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 1.1 認識社會生活▲高頻考點 1.社會生活的特點。2.在社會生活, 我們青少年該如何做 一、知識梳理(請自主預習教材完成下列填空,然后在書本上標注出來,6分鐘)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我們可以通過實地調查、參觀走訪、社會實踐、網(wǎng)絡了解、新聞了解等方式了解社會生活。2.▲社會生活的特點有哪些?(參與社會生活的感受)①社會生活是 的。→具體表現(xiàn):a.物質產(chǎn)品和精神食糧種類繁多,為人們提供了多樣化選擇。b.人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yè), 在崗位上發(fā)揮著各自的作用。C.人們的交往方式越來越豐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②社會生活是 的。→變化原因:生產(chǎn)工具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觀念的更新;變化表現(xiàn):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面貌昂揚向上,祖國日益繁榮昌盛。③社會生活具有 。→原因:社會生活是在公共空間展開的。在社會生活中,社會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會秩序由大家共同維護,社會發(fā)展由大家共同推動。3.▲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 我們青少年該如何做 ①熱愛生活,積極 。②將個人發(fā)展與 緊密結合起來,共創(chuàng)共享美好生活。二、課堂探究(小組合作,完成書本上的問題探究。6分鐘)1.P2-3“生活觀察”:(1)結合以上情境和生活經(jīng)驗,說說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2)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受?2.P4“探究與分享”:你還了解社會生活哪些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3.P5“探究與分享”:在社會生活中,我們?yōu)槭裁匆餐ㄔO和維護好公共空間?三、教師點撥(利用課件點撥重難點。20分鐘)四、課堂檢測(5單一問。8分鐘)1.2025年3月5日晚,八年級學生小輝一家坐在電視前觀看《新聞聯(lián)播》,聽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分內容,了解到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全家都激動不已。小輝一家人了解社會的方式是( )A.通過觀察 B.借助媒體 C.親身實踐 D.與人交流2.自2016年起,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研學活動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進鮮活的生活中去。開展研學活動有利于學生( )A.迅速提高社會實踐能力 B.感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C.全面提高科學文化素質 D.完全擺脫學校的學習要求3.進入中學時代,通過了解和參與社會生活,我們不斷豐富和加深對社會生活的感受和認識。下列認識社會生活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①積極參加夏令營活動,歡度假期 ②開展社會調查,進行普法宣傳③去未開發(fā)的叢林探險,親近自然 ④收看電視新聞,了解時事變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同學們前往百色起義紀念館,致敬革命英雄;化身“小青芒”,參加學青會志愿服務,共建文明廣西;畢燈初上,探訪南寧之夜的煙火美食,感受經(jīng)濟發(fā)展……上述活動體現(xiàn)出( )A.社會生活僅提供物質支持 B.這是了解社會生活的唯一方式C.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D.積極融入社會,就能走向成熟5.2025年4月17日,某市地鐵上一名大爺因嫌棄鄰座農(nóng)民工衣服臟,便不停辱罵對方像“要飯的”,遭到了多名好心乘客的責,大爺最終被行拘。對此事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好心乘客譴責罵人的大爺,此舉維護了公共秩序②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在社會生活中要懂得共享公共利益③工人衣著臟應自覺站著,以免給別人帶來麻煩④社會關系太復雜,青少年要逃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材料一: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線上購物成為常態(tài),外賣服務方便了人們的飲食,在線教育讓學習突破了時空限制,短視頻平臺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有的在社區(qū)開展環(huán)保宣傳,有的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大家共同為社會的美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材料二:在城市的街頭巷尾,我們可以看到整潔的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有序的交通秩序,這些都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自覺維護。城市的發(fā)展也離不開各行各業(yè)的人們,環(huán)衛(wèi)工人清掃街道,公交司機保障出行,教師培育人才……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城市越來越宜居,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體現(xiàn)了社會生活的哪些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2)面對材料中所描述的社會生活,青少年應如何做?參考答案一、知識梳理(請自主預習教材完成下列填空,然后在書本上標注出來,6分鐘)2.①豐富多彩 ②不斷變化發(fā)展 ③公共性。3.①融入社會。②社會進步。二、課堂探究(小組合作,完成書本上的問題探究。6分鐘)1.(1)①走進農(nóng)村; ②來到工廠;③步入商場;④參觀博物館;⑤觀看升旗儀式等。(或者實地調查、參觀走訪、社會實踐、網(wǎng)絡了解、新聞了解等)(2)感受到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具有公共性。2.購物方式、吃穿住的變化等。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生產(chǎn)工具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觀念的更新,使我們的社會生活日新月異。3.社會生活是在公共空間展開的。在社會生活中,社會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會秩序由大家共同維護,社會發(fā)展由大家共同推動。四、課堂檢測(5單一問。8分鐘)題號 1 2 3 4 5答案 B B B C A6.(1)①體現(xiàn)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發(fā)展帶來線上購物、在線教育等生活方式的變化,說明科技進步推動社會生活發(fā)展。②體現(xiàn)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人們參與志愿服務共同推動社會美好,體現(xiàn)社會發(fā)展由大家共同推動。(2)①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②將個人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共創(chuàng)共享美好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