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人教新版 八上 道德與法治同步課件2025年秋統編新版八上道法情境課堂課件2.2 養成親社會行為第二課 在社會中健康成長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主題情境·低碳實踐培育親社會行為23416核心素養目標情境串新知新課導入自主學習57課堂小結課后作業隨堂練習目 錄新課導入同學們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情境思考:張貼宣傳海報發宣傳單開展宣講活動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在校團委和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社會實踐活動。親社會行為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P12-15,思考以下問題,時間5分鐘。1.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主要表現。2.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3.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重點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并積極適應社會變化,養成親社會行為。核心素養目標健全人格:健全人格:遵守社會公德,與他人交往時學會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情境思考:你從同學們的行為中對親社會行為有了怎樣的認識?情境串知識一部分同學主動負責設計宣傳海報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實踐方案一部分同學協作張貼宣傳海報一部分同學分發宣傳單親社會行為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會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都是親社會行為。在社會實踐活動開始前和活動中,大家一起分工協作!(1)含義: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會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2)主要表現: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課堂筆記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主要表現。(教材P10)1情境思考:從這幾位同學的經歷中,你認識到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活動前,我總覺得節能降碳是小事。通過這次活動,我積極向他人宣傳低碳節能知識,并且自己也逐漸養成了低碳生活習慣。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活動中,我鼓起勇氣給居民講解低碳節能知識,看到他們認真傾聽并對我講解的內容進行肯定,我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起初我覺得活動會浪費學習時間。但當我和同學一起做垃圾分類宣傳,看到居民認真學習的樣子,我的成就感滿滿。我認識到低碳節能不僅關乎個人,還對美麗中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小航小蕊小丞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們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促進個人成長。“夫喜群而惡獨,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樂也”。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在張貼完宣傳海報后,小倩同學注意到一位戴老花鏡的老奶奶反復湊近海報,看海報中比較小的那些字,她便主動迎上去,認真地給奶奶講解了海報內容和宣傳手冊上的內容,讓視力不好的老人也可以了解到相關知識。小悠在小區門口發傳單遇到一位買菜回來的奶奶,發現奶奶用一次性塑料袋裝東西,于是她將自己準備的環保布袋送給奶奶,還幫奶奶把買好的菜、水果等都裝到了布袋中,她建議奶奶后面買菜都用布袋子,這樣結實還環保。奶奶笑著感謝她,還給她塞了兩個水果。在活動結束后,同學們分享了活動中感受深刻的一些場景:情境思考:從這幾位同學的事例中,你感受到親社會行為對他人和社會有哪些影響?親社會行為促進社會進步。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1)必要性: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們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2)重要性:親社會行為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①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課堂筆記2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教材P13)課堂筆記“節能降碳”活動后:將記錄下的小妙招整理成《社區節能攻略》,在單元門張貼 “淘米水澆花三步驟”圖示,并發起“節能金點子”校園分享會,將居民實踐智慧轉化為可推廣的社區節能方案。“節能降碳”活動前,各小組分工查閱資料:數據組查閱資料獲取到本社區年均用電量并制作統計圖,發現夏季空調用電占比達42%;民俗組整理出“竹籃買菜”等傳統低碳習俗,在和居民了解民俗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始終保持文明禮貌;技術組搜集家電節能使用指南。同學們將資料分類建檔,用思維導圖梳理“傳統智慧 + 現代技術”的節能點子。“節能降碳”活動中:技術組幫獨居老人李奶奶清理冰箱結霜,發現老舊家電能耗比新規高約30%;宣傳組大力宣傳“空調 26℃+ 窗簾遮陽”組合節能法;數據組記錄下13條居民自創節能妙招。情境思考:同學們的做法啟示我們應該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社會是我們成長的課堂,實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變化發展;了解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德,積極融入社會生活;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1)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2)了解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德,融入社會生活。(3)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用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課堂筆記3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教材P14)課堂筆記課堂小結養成親社會行為含義表現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會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必要性重要性青少年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們應該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及主要表現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謙讓、分享、合作、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了解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德,融入社會生活熱心幫助他人,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用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1.以下是小華為自己設計的周六活動計劃。如果請你為該計劃中“?”處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活動方式,你會選 ( )A. 去小杰家和他一起完成假期作業B. 約好朋友一塊去體育場進行鍛煉C. 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D. 參加社區組織的關愛老人活動→不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說法正確D隨堂練習活動目的:關注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 活動方式:?2.(2024江蘇連云港)暑假里,中學生小華經歷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記節選,這種經歷有助于( )7月16日 晴今天到科技館的兒童樂園當志愿者,引導和照顧前來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來,雖然累得精疲力竭,卻很有成就感!①養成親社會行為②在社會課堂中成長③做好職業生涯規劃④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說法正確→說法正確→未體現→未體現A3.某校組織 “社區環保志愿服務日” 活動,同學們參與過程中采取了以下行動:分組調研社區垃圾分類現狀并制定宣傳方案;協助清理樓道雜物時,主動提醒居民遵守消防規則;向獨居老人講解智能垃圾分類箱的使用方法。上述情境中,同學們的做法直接體現 “養成親社會行為” 同學們的做法啟示我們( )① 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② 主動了解社會發展現狀③ 社會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生存條件④ 熱心幫助他人解決困難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說法正確→說法正確→說法錯誤→說法正確B4.某校開展“學雷鋒 見行動”實踐活動,學生組建三支服務隊: 環保隊:在社區開垃圾分類課堂,指導100戶居民用智能箱,廚余垃圾準確率提升35%; 文明隊:設“助老站”教老人手機支付、發購物袋,引導交通,區域不文明投訴降40%; 文化隊:在歷史街區講解老字號故事,手繪地圖幫游客體驗文化,相關視頻獲5萬點贊。 學生日記寫“學會耐心溝通、感受助人快樂”,85%學生在家主動擔垃圾分類責任,社區送錦旗點贊。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學生參與此項活動的行為進行評析。(5分)審設問:設問類型:評價類析材料、聯知識:【答案】他們的行為是親社會行為(1分)。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他們在社會中成長,養成良好的習慣,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分)他們行為還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能夠為他人帶來溫暖使人際關系更加融洽,為社會增添正能量。(2分)1.背誦課本P13-P14正文。2.完成《情境題與中考新考法》P6-P7頁習題。課后作業一、基礎作業二、實踐作業實踐活動:組建 3-5 人巡查小組,每周兩次在校園內開展 “隨手公益”① 記錄并反饋垃圾桶分類錯誤問題(附改進建議) ② 主動整理圖書角亂序書籍、修復破損公共設施 ③ 設計 "節水節電小貼士" 張貼在洗手間、教室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