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我們都是熱心人第11課第四單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統編版)三年級上第1課時 身邊的熱心人1234567素養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1素養目標政治認同:理解熱心行為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支撐,認同樂于助人、傳遞關愛的社會價值,增強對和諧社會氛圍的向往與追求。道德素養:感受身邊熱心人的善意與溫暖,培養善良、熱情、樂于助人的品德,提升在生活中主動傳遞關愛的道德實踐能力。法治觀念:認識到熱心助人是道德倡導與社會鼓勵的行為,了解踐行熱心行為與社會公德建設的關聯,增強道德層面的行為自覺。健全人格:通過分享、感悟熱心故事,塑造積極向善、關愛他人的人格特質,提升情感共鳴與社會共情能力。責任意識:明確每個人都可成為熱心人,有責任傳遞關愛、幫助他人,激發主動踐行熱心行為的持續責任感。2新知導入觀看一段生活中熱心助人的短視頻(路人幫老人提重物、同學為淋雨伙伴撐傘 ),“視頻里的人做了什么?你覺得他們是怎樣的人?”3新知講解第一模塊:身邊的熱心人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熱心人。他們善良、熱情,樂于助人,傳遞關愛。從這個出口出,到路口左轉就是兒 童活動中心了。老爺爺,您請坐!說一說,你得到過他人哪些關心或幫助。你當時有什么感受 回想一 下,你曾經給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一、得到他人的關心或幫助及感受有一次上學路上,我不小心崴了腳,疼得沒法走路。同班的小明看到后,二話不說就扶著我慢慢往學校走,還幫我背了沉重的書包。到了教室后,他又主動告訴老師我的情況,讓老師聯系了我家長。當時心里特別溫暖,原本因為疼痛和著急產生的慌亂感一下子減輕了很多,覺得有人幫忙的感覺真好,也特別感激小明的熱心。二、給過別人的關心或幫助同桌麗麗有次感冒了,咳嗽得厲害,臉色也不太好。我看到后,把自己的保溫杯遞給她,讓她多喝點熱水,還從家里帶了些感冒藥給她,并提醒她注意休息。還有一次,在小區里看到一位老奶奶拎著很重的菜籃子,走得很吃力,我主動上前幫她把菜籃子提到了她家樓下。熱心人的行動充滿善意。他們默默助人,只希望能夠為他人 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送上一份愛心。雷鋒是一位熱心助人的解放軍戰士,是一代又一代人學習的好榜樣。雷鋒雨中送母子一天,雷鋒從駐地啟程,打算乘坐火車前往外地出差。剛出門, 天空忽然陰云密布,剎那間便下起了傾盆大雨。這時,他看見一位大 嫂在雨中艱難前行。大嫂懷里緊緊抱著一個年幼的孩子, 一只手還拉 著一個稍大些的小女孩,在泥濘的道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朝車站走去。 雷鋒見狀,毫不猶豫地快步迎了上去。他迅速脫下自己身上的雨披, 披在了大嫂的肩頭,而后俯下身,將小女孩穩穩地背了起來。就這 樣,雷鋒陪著他們一起走到車站。順利登上火車后,雷鋒留意到小女 孩渾身濕透,正凍得瑟瑟發抖。他立刻脫下自己貼身穿的絨衣,給小 女孩穿上。火車到站,雷鋒又堅持把大嫂和孩子們一路送到家中。大 嫂滿含熱淚,緊緊握住雷鋒的手,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 啊!”雷鋒說:“軍民本就是一家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說完,他 便轉身離去。弘揚雷鋒精神愛心貢獻社會你還知道哪些雷鋒樂于助人的故事 大家都來講一 講,開一個雷鋒故事會。閱讀角黃麗麗就讀的大學有很多志愿者團隊,她參加了其中的“向日葵 志愿者”服務隊,為一所鄉村小學提供幫扶。志愿者用募捐所得的圖 書為學校建立了愛心圖書室,他們還利用假期為孩子們開展各類專題 講座和實踐活動,有時還會帶領孩子們前往市區參觀博物館。如今, 每當志愿者到來時,孩子們都會歡欣雀躍地呼喊:“向日葵哥哥、姐姐 來 了 ! ”愛心捐贈圖書共享你或身邊的人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嗎 請采訪一位志愿者,聽聽他的故事。如果學校計劃組織一次志愿者活動,你有什么好建議 你想參加什么樣的志愿者活動 建議學校組織 “社區敬老探訪” 活動,同學們可分組到社區養老院,陪老人聊天、讀報,幫忙打掃房間,表演簡單節目。我想參加這個活動,既能給老人帶去溫暖,也能學會關愛長輩。還可組織 “校園周邊環保行”,清理垃圾、宣傳垃圾分類,讓環境更整潔。6課堂練習1. 單項選擇題(1)下列屬于熱心行為的是( )A. 故意躲開需要幫助的人B. 主動幫同學整理書包C. 搶著先玩游樂設施(2)得到他人幫助時,我們會( )A. 覺得理所當然B. 感受到溫暖和感激C. 無所謂(3)雷鋒的行為體現了( )A. 只關心自己B. 熱心助人、傳遞關愛的精神C. 為了出名才幫助人BBB2. 判斷題(1)身邊的熱心人能給我們帶來幫助和溫暖。( )(2)只有大人才能成為熱心人,我們小孩做不到。( )(3)熱心行為只會幫助別人,對自己沒好處。( )√××5課堂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發現身邊有好多熱心人,他們幫我們撐傘、開門、指路…… 我們也得到過很多幫助,還能去幫助別人!熱心行為讓生活超溫暖,讓我們都當熱心人,把愛傳遞下去!7板書設計11.我們都是熱心人身邊的熱心人發現熱心行為:共傘、開門、讓座等(主動幫助,傳遞關愛 )分享關愛經歷:得到幫助很溫暖,幫助別人很開心感悟社會意義:學習雷鋒精神,讓社會更友善、更美好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聚焦 “身邊的熱心人”,通過呈現生活中熱心助人的場景、講述雷鋒及志愿者的故事,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善意與關愛,理解熱心行為對生活的積極意義,為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傳遞關愛的品質奠定基礎,是道德教育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對身邊的人和事有一定觀察,但對 “熱心人” 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行為,對熱心行為背后的善意、愛心及傳遞關愛的意義感悟不深。他們有較強的情感共鳴能力,可借故事分享、情境體驗,深化對熱心人的認知,激發助人意愿。核心素養分析(一)政治認同 感受熱心人傳遞的社會正能量,認同 “互幫互助、傳遞關愛” 的社會風尚,增強對和諧社會的向往與認同。 (二)道德素養 養成善于發現身邊熱心人、尊重與學習熱心行為的道德品質,提升樂于助人、傳遞關愛的意識與意愿。 (三)法治觀念 滲透 “關愛他人、熱心助人是道德倡導,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雖無直接法治條文,但助力營造法治保障下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健全人格 通過認識熱心人、感受關愛,培養積極情感與社會同理心,塑造友善、溫暖的人格特質。 (五)責任意識 明晰發現熱心人、傳承熱心精神、主動助人是個人責任,愿為營造溫暖社會環境出力。教學重點識別身邊的熱心人及其行為,理解熱心行為對生活的積極意義。教學難點從內心深處認同熱心行為的價值,將學習熱心人轉化為主動助人、傳遞關愛的行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含熱心人助人場景圖片、雷鋒故事視頻、志愿者活動資料 )、“熱心人發現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生活中熱心助人的短視頻(如路人幫老人提東西、同學給淋雨的伙伴分享雨傘 ),提問:“視頻里誰的行為讓你覺得溫暖?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人嗎?” 引出 “身邊的熱心人”,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 1. 新知講解(10 分鐘)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中身邊熱心人助人的圖文(共傘、開門、指路、讓座 ),講解:“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善良、熱情,樂于傳遞關愛的熱心人。” 提問:“這些場景里,熱心人做了啥?你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熱心行為?” 學生活動:觀察圖文,描述熱心行為,分享身邊見聞,初步識別熱心人。 設計意圖:借教材示例與生活分享,讓學生直觀認識身邊熱心人及行為,建立認知基礎。 2. 課堂練習(8 分鐘) 教師活動:發放 “熱心人發現卡”,讓學生分組填寫 “我發現的熱心人:;他做的熱心事:;我的感受:____” ,全班交流,梳理身邊熱心事例。 學生活動:分組合作,回憶、記錄身邊熱心人及事跡,深化對熱心行為的感知。 設計意圖:通過梳理實踐,系統發現身邊熱心人,強化對熱心行為的關注與感受。 3. 課堂小結(5 分鐘) 教師活動:總結:“我們身邊有好多熱心人,他們用小事傳遞關愛!還有像雷鋒這樣的榜樣,一生都在熱心助人,一起了解!” 學生活動:跟隨總結,為學習雷鋒及志愿者故事做鋪墊。 設計意圖:歸納身邊熱心人認知,引出榜樣人物,拓寬學習維度。 4. 新知講解(7 分鐘)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中雷鋒雨中送母子的故事及閱讀角內容,播放雷鋒故事短視頻,講解:“雷鋒是熱心助人的榜樣,他用行動詮釋關愛,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提問:“雷鋒做了啥熱心事?他的行為對你有啥啟發?” 學生活動:傾聽故事、觀看視頻,交流雷鋒事跡的啟發,感受榜樣力量。 設計意圖:借榜樣故事與視頻,讓學生領悟熱心行為的深遠價值,樹立學習榜樣的意識。 5. 課堂練習(5 分鐘) 教師活動:開展 “雷鋒故事接力” 活動,讓學生分組講述知道的雷鋒助人故事,評選 “最佳故事講述組”,引導思考 “如何向雷鋒學習”。 學生活動:參與故事講述與交流,深化對雷鋒精神的理解,明確學習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接力,強化對雷鋒熱心精神的認知,激發向榜樣學習的意愿。 6. 課堂小結(3 分鐘) 教師活動:總結:“雷鋒叔叔用一生熱心助人,是我們學習的大榜樣!還有志愿者們,也在用行動傳遞關愛,一起看看!” 學生活動:跟隨總結,為了解志愿者活動做過渡。 設計意圖:歸納雷鋒精神學習內容,引出志愿者活動,豐富熱心行為認知。 7. 新知講解(7 分鐘)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中志愿者幫扶鄉村小學的閱讀角內容及圖片,講解:“志愿者們用行動幫助他人,讓生活更溫情。” 提問:“你或身邊人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嗎?講講你的了解!” 學生活動:分享對志愿者活動的知曉情況,感受熱心行為的多元實踐。 設計意圖:借志愿者案例,讓學生認識熱心行為的不同形式,拓寬對 “熱心人” 的理解。 8. 課堂練習(5 分鐘) 教師活動:發放 “志愿者故事卡”,讓學生分組采訪交流(可假設或聯系實際 )“志愿者的熱心事”,并填寫 “志愿者姓名 / 群體:;熱心事:;我的體會:____” ,全班分享。 學生活動:分組模擬采訪、交流,深化對志愿者熱心行為的感知與認同。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實踐,強化對志愿者熱心精神的理解,激發參與助人行動的意愿。 9. 課堂小結(3 分鐘) 教師活動:總結:“身邊熱心人、雷鋒叔叔、志愿者,都在用行動傳遞愛!我們要發現他們、學習他們,也成為熱心人!” 學生活動:跟隨總結,樹立成為熱心人的意識,明確行動方向。 設計意圖:系統歸納不同類型熱心人及行為,強化學生傳遞關愛的責任意識。三、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下列屬于身邊熱心人行為的是( ) A. 獨自玩耍不理人 B. 給淋雨的同學分享雨傘 C. 隨意打斷別人說話 答案:B 解析:A、C 是不關心、不禮貌行為;B 是熱心助人,選 B。 雷鋒是( ) A. 只關心自己的人 B. 熱心助人的解放軍戰士榜樣 C. 虛構的人物 答案:B 解析:A 與雷鋒精神不符;C 錯誤,雷鋒是真實榜樣,選 B。 志愿者的行為是( ) A. 為了出名 B. 用行動幫助他人、傳遞關愛 C. 沒事做才去 答案:B 解析:A、C 誤解志愿者動機;B 符合志愿者精神,選 B。 判斷題 只有做大事才是熱心人,小事不算。( ) 答案:× 解析:熱心人可通過小事傳遞關愛,所以錯誤。 雷鋒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熱心助人、傳遞關愛。( ) 答案:√ 解析:符合教材中雷鋒精神的內涵,正確。 志愿者活動離我們小學生很遠,不用參與。( ) 答案:× 解析:小學生也可參與簡單志愿者活動(如班級互助 ),所以錯誤。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發現身邊好多熱心人,還有雷鋒叔叔、志愿者榜樣!他們用小事、大事傳遞愛!讓我們向他們學習,做個熱心小伙伴,把愛傳遞下去!”五、布置作業 制作 “身邊熱心人” 手抄報,畫上熱心人故事或自己想幫助他人的場景。 本周內,主動做一件熱心小事(如幫同學整理文具、給長輩捶背 ),記錄過程與感受,下節課分享。板書設計我們都是熱心人 —— 身邊的熱心人 身邊:同學、路人…… 小事傳遞愛 榜樣:雷鋒 —— 一生助人,成精神 志愿:志愿者 —— 多樣行動,暖生活 行動:學榜樣,做熱心小事教學反思教學中借多環節讓學生認識熱心人,但部分學生對 “主動成為熱心人” 的行動轉化不足。后續可設立 “熱心行動打卡” 活動,鼓勵學生記錄助人小事;開展 “熱心之星” 評選,及時肯定鼓勵,強化學生主動助人的習慣,真正成為熱心傳遞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堂無憂】第11課《我們都是熱心人》第1課時 身邊的熱心人 教學課件.pptx 【課堂無憂】第11課《我們都是熱心人》第1課時 身邊的熱心人 教案設計.docx 視頻素材:善良在傳遞.mp4 視頻素材:幫忙提重物.mp4 視頻素材:雷鋒雨中送母子.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