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海省海西州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本試卷為試題卷,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否則無效。3.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一、單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40分)1. 初中校園里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氣息,男女同學在課堂上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在校園嚼歌比賽中男女合唱,同臺演出……男生和女生之間的交往和互動,繪出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為了更好地維護這道風景,男生和女生交往時要做到( )①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②既熱情大方,又掌握分寸,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③揭露對方弱點,打壓對方氣勢④經常不拘小節,勾肩搭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為了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某班打算繪制一期以“擁抱青春期”為主題的防性侵安全教育手抄報。下列適合作為手抄報內容的是( )①外出盡量結伴出行,選擇安全路線②學習防身術,不與異性交往③獨自在家時,關好門,拒絕陌生人進屋④保護身體的隱私部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情緒中暑”是指人們在炎熱的夏季容易情緒煩躁。這里導致“情緒中暑”的因素是( )A. 對生活事件的預期 B. 個人的性格特點C. 外部環境的影響 D. 個人對事物的看法4. 我們的情感需要表達、回應和共鳴。下列向身邊的人傳遞美好情感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①周日早上,我早起給父母做了一頓早餐,看到父母欣慰的樣子,我也很高興②我教會外公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視頻聊天,外公非常開心,我也很有成就感③朋友生日時,我親手為朋友制作了生日禮物,朋友非常感動④暑假時,我經常去福利院給孩子們講故事,陪他們玩耍,我和孩子們都非常開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5. 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留下了許多閃閃發光、引人深省的古語。下列古語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知廉恥、明是非的是( )①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②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③小不忍,則亂大謀 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使用了三則古語,據此推測這節課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A. 品味美好情感 B. 友誼伴我成長 C. 自信給人力量 D. 培養寬容品質7. 長征被稱為“空前絕后的軍事奇跡”,紅軍以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沖破了敵人的重重圍困,實現了紅軍主力的大會師。長征對我們做自信的人的啟迪是( )A. 明確目標,全力以赴B. 找準定位,揚長避短C. 提升自己,行己有恥D 發掘潛力,勇于創新8. “大象躺下是很困難的,躺平更是十分要命的一件事情,我的人生詞典里沒有‘躺平’這個詞。”某全國人大代表寄語青年朋友“做不躺平的大象”。這一寄語啟示我們要( )A. 樹立遠大理想 B. 克服惰性,自強不息C. 培養自尊品質 D. 自信自立,一味追求獨特9.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的這句名言體現的思想理念是( )A. 革故鼎新 B. 惠民利民C. 腳踏實地 D. 實事求是10. “民惟邦本”,寄托著中國歷代先賢的政治理想,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為政之道。下列古語中,能反映這一為政之道的是( )①寒來暑往,秋收冬藏②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④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四君子”是傳統詩詞、繪畫等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主題。梅的凌霜傲雪、玉潔冰清,蘭的優雅樸素、高潔堅貞,竹的中空外直、寧折不彎,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寧靜,寄托著中國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這些文藝作品體現了( )A.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B.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C.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2. 某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圍繞建立和諧校園人際關系,向學生征集宣傳標語。下列標語中,最適合的是( )A.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B. 天地之大,黎元為本C.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D.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13.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體現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 )A. 尊老愛幼 B. 孝親敬長 C. 知書達禮 D. 勤儉節約14. 某校開展慈善義賣公益活動,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并將籌集到的善款捐給市紅十字會。這一活動的開展旨在倡議學生( )A.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B. 開放包容,務實法治C. 樂于助人,扶危濟困 D. 行己有恥,無私奉獻15. 在古巴比倫,公元前18世紀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將當時的巴比倫人劃分為三級,其中最上層享有完全的權利。這反映出法律( )A. 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B. 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C. 能維護社會秩序運行D. 能規范和保障人們的生活16. 2024年9月1日起,《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等一批新規開始實施。這些規定的出臺和實施( )A. 能增強所有公民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B. 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C. 能夠使所有的未成年人遠離違法犯罪D. 說明我國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規已非常完善17. 我國法律規定:“應當對未成年子女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是在保護未成年人的A. 繼承權 B. 健康權 C. 肖像權 D. 生命權18. 2025年“3·15”晚會曝光,某知名在線教育平臺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學生面部識別信息用于“課堂專注度分析”。這一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 )A. 姓名權 B. 隱私權C. 知識產權 D. 受教育權19. 犯罪行為是危害社會、違反刑事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 )A. 民法處罰性 B. 應受刑罰處罰性C. 嚴重社會危害性 D. 刑事違法性20.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鑄成的,因此,我們要防微杜漸。下列詩句中,與“防微杜漸”所蘊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A.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B.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D.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60分)二、簡要回答(共20分)21. 【認識矛盾心理 了解情感的作用】材料一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身體經歷著一系列微妙的變化。這意味著我們正在長大,開始人生最美麗的春天。青春期是身心巨變、成長的關鍵時期。到了這個時期,生理的突變和充滿矛盾的心理給青少年帶來了很多煩惱。材料二 小青在生活日記中寫道:“我們學校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革命傳統歌曲歌詠活動。政教處張主任說,要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青春期矛盾心理主要表現。(答出兩種)(2)加強情感培育,是因為情感的作用不可替代,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情感的作用。22. 【煥發青春活力 倡自尊能自強】材料一 小強的家庭比較富裕,父母對他極其寵愛。進入中學后,他總是向同學們炫耀自己的名牌衣服、鞋子和昂貴的電子產品。在宿舍里,打掃衛生、打水等日常事務他從不參與,覺得這些都是別人應該為他做的,還隨手亂丟垃圾。對于家庭條件一般、穿著樸素的同學,他還經常冷嘲熱諷,說他們“土包子”“沒見過世面”。漸漸地,同學們都不愿意與他交往,疏遠了他。材料二 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涌現出大批為國奮斗、自強不息的典范,為我們樹立了榜樣。(1)請你運用“人貴自尊”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一中的小強被疏遠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們應如何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三、學以致用(共16分)23. 【情境探究明理踐行】請結合以下情境回答相關問題。情境一:暑假期間,曉珊到另外一個城市參加“我愛科普”夏令營活動,火車到站后,有兩名陌生男子熱情地邀請曉珊坐他們的車,并說他們和曉珊是同路的,可以將曉珊送到目的地。(1)曉珊的正確做法是:____理由:____情境二:小剛認為自己年齡小,與違法犯罪無關,即使犯罪也不受處罰。(2)小剛的想法是____(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____24. 【德潤人心,行立天下】主題班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下面是七年級(1)班開展的主題班會。★主題班會一“誠為學之本,信乃德之基” ★主題班會二“正義不在云端,而在你我眉宇之間” ★主題班會三“仁心如春,愛潤眾生”在“誠為學之本,信乃德之基”的主題班會上,七年級(1)班的班長向全班同學發出以下倡議。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立身之本,更是我們成長路上的燈塔。在此,我倡議大家從點滴做起,共同營造誠信班級。為此,我們應做到: ①____。 ②____。 倡議人:班長 2025年X月X日(1)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七年級(1)班開展的主題班會分別具有哪些意義。(2)請你根據班會主題,聯系生活實際,將倡議書補充完整。四、材料分析(共24分)25. 【傳承傳統美德 增強法治意識】為幫助同學們弘揚傳統美德,增強法治意識,七年級(2)班開展了探究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還是平天下,都離不開“學”。誠如《論語》有言“不學禮,無以立”,可以說“學”是“成人”的必要條件。近年來,各地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注重培養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學以‘成人’”的目的。(1)請你說說“成人”需要“學”哪些中華傳統美德。(2)美德力量在于踐行,請你談談青少年應怎樣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治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治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意義。【助力法律的實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實施、束之高閣,或者實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無濟于事。如何保證“法之必行”?說到底還是要讓法治成為“全民信仰”,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所提出的,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們能為法律的實施做些什么。【遠離違法犯罪】中國司法大數據顯示,全國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以初中生為主,是預防犯罪的主要人群。“厭學→逃學→流浪社會→劣跡行為→違法犯罪”,是大多數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基本軌跡。(5)請你說說未成年人應怎樣做才能遠離違法犯罪。青海省海西州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本試卷為試題卷,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否則無效。3.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一、單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40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A【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A【18題答案】【答案】B【19題答案】【答案】C【20題答案】【答案】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60分)二、簡要回答(共20分)【21題答案】【答案】(1)①獨立與依賴。②閉鎖與開放。③勇敢與怯懦。(任答兩種即可)(2)①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選擇,促使我們作出行動。②情感能夠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③情感的發展體現我們的生命成長,使我們的情懷更寬廣、博大。(意思對即可)【22題答案】【答案】(1)①小強總是向同學們炫耀自己的名牌衣服、鞋子和昂貴的電子產品,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②小強從不參與宿舍的日常事務,還隨手亂扔垃圾,是一個缺乏羞恥心的人,沒有做到行己有恥。③小強對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冷嘲熱諷,是一個不尊重他人人格尊嚴,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任答兩點,意思相近即可)(2)①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②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③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答出三點,意思相近即可)三、學以致用(共16分)【23題答案】【答案】(1) ①. 婉言謝絕這兩名陌生男子,并告訴他們車站有人接待。 ②. 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受到侵害的前提;青少年要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2) ①. 錯誤 ②. 每個人都與法律息息相關,我們要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增強法治觀念。違法犯罪會對他人、社會和國家造成危害。我們要時刻警惕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認為自己年齡小與違法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處罰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24題答案】【答案】(1)①主題班會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②主題班會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正義感。③主題班會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仁愛之心。(2)示例:①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②不輕易許諾,許諾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說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四、材料分析(共24分)【25題答案】【答案】(1)示例: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③精忠報國、振興中華。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答出三點,言之有理即可)(2)①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②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答出兩點,言之有理即可)(3)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意思相近即可)(4)①關注法律體系建設,為法律的完善貢獻力量。②從內心深處擁護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價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衛法律,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意思相近即可)(5)示例: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③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答出三點,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