已成為他家的常客。因工作忙碌,我不常回家吃飯,經常在他家晚餐,幾如家人。飯后聊天,往往至夜深。女主人蕭珊好客,59號簡直成了一處沙龍。文藝界的朋友絡繹不絕,在他家可以遇到五湖四海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作家,其中就有 旦、汪曾祺等人。那時,他們還是小字輩。巴金工作忙,總躲在三樓臥室里譯作,只在飯時才由蕭珊叫他下來。我們當面都稱他為“李先生”或“巴先生”背后則叫他“老巴”。
⑥他喜歡買書,也喜歡贈書。我陪他走過不少西文舊書店,店伙都和他熟識,有好書都留給他。他的版稅收入,大半都花在買書上。他喜歡將新出的書送給朋友,不論是自著還是別人的作品。因為經常見面,所以得到他簽贈的書很多,有些是新刊的小冊子,后來很難搜全了。至于大部頭如“全集”“選集”,更是高興地持贈,仿佛是夸示自己新生的孩子似的遞過來。他的譯文集曾有三聯版,印得很精致。后來又出了大本精裝一疊,又歡喜地取來相贈。最后是“人文”本的譯文全集。他實在又是一位出色的、成果累累的大翻譯家。我最喜讀的是他譯的赫爾岑的《一個家庭的戲劇》,是一部難得的譯品。他遷居武康路宅時,我曾幫他搬過書,一束束洋書,搬上二樓他的書房,吃力得很。他真是位大藏書家,浩如煙海的卷冊,生前多已捐贈各大圖書館。我多次看到新華書店按時給他送來新出的圖書,一次就是幾十、上百冊。可見他愛書的豪情。
⑦他總是勸朋友多寫,多留下些東西。在病房里也是如此,他苦口婆心地勸曹禺完成劇本《橋》。他對我也總是勉勵,每次見面都希望我多寫。不僅如此,其實他對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他寫《隨想錄》時,已逾古稀,可能怕我擔心他中途擱筆,他還說:“我要繼續寫下去。我把它當作我的遺囑寫。”聽到“遺囑”二字,我覺得不大吉利,連忙說:“不會的,不會的。”可能看出我有點感傷,他便向我解釋:“我還要爭取寫到八十,爭取寫出不是一本,而是幾本《隨想錄》。我要把我的真實的思想,還有我心里的話,遺留給我的讀者。”回思往事,至今不敢懈怠。
⑧巴老逝世,損失了這位領軍的人物,是中國文學界的大損失。記得過去談天時,我曾對新出現的作者文字不夠洗練、不夠純熟而不滿,他立即反駁,為新生力量辯護,像老母雞保護雞雛似的。他是新生者的保護者,是前進道路上的領路人。匆匆急就,寫此小文,以為巴老紀念。擲筆惘然。
2005年10月19日
(取材于黃裳同名文章)
14.文章記錄了 ,重點記敘了 ,表達了“我”深切的懷念。
15.文章第④段說到“著實令我吃驚而臉紅”。結合上下文,分析“我”“吃驚而臉紅”的原因。
16.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第⑦段中“總是”“苦口婆心”“都”的表達效果。
17.文章的題目是《傷逝——懷念巴金老人》,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答案
1.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詩人身份。杜詩中那些描寫山川風物的詩,引發了作者更為新鮮的感受,以此統領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2.作者將自己復誦草堂詩比喻成“夢游”,寫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詩意境中的情態,凸顯了杜詩中描寫自然風物詩歌的意境之美,表現作者對杜詩的新感受。 3.①杜甫有驚人的才華和嚴肅的創作態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樸實的精神氣質。③杜甫是一個勤懇的詩人。④杜甫熱愛美好的大自然與安寧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寫自然風物的詩歌同樣具有巨大成就。 4.①反復研讀詩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詩人生活的環境和詩歌所描寫的對象。③不盲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④不片面理解詩人作品,不憑主觀隨意取舍。
【解析】1.考查對文章開頭作用的分析能力。
作答時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去分析。首先在內容上,作者開篇便提到了張鶴齡的《杜詩輯注》,并寫了自己閱讀杜詩的感受,很容易讓人注意到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詩人身份;
在結構上,作者在第①段提到了“詩人的寫景抒情、用字遣詞,有時候也只有面對真實的山川風物才體會得出那嚴肅的創作態度和可貴的才華”點明了杜詩中那些描寫山川風物的詩,引發了作者更為新鮮的感受,以此統領全文,并引出自己游浣花草堂的經歷,自然引出對浣花草堂的介紹。
2.考查對重點語句的理解。作答時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并聯系上下文,緊扣文章的中心主題進行理解。
“默默地在心里復誦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游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出自第 段,該段重點描寫了作者閱讀杜甫的草堂詩后的感受,并細致刻畫了自己從杜甫的草堂詩中“看到”的“如許境界”。而畫線句子“復誦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游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將復誦杜甫的草堂詩比作“夢游”,可以看出了作者沉醉于詩作意境的狀態;而聯系后文作者描寫的“如許境界”也從側面反映了杜甫的草堂詩描繪的自然風光的意境之美,表現了作者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考查對文章內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與概括能力。
作答時需要先找到能體現作者對杜甫有新的認識的內容,然后再進行概括。閱讀文章內容可知,文章第①段、第⑨段和第 段重點寫出了作者對杜甫的新認識。
由第①段開頭寫蜀道重讀杜詩帶來新鮮的感覺“詩人的寫景抒情、用字遣詞,有時候也只有面對真實的山川風物才體會得出那嚴肅的創作態度和可貴的才華”可以看出作者認識到杜甫有可貴的才華和嚴肅的創作態度;
由第⑨段中“草堂簡樸卻也不失規模。給人一種清疏而幽峭感覺,和杜甫當年居處的風格是近似的”可以看出作者認識到杜甫具有清疏、簡樸的精神氣質;
由第 段的“老杜是一個多么勤懇的詩人”“他的詩里有豐富的人民生活的寫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風物的描寫”,“杜甫寫出了許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愛的和平環境”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杜甫是一個勤懇的詩人,他熱愛美好的大自然與安寧的和平的生活,并且杜甫描寫自然風物的詩歌同樣具有巨大成就。
4.考查閱讀啟示。
作答時先要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者為全面地認識詩人杜甫的做法,然后再結合作者的做法談啟示。
閱讀文章可知,作者來草堂前閱讀了清初張鶴齡的《杜詩輯注》,并熟讀杜甫詩歌,認識到杜甫有“嚴肅的創作態度和可貴的才華”;然后參觀草堂,游覽了后人修建的杜甫草堂,并在第⑨段結合詩人的形象對草堂進行了評價;在第 段和第 段作者通過復誦杜甫的詩作,寫出了自己對杜甫詩歌的理解及對杜甫的評價,并寫出了他人對杜甫詩歌的誤解。由此可知,作者通過反復誦讀杜甫的詩作,深入了解杜甫的生活環境,并提出自己對杜甫及其詩作的見解,進而批駁他人的誤解。作者通過這些做法全面地介紹了杜甫,并寫出了自己對杜甫的新認識。據此,作答時可從作者了解杜甫的做法中寫出自己的啟示。
5.從第一次見到曹禺到三十年后的再見巴金和曹禺的故事,可知他們兩人的友誼非常深厚,贊美了這跨越時間、空間的純真情誼,正好點題“海內存知己”,令讀者動容;內容上也豐富了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6.(1)“活力”:指青春、天真,寫曹禺像中學生一樣青春活潑,有少年氣;
(2)“活力”:指堅韌的品格和旺盛的生命力,即便在衰病中,也定然可以抵御一切風浪。 7.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巴金先生鼓勵朋友寫作比作推著車子過橋,“吃力”“耐心”形象生動又準確地寫出了年近八十的巴金先生,在艱難中堅持著“為人民”的信念,始終為推動文學事業的發展,留下更多精神財富不遺余力,表現出巴金先生的憂患意識,以及深切的人道主義關懷。 8.①如曹禺先生誠直、天真,堅韌不拔。②像巴金先生兢兢業業,為文學,為人民。③像文中的文學家一樣,做一個純粹的人,積極樂觀,與朋友互相鼓勵、支持,熱忱地堅守自己的理想,不吝貢獻,不畏犧牲。
【導語】這篇文章通過描繪作者與曹禺、巴金的交往經歷,展現了文學界兩位大師之間深厚而真摯的友情。文章從1946年與曹禺的初見到多年后的再度相聚,勾勒出曹禺從充滿青春活力到歷經風雨后依舊不減創作激情的變化;同時,巴金作為友人,不遺余力地鼓勵曹禺創作,體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整體上,這篇文章不僅贊美了友情,還傳達出一種堅守理想與不懈努力的文學精神。
5.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分析。
結合第②段“記得是1946年,在霞飛坊巴金家里,我第一次見到曹禺。他是我敬重的劇作家和前輩,他在南開中學搞演劇活動,是在我進入這個學校的六七年以前”“散場后,我在影院門口的人潮中碰到曹禺。我問他片子怎么樣,他興奮地連說好,很好,同時還做出了只有一個中學生才能做出來的表情動作。這使我很吃驚并留下了至今不能忘記的印象”可知,在巴金家,“我”第一次遇到曹禺先生,感受到了他的天真、真誠。后來一次影院外面評論電影的經歷,更讓“我”感受到了他的青春活力。之后三十年不相見了;
結合首段“前天到醫院去探望巴老。坐下不久,曹禺來了。這是我最近第二次在醫院里看到他。一年來,幾次與曹禺相遇都在巴金家里。他們是老朋友,談起天來熱烈而隨便,海闊天空地說著許多事情”、第⑦段“在巴金家里有幾次都談到了《橋》。曹禺說他在設法尋找當年《文藝復興》上發表過的前兩幕原作,同時努力尋憶、收集40年代重慶的生活印象,他很努力地繼續寫,有時感到非常艱難”可知,最近一年幾次在巴金家里遇到曹禺,兩個人熱烈的談論;從三十多年前在巴金家看到曹禺,到三十年多年后再次在巴金家多次遇到曹禺,看出巴金和曹禺的交往時間之久,交往程度之深,通過“我”的視角,展現了二人友誼跨越時空;從二人談論內容看,二人多談論的是文學創作方面的事情,巴金在盡力幫助曹禺,推著他往文學的陽光大道前行,表現二人友誼的純真、真摯,不涉及利益,只有真誠、理想;他們的友誼正符合題目“海內存知己”,這段友誼經歷時間經久不衰,這“人間美麗景象”跨越了時空的界限;通過“我”跨越三十年的見證,豐富了文章內容,“我”見證二人飽經磨難、風霜之后,依然真摯,依然追尋著文學的理想,依然想為人民留下優秀的作品,展現了他們的高貴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6.本題考查詞語理解。
結合第②段“1946年,他好像正在導演他自己寫的電影《艷陽天》,劇本同時也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散場后,我在影院門口的人潮中碰到曹禺。我問他片子怎么樣,他興奮地連說好,很好,同時還做出了只有一個中學生才能做出來的表情動作。這使我很吃驚并留下了至今不能忘記的印象”可知曹禺先生自己搞演劇活動,寫劇本,并且如同中學生一般地激情地評論影片,可見他身上充滿朝氣與熱情,這就是“活力”的體現;
結合第⑤段“有人說他的身體很不好,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激動,有時頹唐。但對照過去僅有的印象,我直覺地感到,他會走過來的。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奇妙的能適應種種情況的強盛的活力”“同時他還是一個有著高昂激情的善良的詩人(不一定寫詩的才是詩人,這是我最近產生的一種強烈感受)。這樣的人很難在風浪中被沖垮、卷走”可知此時的曹禺先生生病了,但憑借以往對他的了解,他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敗的,他身上充滿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生命力,可以支撐他渡過難關。故此處的“活力”可以理解為“頑強的生命力”,可以戰勝一切磨難。據此言之有理即可。
7.本題考查詞句理解與賞析。
結合“我看他就像推著一部車子過橋”可知這里的“他”指的是巴金先生,“就像推著一部車子過橋”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把他鼓勵朋友寫作比作推著車子過橋;結合“吃力”一詞可知這個過程非常艱難,此時的巴金已經是“近八十歲的老人了”,做起事情非常困難;結合“耐心”一詞可見他年邁但是意志堅定,他一定要把人才培養起來,小而言之為了個人,大而言之為了祖國文學事業的發展。由此可見,巴金老人身上的憂患意識,人文關懷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分析。
結合第①段“他們是老朋友,談起天來熱烈而隨便,海闊天空地說著許多事情。坐在一旁聽他們談話真是一種快樂。他們對談,有時也爭論”可知巴金和曹禺是好朋友,他們經常熱火朝天的爭吵,但為了文學、正義,這也是快樂的一件事,故這里的“精神財富”可指兩人堅定的友誼;
結合第②段“1946年,他好像正在導演他自己寫的電影《艷陽天》,劇本同時也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散場后,我在影院門口的人潮中碰到曹禺。我問他片子怎么樣,他興奮地連說好,很好,同時還做出了只有一個中學生才能做出來的表情動作。這使我很吃驚并留下了至今不能忘記的印象”可知曹禺先生自己搞演劇活動,寫劇本,并且激情地評論影片,可見他身上充滿朝氣與熱情,由此可知此處的“精神財富”指的是年輕人的青春活力與朝氣熱情;
結合第⑤段“有人說他的身體很不好,情緒很不穩定,有時激動,有時頹唐。但對照過去僅有的印象,我直覺地感到,他會走過來的。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奇妙的能適應種種情況的強盛的活力”“同時他還是一個有著高昂激情的善良的詩人(不一定寫詩的才是詩人,這是我最近產生的一種強烈感受)。這樣的人很難在風浪中被沖垮、卷走”可知此時的曹禺先生生病了,但憑借以往對他的了解,他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敗的,他身上充滿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生命力,由此可知此處的“精神財富”可理解為面對生活的苦難,堅忍不拔的精神毅力;
結合第⑦段“巴金已經是近八十歲的老人了。我看他就像推著一部車子過橋,他吃力,但耐心,一點點地使勁地推。他微笑著,說著笑話,但總不離開主要的目標。笑話有時是有點辛辣的,這時曹禺就像個愛撒嬌的孩子,躲閃著,但也會承認自己當年有些舉動是可笑的。在這種地方我看到了曹禺的誠直、天真,這是非常可愛的性格。我想,他終究會被一步步推上橋頂吧”可知即使巴金年紀很大,依然推動著其他人在文學上的前進,目的是爭取為人民多留下一些精神財富,這種對朋友的支持、幫助,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是“財富”。
據此可概括作答。
9.秦淮河畔的小吃店招牌變成了新修的圍墻;文德橋邊新建了白鷺洲菜場;烏衣巷 后半路面變寬了,兩側建筑整齊;白鷺洲公園變成了大半西化的園林。 10.三十年前的舊夢讓作者難忘,充滿了對昔日秦準的喜愛;同時這也是再拾秦淮舊 夢的緣由,為下文做鋪墊。 11.對昔日秦淮河畔繁盛熱鬧的懷念、向往。 12.對白鷺洲公園大半西化的不滿、失望,以及對這座園子總算還保存著的一絲苦澀 的欣慰。 13.作者舊夢并未重拾。原因有:作者重訪秦淮河畔,一切都變了,都成了歷史的陳 跡;作者對待這一切的變化多是失望和不滿的;文章的結尾還表達了作者對安排好人民休息、 娛樂和文化生活的美好愿望。
【解析】9.概括主要內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達的能力。解答這類題時應根據:主要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情形下做(或說)什么事(或話),最終結果怎樣;當然,在答題時要視具體情況來確定。主要變化:秦淮河畔的小吃店招牌變成了新修的圍墻;文德橋邊新建了白鷺洲菜場;烏衣巷后半路面變寬了,兩側建筑整齊;白鷺洲公園變成了大半西化的園林。
點睛: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學生要先迅速瀏覽,獲得整體印象,然后迅速閱讀題干,有針對性地鎖定答題范圍,并迅速提煉出相關信息。概括文章的內容,一定要圍繞具體描寫的事件來概括,在概括時,還要注意語言的簡潔性。
10.本題考查第一段的作用,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后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三十年前的舊夢讓作者難忘,充滿了對昔日秦準的喜愛,同時這也是再拾秦淮舊夢的緣由,為下文做鋪墊。
11.本題考查學生從文中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應明確信息篩選的方向,即挑選的范圍和標準,其次要對原文語句進行加工概括,用凝練準確的語言來作答。興致很好的老人“惆悵”是對昔日秦淮河畔繁盛熱鬧的懷念、向往。
12.本題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結合字里行間和文章的中心思想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畫線句表現出作者對白鷺洲公園大半西化的不滿、失望,以及對這座園子總算還保存著的一絲苦澀的欣慰。
13.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解決此類題型,要注意寫出感悟最深的一點,絕對不能脫離文章內容。要運用議論性的語言,語言通順、有條理。作者舊夢并未重拾。原因有:作者重訪秦淮河畔,一切都變了,作者對待這一切的變化多是失望和不滿的。
14. “我”與巴金先生往還的往事 巴老對“我”的幫助 15.示例:巴老對“我”零亂的底稿進行細致修改,他肯埋頭做這些“小事”讓“我”吃驚:“我”因自己的錯誤之多而勞煩巴老而感到慚愧臉紅。 16.示例:“總是”表現巴老一直勸告朋友們要寫作,“苦口婆心”表現他不辭煩勞、再三懇切地勸告曹禺完成劇本,“都”表現他時時叮囑“我”多寫東西。這些詞語形象地寫出了巴老對朋友和后輩的關切。 17.①對無私幫助過“我”的巴老的感激;②對中國文學界領軍人物的崇敬;③對巴老逝世的悲痛。
【導語】這篇回憶性散文以細膩深情的筆觸,通過生活化的細節展現了巴金作為文學大家的人格魅力。作者以時空為序,從初識、提攜到深交,選取了幫賣大衣、修改文稿、家庭沙龍、贈書勸學等典型事例,多維度塑造了巴金“偉大組織者”的形象——既是嚴謹的編輯,又是新人的伯樂;既是藏書家,又是誨人不倦的導師。文中反復出現的“書”的意象與“勸寫”的細節,巧妙呼應了巴金“把心交給讀者”的文學信仰。結尾“擲筆惘然”四字,將綿長的思念凝練得余韻悠長。
1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
結合第①段“六十年來與巴老往還的往事,紛至沓來,不能自已。想想只有將這些如塵的記憶片段,捉到紙面上來,作為對老人的紀念”可知,作者想要通過回憶與巴老的往事來紀念他,所以文章記錄的是“‘我’與巴金先生往還的往事”。結合第②段“熱情地接待了我。記得他曾介紹我去……賣去了一件大衣,作為生活費。他還將我所寫的旅行記事散文,介紹給‘旅行雜志’。我因此得到在重慶的第一筆稿費”,第③段“在昆明、貴陽、印度都曾收到他的來信,都是商量把我發表過的散文收集起來的事……最后編輯成書,就是由他以編委身份,收入中華書局的‘中華文藝叢刊’的《錦帆集》”,第④段“編入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學叢刊’的《錦帆集外》……那些零亂的底稿,一一都由他用紅筆改定,連標點也不放過”等內容可知,文中多處詳細描述了巴老在生活上和文學創作上對“我”的幫助。由此可知,文章重點記敘的是“巴老對‘我’的幫助”。
15.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結合第④段“取回原稿一看,著實令我吃驚而臉紅。那些零亂的底稿,一一都由他用紅筆改定,連標點也不放過”可知,巴金先生作為名作家,竟親自細致地修改“我”零亂的底稿,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肯做“小事”的精神讓“我”感到吃驚。結合前文“我”的底稿零亂,錯誤較多,而巴金先生卻如此認真地幫“我”修改,由此可知,“我”因自己的稿子質量不高,給巴金先生帶來如此多的麻煩而感到慚愧臉紅。
16.本題考查詞句理解賞析。
結合第⑦段“他總是勸朋友多寫,多留下些東西。在病房里也是如此,他苦口婆心地勸曹禺完成劇本《橋》。他對我也總是勉勵,每次見面都希望我多寫”可知,“總是”一詞強調巴老在與朋友交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勸朋友多創作的態度,無論何時何地都將鼓勵創作放在心上;“苦口婆心”生動地描繪出巴老在病房中,不辭辛勞、極其耐心且誠懇地勸說曹禺完成劇本的情景,體現出他對朋友創作的重視與關切;“都”則突出巴老每一次與“我”見面,無一例外地都會給予勉勵,希望“我”能多進行創作。由此可知,這些詞語通過對巴老不同勸勉行為的細致刻畫,從不同角度、不同場景,形象且全面地展現出巴老對朋友和后輩創作的深切關懷與殷切期望,突出了巴老對文學事業傳承的重視,以及對身邊人成長的關心。
17.本題考查標題理解。
結合第②段“巴金的話不多,但卻熱情地接待了我。記得他曾介紹我去吳朗西在沙坪壩開的一家寄售商行,賣去了一件大衣,作為生活費。他還將我所寫的旅行記事散文,介紹給‘旅行雜志’”和第③段“在昆明、貴陽、印度都曾收到他的來信,都是商量把我發表過的散文收集起來的事……最后編輯成書,就是由他以編委身份,收入中華書局的‘中華文藝叢刊’的《錦帆集》”可知,巴老在生活上給予“我”幫助,在文學創作上也助力“我”出版書籍。由此可知,“我”對巴老無私幫助自己的行為充滿感激之情,這種感激也是懷念巴老的重要原因。
結合第④段“他是大作家,又是偉大的組織者,從他手中推薦了多少新人,為文壇添加了如許新生力量,這許多,都是在默默無言中完成的”和第⑧段“巴老逝世,損失了這位領軍的人物,是中國文學界的大損失……他是新生者的保護者,是前進道路上的領路人”可知,巴老在文學界有著重要地位,不僅自身創作成果豐碩,還積極培養新人,推動文學發展。由此可知,“我”對巴老作為中國文學界領軍人物所展現出的卓越貢獻和崇高精神充滿崇敬,這構成了懷念巴老的關鍵因素。
結合第①段“電話傳來了巴老逝世的消息。我沒有吃驚,依舊平靜地看完電視。可是上床休息卻一夜無眠,六十年來與巴老往還的往事,紛至沓來,不能自已”和第⑧段“匆匆急就,寫此小文,以為巴老紀念。擲筆惘然”可知,雖然得知巴老逝世時表面平靜,但內心卻因回憶起過往與巴老的點滴而難以平靜,最終寫下文章紀念巴老,字里行間透露出悵惘。由此可知,巴老的逝世讓“我”陷入悲痛之中,“傷逝”的情感貫穿全文,表達了對巴老離世的深切哀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平昌县| 科技| 东光县| 长岛县| 绥化市| 个旧市| 轮台县| 乃东县| 天镇县| 洞头县| 泗洪县| 丰城市| 望奎县| 富蕴县| 竹山县| 宿松县| 石嘴山市| 玛沁县| 明水县| 荔波县| 阜平县| 唐山市| 淮北市| 图们市| 富源县| 高要市| 丘北县| 西平县| 谷城县| 磴口县| 定州市| 县级市| 云龙县| 久治县| 达拉特旗| 册亨县| 如东县| 渑池县| 林芝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