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新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課時練習題一、選擇題1.下面是小明上課是所做的筆記,其中描述不正確的是( )A.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發現已知最早的人類 B.北京人懂得打制石器C.北京人能通過人工取火照明、驅趕野獸 D.山頂洞人懂得鉆孔、磨光等技術2.“我來自元謀,你來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這首在網絡上頗為流傳的詩句,讓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薄紗。下列遠古人類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考古發現是研究歷史并形成合理推論的重要依據。下列考古發現與推論對應錯誤的是( )A.北京人遺址發現厚達6米的灰燼積層——北京人會人工取火B.半坡遺址發現骨針、骨錐、石制紡輪——半坡人會紡織、制衣C.河姆渡遺址出土骨耜——河姆渡人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D.良渚古城發現級別很高的墓葬——當時已有明顯階級分化4.中國廣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類。以下材料可作為研究我國境內早期人類活動證據的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B.北京人用火場景想象圖C.司母戊鼎 D.耬車模型5.下表是小明對我國某早期人類特點的概括,據此判斷這一早期人類是( )①掌握了鉆孔技術。 ②和別地原始人的交換生活用品。 ③會縫制衣服。佩戴裝飾品。 ④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6.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些石器從早期到晚期有明顯變化,打制技術逐步提高。這表明北京人( )A.會制作工具 B.有愛美意識 C.會保存火種 D.會獵取動物7.我國有百萬年的人類史。符合下面描述的古人類是( )·發現于云南 ·距今約170萬年 ·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A.元謀人 B.鄖縣人 C.藍田人 D.山頂洞人8.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些石器從早期到晚期有明顯變化,打制技術逐步提高。這表明北京人( )A.會制作工具 B.懂得人工取火 C.有審美意識 D.掌握了耕作技術9.磨刀山遺址是廣東省目前確認的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并將廣東人類活動史推至“北京人”時代。遺址出土石器近400件。這些石器最有可能產生于(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青銅時代 D.鐵器時代10.學習歷史的方法不僅局限于書本,還可以走進遺跡、遺址和博物館等場所。某同學在參觀北京人遺址時,他看見遺址中有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種等。這說明北京人( )A.會制作石器 B.會使用天然火 C.會制造陶器 D.會種植農作物11.下表所示為關于元謀人和北京人的部分考古資料。這說明( )地點 云南元謀 北京周口店出土文物 炭屑和燒骨化石 發現多個北京人頭蓋骨、牙齒化石歷史結論 元謀人已經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已經過上群居生活A.元謀人和北京人都過群居生活B.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證據C.中國是原始人類的最早發源地D.元謀人和北京人體貌具有相似性12.迄今為止,云南、陜西、北京、廣東等省區都發現了古人類化石及活動遺跡、遺物。數十萬年前,先民們就在不同地方生存、發展。這表明( )A.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B.古代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C.我國早期人類結成群體生活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較高13.下圖是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于1996年發現,距今約2.4-2.5萬年,是古人類生活、狩獵的地方,有豐富的用火遺跡、打制石器、動物化石等。是世界范圍內首次在國際大都市中心發現的古人類文化遺存。下列文化遺址和王府井古人類遺址同一個考古時期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謀人③藍田人④半坡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考古發現是了解人類社會發展史的重要證據。山東沂水跋山遺址中發現了數量豐富的人工制品。以象牙質鏟形器(下圖)為代表的骨器制作和使用為探討現代人行為模式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這說明當時的人類( )A.會制造使用工具 B.以采集狩獵為生C.已種植農業作物 D.會利用保存火種二、材料題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材料二(1)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環境下,北京人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2)材料二的文物是哪一原始人類曾經用過的?根據這兩件文物,你能推測出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哪些生產和生活的技能嗎?16.讀圖,回答問題。(1)圖A是哪一原始人類的頭部復原像?他們生活在距今約多少年?(2)圖B中的人類在用火方面和圖A人類比較有了什么變化?(3)圖A中原始人類的體質有什么樣的特征?圖B原始人類的體質有什么樣的特征?17.歷史文物的價值在于能夠真實地反映當時的歷史情境,為后人了解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下圖所示文物是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一原始人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觀察下面兩幅圖片,回答下列問題。骨針和裝飾品(1)圖中物品是哪一原始人類使用過的?(2)這兩件文物的出土,說明這一原始人類掌握了哪些技術?這說明這一原始人類在生活和觀念上,有了什么新變化?(3)在同一地方還發現了哪一更早的遠古人類?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謀縣,考古學者發現了兩顆門齒化石,多件人工加工痕跡清楚的、粗糙的石器。材料二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上,我國學者裴文中發現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后來,考古學者在此地又發現了5個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還有約10萬件打制石器、大量的動物化石和灰燼。(1)上述兩則材料,說明我們了解古人類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2)根據材料一考古發掘,你能了解當時古人類什么信息 (3)根據材料二中考古發掘情況,請你描述一下當時人的生活情況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七年級歷史新部編版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課時練習題》參考答案1.C2.B3.A4.A5.D6.A7.A8.A9.A10.B11.B12.A13.A14.A15.(1)過群居生活。(2)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能用骨針縫制衣服。16.(1)原始人類: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2)變化:圖B(山頂洞人)原始人類已經懂得人工取火,圖A(北京人)原始會使用天然火,會長時間保存火種。(3)特征:北京人還保留了猿類的某些特征,如前額低平,眉骨粗 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腦容量比現代人小;山頂洞人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17.(1)原始人類:山頂洞人。(2)技術:磨光技術,鉆孔技術。變化:會縫制衣服,有愛美意識。(3)人類:北京人。18.(1)古人類化石或考古發現。(2)元謀人已經能夠制作工具,制造粗糙的石器,元謀人處于舊石器時代。(3)北京人已經會使用打制的石器,懂得狩獵,并懂得使用火,用火烹飪食物或取暖。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