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期末檢測道德與法治試卷(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道德與法治和歷史考試時長共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腹有詩書氣自華,胸藏文墨懷若谷”意思是:腹內有詩書,人的氣質自然翩翩,恬淡,不與世俗之人同。胸中藏有文墨,人的胸懷自然高雅悠然,虛懷若谷。這啟示我們要A在實踐中磨礪意志錘煉品格B.注重品德文化,提升內在美C.在與人交往中獲得積極情感D.注重身體儀表,提升外在美2.班級里有的同學喜歡用不雅語和異住開玩笑。對此,正確的勸說有①與異性交往要言談得當,把握分寸②與異性交往要熱情大方、不拘小節③我們要做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④青少年要自重自愛,言談舉止不越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小飛遇到一道難題嘗試了多種辦法都沒解出來,對此,他情緒低落,甚至自我懷疑。下列管理情緒的方式不怡當的有A.在教室內大喊以宣泄情緒B.外出散步以轉移注意力C.參加體育運動以釋放情緒D.與朋友討論并傾訴情緒4.小東和班上同學在學校運動會的拔河比賽中取得了勝利,他們在賽場上為班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8頁)級獲得糶譽而歡呼雀躍。對此,說法正確的有①小東和同學們獲得了厭惡感②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可以獲得美好情感③小東和同學們獲得了榮譽感④積極的情感會帶來不偷快的負面感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史記》中記載:博夷和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兒子。父親去世后,他們聽說周文王仁德,便想前去投奔。等他們到了周地,文王已死。他們認為,武王倚仗武力維持成勢,與“仁”相悼。為此,他們誓死不做周的子民,去首陽山采藏而食,后來餓死。據此回答第5題。5.“不食周粟”的故$啟示我們A.要維護自已的人格尊嚴B.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C.在實踐中提升情感體驗D.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習慣6.自倍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下列詩句能反映自信的有A.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D.夫人之必自侮,然后人侮7.自強是自我勉勵,發憤圖強。下列關于自強的觀點正確的有①學習差不多就行不用太刻苦②我家里條件很好不需要我努力③自強的人能夠“克己”“自勝”④自強關系民族命運和國家未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爸孛癖尽笔侵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下列能體現這一理念的有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寧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③大道之行,天下為公④治國有常,、利民為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眰鬟f出的智慧哲思有①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③弘揚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④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小濤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弊鳛樽约旱淖毅懀瑥闹懈形蜃鋈俗鍪碌?br/>理,努力成就理想品格。這表明中華人文精神的教化思想可以A.塑造民族獨特審美B.滿足人的物質追求道德與法治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