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評分說明:1.試卷包括兩部分,客觀題 26 分,主觀題 34 分,滿分 60 分。2.客觀題(一題)中的 1-10 小題每題 2 分,11-12 小題每題 3 分,共 26 分。3.主觀題應參照題后的評分說明給分,但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符合題目要求,即可酌情給分一、1-5:BDCDC 6-10:ACACB 11-12:D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個小題,13 題 10 分,14 題 10 分,15 題 14 分,共 34 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1)(2 分)(1)(2 分)英雄是見義勇為的人、扶危濟困的人、敬業樂群的人、自強不息的人。(答出任意 2 點即可)(2)(4 分)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3)(4 分)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己達人,兼善天下。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答出任意 2 點即可)1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1)(3 分)體現了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求大同,要求我們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我們應當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貢獻。(2)(5 分)人文精神: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2 分)。理解:①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3 分)(3)(2 分)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答出任意 2 點即可)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1)(4 分)危害:①對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影響他人正常的學習和生活;②渲染暴力,破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和諧;③行為可能構成違法或犯罪,欺凌者將受到法律懲罰。(答出任意 2 點即可)(2)(4 分)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遵紀守法的人;認清危害,增強法治觀念;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自覺遵紀守法,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答出任意 2 點即可)(3)(6 分)犯罪與年齡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刑罰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2 分)。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年齡小犯罪,也會受到刑罰處罰。(4 分)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總分0分,考試時間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或蘋稿紙上作答無效。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亭項”,按照“注意寧項”的規定答題。4。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熏:答非選擇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5.道德與法治開卷考試,考生須獨立作答,不得討論,不得傳抄。6.考試結來時,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1-10小題每題2分,11-12小題每題3分,共2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1.青春是一個特殊的生命驛站,成長的歡樂與煩惱,人生的感悟與夢想…這些變化讓我們感到新奇,也使我們產生矛盾和困惑。下列做法有利于我們正確面對和處理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是)①增強自控能力,隱藏背春期的心理矛盾②學會自我調節,遇到煩惱不向他人傾訴③培養興趣愛好,接納和調適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每個人都是一座高山。世上最難攀越的山,其實是自已。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更好的自己,我能!”這則廣告語啟示我們要()A。學會提升自已,捍衛人格尊嚴B。學習沒有終點,終生都要學習C。踐行傳統美德,遠離違法犯罪D。自信給人力量,發掘自身潛力3.“青春”一詞來自《楚辭》,意為萬物蔥郁,青綠茂盛之時。這意味著青春蘊含無窮潛能,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春追求光輝的理想,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這告訴我們要()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學會自我保護C。功崇惟志,業廣惟勤D.傳承中華文化4,“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紀,此后經不斷演進發展,形成今天全長7.8公里,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其遺產區面積589公頃,緩沖區面積4542公頃,共有鐘鼓樓、故宮、天安門等15個遺產構成要素。該項目申遺成功()①展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②有利于抵制外來文化,維護文化安全③表明中華文化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④有利于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古典名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經常引經據典,表達治國理政的理念。下列用典中能反映“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是A。見利思義,義然后取B。和實生物,同則不繼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D.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答案.docx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