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試題參考答案一、知識展示臺。(每空1分,共計20分)1.道德要求 文明素養 2. 有限度、有原則 3. 反思4. 生命共同體 報復 5. 防災避險 自救自護6. 金字塔 《漢謨拉比法典》 7. 美德 智慧8.文明 進步 9. 經濟聯合國 日內瓦10.建設者 貢獻者 維護者二、對錯審判廳(每題2分,共計30分)。11-15 √√√×√ 16-20 √×√√× 21-25 √×√√√三、選擇大樂園(每題2分,共計20分)。26-30 ACAAA 31-35 BCCBC四、連線題。(10分)36.請將下列聯合國機構和對應的職責相連。聯合國大會 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安全理事會 聯合國主要的審議、決策機構國際法院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秘書處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負責聯合國日常工作五、材料分析。(20分)37.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黃河 流域、 長江 流域和 遼河 流域的考古發現,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6分)38.你認為習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什么 (2分)答: 習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交相輝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未曾中斷,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答案不唯一,答出大體意識即可)39.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意義 (6分)答:中國文化走向世界(1)有利于世界各國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2)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間取長補短,共榮共存;(3)有利于增強我們的國際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答案不唯一,答出大體意識即可)國家文化不同,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6分)答:1.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避免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出現尷尬,甚至矛盾和沖突。2.我們應該尊重各國不同文化。我們應該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3.我們要善于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答案僅供參考)(答案不唯一,答出大體意識即可)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情調研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時間:40分鐘; 分值:100分)一、知識展示臺(每空1分,共計20分)1.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 ▲ ,也是一個人 ▲ 的體現。2.寬容不是無限度地縱容和姑息遷就,而是 ▲ 、 ▲ 的。3.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經驗或教訓時,就是在 ▲ 。4.人與自然是 ▲ ,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將會遭到大自然的 ▲ 。5.具備 ▲ 的意識、 ▲ 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6. ▲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出現在古巴比倫。7.善于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種 ▲ ,更是一種 ▲ 。8.人類的科學發明與創造標志著社會的 ▲ 和 ▲ 。9.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國際經濟組織之一,被稱為 ▲ 。總部位于瑞士的 ▲ 。10.2015年習近平參加聯合國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表示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 ▲ 、全球發展的 ▲ 、國際秩序的 ▲ 。二、對錯審判廳(正確的涂“T”,錯誤的涂“F”。每題2分,共計30分)1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實現個人價值,也是尊重自己。 ( ▲ )12.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多聽他人意見,才能集思廣益。 ( ▲ )13.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 )14.尊重自己與接受別人的批評是矛盾的。 ( ▲ )15.寬容讓人們彼此寬待、和睦相處,它是我們和諧、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 ( ▲ )16.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 ( ▲ )17.禮儀是國家制定和頒布的,我們用它來表示相互之間的尊重。 ( ▲ )18.我國把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小學生也應該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 ▲ )19.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合理的行為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 ( ▲ )20.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級別從低到高依次是藍色、黃色、紅色、橙色。 ( ▲ )21.戰爭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文化遺產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 ( ▲ )22.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都是好處。 ( ▲ )23.1945年聯合國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 ▲ )24.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和平是當前國際社會的主要趨勢。 ( ▲ )25.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三、選擇大樂園(每題2分,共計20分)26.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是( ▲ )。A.殷墟 B.秦始皇陵 C.西安兵馬俑 D.南京27.中國航天事業取得成功的秘訣是( ▲ )。①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重視科技和教育的創新。②我國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重視發展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③我國科技工作者發揚艱苦奮斗、銳意創新、頑強拼搏的精神。④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成為共識。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28.下列選項中,屬于戰爭帶來的傷害是( ▲ )。①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傷害。 ②給文化遺產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③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陰影。 ④破壞了生態環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29.“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關于反思的積極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反思可以讓我學習別人的優點。②反思能幫助我們回顧、分析和總結過去。③通過反思,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將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聯系在一起, 讓自己在將來做得更好。④反思會帶來情緒波動,產生自卑心理,反思太痛苦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0.自我完善的方式有( ▲ )。①尊重自己與他人 ②寬容與包容他人 ③反思自我 ④獨自行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1.以下不屬于保護地球的舉措是( ▲ )。A.2016年4月22日,175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B.大量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C.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D.將每年的4月22日設立為“世界地球日”。32.某小學舉行防震演練活動,以下不提倡的處理辦法是( ▲ )。A.地震來臨,李華以最快的速度護住頭部,藏在桌子底下。B.震動結束,王敏快速跑下樓逃離到操場等空曠地帶。C.張琳抱頭彎腰,全程用濕毛巾護住口鼻。D.待在教室內不要急于跑下樓,以免互相踐踏。33.關于“世界文化”,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建筑作為一種文化,與各地自然環境相適應,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B.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禮儀。C.文化的多樣性導致了文化的差異,我們只需要尊重自己的文化。D.世界上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人民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的瑰寶。34.一些有識之士為人們認識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列不正確的是( ▲ )。A.19世紀中葉,達爾文提出“進化論”。B.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說”。C.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制作了一臺天文望遠鏡,證明了新天文學說,D.麥哲倫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35.《孟子.離婁上》說:“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這句話說明( ▲ )。A.你侮辱別人,別人也會侮辱你B.他人的侮辱比不上你自己的侮辱C.只有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別人才會尊重你D.就算他人侮辱你,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四、連線題(10分)36.請將下列聯合國機構和對應的職責相連。聯合國大會 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安全理事會 聯合國主要的審議、決策機構國際法院 ▲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秘書處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負責聯合國日常工作五、材料分析(20分)材料: 習近平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發展,不斷融合不同時期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體系,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實踐也充分證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動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保障。對每一位中華兒女來說,在新時代就要更加深懷自信,理直氣壯地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華民族早就懂得“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要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開展深層次、多樣化、重實效的思想情感交流,善于用外國民眾容易接受的方式,讓他們更好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閱讀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問題。37.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 流域、 ▲ 流域和 ▲ 流域的考古發現,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6分)38.你認為習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什么 (2分)▲39.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有什么意義 (6分)▲40.國家文化不同,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1).docx (教研室提供)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