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銘記并肩的烽火人類命運共擔當紀念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目錄壹回望烽火知來路貳破浪前行向未來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2014年立法確立),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思考:為什么我國要在9月3日舉行閱兵?這個日子有什么特殊意義?壹回望烽火知來路回望烽火知來路下面圖片分別是哪個歷史事件?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日本投降回望烽火知來路中國共產黨率先抗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覽中展示,1931 年 9 月 19 日,中共滿洲省委發布《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隨后又密集發布三份宣言和決議。1932 年 4 月 15 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由毛澤東起草的《對日戰爭宣言》,正式對日宣戰,比國民黨政府正式對日宣戰早 9 年,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戰的決心。回望烽火知來路平型關大捷——主動對日作戰,第一個重大勝利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軍第 115 師主力在平型關伏擊日軍,一舉殲滅日軍 1000 余人,擊毀日軍汽車 100 余輛。展覽中通過繳獲的日軍地圖、115 師 343 旅 686 團團長李天佑的筆記本等文物,展現了平型關大捷的戰斗過程,它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回望烽火知來路百團大戰——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略性進攻的戰役1940 年 8 月到 1941 年 1 月,八路軍為打破日本的 “囚籠政策” 和國民黨的投降危機,主動發起百團大戰。八路軍總部發出的戰役預備命令和行動命令等文物,詳細介紹了作戰計劃。此次戰役陸續參戰部隊有 105 個團 20 余萬人,是全民族抗戰以來,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帶戰略性進攻的戰役。回望烽火知來路日本投降1945 年 8 月 10 日,日本通過瑞士、瑞典向盟國發出投降照會,接受《波茨坦公告》。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終戰詔書》,正式宣布接受盟國條件,停止戰爭。1945 年 9 月 2 日,在東京灣的美國 “密蘇里” 號戰列艦上,日本外相重光葵、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和軍方,向盟國簽署投降書。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中美英蘇等國代表見證簽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全面結束。中國戰場作為二戰重要組成部分,至此也正式結束了長達 14 年的抗日戰爭(1931-1945)。銘記·自強從“屈辱”到“勝利”,這段歷史教會我們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團結才能自強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一、自強的重要作用(人為什么要自強?)知識鏈接—七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第五課 人生當自強1、自強,能使人自主自立①能夠“克己”、“自勝”②主動發掘自身力量③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對生活,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2、自強,使人奮發向上①具有鍥而不舍的堅毅品格②積極進取,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③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二、自強與國家民族的關系1、緊密相連:自強不僅關系個人的成長,而且關系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未來。2、歷史傳承: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自強不息地接力傳承,中華民族才歷經滄桑而不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怎樣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知識鏈接—七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第五課 人生當自強1、要樹立遠大理想①心懷家國:要懷有拳拳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②結合命運: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③明確方向: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和力量④勇于擔當:奮力書寫挺膺擔當青春篇章2、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①認真學習:要認真對待各門課程,勤學好問、夯實基礎②關注現實:要關注現實問題和社會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③抓住時機:趁著青春年少,要練就一身本領④服務社會:更好地為民造福、為國爭光三、怎樣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知識鏈接—七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第五課 人生當自強3、要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①砥礪前行:要在苦干實干中魔力成長、砥礪前行②磨煉意志:要在做事中不斷磨煉意志、錘煉品格③依靠自己: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首先要學會依靠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做事、身體力行④耕耘收獲: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獲、有所成就小試牛刀1、2025 年是軍隊建設 “十四五” 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的關鍵一年。人民軍隊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積極推進軍事變革,發展新質戰斗力。這表明( ) ①人民軍隊具備自強精神,不斷進取,適應時代發展需求 ②軍隊建設只需遵循傳統模式,無需創新變革 ③自強能助力軍隊提升戰斗力,為國家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④只有參與軍隊建設才能展現自強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人民軍隊在關鍵時期積極推進軍事變革,是自強進取的表現,通過自強不斷提升戰斗力,為國家發展保駕護航,①③正確;在新時代,軍隊建設需要與時俱進,創新變革,不能只遵循傳統模式,②錯誤;生活中各個領域都能體現自強精神,并非只有軍隊建設領域,④錯誤。解析小試牛刀2、2025 年 7 月,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圓滿結束對香港為期五天的訪問活動。山東艦航母編隊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科研人員和海軍官兵們多年來的不懈努力,面對技術難題和訓練挑戰,他們從未放棄。這反映出( )A. 他們運氣好,才取得這樣的成果 B. 自強精神助力我國海軍建設不斷突破,走向深藍 C. 只要有熱情就能發展好海軍事業 D. 發展海軍是為了展示武力,震懾他國B解析科研人員和海軍官兵憑借不懈努力克服困難,體現了自強精神,推動了海軍建設發展,使我國海軍走向深藍,B 正確;成果的取得是努力奮斗的結果,并非運氣,A 錯誤;發展海軍事業需要熱情,更需要專業知識、持續努力、科研創新等多方面因素,C 錯誤;我國發展海軍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并非展示武力、震懾他國,D 錯誤。貳破浪前行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講話7 月 7 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山西省陽泉市的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八路軍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展陳,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為銘記抗戰歷史,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砥礪奮進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時政鏈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主題展覽自 2025 年 7 月 7 日開始,“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 周年主題展覽”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展覽面積 1.22 萬平方米,展出照片 1525 張、文物 3237 件,并特別設立了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深切緬懷抗戰英烈” 專區。時政鏈接文藝作品——抗戰勝利 80 周年時政鏈接“和平薪火 時代新章”——中俄人文交流活動2025 年 5 月 7 日,“和平薪火 時代新章”——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 80 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動在莫斯科舉行。活動上宣讀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賀信。現場啟動了 “和平的印記” 主題融媒體活動、央視網熊貓頻道 “和平使者 —— 旅外大熊貓主題系列活動” 俄羅斯站,中俄合拍紀錄片《偉大的勝利 —— 蘇聯攝影師鏡頭里的中國抗戰》開機,俄方還向中方贈送了中國抗戰時期珍貴歷史影像資料。時政鏈接一、中華文化的特點知識鏈接—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二、中華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④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斗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精神家園。三、文化自信的內涵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知識鏈接—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四、堅定文化自信的做法①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②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③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五、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知識鏈接—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六、愛國主義的本質愛國主義的本質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七、中華民族精神的特點與時俱進八、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就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懈精神動力。知識鏈接—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九、如何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①在國家未來、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②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期,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③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知識鏈接—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小試牛刀1、2025 年,某地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傳統文化創意展覽,將傳統的剪紙、刺繡等技藝與現代科技、時尚設計相結合,吸引了大量民眾參觀。這一活動體現了( ) A. 傳統文化已經過時,無需再傳承 B. 只要將傳統文化與科技結合就能成功 C.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創新形式 D. 現代科技可以完全替代傳統文化C該活動把傳統技藝和現代元素融合,說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可通過創新形式來實現,C 正確。傳統文化有其獨特價值,不過時,A 錯誤;傳統文化與科技結合是傳承的一種方式,但不是結合了就一定成功,B 說法太絕對;現代科技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文化,二者相互補充,D 錯誤。解析小試牛刀2、2025 年暑期檔電影票房成績斐然,其中一些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動畫電影,如以傳統神話為藍本創作的影片,深受觀眾喜愛。這些動畫電影的成功表明( )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②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③應完全摒棄外來文化,只發展本土文化 ④文化創新要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含中國文化元素的動畫電影受喜愛,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魅力、生命力,①正確;這也啟示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去傳承,②正確;創作以傳統神話為藍本,體現文化創新要扎根傳統文化,④正確。在文化交流中,我們應吸收優秀外來文化,而非完全摒棄,③錯誤。解析小試牛刀3、近年來,各地紛紛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組織青少年參觀革命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開展這類活動有利于( ) ①青少年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②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感 ③豐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促進其全面發展 ④讓青少年都成為革命烈士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紅色研學讓青少年接觸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①正確;參觀革命相關場所能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感,②正確;豐富閱歷,促進其精神世界發展,③正確;開展活動是培養品質,不是讓青少年成為革命烈士,④錯誤。解析小試牛刀4、2025 年,在應對華北、東北等地的洪澇災害時,廣大黨員干部、人民子弟兵、志愿者等不顧危險,奮戰在抗洪一線,他們的行為體現了( )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敬業奉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 ④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在抗洪中這些人不顧危險奮戰,是愛國的體現,彰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①正確;堅守崗位、救助群眾,踐行敬業奉獻價值觀,②正確;不懼困難危險,展現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傳統美德,③正確;他們行為是無私奉獻,并非自私自利,④錯誤。解析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偉大人民領袖毛澤東共同的記憶——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時政鏈接時政鏈接一、為什么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知識鏈接—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需要解決許多全球性問題。③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④事不關己的態度,相互推諉、逃避責任的行為,將導致問題更加復雜,積重難返,造成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惡化,甚至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⑤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應作出怎樣的努力?知識鏈接—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要努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①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④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⑤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意義知識鏈接—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由中國首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充分表達了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愿望,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思路,為人類未來發展提出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構想,為人類共同美好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該怎樣做?①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擔當。②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的價值,不僅善待自己,而且把關切的目光投向世界。③我們要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同實際行動聯系起來。既要放眼全球,關注世界的發展,關注人類的命運,又要心系祖國,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小試牛刀1、2025 年,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眾多國家達成了新的減排協議。中國承諾進一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加速能源轉型。這表明( ) A. 中國只需要關注自身的發展,無需參與國際事務 B. 應對氣候變化只是個別國家的責任 C.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 D.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無法得到解決C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問題上,眾多國家達成減排協議,中國也積極作出承諾。這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各國需要共同承擔責任,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A 選項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對世界發展有重要貢獻,并非無需參與;B 選項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責任,不是個別國家的事;D 選項通過各國共同努力,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和解決的。所以 C 正確。解析小試牛刀2、2024 年以來,“一帶一路” 建設持續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人文交流等方面成果豐碩。這說明 “一帶一路” 倡議( ) ①促進了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 ②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與合作 ③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合作共贏的理念 ④對世界經濟發展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一帶一路” 建設在基礎設施、貿易、人文等多方面成果顯著,促進了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加強了中國與各國聯系合作,這正是合作共贏理念的體現,①②③正確;事實證明 “一帶一路” 對世界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促進了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④錯誤。所以選 A。解析小試牛刀3、2025 年初,非洲部分國家爆發嚴重的傳染病疫情,中國迅速派遣醫療專家組前往援助,帶去醫療物資并分享抗疫經驗。這一行動( ) A. 是為了在國際上樹立中國的霸權地位 B. 表明中國只對非洲國家提供援助 C. 體現了中國積極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貢獻 D. 對控制非洲疫情毫無幫助C中國在非洲國家爆發傳染病疫情時,迅速援助,體現了中國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擔當責任,貢獻力量。A 選項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反對霸權主義,不會樹立霸權地位;B 選項中國在全球范圍對有需要的國家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非只對非洲國家;D 選項中國的援助行動在醫療物資、經驗分享等方面對控制非洲疫情有積極作用。所以 C 正確。解析小試牛刀4、近年來,全球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網絡攻擊、數據泄露等事件頻發。為應對這一問題,各國應該( ) ①加強網絡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共同打擊網絡犯罪 ②各自為政,只保護本國的網絡安全 ③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加強監管 ④對網絡安全問題視而不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面對全球網絡安全問題,各國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同時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強監管。①③正確;②各自為政無法有效應對全球性網絡安全問題,因為網絡空間是全球性的,相互關聯;④對網絡安全問題視而不見會使問題愈發嚴重,威脅各國利益。所以選 B。解析小試牛刀5、2025 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聚焦全球經濟復蘇與合作,呼吁各國加強政策協調,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是因為( ) ①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 ②只有合作才能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實現共同繁榮 ③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④各國之間沒有經濟利益沖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在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經濟聯系緊密,加強政策協調、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且只有合作才能應對全球經濟挑戰實現繁榮,①②③正確;各國之間在經濟領域存在利益沖突,只是需要通過合作來協調和解決,④錯誤。所以選 A。解析感謝您的觀看紀念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