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五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第1課時 文明有禮情境導入同學們,杭州亞運會帶給我們很多美好的記憶,在這場盛大的亞洲體育盛會中,我們看到了各國運動員的精彩表現,也看到了志愿者和觀眾的積極參與。大家想一想,是什么讓整個亞運會現場如此和諧、有序且充滿魅力呢?其中文明有禮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文明有禮”這個主題。【議學情境】杭州亞運會“小青荷”貢獻力量,傳遞友愛與溫暖。杭州亞運會志愿者幫助各國運動員解決問題,通過禮貌的語言、得體的舉止,讓外國運動員連連稱贊。【議學任務】1.志愿者的哪些具體行為體現文明有禮?請結合視頻舉例說明。2.從志愿者的表現中,你認為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議學活動】1.小組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議學任務展開討論,記錄小組的觀點和想法。精彩課堂總議題:“明”文明有禮,“踐” 文明有禮子議題1:文明有禮如何體現個人基本素質2.個人展示: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組間分享,其他組同學可以補充發言。【預設】1.微笑服務。如,志愿者面對各國運動員、觀眾時,始終保持自然真誠的微笑,體現友好與尊重。2.耐心指導。語言的表達;遞送物品時雙手遞接;等等。教師提示:也可以表格形式呈現。【教師小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體現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樹立真誠待人的良好形象,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志愿者禮貌的語言展示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質,得體的舉止展現了自身的修養和專業素養,樹立了真誠待人的良好形象。子議題2:文明有禮怎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議學情境】呈現杭州亞運會期間,賽場內觀眾為各國運動員公平喝彩,不同國家運動員之間和諧共處的簡短報道。情境一 在杭州亞運會的賽場上,觀眾不分彼此、不論成敗,為每一位運動員的堅持與熱愛喝彩。在女子體操跳馬決賽上,48歲的烏茲別克斯坦體操“老將”丘索維金娜落地的一瞬間,體育館內歡呼雷動,掌聲久久不息,她也頻頻向看臺觀眾回以飛吻、比心致謝。情境二 在女子50米蝶泳決賽中,“蝶后”張雨霏斬獲其在此屆亞運會的第六枚金牌,日本名將池江璃花子摘得銅牌。比賽結束后,這對亞洲泳壇女子項目的最大對手握手致意,二人的友情故事又見溫暖續章。【議學任務】學生分析這些文明行為對營造和諧社會氛圍的積極影響,思考如果缺乏這些文明行為會出現怎樣的情況。【議學活動】1.小組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觀眾、運動員等不同的視角,圍繞議學任務展開討論,記錄小組的觀點和想法。2.個人展示: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組間分享,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發言。【預設】1.(積極影響)讓運動員感受到尊重和支持,即使失敗也能獲得心理安慰,傳遞溫暖。2.(缺乏文明帶來的后果)只為本國選手歡呼,對外國運動員喝倒彩,可能引發不同群體間的對立,甚至上升為語言、肢體沖突,破壞社會和諧。【教師小結】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文明有禮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減少矛盾沖突,維護良好秩序,提升人們的安全感和尊嚴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氛圍,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在杭州亞運會這樣的場合,文明有禮促進了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們友好交流,使整個社會和諧發展。子議題3:文明有禮如何塑造良好國家形象【議學情境】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成員紛紛對本屆亞運會的各項組織工作給予積極評價,并表示一定會帶著家人和朋友再次來到中國旅游參觀。【議學任務】1.結合新聞,分析中國在亞運會中通過哪些文明行為塑造了國家形象。2.作為青少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哪些具體行動為國家形象加分?【議學活動】1.小組討論:結合新聞內容,梳理中國在亞運會中展現的文明行為,這些行為讓外國代表團感受到怎樣的中國的形象?2.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結合討論結果發言,其他同學可補充。【預設】1.觀眾角度。2.志愿者服務的角度。3.賽事組織的角度。【教師小結】文明有禮塑造良好國家形象。文明有禮是國際交往的“通行證”,有利于不同國家的人們深化交流,增進友誼,有利于體現民族尊嚴、展現國家形象。在國際交往中,每一個文明細節都是國家形象的“微窗口”。亞運會中,中國的接待禮儀使各國運動員和觀眾感到賓至如歸,展現了“好客之道”的傳統文化,以志愿者的真誠服務傳遞了“友善和諧”的價值理念,這些不僅是個人素養的體現,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詮釋。我們在生活中踐行的文明規范,就是在以實際行動為國家形象增添亮色。子議題4:如何在社會生活中做到文明有禮【議學情境】自主創設多個日常生活場景,如餐桌、校園、過節等。【議學任務】學生分組討論展現文明有禮的行為,并歸納在此場景下應遵循的文明禮儀。【議學活動】1.學生分組抽取場景,設計并演繹文明行為片段,其他小組記錄優點與不足,準備點評。2.演繹結束后,小組結合演繹內容,總結該場景下的禮儀規范,其他組同學可以補充發言。【教師小結】教師對相關場景中應遵循的文明禮儀進行總結。不同場景對文明有禮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在校園交往中,應側重尊師愛友,如課堂舉手發言、課后致謝老師、與同學友好相處等等。但核心要求始終是一致的,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增強文明有禮意識,講文明、懂禮貌、守禮儀,營造良好社會風尚。做文明有禮的人,要言談文明、舉止端莊;要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評價設計】本節課我們以杭州亞運會為背景,深入探討了文明有禮這一重要主題。我們學到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塑造良好國家形象。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記住,你文明的一言一行,都是個人素養的鏡子,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國家形象的縮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把文明有禮融入舉手投足,讓文明之花在生活中處處綻放。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第1課時 文明有禮教學特色1.以杭州亞運會為背景,緊密結合熱點事件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文明有禮在現實中的重要性。2.通過豐富多樣的情境設置,如視頻案例、圖片展示、場景演繹等,為學生打造沉浸式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和踐行文明有禮,凸顯教學的直觀性和實效性。3.設計小組討論、個人展示等多種學生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提升課堂參與度,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的。課堂評價1.“小青荷”代指杭州亞運會賽會志愿者,他們用熱心、舒心、暖心的服務,織就城市最亮麗的風景線。“小青荷”在服務中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等,其意義在于( )①樹立真誠待人的良好形象②直接獲得他人的物質回報③迅速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水平④展示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質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D2.在公交車上,乘客主動為老人讓座、有序排隊上下車;在商場里,顧客耐心等待店員服務、輕聲交流。這些文明行為共同體現了文明有禮( )①能夠消除人際間的所有矛盾②提升人們的安全感和尊嚴感③直接推動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④是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C3.文明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某社區就建設文明社區向居民征求意見,以下同學的看法中,體現文明有禮要求的是( )①小明:“見到鄰居長輩主動打招呼,禮貌問候。”②小剛:“定期清理樓道雜物,保持消防通道暢通。”③小紅:“在社區群里隨意發表未經證實的消息。”④小麗:“廣場舞音樂開最大聲,反正自己開心最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4.“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文明有禮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直接體現的是( )①民族尊嚴,展現國家形象②人們的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情況③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氛圍④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際交往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B5.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也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作為“禮儀之邦”的傳承者,我們應該( )①語言文明,說話和氣②著裝得體,舉止端莊③以禮待人,尊重對方④自以為是,盛氣凌人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A6.文明校園建設,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具有深遠意義。同時,文明校園建設對于素質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能給予學生情感的精神食糧,使學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發展、快樂生活、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某校正努力創建省級文明校園。(1)創建省級文明校園,學校實際能開展怎樣的活動?(2)說說你的校園還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為。(3)說說在促進省級文明校園創建中,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禮的學生。(1)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制作宣傳活動、開展“文明有禮”主題班會等。(言之有理即可)(2)示例:公共禮儀與環境層面:語言不文明(說臟話、給同學起綽號);破壞校園公物(如在桌椅上刻字、踩踏草坪);隨手丟棄垃圾、食堂用餐后不清理餐盤;等等。人際交往方面:校園欺凌(肢體沖突、言語辱罵、孤立同學);不尊重師長;等等。(言之有理即可)(3)示例:可從“自身行為”方面作答。如穿戴整潔,符合中學生標準;課堂上坐姿端正,發言先舉手;考試時遵守考場紀律,不作弊、不抄襲;遇見老師主動問候,進出辦公室先敲門;用餐時自覺排隊;愛護校園環境,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不隨地吐痰、亂涂亂畫;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