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 質量評價(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一、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探訪賈湖遺址,聆聽來自9 000年前的悠揚笛聲;走進裴李崗遺址,看先民如何釀酒農耕;到河南博物院來一次研學游,探究九大鎮館之寶背后的故事……2025年暑期,研學旅行成為學校之外的有趣課堂。這些“有趣課堂”有益于學生(A)①走進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成為社會一員,獲得社會完全認可③增長自身見識,開拓人生視野④掌握各種設施,傳承河南遺址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無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鎮、村莊,都在建設有品質、有溫度、配套設施完備的公共空間。生活中,舒適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園、綠地以及公共健身設施隨處可見。這體現了(A)①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 ②大家共同享有社會公共利益 ③社會生活豐富多彩 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不斷變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有位詩人曾經這樣吟唱:“我是長城的磚石,我是長江、黃河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樹……。”詩人的吟唱說明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B)A.個人和社會毫無關系 B.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C.社會發展離不開個人 D.個人是自然界的一員4.走進農村,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動;步入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觀看升旗儀式,我們感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這些可以讓我們感受到(D)A.學校生活嚴肅規范 B.鄉村生活恬靜優雅C.家庭生活溫馨快樂 D.社會生活絢麗多姿5.下列對社會關系的分類理解正確的是(D)序號 內容 理解① 小明和同鄉小微 血緣關系② 小剛和同學小明 地緣關系③ 小亮和鄰居大劉 地緣關系④ 小軍和老師王芳 業緣關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必需的生活常識,有利于提高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的內容較廣泛,不包括(C)A.學習生活技能 B.家庭生活技能C.野外挑戰生存極限的技能 D.社會生活技能7.下列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C)①小剛從不與同學分享他的學習方法②小強經常觀看新聞,了解國家發展③小宇利用暑假去社區參與環境清潔④小鵬在公園隨意踐踏草坪、攀折花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中學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社區,面向轄區居民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對學法守法用法、“雙減”政策、環境維護等內容進行宣講和宣傳。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B)①是了解社會生活的最佳方式 ②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③能夠快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④有利于幫助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5G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什么變化呢? 學習方面,人們能夠通過VR、AR技術進入虛擬教室,沉浸式參與自己喜歡的課程,并與課堂上的老師和同學進行全景式交流。工作方面,“云辦公”等也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這說明網絡(D)信息良莠不齊 B.完全改變世界C.已經無所不能 D.改變生活方式10.2024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0 991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3%;網絡文學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以網絡文學等為代表的網絡文藝形態“量增質升”,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這表明(B)①網絡能夠滿足人民生活一切需求②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③網絡推動行業轉型,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④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下列選項對漫畫理解正確的是(D)①網絡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所有期待②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③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④網絡保障公民的表達權、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進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種草”一詞在網絡上表示分享推薦事物給其他人,使其他人對其感興趣或喜歡。漫畫《雜草叢生》啟示我們(B)A.熱衷于網購,為學習和生活增添樂趣B.學會辨析網絡信息,理性參與莫沖動C.網購時需擦亮雙眼,盡可能遠離網絡D.網購改變世界,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13.田野里搭起直播間,土特產變成“網紅貨”,直播帶貨成為“新農活”,農民牧民化身“新農人”……近年來,數字技術不斷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嵌入銜接,火熱的直播電商成為當前農戶推銷農產品的重要渠道。網絡直播帶貨作用的正確傳導路徑是(D)A.網絡直播帶貨→提升農產品銷量→促進民主政治進步B.網絡直播帶貨→為科技傳播拓展新渠道→擴大農產品影響力C.網絡直播帶貨→根除農產品銷售難題→促進農業發展D.網絡直播帶貨→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14.在議學活動中,課代表以“合理利用網絡”為議題,引導同學們展開討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B)A.小明認為在互聯網上可以隨意發表言論,不用負責任,就像豆包能自由生成各種內容一樣B.小麗覺得互聯網上信息復雜,我們應該像使用DeepSeek等工具篩選信息一樣,學會選擇網絡信息,讓互聯網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C.小剛覺得上網就是為了娛樂,每天長時間玩網絡游戲,就像使用豆包只是為了閑聊一樣D.小美認為互聯網會影響學習,所以從不接觸網絡,也不用類似DeepSeek這樣的互聯網工具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2分)15.(10分)【走進社會 了解社會】下面是中學生李銘周六生活的四個情境。情境一:周六早上6點30分,李銘和爺爺到公園去晨練。情境二:上午8點20分,李銘和媽媽到家門口的菜市場買菜。情境三:下午3點15分,李銘和同學們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機。情境四:晚上7點,李銘和爸爸一起看《新聞聯播》,交流對于一些國家大事的看法。(1)結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生活經驗,說說社會生活有什么特點。(4分)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答出一點給2分,兩點給3分,三點給4分)(2)李銘在總結自己周六一天的生活時說:“我和爺爺晨練、和媽媽一起買菜、和爸爸一起看電視,感覺個人和社會沒有什么關系。”你是否認同,請說明理由。(6分)不認同。這是因為:①人是社會的人,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其相應的位置;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③社會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必要條件,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僅判斷而不說明理由不給分。判斷正確且回答出任意一點給2分,共6分)16.(10分)【微光聚愛 溫暖同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實施以來,“做中學”的理念在全國各地學校有了很好的落實,某校學生在學校德育處、政教處以及教務處的倡導和安排下,開展了“微公益從我做起”活動。下面是初中生小胡給自己制定的活動安排。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注意事項課余時間 在校圖書館打掃衛生、整理書籍 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影響上課雙休日 在公園、街道等公共場所開展手工作品義賣活動 活動結束后及時清理垃圾節假日 到福利院和孩子們一起開展聯誼活動 提前預約時間寒暑假 在小區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設計新穎的宣傳方式(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小胡參加微公益活動有什么意義。(6分)分維度賦分。賦分維度 維度描述 分值維度1(對自己)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親社會行為,走向成熟 0-3維度2(對他人) 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 0-3示例: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③有利于養成親社會行為,主動認識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在生動鮮活的社會課堂中學習、鍛煉和成長。④投身于社會的過程,也是走向成熟的過程。材料二 一個廚房匯聚人生百態,一種滋味化解世間萬般惆悵。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堅守“抗癌愛心廚房”十余年,他們免費為抗病家庭提供炊具和調味品,夫婦倆用樸素的愛溫暖了無數家庭。(2)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事跡對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有何啟示?(4分)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變化發展;③了解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德,積極融入社會生活;④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4分)17.(12分)【健康上網 健康生活】網絡的“橫空出世”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玩耍方式和無限的玩耍空間。自從網絡和電子游戲誕生以來,人們一直對它議論紛紛,它的利弊日益顯現。(1)請你說說網絡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4分)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②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④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4分)(2)我們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6分)①我們要學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升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學會選擇網絡信息。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對學習和生活有意義的信息,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學會“信息節食”。我們也不能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錮在“信息繭房”中,從而喪失接觸不同事物和觀點的機會。③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我們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學會分析判斷網絡信息,讓不良信息止于智者。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我們要文明互動、理性表達,不宣泄負面情緒、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拒絕網絡暴力和欺凌等。⑤傳播網絡正能量。(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6分)(3)請你為中學生正確健康上網設計兩條宣傳標語。(2分)綠色網絡,健康交往;遵守網絡文明公約,做新時代合格網民。(每點1分,共2分)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 質量評價(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一、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探訪賈湖遺址,聆聽來自9 000年前的悠揚笛聲;走進裴李崗遺址,看先民如何釀酒農耕;到河南博物院來一次研學游,探究九大鎮館之寶背后的故事……2025年暑期,研學旅行成為學校之外的有趣課堂。這些“有趣課堂”有益于學生( )①走進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成為社會一員,獲得社會完全認可③增長自身見識,開拓人生視野④掌握各種設施,傳承河南遺址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無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鎮、村莊,都在建設有品質、有溫度、配套設施完備的公共空間。生活中,舒適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園、綠地以及公共健身設施隨處可見。這體現了( )①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 ②大家共同享有社會公共利益 ③社會生活豐富多彩 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不斷變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有位詩人曾經這樣吟唱:“我是長城的磚石,我是長江、黃河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樹……。”詩人的吟唱說明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 )A.個人和社會毫無關系 B.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C.社會發展離不開個人 D.個人是自然界的一員4.走進農村,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動;步入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觀看升旗儀式,我們感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這些可以讓我們感受到( )A.學校生活嚴肅規范 B.鄉村生活恬靜優雅C.家庭生活溫馨快樂 D.社會生活絢麗多姿5.下列對社會關系的分類理解正確的是( )序號 內容 理解① 小明和同鄉小微 血緣關系② 小剛和同學小明 地緣關系③ 小亮和鄰居大劉 地緣關系④ 小軍和老師王芳 業緣關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必需的生活常識,有利于提高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的內容較廣泛,不包括( )A.學習生活技能 B.家庭生活技能C.野外挑戰生存極限的技能 D.社會生活技能7.下列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①小剛從不與同學分享他的學習方法②小強經常觀看新聞,了解國家發展③小宇利用暑假去社區參與環境清潔④小鵬在公園隨意踐踏草坪、攀折花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中學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社區,面向轄區居民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對學法守法用法、“雙減”政策、環境維護等內容進行宣講和宣傳。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①是了解社會生活的最佳方式 ②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③能夠快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④有利于幫助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5G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什么變化呢? 學習方面,人們能夠通過VR、AR技術進入虛擬教室,沉浸式參與自己喜歡的課程,并與課堂上的老師和同學進行全景式交流。工作方面,“云辦公”等也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這說明網絡( )信息良莠不齊 B.完全改變世界C.已經無所不能 D.改變生活方式10.2024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0 991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3%;網絡文學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以網絡文學等為代表的網絡文藝形態“量增質升”,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這表明( )①網絡能夠滿足人民生活一切需求②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③網絡推動行業轉型,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④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下列選項對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網絡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所有期待②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③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④網絡保障公民的表達權、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進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種草”一詞在網絡上表示分享推薦事物給其他人,使其他人對其感興趣或喜歡。漫畫《雜草叢生》啟示我們( )A.熱衷于網購,為學習和生活增添樂趣B.學會辨析網絡信息,理性參與莫沖動C.網購時需擦亮雙眼,盡可能遠離網絡D.網購改變世界,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13.田野里搭起直播間,土特產變成“網紅貨”,直播帶貨成為“新農活”,農民牧民化身“新農人”……近年來,數字技術不斷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嵌入銜接,火熱的直播電商成為當前農戶推銷農產品的重要渠道。網絡直播帶貨作用的正確傳導路徑是( )A.網絡直播帶貨→提升農產品銷量→促進民主政治進步B.網絡直播帶貨→為科技傳播拓展新渠道→擴大農產品影響力C.網絡直播帶貨→根除農產品銷售難題→促進農業發展D.網絡直播帶貨→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14.在議學活動中,課代表以“合理利用網絡”為議題,引導同學們展開討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認為在互聯網上可以隨意發表言論,不用負責任,就像豆包能自由生成各種內容一樣B.小麗覺得互聯網上信息復雜,我們應該像使用DeepSeek等工具篩選信息一樣,學會選擇網絡信息,讓互聯網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C.小剛覺得上網就是為了娛樂,每天長時間玩網絡游戲,就像使用豆包只是為了閑聊一樣D.小美認為互聯網會影響學習,所以從不接觸網絡,也不用類似DeepSeek這樣的互聯網工具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2分)15.(10分)【走進社會 了解社會】下面是中學生李銘周六生活的四個情境。情境一:周六早上6點30分,李銘和爺爺到公園去晨練。情境二:上午8點20分,李銘和媽媽到家門口的菜市場買菜。情境三:下午3點15分,李銘和同學們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機。情境四:晚上7點,李銘和爸爸一起看《新聞聯播》,交流對于一些國家大事的看法。(1)結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生活經驗,說說社會生活有什么特點。(4分)(2)李銘在總結自己周六一天的生活時說:“我和爺爺晨練、和媽媽一起買菜、和爸爸一起看電視,感覺個人和社會沒有什么關系。”你是否認同,請說明理由。(6分)16.(10分)【微光聚愛 溫暖同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實施以來,“做中學”的理念在全國各地學校有了很好的落實,某校學生在學校德育處、政教處以及教務處的倡導和安排下,開展了“微公益從我做起”活動。下面是初中生小胡給自己制定的活動安排。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注意事項課余時間 在校圖書館打掃衛生、整理書籍 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影響上課雙休日 在公園、街道等公共場所開展手工作品義賣活動 活動結束后及時清理垃圾節假日 到福利院和孩子們一起開展聯誼活動 提前預約時間寒暑假 在小區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設計新穎的宣傳方式(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小胡參加微公益活動有什么意義。(6分)材料二 一個廚房匯聚人生百態,一種滋味化解世間萬般惆悵。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堅守“抗癌愛心廚房”十余年,他們免費為抗病家庭提供炊具和調味品,夫婦倆用樸素的愛溫暖了無數家庭。(2)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事跡對青少年養成親社會行為有何啟示?(4分)17.(12分)【健康上網 健康生活】網絡的“橫空出世”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玩耍方式和無限的玩耍空間。自從網絡和電子游戲誕生以來,人們一直對它議論紛紛,它的利弊日益顯現。(1)請你說說網絡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4分)(2)我們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6分)(3)請你為中學生正確健康上網設計兩條宣傳標語。(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 質量評價 - 學生版.docx 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 質量評價.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