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宛轉(zhuǎn) 撐傘(chēnɡ) 抖擻(sǒu)B.烘托(hōnɡ) 應和(yīnɡ) 欣然(xīn)C.醞釀(yún) 戴笠(lì) 黃暈(yùn)D.鳥巢(cháo) 朗潤(yùn) 稀疏(shū)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嬌媚 睫毛 敝開 綠茵茵 B.屋檐 化妝 干躁 彩棱鏡C.端莊 誘惑 澆灌 戴斗笠 D.資容 鈴鐺 造訪 交響曲3.下列依次在①②③處填入的句子,銜接都最恰當的一項是( )如果說春天的花兒是草本的, ① ,那么秋天的花兒就是木本的, ② 。秋光照耀在一樹一樹的葉子上, ③ ,鋪天蓋地,人就陶醉得有些許震撼。A.①嬌嫩,柔弱,讓人憐惜②燦爛,剛毅,讓人贊嘆③花朵沉淀成醇酒,葉子燃燒成花朵B.①燦爛,剛毅,讓人贊嘆②嬌嫩,柔弱,讓人憐惜②葉子燃燒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C.①嬌嫩,柔弱,讓人憐惜②燦爛,剛毅,讓人贊嘆③葉子燃燒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D.①燦爛,剛毅,讓人贊嘆②嬌嫩,柔弱,讓人憐惜③花朵沉淀成醇酒,葉子燃燒成花朵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B.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C.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D.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這世界是活的,是有歡樂和淚水的。5.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A.題目中的“左遷”指降職,李白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寫了這首詩。B.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啼”點明時令,描繪的是暮春季節的景物。C.“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聞”字是“道聽途說”的意思,可見詩人對友人漠不關心。D.后兩句將明月當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擔憂。二、綜合性學習6.寒暑易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這樣演繹著春夏秋冬的變化,周而復始。不經意間,我們發現,我們與自然界是那么貼近,我們的生活因四季的變更而顯得異常精彩美麗。來吧,同學們,讓我們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自然,走過四季,去欣賞美麗的風景吧!【活動一:話說自然】由于性格和經歷的不同,人們對四季的感覺也千差萬別。請你給四季分別確立一個優美的主題,并說說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及喜歡的理由。(1)我確立的主題:觸摸春天的心跳、 、享受冬天的蘊藏。(2)我最喜歡 季,因為【活動二:親近自然】親近自然,你會發現,與自然交流不僅可以放松心情,更可以凈化靈魂。請你從四季景色(如春風、夏雨、秋水、冬雪等)中任選一種,寫一段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寫性的話。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50字左右。我選的景色: 。我的描述:三、名句名篇默寫7.《觀滄海》默寫。(1)實寫詩人所見之景的句子是: , , , 。(2)虛寫詩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 , , 。(3)最能體現作者博大胸懷的詩句是: , ,, 。(4)寫大海水波蕩漾、山島高聳突兀的句子是: , 。(5)用來描寫海島草木茂盛,給人以生機勃勃感受的句子是: , 。四、詩歌鑒賞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8.班級攝影小組請你做導演,把這首詩拍成微電影,你選擇哪些意象取景拍攝?并簡要闡述理由。(列舉其中兩種即可)9.我們曾學過李白的另一首贈別詩《贈汪倫》,展開聯想和想象,從這兩首詩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白?結合具體詩句談談你的認識。10.閱讀《次北固山下》,回答問題。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客路”“行舟”,與尾聯“鄉書”“歸雁”遙相呼應。B.頷聯采用了襯托的手法,描繪了潮水浩瀚、輕風和順的傳神景象。C.尾聯詩人感嘆家書無處通達,借大雁北飛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D.在唐朝的詩人里,王灣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2)下列詩句與本詩抒寫的感情不同的一項是(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B.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C.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D.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 )A.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B.頷聯在通讀時應該使用上揚的語調,體現詩句平野開闊、大江直流的宏天氣勢。C.頸聯透露出詩人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此聯表現了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D.尾聯緊承頸聯,抒發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的喜悅、激動的心情。五、現代文閱讀閱讀《春》選段,完成下列小題。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趟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11.依次概括選文所描繪的三幅圖景。春草勃發圖→ 圖→ 圖。12.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換成括號中的字好不好?為什么?小草偷偷地(慢慢地)從土里鉆(長)出來。13.作者寫景,善于從多角度進行描繪。文中畫線句子是從哪個角度來描寫春風的?寫出了春風的什么特點?14.“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花、杏兒、梨兒”一句中的“仿佛”是什么意思?它能否刪掉?為什么?閱讀課文選段,完成后面小題漓江情韻①雨霏霏,霧茫茫。雨霧好像是漓江的紗巾,籠罩在它美麗的面頰之上。江里的漁舟、游船以及江邊的垂釣者。都成了一個個逗點,在雨霧漓江的詩章中,挑逗著你手中的筆。把大自然中的絕美鳊織成篇。②我漫步江邊,向這一個個黑色標點走去。最近的一個標點圓圓的,像是句號。等我走近了,才看見那是一把雨傘,但傘下空無一人。轉身剛要離去。傘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問候:“你好——你好——”我頓時愣在那兒了。還沒客我醒過悶兒來,那細嫩的童聲又飛了出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誦韓愈描寫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尋覓與我開玩笑的傘下頑童。一看嚇了一跳,與我逗趣的競是一只伏在鳥籠里的鸚鵡。鸚鵡覓我俯視它,又對我來了一句歡迎詞:“要知漓江美,請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聲來,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個十分風趣的搖船人。③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現。終于,在漓江朦朧詩中,又出現了一個標點,那是一個破折號。順著江心漸漸向江邊移動過來。我從木槳擊水的聲音中悟出,那破折號是一只小舟。我猜想這葉木舟上的搖槳人,一定是這只神奇鸚鵡的主人;這只鸚鵡,是他有意安排在這兒吸引游客的。妙!這個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給這首朦肫詩又增添了一個驚嘆號。④果然,一葉木舟從雨霧中現身。一個低沉蒼勁的男低音傳入我的耳鼓:“你是過江,還是想游漓江?上船來吧!”⑤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臉清癯瘦削,身體和那張臉一樣瘦削。讓我吃驚的是,他竟是個一走一歪的殘疾人。我的興致頓時跌落了下來。他卻不知我心態上的變化,依然興致勃勃地對我說:“看你這身行頭,不像是本地的過江人。你想去哪兒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從漓江搖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遠游的野興,我還可以送你到陽朔,那兒有一條洋人街,是中國的一絕。”⑥我搖搖頭,告訴他昨天我已經乘坐游艇去過那些景區了。⑦“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著我。⑧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調教鸚鵡讀詩的搖船人。僅此而已。⑨他大聲地笑了起來。那朗朗的笑聲,驚飛了江邊的水鳥,像是標點中的一串黑色省略號,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霧深處。⑩他告訴我,他先天殘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拋在江邊,是一對在江上擺船的夫婦把他養大成人的。待收養他的兩個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會低保”打發日子,便開始了搖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鳥市去買魚鷹,看見這只僅有一條腿的鸚鵡,便把它買了下來。從此,這只鳥兒與他朝夕相伴。 “那韓愈贊美漓江的詩。是你教它的?”我問。 “不是。桂林人都會背誦這兩句詩,它聽多了,就會學舌了。” “那么請客人登船的兩句話呢?” “兩個瘸子之間,心靈相通,我一點撥它也就會了。”說這話時,他似乎十分開心,又爽朗地笑了起來。 我沉默了。我不知這個腿部殘疾的搖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條腿的鳥,在雨霧漓江上苦心經營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問問他,但嘴唇像被貼了封條一般,怎么也張不開。我不愿再耽誤這個搖船人的寶貴時間,從衣兜里掏出一張五十元的鈔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從船上跳了下來,急切地對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沒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錢……” 回到江邊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傘已不再是朦朧詩中的標點,陰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滿陽剛的人,編織成了漓江一首美麗的人文詩章……15.文章題為《漓江情韻》,全文寫了哪些“情韻”?請分條概括。16.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來刻畫搖船人?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18.文中畫線的句子“我想問問他,但嘴唇像被貼了封條一般,怎么也張不開”。為什么“我”想問卻又張不開嘴?聯系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19.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六、語言表達20.朱自清的《春》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得文章語言非常精彩,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請仿照文中的語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段文字。(200字左右)【課文片段在線】①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②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法分析】寫作時,恰當地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同時能使文章語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使用比喻修辭時,要注意找到本體和喻體之間的共同特征,使用的喻體要通俗易懂,切忌采用生僻的喻體。參考答案1.A2.C3.C4.B5.C6. 活動一:(1)示例 聆聽夏天的絮語 品味秋天的絢麗 春季, 她趕走了嚴冬,灑下點點春雨,滋潤著干枯的小苗,給大地披上了嫩綠,也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也為碩果累累的金秋做著提前的鋪墊。這是一個富有生機,希望的季節,所以,我喜歡春季。 秋水 秋水潺潺呢喃,像和藍天白云互道珍重的依依低語,那若有若無的音符彈跳在心間,洗滌著心扉,叫人心曠神怡。7.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8.意象:示例:楊花、子規理由:表明事情發生在南國的暮春時節。楊花飄忽不定,行游無蹤;子規叫聲悲凄。這兩個意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借此表達對跋山涉水、遠走他鄉的友人王昌齡的關切之情,對這種飄零之苦、離別之恨深有感觸,也深表同情。 9.示例:我看到了一個情深義重的李白。從本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中,我感受到了李白對友人遭遇的同情、關切以及對友人離開的依依不舍;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我感受到李白和汪倫之間的真摯情誼。10.(1)D(2)B(3)D11. 春花競放圖 春風和煦圖 12.不好。“偷偷地”寫出了春草悄然而生的情景,給人不知不覺的感覺。“鉆”形象地表現了春草沖破土層的勁,讓人看到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兩個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小草以人的情感,富有理趣,讓人喜愛。括號里的詞則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13.從觸覺的角度來描寫春風,寫出了春風和煦、溫暖、輕柔的特點。 14.“仿佛”是好像、似乎的意思。不能刪掉。這句話是從聞到花的甜味聯想到果實累累,虛寫了誘人的豐收美景圖。如果刪掉,就變成實實在在的畫面,與實際不符,也沒有豐富的想象意味。15.①“我”對漓江美景的喜愛之情。②“我”對搖船人自強自立、積極樂觀生活態度的敬佩之情。③搖船人買下一條腿的鸚鵡并與之相依相伴,和諧共處的友愛之情。④擺船夫婦收養先天殘疾嬰兒的養育之情。⑤搖船人贍養兩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16.①交待故事發生的環境。②引起下文。③營造朦朧的詩情。④用漓江的陰柔情致烘托搖船人的陽剛之美。 17.①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搖船人樂觀陽剛、熱愛生活。②設置懸念。由會背唐詩的鸚鵡引出對鸚鵡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搖船人時的期盼到發現搖船人殘疾時的失落,由搖船人的殘疾引出搖船人的身世。步步設懸,吸引讀者。③欲揚先抑(或鋪墊),搖船人其貌不揚且有殘疾,與“我”想象的差別很大,“我”很失望;搖船人的精神品質卻讓“我”感動、贊美。④烘托(或對比、映襯)。用漓江的陰柔情致烘托搖船人的陽剛之美。 18.①“我”同情搖船人,擔心他沒有多少收入,真誠地想幫助他,所以想問他。②搖船人陽剛、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讓“我“覺得在他面前談困難和幫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張不開嘴。 19.①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升華主題。②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③言雖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20.示例:秋天的楓葉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那一片片楓葉,宛如一團團燃燒的火焰,紅得熱烈而奔放,給整個秋天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又似一只只舞動的蝴蝶,在風中輕盈地翻飛,仿佛在訴說著秋天的故事。它們有的掛在枝頭,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美麗;有的飄落地面,為大地鋪上了一層紅毯。漫步在楓葉林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楓葉用它的熱情與美麗,詮釋著秋天的韻味,成為了大自然最美的畫卷之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