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評估測試卷(總分:100分 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1~10小題每題3分,11~12小題每題4分,共3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2025哈爾濱期中)某市一小區居民樓發生火災,由于小區周邊消防通道被隔離樁、停放的轎車等占用,消防車無法到達火災現場,最終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車輛,才給消防車讓出一條路。為了暢通消防通道這一“生命通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村居兩委要為暢通消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B.居民可以根據個人需要隨意更改消防通道C.小區物業要嚴格執法,懲處占道停車行為 D.每個公民都應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下列情境屬于文明有禮的是 ( )A.小竟與朋友交往時盛氣凌人,凡事必占上風才肯罷休B.小美在自習課上討論問題聲音非常大C.大祥在校園里喜歡穿奇裝異服,以此向同學們證明自己的獨特D.小桐認真聽博物館工作人員講解,并在結束時微笑致謝3.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孫穎莎與陳夢勝利會師、強強對決。本該是一場讓球迷賞心悅目的比賽,卻被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掃了興、添了堵。“喝倒彩”“傾向性明顯的歡呼”“陳夢獲勝后,一些球迷在頒獎禮上大放噓聲”……如此“謎之操作”,驚掉了國內觀眾的下巴,也讓不少外國友人莫名其妙。這些不和諧的聲音讓我們想到以下做人做事的道理 ( )①社會生活講道德,要尊重他人,以禮待人 ②文明觀賽體現個人的內在修養、民族尊嚴和國家形象 ③要學會欣賞他人,友善待人 ④做文明有禮的觀賽者,更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5長春期末)2024年2月27日,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發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省份評級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醫藥企業情況。對此,你想對失信醫藥企業說的話是 ( )A.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B.人以誠信立身C.誠信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D.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5.以下情景蘊含一個共同的主題,你覺得這個主題是 ( )◇快遞員撿到客戶遺失的手機,主動聯系歸還,贏得客戶信任與好評◇顧客多付錢,小店老板發現后立即聯系退款,良心經營贏得回頭客◇學生在校園撿到錢包,內含現金和證件,主動上交失物招領處◇某企業因產品問題主動召回并賠償,良好行為提升品牌聲譽A.維護秩序 B.尊重他人C.以禮待人 D.誠實守信6.對下面漫畫中開車人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 ( )①沒有做到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②缺乏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意識 ③既違背了道德,又觸犯了法律 ④不講原則地體諒和包容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從1999年至2024年11月,網名為“順其自然”的網友每年都會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已累計捐款1 686萬元。“順其自然”的捐款已經全部用于助學濟困。對“順其自然”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有 ( )①踐行了友善的價值準則 ②展現了助人為樂的美德 ③彰顯了誠信守法的情操 ④體現了文明有禮的處世之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外賣小哥小王在送餐途中撞上行人楊某。事故發生后,因楊某與小王、某配送平臺公司和某保險公司就賠償問題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楊某將小王、配送平臺公司以及保險公司訴至人民法院。最終人民法院判決該保險公司賠付楊某7萬元,而該配送平臺公司和小王賠償楊某2萬余元。這表明 ( )A.遇到侵害,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權B.公民遇到人身關系的爭議,可以提起刑事訴訟C.遇到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D.依法辦事就是要通過法治方式表達一切訴求9.某校在深化校園創建活動中,要求學生樹立法治觀念,維護法律權威。法治觀念體現為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下列同學們的行為,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未滿16周歲不騎電動車 B.撿到手機后主動交還失主C.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D.破壞路燈和座椅等公共設施10.“維權,但不能違法!”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法治觀念體現為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和服從 ②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 ③只要是合法的訴求和愿望,采用任何方式維權都可以 ④不能采用違法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5張家口期中)近些年,全國各地興起了“夜經濟”和“擺攤熱”,這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小的問題,無序擺攤既占用了公共區域,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隱患,亟待規范和引導。據此回答11~12小題。11.發展地攤經濟,一方面要考慮百姓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找準方法,對地攤和夜市進行規范。某地計劃對多個路段流動攤販進行規范試點。對于是否需要對流動攤販進行規范,正確的態度是 ( )A.需要規范,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B.需要規范,生產秩序是重要的社會秩序C.不需規范,發展經濟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D.不需規范,因為侵犯了攤販的自由和權利12.先進村菜市場每天的人氣都很旺,但是卻一點也不臟亂——平整的水泥地面,透明的玻璃窗,排水溝也裝上了蓋板,各類產品按區分布,管理員隨時清潔打掃。這井然的秩序得益于當地強化菜市場的管理規定。這說明 ( )①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②社會的有序運行主要依靠他律 ③良好的社會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④社會規則維護有序的社會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13題18分,14題20分,15題24分,共62分)13.認真觀察漫畫,回答問題。漫畫一 漫畫二 漫畫三(1)根據漫畫一、漫畫二的行為,簡要分析社會生活為什么離不開秩序。(8分)(2)觀察漫畫三后,小凡同學說:“維護秩序靠規則。”你同意這一觀點嗎 請說明理由。(10分)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小區內,張大爺在自家陽臺外安裝了一個大型晾衣架,嚴重影響了樓下鄰居李女士家的采光。李女士多次與張大爺溝通,希望他能拆除或調整晾衣架位置,但張大爺認為這是自己家的陽臺,想怎么安裝是自己的自由,拒不配合。李女士一氣之下,找來幾個朋友,趁張大爺不在家時,強行拆除了晾衣架,還損壞了陽臺的部分設施。張大爺回家后發現晾衣架被拆,十分憤怒,與李女士發生了激烈爭吵,雙方矛盾進一步升級。后來,小區居委會得知此事,出面調解。在調解過程中,工作人員向雙方講解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指出張大爺安裝晾衣架影響他人采光,侵犯了李女士的相鄰權;而李女士未經張大爺同意強行拆除晾衣架并損壞其財物,也屬于違法行為。雙方聽后,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最終,在居委會的調解下,張大爺重新調整了晾衣架的位置,李女士賠償了張大爺陽臺設施的損失,雙方握手言和。(1)請結合材料,運用“學會依法辦事”的相關知識分析張大爺和李女士的行為分別違反了什么原則。(8分)(2)從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角度,談談材料給我們的啟示。(12分)15.(2025珠海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校開展了“打造誠信校園,做誠信學生”的主題教育,以下是八年級(2)班三個小組設計的部分活動內容,請你參與其中。【活動一】第一小組開展了誠信漫畫創作比賽,下面是其中的兩幅作品。漫畫一 漫畫二【活動二】第二小組開展了誠信小調查活動,隨機選取158名同學進行誠實守信狀況的調查,并獲得如下結果:欺騙過老師和家長的 考試作過弊的 抄襲過作業的 涂改過試卷分數的 有過不守承諾現象的18人 14人 36人 5人 27人【活動三】第三小組開展了“模擬政協”活動,同學們共同起草了一份“你我攜手,共建誠信社會”的提案,就當前我國誠信社會建設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受到師生的高度好評。(1)請你為【活動一】中的兩幅作品各自擬定一個標題。(4分)(2)【活動二】的表格反映出什么信息 據此,請談談學校開展誠信教育的緣由。(8分)(3)綜合以上信息,請你為【活動三】中如何構建誠信社會向廣大同學們提出建議。(12分)【詳解答案】1.D 解析:本題考查遵守社會規則。私家車占用消防通道的做法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是缺乏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的表現,作為公民要自覺遵守規則,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D說法正確;村居兩委沒有立法權,并不能提供法律保障,A說法錯誤;居民沒有權利隨意更改消防通道,B說法錯誤;小區物業沒有執法權,C說法錯誤。故選D。2.D 解析:本題考查文明有禮。文明有禮要求做到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分析四個選項,認真聽工作人員講解,結束時微笑致謝體現了態度謙和,舉止端莊,D符合題意;盛氣凌人、凡事必占上風的行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不屬于文明有禮,A說法錯誤;在自習課上大聲討論問題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這是不文明的行為,不屬于文明有禮,B說法錯誤;文明有禮要求做到儀表整潔,穿奇裝異服不符合校園的著裝要求,不屬于文明有禮,C說法錯誤。故選D。3.A 解析:本題考查文明有禮、尊重他人。分析題文,“不和諧的聲音”反映了觀賽者在道德和文明方面的不足,警示我們社會生活講道德,要尊重他人,以禮待人;文明觀賽體現個人的內在修養、民族尊嚴和國家形象;要學會欣賞他人,友善待人。①②③符合題意。規則的遵守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④說法錯誤。故選A。4.A 解析:本題考查誠信的重要性。題文材料強調了誠信對企業的重要性,A符合題意;B是誠信對個人的重要性的表現,不符合題意;C是誠信對社會進步的作用,不符合題意;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要求之一,D說法錯誤。故選A。5.D 解析:本題考查誠實守信。維護秩序、尊重他人、以禮待人,在題文中沒有體現,A、B、C不符合題意;快遞員撿到他人遺失的手機主動歸還、發現多付錢后主動聯系退款、學生撿到錢包主動上交失物招領處、某企業發現產品有問題主動召回并賠償,都體現了誠實守信,D符合題意。故選D。6.A 解析:本題考查友善待人。分析漫畫人物的言行,開車司機路過行人時,車速過快,導致將水濺到了行人身上,說明司機沒有考慮到他人感受,是缺乏尊重他人意識的表現,沒有做到換位思考,與人為善,①②說法正確;材料中司機的行為并沒有觸犯法律,③說法錯誤;體諒和包容他人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④。故選A。7.A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名為“順其自然”的網友每年都會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踐行了友善的價值準則,展現了助人為樂的美德,①②說法正確;題干沒有體現誠信守法、文明有禮,③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8.C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辦事。題干中,楊某將小王、配送平臺公司以及保險公司訴至人民法院,這說明遇到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C符合題意;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不是法律服務機構,A說法錯誤;材料涉及的是民事訴訟,B排除;“一切”說法絕對,D說法錯誤。故選C。9.D 解析:本題考查樹立法治觀念。樹立法治觀念,要求我們維護法律權威,發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比如未滿16周歲不騎電動車、撿到手機后主動交還失主、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都是具有法治觀念的表現,A、B、C說法正確;破壞路燈和座椅等公共設施,這屬于損壞公共財物,是違法行為,缺乏法治觀念,D說法錯誤。本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故選D。10.B 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辦事的要求。材料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學會依法維權,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不能采用違法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②④說法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學會依法維權,①不符合題意;我們要采用合法的方式維權,③說法錯誤。故選B。11.A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秩序的重要性。要對流動攤販進行規范,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A說法正確;題干沒有涉及生產秩序,B說法不符合題意;流動攤販需要進行規范,C、D說法錯誤。故選A。12.B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先進村菜市場井然的秩序得益于當地強化菜市場的管理規定,說明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維護有序的社會環境,①④說法正確;社會的有序運行依靠自律和他律,②說法錯誤;良好的社會秩序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社會規則等多種因素共同維護的,③說法錯誤。故選B。13.(1)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社會正常運行需要每個社會成員各司其職、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安全、有序、和諧的社會環境。(2)同意。①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社會規則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明確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如何行使權利、承擔責任,從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不遵守社會規則,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甚至會受到紀律的處罰、法律的制裁。14.(1)①張大爺的行為違反了“自覺守法”原則,其安裝晾衣架影響樓下鄰居采光,侵犯了李女士的相鄰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②李女士行為違背了“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原則。她在與張大爺溝通無果后,沒有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而是采取暴力拆除的方式,損壞張大爺財物,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沒有正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2)①自覺守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想一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法,如果違反法律會有什么后果;在行動上以法律為準繩,自覺遵守法律的各項規定。②遇事找法。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主動咨詢相關專業人士,充分利用能夠提供法律服務的組織和機構,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③解決問題靠法。當生活中遇到矛盾糾紛,特別是自己或他人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我們要學會以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通過法律途徑、運用法律武器加以解決。15.(1)漫畫一標題:《誠信為本,一諾千金》漫畫二標題:《誠信是金,失信可恥》(2)信息:調查結果顯示,在學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誠信行為,如欺騙老師和家長、考試作弊、抄襲作業、涂改試卷分數、不守承諾等,說明部分學生誠信意識淡薄。理由:①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②人以誠信立身。誠信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是一種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體現我們的內在修養與道德品質。③誠信促進社會文明。社會成員之間只有以誠相待、以信為本,才能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④誠信是我國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⑤學校開展誠信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構建誠信社會。(3)①真誠待人,積極履行承諾。我們要增強誠信意識,真心實意地與他人交往,對自己的言行負責。②講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我們應遵循道德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為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著想,又恪守誠信的要求,做一個有智慧的誠實守信者。③遵紀守法,珍惜誠信記錄。我們要身體力行弘揚誠信文化,珍惜個人信用,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風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