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2.全卷共8頁, 共19題;3.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否則不能得分。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酒旗,別稱酒簾,是最早的平面廣告之一。酒旗上通常書寫①(xǐng)目的“酒”字,或標明酒的品牌、店鋪字號,甚至附上簡短的宣傳語,懸掛在門前或屋頂,起到類似現代廣告燈箱的作用。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甲, 中秋節前各店皆售新酒,市人爭相購買,至晌午售罄,便將酒旗取下。在村落野外,行人遠遠望見飄② (yáng)的酒旗,便知前方有酒店客棧,內心頓生暖意與歸屬感。這方寸之旗不僅承載乙著市井煙火,更融入了千年文脈。它飄蕩在時光深處,彰顯古老商業智慧:深巷美酒再香,也需一面招展的旗幟,引四方來客。(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分)(2)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中“載”字的詞條,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甲:記載 ( ) 乙:承載( )zǎi ①年: 一年半~。②記錄: ~入史冊。 載zài ①裝: ~客, ~重。②充滿: 怨聲~道。③又: ~歌~舞。(3)下列哪一聯不適合作為酒店酒旗的宣傳標語 (3分)A.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B.到來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C.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D.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門一拱歪之乎(4)請你參加猜字游戲。謎面是“葵花(猜一字)”,謎底是(A.晌B.響),并說說這么猜的理由。 (2分)2. “飛花令”是一種常見詩詞游戲,由令官指定關鍵字,眾人依次說出含有該字的詩句,請你加A游戲。 (8分)令官指定的字是“花”,我們可以接:趙師秀《約客》中的 “有不來過夜半, ① ”;北朝民歌《木蘭詩》中的“當窗理云鬢而。②……”;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 ③ ”;周敦頤《愛蓮說》中的“ ④ ,可愛者甚蕃”;還有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中的無私之花“ ⑤ , ⑥ ”;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希望之花“ ⑦ , ⑧ ”。二、閱讀 (73分)(一)名著閱讀(6分)3.穿越到古代,你成為了一名說書人,打算將現代名著介紹給古代百姓。(1)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選擇一個通俗易懂的中文名,并結合原著內容說明理由。(3分)A.毅文 B.鐵成(2)將《駱駝祥子》改編為章回體小說。根據原著內容和表格提示在①②處填入正確的信息。 (3分)章回體目錄 故事情節第一章 立宏愿苦攢百錢 擲積蓄終買①(1分)(提示:結構一致,字數相等) 話說祥子流落北平,為謀生計,遂下決心攢錢購置謀生的工具。那漢子苦熬三年,攢足百元大洋,花了九十六塊錢終了心愿。第二十四章 出賣舊識得銀兩墮入末路失尊嚴 ②(2分)(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 (16分)□犬救主城之東偏,民家畜一犬,甚羸①。一夕,鄰火卒②發,延及民家。民正熟寢,犬連吠不覺,起曳其被,寢猶如故。復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驚。視煙已滿室,急呼妻女出,室盡燼矣。民謂所親曰: “吾家貧犬恒食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顧其患難者,其視犬為何如耶 ”。(選自《雜著十種·寓言》)[注]①羸: 瘦弱。②卒: 同“猝”,突然。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4分)文言詞句 方法 解釋(填漢字)延及民家 字源探究法:及,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觸及前面的人。 (1)及:起曳其被 查閱字典法:①拉;②困頓;③逾越。 (《王力古漢語字典》) (2)曳:寢猶如故 課內遷移法: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3)故:民始驚 語境推斷法 (4)始: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吾家貧/犬恒食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B.吾家貧犬恒食/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C.吾家貧犬恒食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D.吾家貧 /犬恒食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6.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5分)(1)復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 (3分)(2) 室盡燼矣。 (2分)7.請你填一字補全題目,并結合文章內容說一說這樣補題的原因。 (4分)(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題。 (12分)世界上最早的冰箱———戰國時期的青銅冰鑒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王侯們就已經用上了青銅“黑科技”來冰鎮美酒佳肴。這就是集實用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的“寶箱”————青銅冰鑒,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冰箱”。青銅冰鑒是戰國時期一件雙層方形的青銅酒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隨州曾侯乙墓,長寬均為76厘米、高63.2厘米。它是迄今出土先秦時期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鑄造最精美的冰酒用具,體現了當時社會青銅鑄造工藝的最高水準。青銅冰鑒有內外雙層,外面是個方形的“鑒”,像個大盆;里面裝個方形的“尊缶”,用來盛酒或食物。夏天用的時候,就在“鑒”和“缶”之間那圈空檔里塞滿冰塊,缶里的酒水很快就冰涼透心。這種夾層的制冷裝置,巧妙地應用了物理學的熱傳導原理。我們不妨看看湖北省博物館的相關對比實驗數據:戰國青銅冰鑒 現代醫用冷藏箱最低溫度 --20℃ -25℃保溫時長 72小時 120小時能耗 0 每日1.5度電環保指數 ★★★★★ ★★★☆☆古人的心思不止于此。既然夾層能放冰塊降溫,那冬天往里加熱水呢 豈不就能給酒菜加熱保溫了 這么一看,冰鑒還是一件冷暖兩用的寶貝。而且,這件戰國青銅冰鑒也是藝術品,它十分精美,整體設計活潑而充滿生命力。它全身爬滿了細密的蟠螭紋、云雷紋,歷經兩千四百多年,紋路依然清晰。冰鑒四面各有兩個龍形的大耳朵把手,既是裝飾,搬起來也方便。方鑒的圈座上裝飾著四只龍首獸身的神獸,龍首均向外伸,后肢匍匐蹬地,氣勢非凡。曾侯乙墓青銅冰鑒是古代工匠精湛技藝的結晶。下次當我們從冰箱取出“肥宅快樂水”時,請舉起易拉罐向戰國工匠致敬————他們不僅用青銅鑄造了一件容器,更展現了人類對抗時間與溫度的不屈智慧。(有刪改)8.下列選項中,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能利用熱傳導原理冰鎮美酒佳肴了。B.本文介紹了青銅冰鑒的鑄造工序,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C.本文運用了豐富的說明方法,包括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D.本文語言輕松活潑,用當下流行的詞語拉近文物與讀者的距離。9.為更直觀地向參觀者介紹青銅冰鑒,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補全示意圖。 (3分)10.結合文章內容,寫一段青銅冰鑒的介紹詞,讓人們從實用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了解戰國工匠的智慧。 (80字左右) (6分)(四) 閱讀下面的材料, 完成11-13題。 (12分)材料一: “穿越者”諸葛亮的自述我是漢丞相諸葛亮。我最后的印象停留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哦,如果用你們現在的紀年法換算,那就是公元234年。為實現興復漢室河山,回到舊都長安的愿望,也為了保全蜀漢,我從成都出發,屯兵漢中,五次北伐。在人生最后的六年里,我走過艱難險峻的蜀道;我見過終年積雪的秦嶺;我攀過狹窄陡峭的棧道……卻始終沒能看到我向往一生的長安城的燈火……(改編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材料二: “最穿越”的高鐵線丞相不必傷感,您來到的這個時代,前往長安已經不再需要日夜兼程了。曾經,艱難崎嶇的蜀道困擾了中國人幾千年。由于秦嶺山脈的阻隔,即使在高速發展的21世紀,從成都到西安坐綠皮火車也要近17個小時。西成高鐵的建成結束了這一局面,將兩城通行時間壓縮到4小時以內。高鐵建設者們攻克地形、地質難題,為高鐵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秦嶺經驗”。西成高鐵的開通,西安(兵馬俑、大唐文化)、漢中 (三國文化)與成都(大熊貓、蜀文化)三大旅游IP“一線牽”,激活了“陜川旅游黃金走廊”(見下圖),帶動沿線景點客流增長超30%。一列列復興號澎湃創新動力,把遼闊的神州大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連接起來,織就一幅幅壯美的現代化新畫卷。(摘編自《穿越秦嶺的高鐵——對西成高鐵的思考》)材料三:跨越時空的圓夢之旅諸葛亮輕搖羽扇,注視著穿山越嶺的鋼鐵巨龍,大笑贊道:“①亮窮盡一生未能跨越的屏障,你們用橋梁、隧道馴服了。”他頓了頓,仿佛陷入回憶中: “②當年五次北伐,兩次因糧盡而不得不退兵,當年若得此神器,何須與司馬懿隔岸對峙!”只見他輕輕摩挲著高鐵線路圖上的秦嶺標記,欣慰地點點頭,終于釋然地笑了:“③這穿山越嶺之術,終究要仰仗后世兒孫的巧思。④昔日征戰之險道,已變作旅游賞玩之坦途。亮今日方知‘興復’的真諦,不在疆場廝殺, 而在薪火相傳!”11.你想化用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宣傳西成高鐵,你可以這樣說“朝辭(1)(2)間,千里(3)一日還”。 (3分)12.材料三諸葛丞相的感嘆中,無法從材料一、二中得出結論的一項是(3分)A.① B.② C.③ D.④13.如今, “高鐵+文旅”的出行模式正在迅速崛起。你想邀請丞相乘坐一次西成高鐵,體驗“中國速度”。以下兩條文旅路線,你會推薦哪一條 請選擇,并結合以上材料說明理由。 (6分)A.休閑養生線:成都———江油———西安B.復興圓夢線:成都———漢中————西安(五) 閱讀小說, 完成14-18題。 (27分)詩云(節選)劉慈欣他們乘游艇去看“詩云”:伊依、大牙 (一頭10米高的恐龍),還有新世界的創造者————神族李白①。十年前,地球空心化,人類被吞食帝國圈養。作為人類世界古典文學教授的伊依,被大牙當作禮物獻給“神”———一個發光的完美球體。“我只喜歡完美生物,你把這卑微骯臟的蟲子拿來干什么!快扔掉!”神說,球體的白光厭惡地閃了兩下。伊依拼命掙扎,從衣袋中掉出的小紙片引起了神的興趣。“這種方形的符號很有趣,它們組成的小矩陣也很好玩兒。”神說。“那是漢……漢字,這些是用漢字寫的古詩!”“詩 ”神驚奇地問,念道,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②“您學得真快!”伊依驚嘆道。神沒有理他,只是沉默著。大牙趕緊殷勤地解釋道: “這首詩的意思是:向前看,看不到過去在這顆行星上生活過的蟲子;向后看,看不到未來將要在這行星上生活的蟲子;于是感到時空太廣大了。于是哭了。”伊依: “算了吧,你曲解它了!”神仍然沉默著。“我明白詩的意思,”神說,球體突然移動到大牙頭頂上, “但,你,沒有感覺到一些隱含在這些方塊、這個矩陣背后的一些東西 ”大牙 ① (A.痛苦 B.茫然)地搖搖頭。球體在空中微微顫動: “作為宇宙藝術的收集者和研究者,我從未見過用如此少的符號,在如此小巧的矩陣中涵含著如此豐富的感覺層次和含義分支,而且這種表達還要在嚴酷得有些變態的詩律和音韻的約束下進行,這,我確實是第一次見到……好了,現在可以把這蟲子扔了。”“神啊,把這些紙片留下吧!您收集到了一種不可超越的藝術,向宇宙中傳播它吧!”神用近似耳語的聲音說: “技術能超越一切。”伊依 ② (A.昂起頭 B.低下頭)說: “這與技術無關,這是人類心靈世界的精華!不可超越!”“技術超越這個易如反掌。”神用一根伊依的頭發,克隆出了一個人類。神借宿在這個人類身上,并起名為李白。克隆體————李白的臉上浮現出高深莫測的笑容, “我就是李白,超越李白的李白!我要在符合這些格律的詩詞中,窮盡所有漢字的所有組合,寫出所有的五言、七言詩和詞!我要寫出包括以前寫過的和以后可能寫的所有詩詞!我要使用你們還遠未掌握的量子計算技術,建成包含所有詩詞的數據庫————‘詩云’!從此,哪怕是再偉大的詩人都不過是個抄襲者————他的作品肯定能在我的詩云中檢索出來。我終結了詩詞藝術!”三抬頭,他們看到了詩云。那是由10 片貯存器組成的,直徑為一百億公里的旋渦狀星云,仿佛是一個沒完沒了的夢境。詩云發出銀色的光芒,能在地上照出人影。據說詩云本身是不發光的,這銀光是宇宙射線激發出來的。由于空間的宇宙射線密度不均,詩云中常涌動著大團的光霧,那些色彩各異的光暈滾過長空,好像是潛行在詩云中的發光巨鯨。“真是偉大的藝術品!”大牙由衷地贊嘆道。“是的,它的美在于其內涵:一片包含著全部可能的詩詞的星云,這太偉大了!”伊依仰望著星云激動地說, “我,也開始崇拜技術了。”李白在半空中指指詩云: “不錯,借助偉大的技術,我寫出了詩詞的顛峰之作,卻不可能把它們從詩云中檢索出來,唉……”“看來我們都在走向對方,我看到了技術在藝術上的極限,我……”情緒低落的李白 ③ (A.目瞪口呆 B.長嘆一聲): “我是個失敗者……”“智慧生命的精華和本質,真的是技術所無法觸及的嗎 ”大牙仰頭對著詩云大聲問。(有刪改)[注]①小說中的三個角色分別來自未來世界的三個種族:人類伊依,一位教授古典詩歌的教師;恐龍大牙,來自吞食帝國,是人族與神族之間的使者;“李白”,至高無上的神,無所不能。②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統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14.下列選項中,對小說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虛構了一個未來世界,討論了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系。B.劉慈欣的小說融合了傳統文化和前沿科技,科幻風格獨特。C.神族李白擁有不可思議的技術,始終堅信技術能超越一切。D.選文的結尾恐龍大牙的發問,表現出它對技術萬能的懷疑。15.根據提示,填寫下表。 (5分)篇目 《帶上她的眼睛》 《詩云》科學性 “眼睛”——傳感眼鏡 克隆技術文學性 (1) (寫法) (1分) 運用簡練的人物描寫刻畫形象示例:“眼睛”還能被人帶走 課文開頭就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聯系上下文,在文中①②③處選擇合適的動作或神態描寫。(填選項)(3分)幻想性 地航飛船 (3) (1分)16.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文中的劃線句。 (6分)、í)神啊,把這些紙片留下吧!您收集到了一種不可超越的藝術,向宇宙中傳播它吧! (賞析加點詞。) (3分)(2)那些色彩各異的光暈滾過長空,好像是潛行在詩云中的發光巨鯨。(作者把光暈想象成“發光巨鯨”,請賞析其妙處。) (3分)17.(1)如果要為《登幽州臺歌》配樂,來幫助大牙感知詩歌意境,下列樂曲中哪一首最合適 (3分)A.《百鳥朝鳳》———明朗優美,充滿活力B.《月光》 (德彪西)————柔美夢幻,節奏舒緩C.《拉德茨基進行曲》————熱烈奔放,昂揚歡快D.《廣陵散》————沉郁惆悵,蒼涼剛健(2)大牙對《登幽州臺歌》的理解錯在哪里 請以《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兩句為例,幫助大牙重新理解這首詩的主旨。 (4分)18.這篇科幻小說的標題意味悠長。請結合全文及“云”字的義項,談談標題“詩云”的內涵。 (6分)云:古字像卷曲的云氣。 ①本義是云彩。②引申為高而盛。③又引申為流傳、言說。三、寫作(60分)19.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60分)植入不同的“神經元”,我們便擁有了不同的視角,會發現原本習以為常的世界居然如此有趣、有愛。如果可以,你想植入哪種神經元 發揮你的聯想與想象,以“我在大腦里植入了的神經元”為開頭,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題目;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抄襲;不要泄露個人信息。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 (17 分)1 . (1) ①醒 ②揚(2) 甲: zǎi 乙: zài(3)B(“彈冠”“授首”多與整理衣冠相關,不適合酒店場景)(4) 謎底: 晌。理由:“葵花”向陽, “向”加“日”為“晌”。2.①閑敲棋子落燈花②對鏡帖花黃③隔江猶唱后庭花④水陸草木之花⑤落紅不是無情物⑥化作春泥更護花⑦山重水復疑無路②柳暗花明又一村二、閱讀(73 分)(一)名著閱讀 (6分)3.(1)選B“鐵成”。理由:保爾歷經戰火、傷病等磨難,如鋼鐵般堅韌,“鐵成”象征其意志如鋼鐵煉成。“鐵”象征其堅韌不拔,“成”體現他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貼合人物形象,且通俗易懂,便于古代百姓理解。(2) ①一車 (新車)②示例:出賣阮明得銀錢,墮落街頭失尊嚴(在《駱駝祥子》后期,祥子經歷了多次打擊,徹底墮落。為了換取金錢,他出賣了曾經的革命者朋友阮明,導致阮明被捕并被處決。祥子雖然得到了錢,但徹底喪失了道德底線,淪為行尸走肉,淺很快耗盡,祥子徹底失去希望,淪為乞丐,尊嚴盡失。 )(二)文言文閱讀 (16分)4. (1) 及: 到, 到達(2) 曳: 拉(3)故:原來的樣子(4) 始: 才5.正確斷句:A.吾家貧 /犬恒食不飽 /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6.(1)(狗)又蹲在床上,把嘴貼在主人的耳朵上大聲嚎叫。(2)屋子全都被燒成灰燼了。7補題示例:義犬救主。原因:狗雖瘦弱饑餓,卻在火災中多次喚醒主人一家,體現其忠義。譯文:城的東邊,主人家養了一只狗,非常瘦弱。一天夜里,鄰居家突然起火,火勢蔓延到主人家。主人正在熟睡,狗連叫幾聲都沒有察覺。狗起身拉主人的被子,主人仍然像原來一樣睡著,狗又踢上床用嘴貼近主人的耳朵大聲狂吠,主人這才驚醒,發現屋內已是濃煙彌漫,急忙呼叫妻子和女兒出去,房間全部被燒盡了。主人事后對親友說:“我家貧窮,這只狗平日連飯都吃不飽,沒想到今日竟能救我們全家四人脫險。而那些每日享用他人豐厚食物,卻在危難時不顧其死活的人,他們和這只狗相比又如何呢 ”(三)說明文閱讀(12分)8. B(項文中未介紹鑄造工序)9.示意圖補全:①尊缶(盛酒器) ②鑒(外盆) ⑤冰塊 (或熱水)10.介紹詞:青銅冰鑒是戰國“冰箱”,內外雙層可放冰塊冰鎮酒水,冬天加熱水保溫;其紋飾精美,有矮線、龍形把手等,是實用與藝術的結合。(四)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12分)11.①成都 ②山嶺 (秦嶺) ③西安12.選項: B13.推薦B線。理由:途經漢中(諸葛亮屯兵地)、西安(長安故地),可讓丞相重溫北伐歷程,感受今昔交通巨變,契合“復興圓夢”主題。(五)小說閱讀 (27分)14. C15.(1)設置懸念(2) ①B(茫然) ②A(昂起頭) ③B(長嘆一聲)(3) 詩云16.(1)“啊”“吧”“吧”這類語氣詞,增強情感抒發,“啊”開篇強化祈求之感,兩個“吧”使懇請、呼吁語氣更強烈,生動傳遞對“紙片”珍視與希望其傳播的強烈情緒,讓情感表達更飽滿、直接,拉近與“神”交流距離,凸顯情感迫切性。(僅供參考)(2)把光暈比作 “發光巨鯨”,從修辭看是比喻。巨鯨龐大且有動感,貼合光暈滾過長空的動態;“發光”契合光暈色彩明亮特點,讓光暈具體可感。從意境營造,將自然光暈與“詩云中”想象結合,賦予畫面奇幻、浪漫色彩,激發讀者聯想與想象,增添文字藝術感染力。(僅供參考)17.(1)D(《廣陵散》沉郁蒼涼的曲風契合詩歌意境)(2)大牙錯在將“古人”“來者”理解為“蟲子”,忽視了詩歌對人生境界的哲思。正確理解:“前不見古人”指懷才不遇,“后不見來者”嘆知音難覓,表達孤獨與對理想的追求。18.內涵:①“云”指神用技術創造的海量詩歌集合;②象征詩歌如云彩般浩瀚縹緲,技術難以真正把握;⑤暗含對藝術本質(人類情感)不可被技術超越的思考。三、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