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2養成親社會行為 分層練習責任意識學習目標:1.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了解、關心、融入、服務、奉獻社會的意識和愿望。2.知道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及表現,積極養成親社會行為。知識點一 親社會行為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1.(2025八上·鎮雄縣期末) 2024年的國慶節,中學生小華過得非常充實。10月1日至2日隨父母和爺爺奶奶收玉米,體會農村勞動的苦與樂。10月3日至4日和同學一起參觀了黔東南州博物館,共創文明城”活動,在活動中深刻地感受到衛生的重要性。從小華的活動感悟出( )①在體驗社會生活中鍛煉自己②人在社會中只能獲得物質支持③要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識點二 養成新社會行為2.(2025八上·巴中期末)“雙減”背景下,全國各地學校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如圖是河南某中學給初二學生設計的暑期作業清單。完成這些作業有助于同學們( )作業清單 作業1 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作業2 參加一次農業生產勞動作業3 堅持一項體育運動作業4 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宣傳①深入生產生活實際,提高個人實踐能力②了解社會、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③參與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國家事務能力④關注社區治理和發展,增強主人翁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一、選擇題(19題)(2025八上·東陽期末)在我國的大型綜合賽場上,那一抹靚麗的身影,都離不開賽會的裁判員和志愿者,他們用青春和奉獻,自信和笑容,向世界展現亮麗的中國形象。據此回答第下列小題。1.賽會裁判員之間的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看屬于(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機緣關系2.志愿者的表現啟示我們培養親社會行為應該( ?。?br/>A.不斷加強理論學習 B.積極投身社會實踐C.經常進行自我反思 D.從小樹立高遠志向3.(2025八上·瀘縣期末)小福幾乎每個周末都到社區里的孤寡老人家里,幫助他們做一些家務,如整理房間、拖地、洗衣服等,解決了他們生活中的很多困難。下列對小福行為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②塑造了健康人格但影響了學習③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④是為了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贊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八上·射洪期中)以下是學生小樂為自己設計的周六活動計劃。活動目的:親近社會,養成親社會的行為 活動方式?如果請你為小樂的周六活動計劃中的“?”處選一個合適的項目,你會選擇( )A.和爸爸媽媽一起打掃家里衛生B.和好友約定一起上網暢玩網絡游戲C.獨自在家看《紅樓夢》體驗閱讀的樂趣D.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護綠志愿活動5.(2025·貴陽)在貴州岑鞏,多名同學在支教老師影響下,立志成為家鄉教育的播種者;在四川涼山,彝族孩子在支教老師帶領下朗讀文章、品悟生活;在云南景東,受助學生給支教團來信,希望將來有能力,把感受到的關愛傳遞下去。這些場景啟示我們要( ?。?br/>①培養親社會行為,參與社會實踐②發展和成就自己,傾力奉獻社會③積極傳播正能量,主動承擔責任④揮灑青春的熱血,僅能通過支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5·利州模擬)2024年3月,廣大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綠美廣東,紅領巾在行動”實踐活動。他們加入護綠小隊、認養樹木花卉、講解環保知識,讓“志愿紅”和“生態綠”融合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此活動有利于少先隊員( ?。?br/>A.承擔法定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B.積累公益時長,獲得物質的獎勵C.在奉獻中成長,培養親社會行為D.形成民主態度,增強主人翁意識7.(2025·黔東南模擬)2025年3月5日,共青團麻江縣委組織開展“3 5”學雷鋒日志愿服務示范活動,麻江縣第一中學師生代表等60余人不懼臟累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助力縣城環境美化與安全建設。參加該活動可以讓同學們( ?。?br/>A.承擔法定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B.積累公益時長,獲得物質的獎勵C.在奉獻中成長,培養親社會行為D.弘揚尊老美德,營造敬老的風尚8.(2025九下·南山月考)深圳某校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將課堂搬出校園,讓學生在真實世界中學習、體驗、感悟。根據以下活動內容,“行走的思政課”有利于學生( )A.走進社會生活,提高綜合素養 B.學習手工技藝,參與社會生產C.參加志愿服務,感受社會巨變 D.積極講解文物,忽略書本學習9.(2025·深圳模擬)2024年春運期間,各級團組織共動員26萬余名青年志愿者上崗服務,志愿服務總時長633萬余小時。志愿者圍繞票務協助、文明乘車和關心關愛老幼病殘孕等群體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志愿者的行為表明( ?。?br/>A.參與志愿服務就是為了獲得贊譽B.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可以獲得回報C.要主動戰勝挫折以實現人生價值D.要在社會實踐中養成親社會行為10.(2025·模擬)深圳市文旅局發布了“魅力都會”“漫步特區”“賽博深圳”等主題的 City Walk(城市漫游)打卡線路電子地圖。中學生曉海選擇“漫步特區”這一主題,并設計出個性化線路,和好友一起到實地打卡。曉海這么做 ( )A.有利于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促進文化融合B.能夠增強對改革開放的認知,提升實踐能力C.說明了改革開放是決定深圳命運的關鍵抉擇D.體現了深圳的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1.(2025·安州模擬)用身邊的材料做實驗,進行一場科學探究;走進博物館,當一名小小講解員;學習制作一道菜品,請家人品嘗;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國情民情……暑假期間,這些“有意思也有意義”的作業,能夠促使中學生( )①培育科學精神,感受時代脈搏 ②承擔家務勞動,賺取勞動報酬③塑造健全人格,不斷完善自我 ④體驗不同職業,引領社會風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紅花崗模擬)在多彩貴州馬拉松超級聯賽中,從起終點到補給站,從競賽協助到醫療保障,每個崗位的志愿者都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其中,確保賽事順利進行。他們的行動詮釋了( )A.養成親社會行為可以服務和奉獻社會B.每一種角色都需要承擔相同的責任C.只有履行法定義務才能實現人生價值D.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名利物質回報13.(2025·浦北模擬)自2003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以來,南寧市累計吸納逾800名志愿者奔赴基層一線,從馬山縣的支教課堂到橫州市的田間地頭,從隆安縣的“七彩學堂”到青秀區的創業孵化基地,志愿者的身影與邕城發展同頻共振,描繪出一幅青年與時代共成長的壯美畫卷。這啟示我們( ?。?br/>①投身西部計劃,奔赴支教第一線②關注社會發展,熱心公益服務社會③參與志愿活動,養成親社會行為④放棄初中學業,開展農業生產研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5·白云模擬)2025年1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工作指南要求,提升科學教育在課后服務中的比例,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知識經驗、思維水平、興趣特點,進階式、一體化開展科學類課后服務。對此,我們中學生應該( )①參與社會實踐,注重學思并進②積極探索新知,弘揚創新精神③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④完善教育法規,減輕課業負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5·金華模擬)某校同學赴陳望道故居開展多學科研學活動(研學任務單見下)。學校組織此類研學活動有利于幫助同學( ?。?br/>① 傾聽紅色故事② 采訪游客感受③ 撰寫研學報告①激發學習熱情,增強綜合素質②豐富人生經歷,重視他人評價③融入社會生活,提升實踐能力④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5·廣州模擬)在議題學習活動中,老師出示了兩則新聞組織學生進行探究。依據材料,請你判斷這次學習活動的議題是( ?。?br/>新聞一:某校學生前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通過實地參觀、聆聽講解等方式,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新聞二:某校組織學生進行農村勞動實踐活動,在鄉村走家串戶開展調研,動手勞作,感受豐收的喜悅,體驗勞動的快樂。A.領略社會美好,延伸生命價值B.踐行親社會行為,養成正確價值觀C.緬懷革命先烈,牢記歷史恥辱D.體驗勞動艱辛,培養惜糧意識17.(2025·象州模擬)為了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升同學們的道德與法治素養,學校特舉辦一場“智慧古語·修身養德”詩詞大賽。在這場比賽中,同學們化身智慧的使者,穿越時空的長廊,探尋先賢哲人的智慧之光。下面對于古語的解釋對應正確的是( ?。?br/>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學會幫助他人,以禮待人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文明,以禮待人③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④夫喜群而惡獨,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樂也——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8.(2025·陽春模擬)走進資陽區人民路社區,愛心食堂內志愿者正在精心準備愛心午餐,紅燒冬瓜、茭白炒肉等熱騰騰的飯菜很快出爐。臨近午餐時間,社區的老人們陸續來到愛心食堂,有序排隊吃飯。志愿者還會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將打包好的飯菜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志愿者的這些行為( ?。?br/>①屬于服務社會的親社會行為②是嘩眾取寵沽名釣譽的表現③是幫助他人奉獻社會的表現④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5·潮安模擬)“雙減”背景下,全國各地學校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下表是成都某中學給初二學生設計的“五一”假期作業清單作業清單 作業一 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業二 參加一次農業生產勞動 作業三 到都江堰、青城山觀光 作業四 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宣傳完成上述作業有助于同學們( ?。?br/>①深入生產生活實際,提高個人實踐能力②了解社會、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③參與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國家事務能力④關注社區治理和發展,增強主人翁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題)20.(2025八上·瀘縣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我們在豐富多彩的校園和社會生活中成長。以下分別是八年級同學小鵬和小亮的生活鏡頭。鏡頭一 為了讓學生學習勞動技能,學校把一塊面積近百平方米的土地作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班級為單位劃分責任田,每周五開展一次學農教育實踐活動。但是,小鵬認為自己以后不會從事農業活動,參加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太浪費時間了。于是,每周五他就找各種理由向班主任請假。鏡頭二 “五一”假期期間,小亮和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他們走進佛山的某知名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了解醬油是怎樣制成的;游覽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體驗嶺南水鄉文化、飽覽?;~塘;走進南海博物館,化身“小導游”給外地游客介紹南海的光榮歷史;到嶺南新天地,發放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宣傳手冊,解答居民提出的關于創建文明城市的問題;到佛山植物園,觀察課本上沒有介紹到的植物……(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鏡頭一中小鵬的言行進行簡要評析。(2)結合鏡頭二說說,小亮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哪些感受 21.(2025八上·梓潼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同學行動】八年級(3)班的班委們相約周六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們。但勞動委員小輝卻臨時改變主意決定去參加好朋友的生日會。班長只好帶著其他班委到養老院去打掃衛生和表演節目。班長在打掃衛生時把養老院里的水瓶打破了,雖然沒有人看見,但他還是主動承認并作出賠償。【學校調查】某中學準備開展一些公益活動,在此之前,學校對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下表是調查統計的結果:參加公益活動項目 情況統計從未參加過 偶爾參加 多次參加希望工程、救災等捐款 60% 30% 10%義務植樹、義務勞動 79% 20% 1%手拉手結對幫扶 90% 8% 2%(1)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評析八年級(3)班班委們的行為。(2)請你為這次問卷調查擬定一個標題。(3)表中的統計結果說明了什么 (4)針對調查到的情況,請談談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意義。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答案】C2.【答案】B綜合提升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D5.【答案】A6.【答案】C7.【答案】C8.【答案】A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A13.【答案】C14.【答案】A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1)小鵬的言行是錯誤的。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參加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能培養我們的勞動技能和實踐能力,有助于我們全面發展。②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積極參加各種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為我們的成長和社會發展帶來益處,而不應以未來職業選擇為由逃避勞動實踐。(2)①小亮可能會感受到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增長了見識。②通過參與研學活動中的各種實踐,如了解醬油制作、宣傳文明城市等,會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③體驗到嶺南水鄉文化等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21.【答案】(1)①勞動委員小輝臨時改變主意去參加好朋友的生日會而不去養老院的行為是錯誤的。他應該積極信守承諾,更要認真履行諾言,不能隨便失信于人。②班長主動承認過失并賠償打破的水瓶,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后果,這是誠實(實事求是、表里如一)、負責任的表現。③八年級(3)班的班委們自發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們,是一種親社會行為,表明了他們熱心公益,有關愛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2)《某中學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調查》。(3)①該校學生參加公益活動較少,了解和關愛社會較少。②這說明他們缺乏責任心和缺少親社會行為,回報社會和鍛煉自身實踐能力的意識較薄弱。(4)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是有責任感的表現。公益活動能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能激活社會正能量,有助于創建一個互幫互助、互相關愛的社會。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