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聚焦 “公共場所在哪里”,通過界定公共場所、引導學生列舉與分享相關經歷,幫助學生認識公共場所的多樣性及對生活的意義,是培養學生公共意識、文明素養的基礎內容,為后續探討公共場所文明行為做鋪墊。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日常接觸多種公共場所,但對 “公共場所” 概念的清晰認知不足,且對其承載的生活意義感悟較淺。他們有豐富生活體驗,可借交流分享、情境探究,深化對公共場所的理解,提升公共生活感知力。核心素養分析(一)政治認同 感受公共場所對社會生活的重要價值,認同 “公共生活需共同維護” 的理念,增強公共生活參與感。 (二)道德素養 養成關注公共場所、珍視公共生活經歷的道德品質,提升在公共場所文明行事的意識。 (三)法治觀念 滲透 “遵守公共場所規則,維護公共秩序” 的意識,保障公共生活有序開展。 (四)健全人格 通過回憶公共場所經歷,培養懷舊情感與社會認知,塑造積極參與公共生活的人格特質。 (五)責任意識 明晰認識公共場所、維護其良好環境與秩序是公民責任,主動關注與參與公共生活。教學重點準確識別生活中的公共場所,理解其對個人生活與成長的意義。教學難點深入感悟公共場所承載的生活價值,將對公共場所的認知轉化為主動維護的意識。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含各類公共場所圖片、情境故事素材 )、“公共場所探索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和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展示校園、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的拼圖碎片,讓學生猜場景,提問:“這些大家常去、共同活動的地方叫什么?” 引出 “公共場所在哪里”,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 1. 新知講解(10 分鐘) 教師活動:結合教材,講解:“家庭以外,大家共同活動的場所,像學校、商場、醫院等,就是公共場所。” 提問:“說說你知道的公共場所,它給你啥感受?” 學生活動:列舉公共場所,分享初步印象,建立概念認知。 設計意圖:借教材定義與生活列舉,讓學生清晰理解 “公共場所” 概念,開啟學習。 2. 課堂練習(8 分鐘) 教師活動:發放 “公共場所探索卡”,分組讓學生填寫 “我去過的公共場所:;在那里做的事:(如學習、購物 )” ,全班交流,梳理公共場所類型與功能。 學生活動:分組合作,梳理、交流公共場所經歷,深化對其多樣性的認知。 設計意圖:通過梳理經歷,系統認識公共場所的多元類型與功能,強化生活關聯。 3. 課堂小結(5 分鐘) 教師活動:總結:“我們知道了學校、商場等是公共場所,它們方便大家生活!這些場所還藏著我們的回憶,一起找找!” 學生活動:跟隨總結,為探究公共場所的生活意義做鋪墊。 設計意圖:歸納概念認知,引出公共場所的情感價值探究,銜接教學環節。 4. 新知講解(7 分鐘) 教師活動:展示教材中公共場所承載回憶的案例(村頭大樹下、小花園 ),講解:“公共場所記錄我們的成長、回憶,見證生活足跡。” 提問:“分享你在公共場所最難忘的事!” 學生活動:回憶交流公共場所的故事,感受其情感價值。 設計意圖:借教材案例與生活分享,讓學生領悟公共場所承載的生活意義,深化認知。 5. 課堂練習(5 分鐘) 教師活動:開展 “故事拼圖” 游戲,將公共場所回憶故事拆分為片段,讓學生分組拼接并講述,評選 “最動人公共生活故事”。 學生活動:參與故事拼接與講述,強化對公共場所情感價值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互動,深化對公共場所承載回憶、見證成長的感悟,提升情感體驗。 6. 課堂小結(3 分鐘) 教師活動:總結:“公共場所不僅是活動的地方,還裝著我們的回憶、成長!我們要認識它們、珍惜在其中的生活,還要維護好它們!” 學生活動:跟隨總結,樹立珍視與維護公共場所的意識。 設計意圖:系統歸納公共場所的多元價值,強化學生對其的情感認同與責任意識。三、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下列屬于公共場所的是( ) A. 自己家 B. 學校操場 C. 朋友家 答案:B 解析:A、C 是私人空間;B 是大家共同活動的場所,選 B。 公共場所的作用是( ) A. 僅供玩耍 B. 方便大家生活、承載回憶 C. 沒有特別作用 答案:B 解析:A 表述片面;C 否定其價值,B 符合教材中公共場所的意義,選 B。 我們可以在公共場所( ) A. 隨意破壞設施 B. 遵守規則、文明活動 C. 大聲喧嘩影響他人 答案:B 解析:A、C 是不文明行為;B 是正確做法,選 B。 判斷題 只有大型商場、公園才是公共場所,學校不是。( ) 答案:× 解析:學校是大家共同活動的場所,屬于公共場所,所以錯誤。 公共場所能留下我們的回憶、見證成長。( ) 答案:√ 解析:符合教材中公共場所的情感價值,正確。 在公共場所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不用管別人。( ) 答案:× 解析:需遵守規則、文明行事,所以錯誤。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學校、商場等公共場所,知道它們方便生活,還藏著我們的回憶!讓我們珍惜這些地方,下次去公共場所,要文明又開心喲!”五、布置作業 繪制 “我最愛的公共場所” 手抄報,畫上場所樣子和難忘故事。 周末和家人去公共場所(如公園 ),記錄新的經歷與發現,下節課分享。板書設計公共場所的文明素養 —— 公共場所在哪里 概念:家庭外,大家共同活動的場所(學校、商場…… ) 價值:方便生活,承載回憶、見證成長 行動:認識、珍惜,文明參與教學反思教學中借多環節讓學生認識公共場所,但部分學生對其情感價值理解較淺。后續可組織 “公共場所回憶展”,讓學生展示照片、講述故事;同時,開展 “文明小使者” 行動,在公共場所實踐文明行為,鞏固教學效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公共場所的文明素養第10課第四單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統編版)三年級上第1課時 公共場所在哪里1234567素養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1素養目標政治認同:理解公共場所是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間,認同維護公共場所秩序與環境對社會和諧的價值,增強社會公共生活的歸屬感。道德素養:感受公共場所承載的美好回憶與成長意義,培養愛護公共場所、珍惜公共生活的品德,提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意識。法治觀念:認識到公共場所是大家共同活動的區域,需遵守公共規則,初步理解法治對維護公共場所秩序的保障作用,增強規則意識。健全人格:通過識別、分享公共場所,塑造關注社會生活、善于回憶與表達的人格特質,提升社會認知與情感交流能力。責任意識:明確在公共場所應履行愛護環境、維護秩序的責任,激發主動參與公共生活、守護公共空間的責任意識。2新知導入對比教材中大型公共場所(如火車站 )的圖片,“同學們,這是哪里?生活中還有哪些大家一起活動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會參與公共生活。人人都遵守規則,言行文明,互幫互助,公共生活才會和諧美好。3新知講解第一模塊:公共場所在哪里生活中的很多活動發生在家庭以外的各種場所。學校、商場、 醫院、公園……這些大家共同活動的場所,就是公共場所。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情境,把故事續編下去。小組成員輪流發言,發言中至少提及一個公共場所,看哪個組提到的公共場所多。活動園情境二:喬喬下樓時扭傷了腳。情境三:麗麗去鄉下奶奶家過暑假。情境四:薇薇和媽媽上街買東西。情境五: … …在我們的記憶中,有很多活動發生在公共場所。這里承載著我 們的回憶,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記錄著我們生活的一個個足跡。村頭的大樹下是我童年的游樂場。我們在這里乘涼、玩游戲,比誰的紙飛機飛得遠。這里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媽媽說,我第一次走路就是在樓下的小花園。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家經常在這里滑滑梯、捉迷藏。現在,我時常在這里陪奶奶散步。小小的花園,見證了我的成長。6課堂練習1. 單項選擇題(1)下列屬于公共場所的是( )A. 自己家的客廳B. 學校的操場C. 朋友家的小院(2)公共場所的特征是( )A. 只有家人能去B. 大家共同活動,家庭以外的場所C. 隨便破壞也沒關系(3)公共場所對我們的意義是( )A. 沒有特別意義B. 承載回憶、見證成長C. 只能用來玩耍BBB2. 判斷題(1)學校、商場、公園都是公共場所。( )(2)公共場所是個人專屬的,別人不能隨便去。( )(3)我們在公共場所的經歷能留下美好回憶。( )√×√5課堂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好多公共場所,知道它們是大家共同活動的地方!這些地方還藏著我們的成長故事和快樂回憶!讓我們好好愛護公共場所,繼續在公共生活里留下美好呀!7板書設計10.公共場所的文明素養公共場所在哪里概念特征:大家共同活動、家庭以外的場所(學校、商場等 )情境續編:挖掘更多公共場所(圖書館、郵局等 )意義價值:承載回憶、見證成長,豐富生活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堂無憂】第10課《公共場所的文明素養》第1課時 公共場所在哪里 教學課件.pptx 【課堂無憂】第10課《公共場所的文明素養》第1課時 公共場所在哪里 教案設計.docx 視頻素材:公共廁所默默服務.mp4 視頻素材:公共場所有哪些?.mp4 視頻素材:公共場所的意義.mp4 視頻素材:公共設施默默服務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