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閱讀能力五年級參考答案1.10分①⑨、②⑧、③⑥、④ 、⑤ 2.10分(1)C (2)A (3) C (4)C (5)B二、(54分)1.《西游記》、明 、吳承恩、 唐僧師徒、 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示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每空2分,共14分2.B(3分)3.①孫行者與牛魔王變身斗法③神眾與金頭揭諦等助孫行者圍困牛魔王④牛魔王入洞閉門不出(9分)4.動作、語言、外貌(6分)5.①豬八戒、②(示例)貪吃、好色、③(示例)高老莊娶妻、④沙僧、⑤(示例)慜厚老實、忠心耿耿、⑥(示例)流沙河拜師(12分)6.側面描寫(2分),通過寫牛魔王的神通,表現出牛魔王的本領高強從而襯托出孫行者的神通廣大。(8分)三、(26分)1.龜甲或獸骨(6分)2.(1)x (2)V (3)V (4)V (8分)3.考古人員發現的刻字甲骨總數量多,其中保存完整的數量多且內容豐富。(6分)4.D(6分)2025年泗水縣小學生閱讀能力測試五年級試題學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本測試題共3部分,滿分100,作答時間40分鐘。一、詩詞誦讀(20分)1.請將下列詩句按照正確的方式組合,把正確的序號寫在下方橫線上。(10分)①野曠天低樹 ②怪生無雨都張傘 ③孤帆遠影碧空盡 ④洛陽城里見秋風⑤廬山煙雨浙江潮 ⑥唯見長江天際流 ⑦正是江南好風景 ⑧不是遮頭是使風⑨江清月近人 ⑩落花時節又逢君 欲作家書意萬重 未至千般恨不消如: ⑦⑩ 、 、 、 、2.選擇---把正確答案前的序號寫在相應題后的( )里。(10分)(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兩句詞描寫的是(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2)“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的“亡賴”的意思是( )。A.頑皮、淘氣 B.沒有依靠C.活潑 D.孤單(3)“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是( )的詩句。A.王維 B.王勃C.王冕 D.王昌齡(4)下列詩句中不屬于春天景色的是( )。A.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B.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C.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D.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5)“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意思是( )。A.來源 B.因為,由于C.關系 D.邊緣二、整本書閱讀(54分)孫行者大戰牛魔王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訣念咒,搖身一變,變作一個海東青①,嗖的一翅,鉆在云眼里,倒飛下來,落在天鵝身上,抱住頸項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孫行者變化,急忙抖抖翅,變作一只黃鷹,返來嗛海東青。行者又變作一個烏鳳,專一趕黃鷹。牛王識得,又變作一只白鶴,長唳一聲,向南飛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變作一只丹鳳,高鳴一聲。那白鶴見鳳是鳥王,不敢妄動,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將身一變,變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②,在崖前吃草。行者認得,也就落下翅來,變作一只餓虎,剪尾跑蹄,要來趕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腳,又變作一只金錢花斑的大豹,要傷餓虎。行者見了,迎著風,把頭一幌,又變作一只金眼狻猊(suān ní),聲如霹靂,鐵額銅頭,復轉身要食大豹。牛王著了急,又變作一個人熊,放開腳,就來擒那狻猊。行者打個滾兒,就變作一只賴象,鼻似長蛇,牙如竹筍,撒開鼻子,要去卷那人熊。牛王嘻嘻地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只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只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余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牛王對行者高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將奈我何 ”行者也就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來,把腰一躬,喝聲叫:“長!”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手執一條鐵棒,著頭就打。那牛王硬著頭,使角來觸。這一場,真個是撼嶺搖山,驚天動地!他兩個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賭斗,驚得那過往虛空一切神眾與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來圍困魔王。那魔王公然不懼。你看他東一頭,西一頭,直挺挺,光耀耀的兩只鐵角,往來抵觸;南一撞,北一撞,毛森森,筋暴暴的一條硬尾,左右敲搖。孫大圣當面迎,眾多神四面打。牛王急了,就地一滾,復本像,便投芭蕉洞去。行者也收了法像,與眾多神隨后追襲。那魔王闖入洞里,閉門不出。概眾把一座翠云山圍得水泄不通。注釋:①海東青:鳥名。雕的一種。②乜(miē)乜些些:形容癡癡呆呆的樣子。1.以上文字出自我們讀過的整本書《 》,作者是 朝的 ,主要寫 一路降妖除魔,歷經劫難,最后 的故事。我對其中的 、 等故事情節特別感興趣。(14分)2.結合平時的閱讀積累猜一猜,文章中的故事出自《西游記》中的( )。 (3分)A.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B.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C.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D.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計,水火無功難煉魔3.讀文章,用簡潔的語言將故事情節補充完整。(9分)4.名著中經常通過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下面的句子主要通過 、 _____________和 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孫行者神通廣大。(6分)行者也就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來,把腰一躬,喝聲叫:“長!”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手執一條鐵棒,著頭就打。5.根據相關描寫,猜《西游記》中的人物,并完成下面的表格。(12分)6.文章用大量的筆墨寫牛魔王的神通,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0分)三、非連續性文本閱讀(26分)材料一:①位于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里,4D電影《甲骨文》向觀眾展示了甲骨文的產生、發展和演變歷程。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它的發現,在中國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②殷商時期,統治者信仰鬼神,上至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預知吉兇,并將所問之事刻于甲骨之上。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這些刻了字的甲骨真實記錄了殷商的歷史。公元前十一世紀,殷商滅亡,甲骨文開始了3000多年的沉寂。③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安陽小屯村偶有農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畫過的骨頭。歷經千年,甲骨文終于重見天日。最初,甲骨被當成“龍骨”,作為中藥使用。直到1899年,人們才有意識地將它作為珍貴的資料收藏。而1899年也被學術界定為“甲骨文發現年”。④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員在殷墟發掘過程中驚喜地發現了大量的刻字甲骨,這是殷墟發掘以來收獲最大的一次。經統計和研究,考古人員共發現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內容極其豐富。⑤隨著研究者們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研究從“草創時期”“發展時期”“繼續發展時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發展時期”,成為一門國際性學問。⑥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甲骨文續寫往日輝煌,中華文化煥發勃勃生機。1.甲骨文是刻在 上的文字。(6分)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判斷下列說法,對的畫“√”,錯的畫“×”。(8分)(1)甲骨不曾被作為中藥使用。 ( )(2)刻字甲骨真實記錄了殷商的歷史。 ( )(3)1899年被學術界定為“甲骨文發現年”。 ( )(4)有些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 )3.材料一“經統計和研究,考古人員共發現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內容極其豐富。”這句話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的說明了。(6分)4.將下面這段文字資料插入材料一中,位置最合適的是( )。(6分)從發掘的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的結構來看,象形、會意、形聲、指事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這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A.第①段后面 B.第②段后面 C.第③段后面 D.第④段后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閱讀能力五年級參考答案.docx (教研室提供)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4-2025五年級下學期期末閱讀能力測試語文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