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荷花淀》同步練習A卷2024-2025學年高教版(2023)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一、語言文字運用1. 下列關于孫犁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孫犁是“荷花淀派”創始人,代表作有《白洋淀紀事》B. 其作品風格清新明快,充滿詩情畫意,被譽為“詩體小說”C. 《荷花淀》以解放戰爭時期的白洋淀為背景,塑造了水生嫂等人物形象D. 孫犁的創作融合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色彩2. 下列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吮(yǔn)吸 鳧(fú)水 吆喝(he)B. 泅(qiú)渡 菱(líng)角 葦(wěi)眉子C. 晌(xiǎng)午 穿梭(suō) 淀(dìng)泊D. 撅(juē)嘴 膝(qī)蓋 吆喝(hè)3. 下列詞語中,與“藕斷絲連”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A. 一刀兩斷 B. 難舍難分 C. 水火不容 D. 若即若離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 她手指________著柔滑的葦眉子,熟練地編著席子。② 小船________進荷花淀,驚起一片水鳥。③ 戰士們________在蘆葦蕩中,準備伏擊敵人。A. 纏絞 竄 隱蔽 B. 纏繞 沖 隱藏C. 纏絞 劃 埋伏 D. 纏繞 竄 埋伏5. 下列句子中,橫線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水生嫂坐在小院里,手指靈活地編著席子,葦眉子在她懷里跳躍著。B. 女人們偷偷商量著去探望丈夫,臉上露出羞澀的笑容。C. 敵人的小船追過來時,她們竄進荷花淀,巧妙地擺脫了追擊。D. 戰士們聚精會神地瞄準敵人,半眼也沒有看她們。6. 下列對“銅墻鐵壁”一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形容防御堅固,不可摧毀B. 比喻性格堅強,不為所動C. 指用銅和鐵筑成的墻壁D. 形容人際關系緊密,牢不可破7. 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B. 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C. 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D.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邊的水,嘩,嘩,嘩。8. 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 《荷花淀》——孫犁——短篇小說B. 《白洋淀紀事》——孫犁——小說散文集C. 《蘆花蕩》——孫犁——長篇小說D. “荷花淀派”——孫犁、劉紹棠等——清新明快風格二、文本探究1. 結構梳理小說以________為線索,分為三個部分:① 夫妻話別(開端):水生嫂月夜編席,與丈夫水生________;② 探夫遇敵(發展):婦女們探望丈夫未果,歸途________;③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婦女們目睹戰斗,最終________。2. 主旨歸納小說通過以________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從送夫參軍到組織抗日的成長歷程,展現了農村女性________又________的性格特點,歌頌了抗日軍民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三、課內閱讀閱讀《荷花淀》中“夫妻話別”片段,回答問題: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霸趺戳耍??”水生小聲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br/>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像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1. 文中畫線句“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作用是________。2.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這一細節描寫,體現了水生嫂怎樣的心理變化?3. 結合全文,分析水生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四、課外閱讀《街角的修鞋攤》巷口的修鞋攤擺了快二十年,攤主是個姓王的老爺子。他總穿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袖口磨出毛邊,手里的錐子、錘子卻擦得锃亮。攤前的小馬扎上,常坐著等修鞋的人,有提著菜籃的大媽,有背著書包的學生,誰都能和他聊上幾句。王大爺修鞋慢,但活兒細。有次我去補運動鞋,他捏著鞋幫翻來覆去看,說:“這鞋幫沒壞,就是鞋底磨偏了,我給你釘塊膠墊,能再穿半年。”我說:“直接換底吧,省事。”他擺擺手:“沒必要浪費,過日子得精打細算?!闭f著,他用錐子在鞋底扎眼,再穿上線,拉線時胳膊肘頂得老高,額角滲出汗珠,卻一點沒含糊。修鞋攤不光修鞋。下雨天,有人把傘忘在攤前,他就掛在旁邊的梧桐樹上,系根紅繩做記號;放學晚的孩子等家長,他會遞個小馬扎,讓孩子在攤前寫作業;誰要是臨時缺塊零錢坐車,他從鐵皮盒里摸出硬幣,擺擺手說“下次路過再給”。去年冬天,巷口要整治環境,修鞋攤得挪走。王大爺收拾東西時,好多老街坊來幫忙。有人說:“王師傅,搬到我家樓下吧,我給你騰塊地方?!彼χ鴵u頭:“不了,兒子接我去住樓了?!弊詈笏涯翘仔扌ぞ咚徒o了常來幫忙的小伙子:“手藝別丟了,街坊鄰居用得上?!?br/>如今路過巷口,梧桐樹下空蕩蕩的,只有風卷著落葉打旋。但總有人提起王大爺:“他補的鞋,走再多路都不磨腳?!?br/>1. 文中寫了王大爺的哪些事?請簡要概括。 2. 賞析文中畫線句子:“他用錐子在鞋底扎眼,再穿上線,拉線時胳膊肘頂得老高,額角滲出汗珠,卻一點沒含糊?!?br/> 3. 為什么說“修鞋攤不光修鞋”?4. 文章結尾段有什么作用?參考答案及解析一、語言文字運用1. C(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2. B(A. 吮shǔn;C. 晌shǎng;D. 膝xī)3. B(“藕斷絲連”比喻表面斷了關系,實際仍有牽連)4. A(“纏絞”更顯動作細膩,“竄”突出速度快,“隱蔽”強調埋伏的隱蔽性)5. C(“竄”含貶義,此處應用“劃”)6. A(文中比喻荷葉密集如防御工事)7. A(B. 比喻;C. 擬人;D. 擬聲)8. C(《蘆花蕩》是短篇小說)二、文本探究1. 抗日斗爭;① 話別參軍 ② 遇敵脫險 ③ 投身戰斗2. 水生嫂;勤勞善良;勇敢堅強;團結協作;保家衛國三、課內閱讀1. 擬人;生動表現水生嫂編席動作的嫻熟,烘托其勤勞能干的形象。2. 水生嫂因丈夫突然參軍而震驚、不舍,但迅速克制情緒,體現了她深明大義的性格。3. 水生嫂代表了戰爭年代覺醒的農村女性,她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展現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四、課外閱讀1. ① 認真修鞋,為顧客節省開支;② 幫人保管忘帶的傘;③ 照顧放學晚的孩子;④ 給人墊付零錢;⑤ 把修鞋工具送給小伙子。 2. 運用動作描寫(“扎”“穿”“頂”)和細節描寫(“額角滲出汗珠”),生動展現了王大爺修鞋時的認真、專注,體現他手藝扎實、做事踏實的特點。 3. 因為修鞋攤還承載著鄰里間的互助與溫暖:王大爺在這里幫助他人、方便街坊,修鞋攤成了鄰里交流、傳遞善意的場所。 4. ① 呼應開頭,形成對比,突出修鞋攤消失后的空落;② 通過街坊的話,側面烘托王大爺手藝好、人品好,深化主題;③ 留下余味,引發讀者對平凡人溫暖事跡的回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