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運用資源,演繹課堂精彩_______《心中的“110”》教學實錄及反思教材分析:《心中的“110”》是部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個主題,本主題由兩個板塊組成。第一個板塊的話題是“有點警惕性”,重在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性。第二個板塊的話題是“不上當受騙”,通過辨析幾種情境,尋找正確的應對策略,從而提高學生意外發生時的自救自護能力。教學目標:1.了解“110”的作用和功能,學會在適當的情況下撥打“110”。2.提高警惕性,增強和壞人壞事做斗爭的智慧和勇氣。3.通過對日常生活小事的分析,進一步感受身邊危險的存在,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懂得不輕信陌生人,遇到危險要及時撥打“110”。教學重點:建立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識,懂得應對危險。教學難點:初步判斷危險的存在,懂得自我保護和報警。學情分析:現實生活中,一些針對兒童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如拐賣、綁架、勒索、性侵等,這對兒童及其家庭會產生很大的傷害。逐步提高兒童自身分辨是非、善惡和扛誘惑的能力,讓他們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這是學會生存的重要方面。小學生屬于人群中的弱勢群體,受心理與生理條件的限制,他們對周邊危險的認識不足,自我保護能力弱,極易受到來自外界的人身傷害。因此他們的社會安全意識有待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也有待增強。在參與社會活動的同時,有必要讓他們學會識別社會交往中的騙術,了解如何防盜、防騙、防拐、防性侵,做到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珍惜生命。教學準備:相關課件、了解生活中發生的傷害學生的事件。教學過程:活動一:心中牢記“110”(播放溫馨而幸福的學習生活圖片,伴著愉快的音樂)師:這些圖片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生:幸福愉快。(播放學生被拐騙的視頻)師:看完這個視頻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生:可怕師:透過那些快樂而幸福的場景,我們知道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然而,我們生活的社會是紛繁復雜的,雖然有那么多呵護、關愛我們的人,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出于他們的目的會對我們的安全造成威脅。當我們遇到困難與危險時,我們應通過什么途徑找誰來幫助我們呢?生:打“110”師:的確,“110”能為我們解決困難,解除危險,能使我們化險為夷,但是要解困保平安,光靠身邊的“110”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要靠心中的“110”來防范危險的發生。(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比分析視頻圖片內容,認識到“110”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動二:保持警惕,遠離危險課件:我該怎么辦1師:同學們,如果你獨自一人在家,發生下列情況,應該怎么辦呢?生1:如果來敲門的是煤氣維修人員,要和物業公司打電話確認一下。生2:如果來敲門的是鄰居王奶奶,要先在貓眼里確認一下。生3:如果來敲門的是快遞員,要和爸爸媽媽打電話確認一下。師:同學們的想法是可行的!下面我們來分小組演一演這些情景發生時候的情況吧!(學生表演)師:你們也有過獨自在家的經歷吧?與大家分享一下經驗吧。生1:千萬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生2:自己在家要注意家用電器的安全。生3:外出時家里門窗要關好。課件:《智捉小偷》師:同學們,你們最欣賞陳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現?生1:自己在家不放松警惕,能夠及時發現鬼鬼祟祟的小偷。生2:遇到了可疑情況,果斷地撥通了“110”報警電話。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那么,如果你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會怎么處理呢?生1:告訴爸爸媽媽。生2:打“110”。師:同學們,一些危險就潛藏在我們身邊,當我們發現可疑情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必要時千萬別忘了撥打“110”報警電話。(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自己獨自在家的經歷和分析小故事,懂得遇到陌生人和危險時,要提高警惕性,并用智慧同壞人做斗爭。)活動三:提高防范,避免上當課件:不要輕信陌生人師:同學們,看完故事后,想想吳華失去了哪些識破騙局、避免被騙的機會呢?生1:吳華輕易相信了陌生阿姨的話。生2:吳華上陌生阿姨的車之前沒有想辦法和爸爸媽媽打電話確認。生3:吳華猶猶豫豫,沒有及時想辦法下車。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假如吳華上車以后,發現自己被騙了,請同學們替吳華想一想,這時如何做才是安全的、明智的呢?生1:吳華上車之前就應該想辦法和爸爸媽媽打電話。生2:他上車之后應該想辦法自救,先麻痹陌生阿姨,或者是大聲呼喊。師:我們年齡小,分辨能力還不強,如果防范意識不夠,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會鉆空子。課件:我該怎么辦2師:當陌生人來到我們身邊,怎樣的交往才更好,下面同學做得合適嗎?說說你的理由。生1:合適,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吃。生2:不合適,對待陌生人要提高警惕性。生3:合適,陌生人說的話不要輕易相信。生4:合適,不能與陌生人發生不恰當的舉動。師:我們要在生活中學會面對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當成壞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護意識。課件:生活中傷害小學生的案例師:本來他們會和你們一樣快樂地成長,可現在這兩個幼小的生命從這個世界消失了,這是我們多么不希望看到的啊,那么,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應該怎么避免呢?學生交流。課件:警察叔叔對我說師:這些案例給我們帶來兩點啟示,上壞人的當不一定是因為壞人用的花言巧語,如案例一是利用孩子的善良,樂于助人是我們提倡的,但在幫助別人時要首先考慮自己的安全;我們不光對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在特殊情況下,對熟悉的人也要有防范之心,如果說是家人讓來接自己的,不要輕易跟熟人回家等。師:對于一些不好的事例,同學們也不要過于驚慌害怕,其實世界上還是好人多,這個世界仍然充滿著愛,關鍵是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時刻不忘撥打心中的“110”,遠離危險,愿健康、平安、快樂永遠伴隨你們。(設計意圖:以實際事例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危險就在我們身邊,由衷體會到不要上當受騙。)板書設計:心中的“110”保持警惕遠離危險教學反思:新課程理念倡導道德與法治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在課程基礎,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做到有實效性、針對性。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做到生活化課堂,課前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了解我班學生面臨的最容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危險,他們遇到危險時是如何應對如何解決的。我們學校的孩子大部分是外地和農村的,父母大多忙著工作,沒有時間管教,他們的安全意識特別缺乏,是非判斷能力較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一通過圖片和視頻,讓學生知道“110”的作用和重要性。活動二讓學生演一演來身臨其境感受危險在身邊,知道要隨時保持警惕。活動三以真實事例來教育學生,如何做到自我防范,不上當不受騙,同時又要有一定分辨能力。課堂上,通過師生、生生互動,討論和交流活動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當課堂上發生認知沖突時,我并沒有把教條式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拓展材料,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感悟,我進行適時點撥,在這樣的引領中,學生可以辯證的,多維度、多視角地分析問題。整節課,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讓課堂氣氛分外活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