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1.5分,共37.5分)(一)我們的公共生活1. 下列場所中,屬于公共場所的是( )。A. 自己家的臥室B. 學校圖書館C. 爸爸的辦公室D. 家庭菜園2. 在公共場所,我們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是( )。A.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B. 遵守公共秩序C. 只考慮自己的方便D. 不需要理會他人感受3. 下列行為中,體現了維護公共利益的是( )。A. 在公園里隨意摘花B. 在圖書館大聲說話C. 主動撿起公共場所的垃圾D. 占用公共座椅堆放私人物品4. 當我們在公共場所遇到不文明行為時,正確的做法是( )。A. 加入他們的不文明行為B. 立即上前大聲指責C. 友善提醒或向管理人員反映D. 裝作沒看見5. 公共設施的主要作用是( )。A. 讓城市更美觀B. 方便人們的生活C. 增加政府收入D. 展示科技水平(二)我們的社區生活6. 社區是指( )。A. 一個村莊B. 一個城市C. 人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D. 一個學校7. 下列人員中,不屬于社區服務者的是( )。A. 社區醫生B. 快遞員C. 電影明星D. 社區清潔工8. 我們應該以( )的態度對待社區中的工作人員。A. 理解和尊重B. 命令和指揮C. 冷漠和忽視D. 嘲笑和諷刺9. 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可以讓我們( )。A. 獲得物質獎勵B. 學會關愛他人,服務社會C. 逃避學習任務D. 只是完成任務10. 當社區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 )。A. 等待別人解決B. 積極參與解決C. 抱怨和指責D. 搬離社區(三)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11. 鴉片戰爭發生的時間是( )。A. 1840年B. 1894年C. 1911年D. 1937年12. 下列歷史事件中,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 )。A. 鴉片戰爭B. 甲午中日戰爭C.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 辛亥革命13. "振興中華"這一口號最早是由( )提出的。A. 林則徐B. 孫中山C. 毛澤東D. 鄧小平14.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志是( )。A. 九一八事變B. 七七事變C. 八一三事變D. 南京大屠殺15. 新中國成立的標志性事件是( )。A. 五四運動B. 辛亥革命C. 開國大典D. 改革開放(四)我們的國家機構16.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 )。A. 最高行政機關B. 最高司法機關C. 最高國家權力機關D. 最高軍事機關18. 下列屬于國家行政機關的是( )。A. 人民法院B. 人民檢察院C. 人民政府D. 人民代表大會19. 我們的生活與國家機構的關系是( )。A. 沒有任何關系B. 國家機構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和管理C. 只有違法時才與國家機構有關D. 國家機構只管理大人20. 人民通過( )行使國家權力。A. 直接管理國家事務B. 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C. 由政府直接決定D. 由中國共產黨決定(五)我們的家庭生活21. 家風是指( )。A. 家庭的裝修風格B. 家庭的經濟狀況C.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D. 家庭成員的穿著打扮22. 傳承和弘揚優秀家風,我們可以( )。A. 了解和傳承家庭的優良傳統B. 只關注自己的事情C. 不理會長輩的教導D.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23. 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 )。A. 站在一方指責另一方B. 漠不關心C. 幫助家人化解矛盾D. 離家出走24. 尊敬長輩的正確做法是( )。A. 對長輩的話言聽計從B. 心里有尊敬,行動上也要體現C. 只在節日時尊敬D. 只尊敬對自己好的長輩25.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是( )。A. 無關緊要的B. 家庭的重要成員,都為家庭做出了貢獻C. 只是消費者D. 負擔和累贅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一)公共生活與社區26. 維護公共秩序,我們應該做到( )。A. 自覺遵守交通規則B. 在公共場所排隊等候C. 不大聲喧嘩影響他人D. 隨意插隊節省時間27. 社區中的公共設施包括( )。A. 社區健身器材B. 社區圖書館C. 社區公園長椅D. 私人汽車(二)國家機構與歷史28. 下列屬于我國國家機構的是(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 國務院C. 人民法院D. 人民檢察院29. 中華民族在近代經歷的苦難包括( )。A. 鴉片戰爭B. 甲午中日戰爭C. 八國聯軍侵華D. 抗日戰爭(三)家庭生活30. 良好的家風包括( )。A. 誠實守信B. 勤儉節約C. 尊老愛幼D. 自私自利三、判斷題(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31. 公共場所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地方。( )32. 社區中的工作人員為我們提供服務,我們應該尊重他們。( )33.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5. 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沒有影響。(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6分,共24分)36. 為什么要維護公共秩序?請列舉兩種維護公共秩序的行為。37. 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參與社區服務?38. 簡述中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主要奮斗目標。39. 傳承優秀家風有什么重要意義?五、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8.5分)40. 閱讀材料:小明所在的社區要舉辦"文明社區"創建活動,需要居民們共同參與。有的居民認為這是居委會的事情,與自己無關;有的居民雖然想參與,但不知道該做什么;還有的居民積極參與,主動清理社區衛生,幫助老人。(1)你如何看待這些居民的不同態度?(4分)(2)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樣為"文明社區"創建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4.5分)參考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 B 解析:公共場所是供公眾使用的地方,學校圖書館屬于公共場所。2. B 解析:在公共場所應該遵守公共秩序,這是基本的行為準則。3. C 解析:主動撿起公共場所的垃圾是維護公共利益的表現。4. C 解析:遇到不文明行為應該友善提醒或向管理人員反映,這是正確的做法。5. B 解析:公共設施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人們的生活。二、多項選擇題26. ABC 解析:維護公共秩序包括遵守交通規則、排隊等候、不大聲喧嘩等。27. ABC 解析:社區公共設施是為社區居民服務的,私人汽車不屬于公共設施。三、判斷題31. × 解析:公共場所也需要遵守規則和秩序,并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32. √ 解析:社區工作人員為我們提供服務,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33. √ 解析: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4. √ 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35. × 解析: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家風促進個人健康成長。四、簡答題36. 維護公共秩序是保障人們正常生活、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維護公共秩序的行為示例:①在公共場所排隊等候;②遵守交通規則;③不大聲喧嘩影響他人;④愛護公共設施等(列舉兩種即可)。37. 參與社區服務的方式:①參加社區組織的義務勞動;②幫助社區中的老人和需要幫助的人;③參與社區環保活動;④為社區發展提出建議;⑤參加社區文化活動等。38. 中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主要奮斗目標:①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③反抗外來侵略;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39. 傳承優秀家風的意義:①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②促進家庭和睦幸福;③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④推動社會文明進步;⑤增強文化自信等。五、材料分析題40. (1)①認為與自己無關的居民缺乏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沒有認識到社區是大家共同的家園,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社區建設;②想參與但不知道做什么的居民有參與的意愿,但缺乏相關信息和引導;③積極參與的居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為社區做貢獻,值得學習。(每點1-2分,共4分)(2)如果我是小明,我會:①積極參與社區的清潔活動,如清理社區衛生死角;②主動幫助社區中的老人,如幫他們提重物、陪伴聊天等;③向家人和鄰居宣傳"文明社區"創建的意義,號召更多人參與;④為社區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如增加健身設施、改善環境等;⑤從自身做起,做到文明禮貌、愛護環境、遵守社區規定等。(每點1-1.5分,共4.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