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1胎99子”?微短劇何時告別野蠻生長?常因“狗血”劇情引發爭議的短劇行業,近期又以“1胎99子”的奇葩設定登頂熱搜,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1億。該劇不僅明顯違反生活常識,還出現99個孩子摞起來的荒誕畫面,連參演演員都承認“太癲了”。但獵奇劇情為該劇贏得“潑天”流量,在短視頻平臺累計播放量超過4500萬,目前已經下架。評論:你喜歡看微短劇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雷人劇情?營造清朗空間總議題:營造網絡清朗,青年當何為?授課人:道法糕總議題:營造網絡清朗,青年當何為?子議題一:如何不讓青春被“網”困???子議題二:如何才讓青春借“網”飛揚?子議題一:如何不讓青春被“網”困住?議學情境一:短視頻利弊之爭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過1億,經??炊桃曨l的未成年網民比例為54.1%,短視頻已成為青少年“觸網”的主要入口之一。其中很多中小學生對科學感興趣,科普短視頻具有內容豐富、短小精悍、形式多樣、通俗易懂、互動性強等特點,打破了知識傳播的壁壘,能夠隨時獲得感興趣的科普知識。截至2024年底,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10.4億人。平均每10個中國人里,就有7個人刷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高達156分鐘,就是說,人均每天刷短視頻達2.6小時。短視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改變著我們的大腦。更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是大腦成熟的重要階段,大腦對獎賞和風險行為更敏感。因此,與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容易對短視頻成癮。與此同時,據最新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議學任務一:觀點交鋒短視頻這把“雙刃劍”持續引發討論。你如何看待小青和小唐的觀點 對此,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網絡 小青:青少年在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創新使用方面學習很快,我們可以利用短視頻主動獲取知識,為自己賦能。小唐:短視頻的即時性和娛樂性易讓青少年容易沉迷;大數據不斷優化推薦的內容,精準定位人的喜好,造成“信息繭房”。議學成果一: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1提升媒介素養P192學會選擇網絡信息P20我們要學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升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媒介素養一般是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各種信息時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①互聯網上信息無限,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對學習和生活有意義的信息,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學會“信息節食”。②同時,我們也不能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錮在“信息繭房”中,從而喪失接觸不同事物和觀點的機會。相關鏈接網癮又稱為網絡過度使用癥,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網絡之外的事情沒有多少興趣,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癥。①網癮戀者無法控制上網時問,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原定時間要長,想減少或控制上網時間卻做不到。②他們關注網上的情況超過關注自己的現實生活,頭腦中一直浮現與網絡有關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網時才充滿興趣。③一旦減少上網時間或停止上網,他們就表現出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生理反應,如沮喪、空虛、易發脾氣坐立不安、心慌、燥熱出汗、失眠等。青少年沉迷于網絡,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縱自己的言行,從而滋生網上違規、違法行為,造成社會危害。議學情境二:短視頻內容之辨你在手機上看短視頻時會點開評論區看看嗎?在一些熱門的短視頻評論區,可能暗藏詐騙陷阱。浙江的張先生就因為點擊了一次評論區里的不明鏈接,在“刷單返利”的誘惑下,最后被騙走了26萬余元。短視頻亂象頻發議學任務二:破解難題分小組議學,小組可以自主選擇用戶或創作者,完成相應的議學任務。如果你是用戶:如果你是創作者:從發布不良信息最終的處理結果,思考短視頻創作者應該要注意什么?并完成下列“短視頻創作者倡議書”。①請你用你的火眼金睛介紹至少三種短視頻常見亂象,并說出其危害;②如何區分短視頻素材真假你有何小妙招嗎?并寫一句宣傳語分享,提醒同學們防范、抵制網絡亂象。短視頻創作者倡議書人人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短視頻創作者,為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作為短視頻創作者我倡議:我們應該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不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護共同網絡家園 人人有責!議學成果一: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3自覺抵制不良信息P21在網絡時代,信息變得越來越豐富、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表現及危害:①有的人有意無意歪曲事實甚至制造謠言,誤導公眾;②有的人利用網絡實施詐騙,侵害他人利益;③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形響。做法:我們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學會分析判斷網絡信息,讓不良信息止于智者。如何辨別網絡謠言注意信息出處看到“駭人聽聞”的信息后,先上網了解信息出處,看信息出處是否權威。關注官方信息及時關注行業或部門發布的信息,行業或部門發現有謠言,會及時澄清。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上網搜索信息中的關鍵詞,從不同的信息源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辨識信息內容瘋狂煽情、夸大其詞的內容往往不可靠。向他人求助對于無法辨別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長、老師和專家求救。道法糕議學成果一: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P21網絡無限,自由有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我們要文明互動、理性表達,不宣泄負面情緒,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拒絕網絡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強國使命心頭記,時代新人篤于行。向上向善共營造,上網用網要文明。善惡美丑知明辨,誠信友好永傳承。傳播中國好故事,抒寫青春愛國情。個人信息防泄露,謠言蜚語莫輕聽。適度上網防沉迷,飯圈亂象請繞行。遠離污穢不炫富,謹防詐騙常提醒。與人為善拒網暴,守好底線不欺凌。線上新知勤學習,數字素養常提升。網絡安全靠你我,共筑清朗好環境。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文明公約道法糕子議題二:如何才讓青春借“網”飛揚?議學情境三:短視頻能量之論近年來,短視頻平臺涌現出了許多優秀創作者,他們通過記錄普通人溫暖又感人的生活、幫助他人實現平凡又“偉大”的愿望,傳播正能量。這些正能量視頻就像一顆顆播撒在網絡空間的善意種子,看似微小,卻在無數人心中生根發芽。如河南27歲博主李富貴鄉村賣貨走紅,父母智力殘疾,生活的重擔沒有壓彎她的脊梁,她說“既然改變不了,就把苦日子過成花!”單個視頻流量破億!網紅榮昌出圈今年五一,重慶榮昌憑借著一只鹵鵝成為了熱門文旅目的地,一舉成為2025年的第一個網紅城市。相關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榮昌文旅數據持續刷新記錄,全區接待游客234.5萬人次,同比增長168.2%;榮昌鹵鵝銷售量達29萬只,同比增長752.53%。從“鹵鵝哥”林江五次跨城投喂外國網紅甲亢哥,到全國人民涌向榮昌打卡鹵鵝,這波文旅宣傳發展離不開短視頻的助力。議學任務三:腳本設計短視頻助農短視頻+宣傳政務短視頻+時政熱點①博主李富貴和“鹵鵝哥”林江給其他網民用網有何啟示?②我們可以利用網絡(短視頻)為家鄉發展做哪些事情?你有啥相關短視頻金點子?(至少寫出3條)議學成果一: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5傳播網絡正能量P22①我們要努力提高媒介素養,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高揚主旋律,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建設網上精神家園;②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網絡平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投身于公益行動,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做網絡強國的建設者、創新者。總結: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提升媒介素養。P19②學會選擇網絡信息。P20③自覺抵制不良信息。P21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P21⑤傳播網絡正能量。P22習近平談“培育中國好網民”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會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道法糕爭做中國好網民理性守法我先行道法糕創新作業——評“網絡爛梗”不知從何時起,“報giao”“老6”“這人真唐”“我勒個豆”“雞你太美”……等各種“網絡爛?!鳖l頻出現,成為青少年的口頭語,有的甚至被孩子寫在語文作業里。玩梗是當代青少年的一種社交方式,彼此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能因一個梗找到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但有些“網絡爛?!眱热莸退?、邏輯混亂,甚至充滿惡趣,無形之中影響著青少年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思考:網絡“爛梗”泛濫,你認為會影響青少年嗎?請你寫一個簡短的時政述評。議學反饋1.(2025·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網絡無限,自由有界。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 )A.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B.網絡自由、無拘無束C.拒絕網絡、回歸現實 D.沉迷網絡、隨波逐流【答案】A議學反饋2.(2025·山東淄博·二模)近來,學生遭遇網絡詐騙案件頻發。如:有學生因輕信“微信客服”聲稱“百萬保障到期需取消,否則扣費”,按要求操作后被騙;有學生在游戲平臺交易時,被“免手續費”的噱頭誘導點擊不明鏈接,導致錢財受損。面對此類網絡詐騙,我們應該( )A.對方能說對個人信息,可以降低防備,配合操作B.收到可疑信息后先上網搜索,若無異常就可照做C.遭遇詐騙后,怕被批評,自己悄悄處理不聲張D.增強自我保護和防騙意識,不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答案】D議學反饋3.(2025·河南·模擬預測)“用中性筆組裝狙擊步槍,90%超高仿真度,可發射,在學校就能做。”近一段時間,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了一些教大家制作“筆槍”的視頻,3支普通的中性筆被拆解,重新組裝后,一把迷你“筆槍”便完成了。然而,看似簡單有趣的制作背后,卻有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面對上述現象,青少年應該( )①為“手工教學”視頻設立紅線,規范其行為②學會辨別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切勿盲目從眾③創作者享有創作自由,尊重作者的智力成果④增強安全意識,對身邊的潛在危險保持警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議學反饋4.(2025·河南信陽·三模)2025年1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以《真相來了:這些都是謠言》為題,報道了四起典型網絡謠言案件。網絡謠言會影響當事人的信譽,引發社會信任危機,損害公共利益。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 )①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加強網絡監督和管理工作②學會辨別網絡信息,提高媒介素養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自覺抵制網絡謠言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凈化網絡環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B議學反饋5.(2025·四川宜賓·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2月,網民陳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一張未成年人圖片,并配音稱“xxx失蹤且被害”,引發網民關注和議論。經警方調查核實,陳某為博取關注,編發相關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屬地公安機關依法對陳某處以行政處罰。警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民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希望廣大網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結合材料,運用法治知識,說明公民應如何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答案】①樹立法治意識,要認識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依法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陳某編發謠言信息受到行政處罰,警示我們不能在網絡上造謠、傳謠。②增強責任意識,要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不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不隨意發布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內容。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學理性分析和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避免被虛假信息誤導,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積極舉報違法行為,發現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和違法行為,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共同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