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7月時政熱點匯總(word版)國內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強調,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2025年7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山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為主線,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7月15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習近平指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關系近年來走出低谷、實現轉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福祉。這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堅持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符合中澳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化,都應該堅持這個大方向不動搖。7月3日17時3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八號B星01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空間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7月15日5時34分,搭載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天舟九號貨運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之后飛船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后的第4次貨運補給任務,是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36次發射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84次飛行。7月17日,中央層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分別召開部分地方、部分部門單位、中央指導組學習教育調研座談會。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就推進學習教育整改整治、抓緊抓細后續工作、總結經驗成效、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等聽取了意見建議。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草案)》。7月1日,習近平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要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進合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7月18日至1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西藏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生態保護優先,高質量實施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福祉。國家發展改革委新增下達100億元以工代賑中央投資,將吸納帶動31萬名重點群體就業增收。截至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共下達2025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295億元,支持地方實施以工代賑項目近6000個,預計吸納帶動70余萬名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將發放勞務報酬超過110億元,有效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渠道。為褒獎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建立的卓著功績的同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給蔡旭哲同志頒發“二級航天功勛獎章”,授予宋令東、王浩澤同志“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頒發“三級航天功勛獎章”。7月2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開幕。本屆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及重要國際組織的300余位國際嘉賓參會。開幕式上舉行了“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成立儀式。據悉,聯盟將聚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跨境數據治理、人工智能倫理、智慧城市應用等關鍵議題,深化城市集群協同發展、產業生態共建、數字治理創新等實踐。中央宣傳部授予安徽省太和縣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黨支部書記徐淙祥同志“時代楷模”稱號。7月2日上午,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青年大有可為。廣大青年要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歷史使命,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7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開幕式并致辭。李強圍繞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公共產品屬性、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更加注重普及普惠,充分用好人工智能發展的已有成果。二是更加注重創新合作,力求更多突破性的人工智能科技碩果。三是更加注重共同治理,確保人工智能在造福人類上最終修成正果。7月23日,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為主題的2025“青春同行”兩岸新媒體創享嘉年華暨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環太湖交流活動晚會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兩岸青年代表、網紅博主等約550人參加。7月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們站上了一個又一個創新制高點,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全球領先,我們集齊了船舶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嫦娥六號”實現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無人采樣返回,第一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自2025年7月1日起,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施行。這次修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并重,遵循保障安全、節約集約、科技支撐、綠色發展的原則,對現行礦產資源法作了全面修訂,對于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7月25日上午,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召開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會議。7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第一階段會議,就“和平與安全、全球治理改革”議題發表講話。李強在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第一階段會議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守道義,維護世界和平安寧。二是聚焦發展,壯大經濟增長動能。三是包容并蓄,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國家能源集團正式發布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發電大模型,著力打造覆蓋安全環保、電力交易、產調中樞、設備檢修全鏈條的智能決策體系。7月23日,2025上合組織國家文明對話,在天津開幕。本次活動以“弘揚全球文明倡議 建設上合美好共同家園”為主題。2025年7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世界青年和平大會指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徹底打敗法西斯主義,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和平。習近平強調,和平的未來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各國青年朋友們以這次大會為契機,交流思想、增進了解、收獲友誼,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導者、和平發展的行動者,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世界青年和平大會當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一起為和平”,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共同舉辦。大會期間將發布《世界青年和平倡議》,為世界和平發展凝聚青春共識,貢獻青春力量。倡議呼吁青年要做世界和平的維護者、文明互鑒的先行者、合作共贏的倡導者、應對氣變的行動者、科技向善的促進者,呼吁全球青年團結起來,共護和平、共促發展、共創未來。國際馬斯克近日宣布成立“美國黨”(America Party)”,并表示該政黨將支持比特幣,稱“法幣已無希望”。7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可能會按照此前致信內容來執行對日本的關稅稅率,對日征收25%關稅,并可能很快與印度達成貿易協定。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時介紹了雙方合作豐碩成果。一是周邊命運共同體紐帶更為緊密。二是區域開放合作的步伐更加堅定。三是安全合作更加深入。四是人員往來更加便捷。7月16日,以色列首次攻擊敘現政權軍隊和權力機構,導致首都遭襲、軍事機關被炸、數百人身亡,敘利亞局勢似乎正成為中東新的爆點。以色列的強勢介入,使得敘利亞局勢更加復雜多變,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擔憂。7月13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WTT美國大滿貫男單決賽中,中國隊選手王楚欽以4:0戰勝日本隊選手張本智和奪得冠軍。7月13日,由美澳主導,涵蓋19國、超過3.5萬兵力參與的“護身軍刀2025”軍事演習在澳大利亞啟動。作為美澳兩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最復雜”的多國聯合軍演,本次演習因規模上升、范圍擴大、科目增加受到關注,其“小動作”也引發國際社會對地區安全問題的持續警惕。這一軍演反映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布局,對地區和平與穩定構成了潛在威脅。考生可以分析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和影響,以及我國應如何維護國家主權和地區安全。7月9日,紀念《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4周年招待會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舉行。7月14日,聯合國發布的《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顯示,可持續發展目標169個細項中,僅35%進展順利,近一半進展緩慢,18%出現倒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