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部編版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教案1.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學目標】1.學會比較幼兒園與學校生活的差異,感受到角色轉換帶來的快樂;學習了解新環境的方法;初步嘗試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2.知道愛護書本的重要性;了解學校的有關設施、設備;懂得學校與幼兒園生活、學習的不同。3.體驗上學的快樂,體驗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愉悅和自豪。【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教學難點】1.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2.動手制作課程表,熱愛學習。【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鉆研好教材,備好課,整理好自己的教學思路;做好教具準備,如課件、多媒體設備等。2.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老師自我介紹。2.同學們,你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二、上學啦,真高興1.你想象中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呢?2.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們的表現好嗎?開學第一天你有什么樣的表現呢?3.回憶一下開學第一天,都發生了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呢?請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4.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么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5.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嗎?請跟我來,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呢?6.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7.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二、愛新書,愛書包1.新學期你都收到了哪些書本呢?2.我們要愛惜書本嗎?該如何愛護?3.書包里應該放些什么東西呢?4.你是怎樣整理的書包的?三、唱《上學歌》《上學歌》歌詞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四、讀一讀小書包,別著急,用品文具想仔細。大大小小排個隊,樣樣不少都愛惜。我們都是好伙伴,天天一起上學去。五、全課總結由老師進行總結。【教學反思】2.我向國旗敬個禮【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認識國旗,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學生能夠知道升國旗、奏唱國歌時的禮儀要求。2.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國旗的崇敬和熱愛之情。3.學生能夠在升國旗、奏唱國歌時做到肅立、不言語,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教學重點】 重點 :認識國旗,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掌握升國旗、奏唱國歌時的禮儀要求。 難點 :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國旗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和象征意義,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國旗掛圖或實物教學視頻(國旗升降儀式、敬禮動作演示)音響設備(播放國歌)教學PPT(包含國旗知識、敬禮動作分解圖等) 學生準備 :彩色卡紙和彩筆(用于制作國旗卡片)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跟著音樂哼唱。2.歌曲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的歌曲里提到了什么呀?”引導學生回答出“國旗”。教師順勢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我向國旗敬個禮》。” 二 、新課講授 1.認識國旗 教師展示五星紅旗,讓學生仔細觀察國旗的顏色、圖案等特征。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國旗的顏色、星星的數量和排列方式。教師詳細介紹國旗的顏色和圖案含義:紅色象征革命,五顆星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 2.國旗的故事 教師講述關于國旗誕生的故事,如五星紅旗的設計過程、在開國大典上第一次升起等。講述一些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如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為了國旗的榮譽而拼搏、海外華人在特殊時刻護衛國旗等。 3.向國旗敬禮 教師示范正確的敬禮姿勢:立正站好,雙腳并攏,右手五指并攏,伸直舉過頭頂,掌心向左,眼睛注視國旗。學生跟著教師一起練習敬禮姿勢,教師逐個檢查學生的動作,糾正不正確的姿勢。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敬禮姿勢最標準,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獎勵。 三、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關于國旗的哪些知識呀?”讓學生自由發言,總結所學內容。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和總結,再次強調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我們要尊重國旗、愛護國旗,向國旗敬禮是表達我們對祖國熱愛的一種方式。 四、課堂拓展 國旗手工制作 :教師指導學生用彩色卡紙制作國旗卡片,并在國旗卡片上寫下自己對祖國的祝福或想說的話。 國旗知識小競賽 :教師準備一些關于國旗的簡單問題,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競賽,鞏固學生所學的國旗知識。【教學反思】3.這是我們的校園【主題目標】1.熟悉自己的校園,增進對學校的了解與親近感。2.了解學校中與自己學習生活關系密切的設施、設備等3.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校園探密活動。【活動準備】1.結伴參觀學校的各種功能室,猜一猜有什么作用。2.多媒體課件、校園相片。3.各種設施名稱的小紙條。【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引入二、“小小探密員”匯報,初步了解校園師:課前老師布置了一項任務給大家,讓你們做一回“小小密探員”結伴去參觀各種功能室,下請大家匯報一下。生:我到了電腦室,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電腦,我看見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在電腦里畫畫,可好看了,我想快點長大,好快點到電腦室上課去。生:我去了圖書室,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書,可好多書名的字我都不認識,我要好好學習,識多一些字,好快點能看懂圖書室里的書。。。。。。。師:這些小小的密探員真不錯,了解了我們學校的那么的功能用室。不過我們學校大著呢,除了你們說到的這些,還有好多你們不知道的,想知道嗎?三、一起看看我們的校園,深入了解校園你們想參觀我們的學校嗎?現在我們跟著攝影師的鏡頭一起去參觀我們的校園。然后分組討論。四、深化擴展,進一步了解校園各地方的作用1.課件出示圖書室的圖片:(1)來到這個地方,我們要怎么做?(2)分組討論:要安靜,不能大聲說話,拿放東西要輕。。。2.課件出示喝水處的圖片 :(1)來到這個地方,我們要怎么樣做?(2)分組討論:要排隊喝水,要做到互相謙讓五、緊密聯系實際,深化認識1.看看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出示寫有教室物品名稱的條子,先由學生對照實物貼一貼2.玩游戲:把寫有校園設施名稱,使用情景的條子分給學生。由一名學生介紹他紙條上的內容,與情景或設施對應的學生起來做朋友。3.集體評議。六、畫校園,表現自己對校園的愛七、課外延伸【教學反思】4.平平安安回家來【教學目標】1.通過分享和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回家方式及路線,感受多樣的交通環境。2.通過課前觀察和繪制回家交通路線圖,幫助學生熟悉自己的回家路,提升對上下學交通環境的適應能力,初步形成交通安全意識。3.通過發現回家路上陪伴或護送自己安全放學的人,感受回家路上的溫暖,懂得感恩。【教學重點】了解不同的回家方式與路線,熟悉自己的回家路線,提升對上下學交通環境的適應能力,初步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教學難點】發現回家路上的交通標志物、交通設施等,觀察和發現回家路上的陪伴者和護送者,體會家人和社會默默付出的關愛,懂得感恩。【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創設放學情境:展示學生放學收拾整理書包、排路隊、上校車等場景圖片,引出課題。二、主題分享,感受生活多樣性1.活動一:回家方式有不同教師提問:你每天是怎么回家的呢?師生對話,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追問:為什么選擇這種方式?教師小結:因為同學們的家距離學校的遠近不同,交通設施不同,大家回家的方式也不同。2.活動二:共同的平安心愿教師出示校門口學生放學回家的照片,提問:就要放學回家了,你聽到最多的提醒是什么呢?教師小結:雖然我們回家的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平平安安回家來。三、活動探究,熟悉回家路活動三:介紹我的回家路教師過渡:平平安安回家來,首先要識路。認一認:教師出示學校周邊的典型場景,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你回家路上經過這些地方嗎?說一說:教師提問:在你回家的路上,還能看見哪些設施、建筑、場景?看一看:教師出示回家交通路線圖范例。畫一畫:第一步:畫出從學校到家里主要經過哪些路口。第二步:畫出從學校到家里沿途會經過哪些地方。(例如:小賣部、天橋、雕塑等等)用簡筆畫表示。小組交流:向同桌介紹“我的回家路”。四、發現體驗,感受回家路上的美好1.活動四:回家路上故事多教師提問:同學們放學回家的路線各不相同,路上經歷的事情肯定也不一樣。在放學回家路上,你遇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呢?學生自由交流,分享回家路上的故事。2.活動五:回家路上溫暖多教師拓展:我們一起跟隨同學們的鏡頭看一看,回家路上,這些美好和開心是誰帶來的呢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展示照片,學生觀察照片并思考:他們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交流小結:這么多人的關心、愛護和幫助讓我們的放學路暢通、平安、美好,他們就像冬日的陽光,給我們帶來溫暖。3.活動六:傳遞路上的溫暖教師引導:對這些在放學路上給我們帶來溫暖的人,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分享后,教師引導:讓我們把收獲的這份溫暖化作一張暖心卡,在放學路上傳遞出去。(教師指導學生對他們說謝謝、辛苦了;用微笑和打招呼等肢體語言傳遞友善之情,表達禮貌。)學生動手制作暖心卡,教師進行隨機指導和協助。教師小結:回家路上有很多的溫暖,在感受溫暖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去感恩他人,讓我們將這份溫暖的“接力棒”一直傳遞下去吧。五、總結提升,升華感情教師總結:讓我們把放學路上的快樂和溫暖記在心里,感恩他們,每天平平安安回家。課后將自己做好的暖心卡送給想送的人,將自己想說的話告訴對方。【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