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友善待人 分層練習道德修養1、明確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理解友善的價值和如何做到友善,并努力在生活中踐行友善。知識點一 友善的價值1.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能夠 ( )①傳遞溫情與愛心 ②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做到相互信任 ③營造互信互助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 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消除人們之間的矛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知識點二 友善需要寬容、換位思考、助人為樂2.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與其針尖對麥芒非要爭個高下,不如多一些寬容和體諒,化干戈為玉帛。我們要化干戈為玉帛,應該 ( )①寬容他人,和而不同,不苛求 ②保持冷靜,坦誠交流,不回避 ③堅持己見,拒絕解釋,不協商 ④忍氣吞聲,以和為貴,不生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一、選擇題(8題)1.近兩年,“質疑××,理解××,成為××”逐漸變成一個造句格式廣泛流行。比如:父母管教嚴厲,自己小時候不理解,甚至心生叛逆。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理解了父母。自己有了孩子,已是完全認同父母,就像當年父母一樣管教孩子。于是便感嘆“質疑父母,理解父母,成為父母”。“質疑”“理解”“成為”是心智成長、成熟的必經階段,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他人感受,理解他人 ②尊重差異,文明有禮 ③人在社會課堂中不斷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④心智成熟之后才能理解他人,善待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榮登“中國好人榜”的敖亮是江西省南昌市凈居閑堂包子店店長。多年來,他所負責的門店為周邊居住的孤寡老人、環衛工人、住院患者及家屬等人群免費發放包子,累計送出100多萬個“愛心包子”。身邊的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包子哥”。對敖亮行為的評價正確的是 ( )A.不計得失,寬以待人 B.理解他人,誠實守信C.樂善好施,力求回報 D.關愛他人,與人為善3.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用愛心溫暖需要幫助的人。下列行為中可取的是 ( )①在班里告訴其他同學平平家境困難,號召大家關心他 ②學校為家庭有困難的學生捐款,但不公布家庭有困難學生的名單③收到陌生人的求助短信后將錢直接匯給對方 ④小寧了解到偏遠山區孩子上學難的情況,按照聯系方式匿名寄圖書、學習用品等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4.某高校學生在得知學校旁鍋盔小攤攤主的妻子病重、家庭負擔沉重的情況后,同學們自發組織起“吃一個鍋盔”的公益活動,在鍋盔攤前排起了長達數百米的隊伍,一場愛心的接力由此開展。這告訴我們 ( )①幫助他人能為自己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②用愛心幫助他人,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③關愛幫助他人,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④幫助他人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5.送餐女孩因自己不小心摔倒,把飯盒摔壞了,含淚道歉,主動要求給予顧客賠償。顧客被女孩的真誠打動,拒絕賠償,還給女孩五星好評。該事件對我們的啟發是 ( )①體諒他人,包容無心之失 ②心存善意,理解他人難處 ③學會欣賞,學習他人長處 ④寬容待人,建立友好關系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6.一日三餐說來簡單,但若有人暫遇困難吃不起飯,一碗熱粥或面條下肚,那感覺一定像久旱逢甘霖。在鄭州,多家餐飲門店貼出“免費愛心餐”的告知,給困境中的人送去溫暖。這啟示我們應該 ( )①理解他人 ②欣賞他人 ③友善待人 ④舉止端莊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下列能夠體現換位思考的經典名言是 ( )A.不學禮,無以立B.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C.事雖小,不為不成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對下面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 )A.要盡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B.助人為樂只需在道義上支持就夠了C.助人為樂就是給予他人物質上的幫助D.獻愛心是大人們的事情,和青少年無關二、非選擇題(2題)9. 2024年全國各地很多城市的街頭巷尾,出現了多處掛滿衣服的“友善之墻”,旁邊寫著“如果你需要,請帶走它”。在這面墻上,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多余的衣服掛上,有需要的人則可以隨時取走。一面友善之墻,溫暖了一座城市。根據所學,請你談談你對友善的認識。10. 2024年12月17日,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里,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凱汽車集團董事長張振堂,用他一如既往的生日敬老善舉,為家鄉帶來融融暖意。農歷十一月十七是張振堂的生日。自創業小有所成后,每年的這一天,他都會回到南合莊村,為村里老人送上關懷。這個習慣他已經雷打不動地堅持了數十年。這些年,他投資2 000多萬元幫助村里建設了高標準的教學樓、黨史學習教育文化廣場、村民活動廣場、大戲院等,還設立了“振堂助學基金”,已資助了近300名農村大學生。張振堂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被全國老齡委評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被阿里公益等評為全國“最美家鄉人”等。(1)“中國好人”張振堂的事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哪一價值標準 (2)我們應該如何向張振堂學習,踐行這一價值標準 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答案】C2.【答案】A綜合提升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答案】B5.【答案】B6.【答案】A7.【答案】D8.【答案】A9.①友善,就是待人熱情友好,與人為善。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樣,能夠傳遞溫情與愛心,加深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營造互信互助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10. (1)友善。(2)①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與人為善、守望相助,讓友善的行為在社會蔚然成風。②寬容他人。我們要學會體諒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異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絕合作。③換位思考。我們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善解人意,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④助人為樂。我們要用愛心溫暖需要幫助的人,盡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在道義上予以支持,在物質上予以幫助,在精神上予以關懷,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