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五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第三框時政新聞每年的11月13日是國際善意日。國際善意日的真諦,在于讓偶然的善成為日常的光,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2025年,善意浪潮持續涌動:中國深圳社區推出“善意傳遞站”,居民可寄存舊物、分享技能;日本東京重現“街頭善意挑戰”,年輕人為陌生人畫肖像、寫鼓勵便簽;歐萊雅“企業公民日”創新開展情緒互助計劃,員工與心理志愿者聯動,為職場人定制減壓盲盒。從為晚班同學留燈的校園默契,到為流浪動物搭建暖窩的社區行動,善意不再是節日限定——它是地鐵上為孕婦讓座的自然,是發現他人困境時伸手的本能,更是堅守幫人不圖報,但求心無愧的坦蕩。國際善意日:微善成光,暖愈世界視頻里的溫暖很動人,如何讓友善成為日常的習慣呢?①健全人格:通過分析不同場景的友善行為來理解友善在人際互動中的重要性,培養尊重他人、體諒他人的人格特質。②責任意識:結合新聞案例,認識到友善是促進社會和諧的責任擔當,樹立主動踐行友善,為營造互信互助社會風氣貢獻力量的責任意識③道德修養:在辨析友善難題等活動中,掌握寬容他人、換位思考、助人為樂等友善待人的方法,將友善意識內化為自身道德品質,養成友善待人的行為習慣。重點:① 理解友善的含義及其雙重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② 掌握友善待人的三大要求:寬容他人、換位思考、助人為樂。難點:① 理解 “友善≠無底線妥協”,在具體情境中把握寬容的邊界。② 從具象活動中,將換位思考從方法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做到設身處地體會他人感受、理解他人難處。情境二 小暖放學看到同班同學小宇步行經過停車場出口時,一輛小汽車正要駛出停車場,他下意識地停住腳步。小汽車駕駛員見狀連忙減速,并隔著車窗揮手示意,讓小宇先行。情境一 小暖陪表姐薇薇參加求職面試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職者家在外地,來時已買好回程的火車票,可面試排序后。回程時間將近,這位求職者非常著急。見此情形,表姐薇薇主動提出互換位置。情境三 小暖同桌小宇的座位空著。午休時聽班長說,小宇突發感冒請假了。想到小宇向來認真,缺課肯定著急,小暖當天就把課堂筆記記得格外細致,公式推導標紅,例題步驟分欄等。 放學時,她特意把筆記裝進透明文件袋,托班長轉交給小宇。情境四 小暖在小區留意到一個情況。住在201的李奶奶是獨居老人,這幾天下雨路滑,她腿腳不便,出門買菜成了難題。小暖好幾次看到隔壁的張阿姨每天買菜回來,都會多拎一份新鮮的蔬菜和雞蛋,敲響李奶奶的門:“李姐,我順道給您帶了點,您別客氣!”不管是認識的人還是素昧平生的人,因為友善溫暖了彼此。友善如何“暖”了彼此?小組討論談談你們對友善的理解。友善的 “暖”,藏在具體的關懷與體諒里。友善是心與心的橋梁 ——它用真誠打破距離,用行動傳遞善意,既溫暖了被關懷的人,也讓付出友善的人收獲內心的充實,讓彼此在互動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荀子深知友善的重要性,他說:“與人善言暖若錦帛,與人惡言深于矛戟。”荀 子 說:老 子 說:友善待人、體諒他人的態度,在千年前的詩句里閃閃發光。友善為什么能跨越千年,至今還被我們珍視呢?1.友善的含義、地位含義: 友善就是待人熱情友好,與人為善。地位: 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友善待人的意義在社會生活中,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樣,能夠傳遞溫情與愛心,加深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營造互信互助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難題1:小暖發現好友抄襲作業,糾結”指出錯誤會破壞友誼,不指出是縱容”。同學們對此也有著不同的觀點:友善與講原則容易沖突,講原則就難以做到友善。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懷善意,學會包容。友善意味著事事都要忍讓。對于同學們的觀點,你如何看待?結合生活實際討論 “友善≠無底線妥協”,幫助小暖解決難題1。(1)觀點辨析:“友善與講原則易沖突”:錯誤。友善和原則可共存,二者不是對立,而是“有溫度的堅守”。“心懷善意、學會包容”:有道理,但包容要區分“小過失”和“原則性錯誤”。“友善意味著事事忍讓”:錯誤。無底線忍讓會縱容不良行為,反而背離友善的本意。(2)抄襲作業違反“誠信 道德原則 ,此時“指出錯誤”才是真友善。3.友善待人的要求 ★(1)寬容他人。①學會體諒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異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絕合作。②寬容是有原則的,在涉及道德底線與法律等原則問題上,我們應不讓步、不遷就。難題2:小暖和小杰是小組搭檔,負責讀書節手抄報。小暖周末花了 3小時查資料、畫版式,周一興沖沖帶初稿到學校,卻見小杰只在紙上畫了幾個歪歪扭扭的小人。“你這也太敷衍了!” 小暖把彩筆往桌上一摔“我們要評優秀小組的,你這樣怎么交差?”小杰攥著鉛筆嘟囔:“我本來畫畫就不好,差不多就行,你別這么較真。”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吵起來,小暖覺得小杰不負責,小杰嫌小暖 “管太多”。老師路過時,遞來兩張便簽:”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寫寫 TA 為什么會這樣做。”角色互換 ——如果我是 TA(3 分鐘)任務布置 :假設自己是同桌,站在對方的角度,寫下TA為什么會這樣做。”左邊小組替小暖寫同桌的,右邊小組替同桌寫小暖的,3 分鐘后分享。3.友善待人的要求 ★(2)換位思考。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②善解人意,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每天為被困車輛和人員解困的事情忙碌,是汽修工鋼寶力達的日常,也是他快樂的源泉。多年來,在邊防公路160多千米范圍內,鋼寶力達對過往的12000多輛各類車輛進行了援助,在惡劣天氣下使35名困在邊境線上的司機師傅轉危為安,為8400多平方千米、涉及周邊5個蘇木27個嘎查的430多戶牧民修理過各類車輛,切實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我也想像鋼寶力達一樣能夠幫助他人,可作為中學生我的能力有限,我該怎么做呢?行動:讓友善落地先認真閱讀教材44頁“閱讀感悟”材料,結合自身實際,討論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幫助他人?(助人為樂的維度)物質幫助——捐款、捐物;精神關懷——傾聽、鼓勵;道義支持——幫助弱者發聲、維權3.友善待人的要求 ★(3)助人為樂。①用愛心溫暖需要幫助的人,盡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在道義上予以支持,在物質上給予以幫助,在精神上予以關懷,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你的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文明有禮、誠實守信、熱情友好、樂于助人;在危急關頭,他們臨危不懼、挺身而出、見義勇為……他們也許是你的同學、朋友、親戚、鄰居,也許是與你有一面之緣的人。他們在舉手投足間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給我們帶來溫暖和力量。尋找身邊的好人,分享他們的故事,談談他們身上體現了哪些道德品質。我們應該如何以身邊的好人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例:(1)我身邊的好人有很多,比如李叔叔是一位誠實守信的人,他總是言出必行,從不欺騙他人,深受大家的信任。而王阿姨則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她經常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他們身上體現了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示例:(2)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幫助他人,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同時,我們還應該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1.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時指出,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這啟示我們要( )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②講究仁義,寬容待人③追求名利,寧靜致遠④彼此信任,事事容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2.下列表述中強調要友善待人的有( )①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②平等待人,換位思考③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B3.一個求助電話,老年志愿服務隊的專業電工便及時上門,免費維修家電;夏季雨水管道損壞,“銀齡”志愿者出錢出力,整修一新……某社區的“銀齡”志愿者充分發揮一技之長,切實解決廣大居民日常生活遇到的“疑難雜癥”,展現了新時代中國老年人的精神風貌。這些“銀齡”志愿者( )①老當益壯,教書育人 ②盡己所能,關愛他人③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④助人為樂,友善待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D4.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賽會志愿者招募啟動儀式在成都體育學院舉行,成都世運會執委會招募約1.5萬名賽會志愿者。這些志愿者將為遠道而來的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志愿者這一行為體現了( )A.志愿服務、按勞取酬的現實B.樂于奉獻、誠實守信的品格C.不言代價、展現自我的作秀D.關愛他人、與人為善的情懷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 友善待人.pptx 配套視頻1 來自陌生人的善意.mp4 配套視頻3 邊境線的鋼寶力達.mp4 配套音頻 國際善意日.wa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