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把握學生心理重啟學習動力一、學生成長需要健康能量場三、打造健康能量場,重啟學習動力目 錄二、了解學生心理需求一、孩子成長需要正能量場一、孩子成長需要正能量場學校班級家庭社會社會風氣,價值觀班風、校風、老師素質、班級管理水平、環境布置、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物質水平、環境布置、父母素養、親子關系、夫妻關系一、孩子成長需要正能量場學校班級能量家庭能量社會能量++=總能量102080++=110動力2030負60++=負10阻力教育就是為孩子構建一個正能量場,讓孩子吸收正能量,從而有動力和勇氣去面對挑戰。二、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因素交流:孩子成長需要哪些心理養份?鼓勵、自信自尊、夢想自尊、獨立責任積極的情緒積極的、健康、催人奮進的、充滿希望、給人力量的能量。正能量嘲諷、打擊羞辱、孤立打罵、蔑視忽視……能迅速把人的心情拉低,讓人消沉、墮落的人和事。負能量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學習,出現各種各樣行為問題,很多情況下,是他接受的負能量太多。讓他產生了較低的自尊水平、失去目標與夢想、沒有責任感、情緒不穩定等,從而讓他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老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能正量,遠離負能量的能量場。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給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心理營養。什么是自尊?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它主要是指個人對自我價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體驗。簡單來說,自尊就是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是不是接納自己。大量的個案例表明,孩子的許多心理行為問題都與他的自尊水平有關。孩子的學習動力也與他們的自尊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自尊水平受什么影響?感覺到自己被愛、被理解、被接納,被喜歡、被尊重。歸屬感歸屬感感覺自己有用、有影響力、有能力,別人需要自己。自尊水平高:責任感 、自律性就越強,更愿意去追求夢想,去關愛他人。自尊水平低:就會產生自我否定,不自信,自我放棄,自暴自棄。我們在看一個有行為問題的孩子時,不要只看到問題本身。要透過問題,看到問題背后的東西,也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反思我們是否滿足了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這樣,你就真的看到了孩子!二、打造健康能量場,重啟學習動力1.處理好師生的情緒2.通過儀式化活動提升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3.用夢想點燃孩子學習動力4.讓師愛成為鼓勵孩子學習的動力5.幫學生消除學習阻力1.處理好學生的情緒心理學實驗11世紀,人們做 了這樣 個實驗:將同窩出生的兩只小羊放在同一條件下喂養,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只小羊旁邊拴著一只狼。結果這只小羊在本年度恐懼與過度焦慮的消極情緒下,逐漸瘦弱,不久就死了;另一只沒有看到狼的小羊則健壯地成長。情緒不同,結果不同。喜悅、快樂等積極情緒:促進身心健康,對生活和學習起著積極作用;而悲傷、恐懼、憤怒、害怕、焦慮等消極情緒:影響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影響人際關系,甚至令人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的沖動行為。情緒的影響壓抑、焦慮、抑郁、緊張、煩躁不安、傷心難過、憤怒疫情期間孩子容易出現的消極情緒多動、攻擊、破壞、拖拉、不專注、厭學學生情緒調節方法行為調節:30秒拍手、拔河、跳繩情緒表達:涂鴉、傾訴正念呼吸:壓抑、焦慮、抑郁、緊張、煩躁不安、傷心難過、憤怒疫情期間孩子容易出現的消極情緒身體出問題!工作效率低!工作無動力!言行不當!1.處理好自身的情緒情緒的傳染性 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 當對學生發脾氣時,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憤怒往往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是一種能力!教師情緒調節方法學會感恩處理好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學會覺察情緒情緒都是基于人的需求是否滿足覺察情緒“聆聽”自己的情緒。深入地體會自己正經歷的感受是什么:是內疚?怨恨?害怕?驚訝?還是哀傷?究竟哪種情緒是你目前最主要的情緒。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都有哪些情緒?它在身體的什么部位?沒有覺察到的事,就會變成你的命運。-----榮格當你開始覺察到你的情緒時,改變就開始了!試著去感受這份情緒,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比如:身體在這種情緒之下出現了什么樣的姿勢?心跳有什么改變?呼吸有了什么樣的變化?接納情緒當你開始接納你的情緒時,情緒就逐漸化解了!究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情緒背后還有哪些情緒?情緒背后真正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與情緒對話通過與情緒對話,你也許會發現,原來你憤怒的背后是一種悲傷,悲傷是因為你渴望得到關愛、得到尊重、得到理解與支持。原來你煩躁的背后是對自己的不滿意。與情緒對話,了解內心真正的需求!讓自己的情緒展現出來,說給你信任的人聽。有些情緒用語言不太容易表達,可以通過繪畫、彈琴、跳舞、寫作等方法表達。學會傾訴與表達壓抑情緒只能讓我們變得更糟糕!合理地表達情緒,釋放負面情緒給我們帶來的壓力,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質量!情緒就像一個送信人,他送的每一封信都來自于我們的內心深處,其中包含著許多重要的信息,好好解讀它,會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請善待負面情緒,和它友好相處!2. 通過儀式化提升歸屬感和價值感古代儀式感現代儀式感儀式是對意義的承載和表達!通過一個體驗式的儀式活動,營造健康的能量場,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老師、同學有溫度的愛,產生歸屬感和價值感,提升自尊水平!(1)啟動歡迎儀式——師生、生生擁抱或握手“真想你,或見到你真高興!”(2)分享快樂(3)集體活動:合唱、打掃除……(人人都參與)3. 用夢想點燃孩子學習動力心理學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向著10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進發。第一組人,只告訴他要去某個地方,沒有其它的信息,跟著向導走就行。第二組人,告訴他要去某個地方,大致的行程,需要多長時間。第三組人,告訴他要去某個地方,明確的距離,共需要多長時間,每一段距離需要多長時間,路途中每一公里會有一塊里程碑。實驗結果第一組人,走的過程中,不斷抱怨路長、難走,最后放棄了。第二組人,走過一半的時候,情緒開如低落,疲憊不堪,但堅持走完了。第三組人,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結果,他們很快就開心地到達了目的地。對于這一實驗,心理學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目標的時候,并能把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到達目標。實驗結果心中沒有夢想生活沒有目標渾渾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美國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理念:每個孩子都很優秀!積極挖掘孩子的興趣點!討論夢想分析實現夢想的途徑強化夢想挖掘興趣點倒推頭腦風暴將夢想公之與眾生涯幻游體驗與家長溝通4. 讓師愛成為鼓勵孩子學習的動力學會欣賞陶行知4顆糖的故事——運用心理學理念:轉念之間(突然改變想法,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陶知知運用這一方法,發現了這個孩子遵守約定、敢于擔當、勇于認錯、有正義感的優秀品質,并設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這些美好品質。讓孩子感覺到了校長對他的尊重,提升了孩子的自尊水平。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行為不斷重復形成信念,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老師要學會轉念,把看到的缺點轉變成優點,并且欣賞他,就能給孩子很大的幫助,甚至改變一個孩子的信念。網上曾流傳一個故事:母親的三次家長會。上幼兒園是,當老師告訴媽媽,孩子坐不住,這個媽媽告訴孩子說:“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做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了,因為只有寶寶進步了。”上小學時,當老師對母親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名49名,我們懷疑你兒子智力是不是有些障礙,你最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媽媽卻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老師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你一定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孩子上了初中,當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還不太把握。”她卻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老師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最后,兒子在媽媽愛的鼓勵下,考上了清華大學。你發現班里一個學習倒數的孩子,交上的作業是抄的同學的,你會怎么做?轉念之間訓練: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維護學生自尊讓學生感覺到公平!尊重每個來到你面前的、沒有權利選擇的每個不同的孩子。理念: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后進生”轉換5.幫學生消除學習阻力同學關系障礙師生關系障礙家庭關系障礙學習上的障礙5.幫學生消除學習阻力同學關系障礙師生關系障礙家庭關系障礙學習上的障礙首先,尊重家長!方法:同理心,即,你作為家長,被老師叫去交流的時候,你希望老師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對待你的學生家長!)其次,明確:反饋信息的目的是為解決問題。不是告狀和發泄情緒。方法:和家長共同探討改變孩子的方法、策略。引導家長,用正確的教養方式,來幫助孩子成長。能量場學校班級家庭社會歸屬感 價值感自尊1.處理好師生的情緒2.通過儀式化活動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和價值感3.用夢想點燃學生學習動力4.讓師愛成為鼓勵學生學習的動力5.幫學生消除學習阻力分享一段話以共勉!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說過:“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讓人開心,能傷人也可以救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