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2024-2025年小升初語文分班測試卷四十(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總分得分 積累運用一、抄寫下列這段話,請正確、清楚地書寫在橫格內,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3分)憶往昔,同窗共讀,汗水澆灌成長路;展未來,逐夢啟航,拼搏鑄就輝煌程。二、讀下面的語段,完成練習。(13分)六年時光轉瞬既逝,就像被初陽zhēng róng( )了,無可挽回地xiāo shì( )了。但曾經的美好,時常在眼前pāi huái( ):六年前,我yī wēi( )在媽媽的身旁,一臉 zhì qì( )地走進學校。老師為我提供知識的養分,同學為我排解生活的苦悶,shū jí( )為我打開世界的大門,理想為我dǐ kàng( )失敗的陰 mái。如今,我對未來充滿期待,我會珍惜時間、勇往直前、拔節成長。1、根據拼音和語境,將語段填寫完整。(7分)2、語段中加點字讀音有誤的是( )。(2分)A.提供(gòng) B.排解(jiě) C.養分(fèn) D.苦悶(mēn)3、語段中有一個錯別字,你發現了嗎 請把錯別字抄下來并改正:改為 。(1分)4、小涵寫到“陰mái”一詞時發現不會寫“mái”,如果查字典,他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 ,查到“mai”,有四個同音字,小涵應該選( )。(3分)A. B.霾 C.霡 D.霢三、選擇題。(11分)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3分)絕:A. 斷絕;B. 完全沒有了,窮盡,凈盡;C. 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D. 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趕上的;E. 極,最;F. 絕對。(1)絕無此意( ) (2)絕處逢生( ) (3)伯牙絕弦( )(4)絕大多數( ) (5)堪稱一絕( ) (6)斬盡殺絕(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突擊隊員乘勝追擊,一舉粉碎了敵人的神機妙算。B.小山似的涌浪一個接著一個,鍥而不舍地撲向海岸。C.他在我面前夸夸其談,使我深受啟發。D.學校辯論賽上,王嘉同學語無倫次地逐一論述,把對手駁得啞口無言。3、右圖是趙孟頻作品,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2分)A.這是一幅楷書,運筆自然,點畫圓潤多姿,具有行書筆意。B.這是一幅行書,結構嚴謹端莊,穩健大方。C.這是一幅隸書,遠筆自然,整體上顯得秀麗柔美。D.這是一幅楷書,點畫圓潤多姿,字體瀟灑清瘦。4、填入下面橫線中的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 (2分)青春年少時,我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而未來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你坐在電腦前手握鼠標時,請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A.他們沉迷于網絡黑洞里 B.那些沉迷于網絡黑洞里的他們C.那些沉迷于網絡黑洞里的同學們 D.同學們沉迷于網絡黑洞里5、難忘同學。請你關注下列句子的加點部分,選出感謝同學的話中內容有誤的一項( )。(2分)A.謝謝你,小明,在我抱怨自己寫不出精彩的文章,可是又不肯下苦功夫的時候用“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來勸告我。B.謝謝你,小剛,是你告訴我辯論時既要注意聽,也要學會說。“聽”出對方的矛盾或漏洞,“說”要抓住漏洞進行反駁。C.謝謝你,小紅,你知道我喜歡書法,就買了一本王羲之的《三門記》送給我。D.謝謝你,小芳,去年過年你送我一袋年糕,祝福我“萬事如意,年年高”。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6分)1、同一種意思,既可以形象表達,也可以抽象表達,不同的表達有不同的效果。仿照示例,在橫線上寫上相應的內容。(2分)例:形象表達:快刀斬亂麻 抽象表達:做事果斷(1)形象表達: 抽象表達:大度寬容(2)形象表達:眉毛胡子一把抓 抽象表達: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共4處錯誤,2處錯別字,2處語病。(2分)敬愛的老師,六年來,您把我這個玩皮的孩子培養了懂禮貌、愛學習的少年。有您相伴的日子快樂卻充實,感謝您伴我渡過難忘的小學生活!3、照樣子,用與例句相同的修辭手法寫一種自己喜愛的食物。(2分)例句: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合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根據所學內容填空。(6分)1、老師總對我們說:“青,取之于藍, ”。他希望我們將來能超越他,成為棟梁之材。老師還教育我們,遇事不必鉆牛角尖,應該懂得通融、屈伸,正所謂“窮則變, ,通則久”。2、古詩詞中蘊含著濃郁的詩意: “春風又綠江南岸, 。”這是對家鄉的深切思念;“人生自古誰無死, 。”這是面對生死的無畏豪情 ;“ ,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對高尚品格的頌揚;“,絕勝煙柳滿皇都。”這是對春天無限的熱愛。 閱讀理解六、非連續性文本閱讀。(9分)游學溫州特色古建筑建筑一:① 是洞頭特有的 智能批改+錯題本 視頻講解建筑形式。由于地處沿海,這里時常受臺風影響,為了抵御自然災害,居民以花崗巖為石材,壘墻構筑,遠看外墻如同“老虎”斑紋。建筑屋頂用青瓦覆蓋,有趣的是,每隔一定距離,屋頂青瓦上就需用磚頭大小的石頭壓著,防止瓦片被海風甚至臺風刮掉。建筑二:② 位于甌江孤嶼上,分為東西二塔。根據現場考證,建筑古樸莊重,且二塔的外形、結構很相似:從外形上看,平面都是六角形;從結構上看,二者腰檐均較薄,且各層沒有平座和欄桿。史料記載,自宋代開始至清光緒年間,雙塔高聳孤嶼,塔頂夜燈高照,是船只來往溫州港的重要“導航”。建筑三:③ 位于甌海區澤雅鎮,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這里有古民居建筑20多座,全部為二層樓屋,建筑風格可歸入江南清代民居形式,頗具地方特色。一條小溪從村前穿過,小溪兩岸遍布水碓作坊,紙槽27座,腌塘39個,保留了較完整的紙文化村落形態。建筑四:④ 位于龍灣區,是明代英橋王氏先人為抵御倭寇而建。城墻高約八米,周長兩千米左右,十分堅固,易守難攻。堡內民居以水為中心,依山臨河,青磚門臺,盡顯江南風情。建筑講究聚落意識,有獨特的防御功能:平時居民拓荒耕作,外敵來侵時,踞城抵抗。有抗敵與生息相統一的軍事戰略特色。1、給以上四段文字選擇合適的配圖,填寫在橫線上。(2分)2、建筑的特點和作用有什么關系呢 (4分)(1)請結合選段內容,補全下表。(3分)序號 建筑一 建筑二 建筑三 建筑四建筑特點 高聳孤嶼古樸莊重 清代風格遍布作坊作用 防御臺風 生產造紙 防御外敵(2)通過梳理,我發現這些建筑的特點和作用總是( )。(1分)A.毫不相干 B.難以取舍 C.不分彼此 D.息息相關3、賓客們對這四種特色建筑嘆為觀止,請你根據其中一位賓客的要求,為他推薦合適的建筑參觀,并結合文本,說說理由。(3分)我會為他推薦( ),因為七、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10分)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它的舊主人告訴我:養鵝等于養狗,它也能看守門戶。后來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從文中找出右邊詞語的近義詞。(2分)斥責——( ) 迅速——( )2、選文中有很多表現鵝高傲的詞語,請分類摘抄下來。(2分)3、作者在描述鵝的步態時,用鴨的“ ”與鵝的“ ”進行對比,同時作者還用“ ”來比喻鵝的步調,形象地表現出鵝 的特點。(2分)4、下列對選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A.選文主要寫出了鵝的高傲,一只傲氣的白鵝躍然紙上。B.作者不相信養鵝等于養狗,也能看守門戶。C.選文通過描寫鵝的叫聲和步態,表達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5、仔細閱讀畫橫線的句子,有人說這樣寫表現了作者對鵝的討厭,你認為呢 說說你的理由。(2分)八、現代文閱讀理解。(13分)忽 略夕陽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陽臺的瓷磚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孩子跪坐在椅子上,癡癡地望著陽臺上沐浴著夕陽的花盆,無限美好的夕陽毫不吝嗇地把光芒灑向花盆中的紫羅蘭,使本就很美的紫羅蘭更添了幾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這里,他只顧癡癡地看著花盆中紫羅蘭葉下的幾根嫩嫩綠綠的小瓜苗。這是孩子幾天前吃西瓜時隨意吐進花盆中的,沒想到竟長出瓜苗來。孩子滿心歡喜地看著,不禁叫出了聲:“要是瓜苗慢慢地長出小西瓜來,那該多好啊!”接著孩子咯咯地笑了,滿眼憧憬。母親見了,走過來:“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親拉到花盆前,開心地說:“媽媽,看!花盆里長了好多小苗苗! 以后它們會長成大苗苗,結小西瓜給我吃的。”母親皺了皺眉頭,笑了笑,摸摸孩子的頭:“寶貝,那些瓜苗過幾天就會死的,根本長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著笑了:“小瓜苗會長出西瓜的,我會天天照顧它們的。”母親笑著搖了搖頭,轉身就到廚房去了,身后,孩子一臉的堅定。∥一天下午,孩子放學回來后,照例跑到陽臺,奔向花盆。頓時,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羅蘭在夕陽下耀武揚威。孩子難以置信,懷疑自己看錯了,但事實如此,嫩嫩綠綠的小瓜苗不見了。孩子哇的一聲哭了。之后,孩子哽咽著問母親:“媽媽,小瓜苗怎么沒了 ”“被我拔了。小瓜苗長在花盆里,影響紫羅蘭的生長。乖,別再哭了。”母親笑著,幫孩子擦掉眼淚。此后,孩子的眼睛總愛往花盆里瞟,看著那株討厭的紫羅蘭,他心想:要不是因為你,媽媽就不會拔掉我的小瓜苗,我真想把你也連根拔起。唉,可你也是個生命啊……//幾天后,孩子畫了一張畫,畫中有一個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綠綠的,旁邊寫了一行小字:我雖小,但我也是一個生命。老師驚訝于他的想法,給了他滿分。孩子把畫拿給母親看,母親看了看分數,笑著說:“不錯啊,真厲害,得了滿分。媽媽待會兒帶你上街給你買冰淇淋。”夕陽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陽臺的瓷磚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孩子呆呆地望著花盆,覺得心里空空的。1、根據短文用“∥”劃分的三個部分,分析孩子的心情變化,將下面的思維導圖補充完整。(3分)2、短文中,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表達人物情感。讀文中畫“ ”的句子,完成方框內的批注。(4分)3、下面對短文中畫“ ”的句子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2分)A.表達了孩子對小瓜苗的思念和惋惜。B.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孩子純真的童心以及對生命的熱愛。C.表現了孩子對媽媽的行為的不滿。4、將本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的句子與下面的[鏈接]進行對比,從表達情感的方式這一角度分析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分)5、聯系全文內容,說說題目“忽略”的含義。(2分) 綜合實踐九、綜合實踐。(4分)新學期開始,明明作為班級“圖書角”的管理員,制定了班級“圖書借閱公約”,可同學們卻說里面有些條款是“霸王條款”,請你讀一讀該公約,指出其中不合理的條款,并改正。我認為該公約的第 條不合理,我會這樣修改: 。我還有個金點子: 習作天地十、習作。(25分)生活中一定有讓你高興,讓你難過,讓你后悔,讓你……的事情。這些事情有的如過眼云煙,也許你早就忘記了;有的卻恍如發生在昨天,讓你永生難忘……請你選擇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寫一篇習作。要求:運用學到的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將情感融入對人、事、景、物的描寫之中;題目自擬,不少于450字。參考答案一、憶往昔,同窗共讀,汗水澆灌成長路;展未來,逐夢啟航,拼搏鑄就輝煌程。二、1、蒸融;消逝;徘徊;依偎;稚氣;書籍;抵抗;2、A;3、①既;②即;③“即”表示動作發生之快或時間之早,“既“可用于推論因果復句的偏句。4、音序 M B;三、1、FCAEDB2、B3、A4、C5、C四、1、(1)宰相肚里能撐船 (2)主次不分2、“玩”改成“頑”:在“培養”后加“成”:“卻”改成“且”:“渡”改成“度”。3、我最喜歡吃煎蝦仁。把小蔥、大蒜、蝦仁放進鍋中,讓蝦仁在平底鍋里跳舞似的煸炒著,不一會鍋里的蝦仁就給自己換上了紅色的外衣,光是看到這鮮艷的紅色,聞聞蔥花的香味,就夠吃掉兩碗以上的米飯了。五、1、而青于藍 變則通2、明月何時照我還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要人夸好顏色 最是一年春好處六、1、①A②C③B2、壘墻構筑、青瓦蓋頂 城墻堅固、依山 臨河 來往船只的“導航” D3、永昌堡永昌堡內民居以水為中心,依山臨河,青磚門臺,盡顯江南風情。踞城抵抗,有抗敵與生息相統一的軍事戰略特色。七、1、呵斥 傲慢 急速2、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3、叫聲:嚴肅鄭重 引吭大叫步態:從容 大模大樣4、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步調從容,大模大樣 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高傲5、我認為不正確。這里是用了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表面上是寫鵝對人的態度傲慢,字里行間卻流露出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八、1、上行:母親拔掉小瓜苗。下行:歡喜、期待難過、生氣 失落2、(1)B (2)A3、B4、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兩者都通過環境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情感狀態。在本文中,夕陽的美麗與孩子的空虛形成對比:在鏈接中,光線的消逝與男孩的悲傷相呼應。不同點:本文更側重于通過環境變化反映內心情感的轉變,而鏈接則更多地直接描繪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以展現其情感狀態。5、“忽略”有雙重含義:一是指母親只看到了紫羅蘭的美,卻忽略了小小的瓜苗這一鮮活的生命:二是指母親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憧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九、③ 圖書借閱時間為一周,如到期未看完,請到管理員處辦理續借手續每位同學既享有借閱圖書的權利,也有建設“圖書角”的義務,可以定期舉行圖書捐贈活動十、 那一次,我真后悔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件事像一道深深的疤痕,刻在我的心上,每每想起,后悔之情便涌上心頭。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好友約好一起去公園玩。我們在公園里盡情地奔跑、嬉戲,笑聲回蕩在整個公園。玩累了,我們便坐在長椅上休息。 這時,我看到好友手中拿著一個精美的音樂盒,那是他前幾天生日時媽媽送給他的禮物。音樂盒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我忍不住伸手去拿,想仔細看看。可是,就在我拿過音樂盒的瞬間,手一滑,音樂盒“啪”的一聲掉落在地上。我驚慌失措地撿起音樂盒,發現盒子的蓋子已經裂開了一道細縫。 好友的臉一下子變得煞白,他顫抖著雙手接過音樂盒,眼中滿是失落和難過。我支支吾吾地想要說些什么,卻不知道該怎么解釋,我的心中滿是愧疚。看著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我后悔極了,后悔自己為什么這么不小心,為什么要隨便去拿別人的東西。 好友沉默了許久,然后對我說:“沒關系,這個音樂盒修不好也沒關系。”但我知道,他的內心肯定很在意這個音樂盒,它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禮物,更是媽媽對他的愛。 從那以后,我們之間的關系變得有些疏遠,我知道這都是我的錯。這件事就像一根刺,扎在我的心里,讓我每次想起都后悔不已。我真的很后悔當初自己的莽撞行為,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會小心翼翼地對待那個音樂盒,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