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第二次學業水平模擬卷語文參考答案一、古典之美(27分)】1.(1)會當凌絕頂(2)直掛云帆濟滄海(3)無為在歧路(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5)會挽雕弓如滿月(6)贏得生前身后名(7)因人常熱(8)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評分標準:每空1分,共10分。錯字、別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2.豪放不羈(2分)評分標準:準確理解、概括,共2分。3.(1)得到(2)味美評分標準:每空1分,共2分。4.(1)提出疑難,詢問道理(2)《兌命》中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評分標準:第(1)題1分,第(2)題2分,共3分5.甲文作者的學習方法是博覽群書、向名師請教。多讀書能讓人眼界開闊,利于把知識融會貫通:遇到問題向別人求教,能高效地解決問題,使自己收獲更多。乙文提到的學習方法是“教學相長”,如果能把學到的知識清楚地講給別人,一定能加深自己的理解,更利于自己的學習。評分標準:結合甲文概括分析2分,結合乙文概括分析2分,共4分。6.B評分標準:2分。7.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卻見不到馬融。但是鄭玄不懈怠,跟隨“高業弟子"認真學習,抓住見馬融的機會向其求教。鄭玄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沒有好的學習條件,也應該盡自己的努力去學習,還要善于抓住機會,讓自己有更大的提升。評分標準:概括出遇到的困難1分,概括出克服的方法1分,結合生活談啟發2分,共4分。【參考譯文】鄭玄因為在山東沒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關,通過涿郡盧植的介紹,尊奉扶風的馬融為師。馬融有門徒四百多人,能夠進入廳堂聽他親自講課的僅五十多人。馬融平常傲慢尊貴,鄭玄拜在他門下,三年都不能見他一面,馬融只是讓自己的高才生給鄭玄授課。鄭玄日夜探究、誦習,從來沒有懈怠、厭倦過。適逢馬融召集門生研討圖緯,聽說鄭玄善于計算,于是在樓上召見他。鄭玄趁機向馬融詢問各種疑難問題,問完之后就告辭回家。馬融很有感觸地對門徒說:“鄭玄現在離開了,我的學問到東邊去了。”鄭玄獨自外出游學,十多年才回到家鄉。因為家境貧困,鄭玄客居在東萊為人傭耕,跟隨他的學生已經有成百上千了。二、文學之約(27分)8.(1)wei評分標準:拼音書寫、占格正確,共1分。(2)迷彌評分標準:找出錯字并修改正確,共1分。9.C評分標準:2分。10.示例一:山西文明,是黃河岸邊熠熠生輝的明珠,歲月流轉間,它的深邃底蘊早已融人我的靈魂,讓我深深眷戀。示例二:三晉大地文明的印記,從舊石器時代一路走來,跨越千年,不僅刻進中華的文化脈絡,更烙在我的骨肉中,讓我滿懷熱愛與敬畏。評分標準:符合題意1分,運用修辭手法1分,共2分。11.(1)示例一:沈瓊枝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個女性角色,不幸被商人宋為富以結婚為名騙至家中,實際上只是想把她當作妾室。沈瓊枝得知自己被騙后,沒有選擇默默忍受,而是決定反抗。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逃離了宋家,自謀生計,展現了她不屈服于命運的決心和勇氣。示例二:紅軍將領彭德懷在童年時期就極具反抗意識。他敢于踢掉專制的祖母的煙盤,離家出走,可見彭德懷不畏強權、勇于抗爭的精神。評分標準:概括主人公的抗爭精神1分,準確結合名著內容1分,共2分。(2)示例一:我認為《紅星照耀中國》是紅色的。全書展現了中共領導人和紅軍戰士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冒著槍林彈雨,克服重重困難,心懷堅定的信念,朝著革命理想奮進的不朽篇章。這種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赤誠的紅色。同時,在革命的路上,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度。這種對革命必勝的信心和對光明未來的向往,也應是紅色的。示例二:我認為《西游記》是金色的,金色代表神圣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的西天取經之路,也是他們戰勝困難、堅守自我的修行之路。他們一路歷經風餐露宿、妖魔鬼怪、美食美色、團隊信任等重重考驗,依然沒有忘記信仰,終于取得真經。他們不斷向內修行、慈悲為懷的佛性如金色的光芒,照耀著每一位讀者。評分標準:賦予名著色彩1分,準確結合名著闡述理由3分,共4分。12.(1)結構上:相互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上:第一次寫《清貧》,寫的是“我”讀這篇文章時內心的激動和感觸:第二次寫《清貧》,是寫留學博士讀這篇文章時的內心感觸。這樣更能突出方志敏堅守清貧的高貴品質,對祖國未來充滿信心的堅定信念,以及對讀過這篇文章的人的深遠影響,從而表達了作者對方志敏的深深崇敬之情。評分標準:從結構上分析1分,從內容上分別分析兩次出現《清貧》的作用,每點2分,共5分。(2)示例一:恩師深情朗誦,激蕩少年心胸。司老師“面色黧黑,身材瘦削”的樸素外表下,2姓名準考證號(二)2025年中考第二次學業水平模擬卷班級開展了“古人讀書之志”文言文探究活動。請閱讀下面的選文并完成第3~7題。【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貪,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語文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注意事項: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1.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的相應位置上,卒獲有所聞,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J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一、古典之美(27分)半”,其此之謂乎!(-)(選自《雖有嘉肴》)1.學校組織“感古人情志”古詩文朗誦會,小語和小文被選為主持人,請你幫他們將開場詞3.解字中真意。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2分)中的古詩文原句補充完整。(10分)()無從致書以觀致:一▲一小語:歷史的長河川流不息。在中國這片肥沃而靈秀的土地上,古詩文的光華熠熠(2)不知其旨也旨:▲生輝,古代文人的情志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4.尋句中內蘊。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小文:古代文人有著樂觀昂揚的精神。那是“(1)▲一,一覽眾山小”(杜(1)余立侍左右,接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詩。前《望岳》的自勵,是“長風玻浪會有時,(2)▲”[李白《行路難》(其一)門的翻譯:我站在旁邊侍候著,彎下身子,側著耳朵來請教自信,是“(3)▲一,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曠達,也是(2)《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4)▲▲”[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的奉獻。翻譯:小語:更有無數仁人志士胸懷家國,豪情萬丈。從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5)5.治學有法,終有所成。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學習的方法,請你分別概括并說說這些學習方法好在哪里,(4分)》▲一,西北望,射天狼”中,可以感到詞人殺敵報國、守衛邊磴的壯志;從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咸壯詞以寄之》“了卻君王天下事,(6)▲—”中,可以見到鄭玄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融門徒四百余人,升堂將軍屢立戰功、意氣風發的模樣;在秋瑾《滿江紅》“算平生肝膽,(7)▲進者五十余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于玄。玄日夜尋誦,中,可以看出她的使義,對國家的一片赤誠;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8)未嘗怠倦。會融集諸生考論圖緯⑦,聞玄善算,乃召見于樓上。玄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中,可以看到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呼,歸。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玄自游學,十余年乃歸鄉里。家貧,客耕東小文:古代文人的精神與情懷的光輝照亮了中華兒女前行的路,讓我們無懼風雨,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闊步向前!(節選自《后漢書》,有別改》2.請欣賞下面的書法作品,補充點評的空缺處(2分)【注釋①派都:郡名,主要區城為今河北省涿州市。②@圖緯:專論占驗術數的書,6.下列成語中的“素”字與文中加點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章⊙照@里算九A.素面朝天B.素不相識C.銀裝素裹D.尸位素餐7.鄭玄在求師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請簡要概括并談談對你的啟發。點評:句子化用莊子《逍遙游》中的語句,展示了詞人李清照性情中▲的一面。(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部分學校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語文試卷 二模語文.pdf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部分學校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語文試卷 語文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