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國家利益至上 課后鞏固提升1.通過下面四幅圖片,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 成立三沙市 保護文化遺產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 保衛祖國領空A.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B.每個人都渴望安居樂業、家庭和睦C.國家好,大家才會好D.國家利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2.巴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她,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表明 ( )①個人是國家的脊梁 ②祖國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③國家離不開個人 ④每個人對國家都應懷有最深厚、最純潔、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5邯鄲期末)習近平總書記維護國家核心利益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根本遵循。下列屬于國家核心利益的有 ( )①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 ②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 ③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 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近年來,我國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提“顏”增“質”……由此可見 ( )A.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簡單相加B.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全部需求C.國家發展好,人民群眾才能幸福安康D.國家利益的實現要依靠人民艱苦奮斗5.“人民科學家”王小謨院士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主持研制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的雷達,引領中國預警機事業實現跨越式、系列化發展……他堅信“中國人一定能行”,終其一生為祖國國防事業打造“千里眼”。王小謨的事跡啟示我們 ( )A.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B.人民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C.要堅決同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D.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6.“有一種安全叫祖國接你回家。”2024年10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時指出:“我們已經安排兩批次共215位中國公民,分別搭乘輪船和包機從黎巴嫩安全撤離。”脫險的激動、回家的溫暖以及身為中國人的自豪,都濃縮成一句“強大的祖國是我們堅強的后盾”。可見 ( )①國家和人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②國家強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A.①④ B.①②C.③④ D.②③7.下列名言可以用來表達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關系的是 ( )①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②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③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④國既不國,家何能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8.2024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40年來,我國極地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一代代極地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局,勇斗極寒、堅韌不拔、拼搏奉獻、嚴謹求實、辛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這告訴我們 ( )①維護國家利益必須放棄個人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 ②參加極地事業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唯一表現 ③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④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俗話說:“國泰民可安,國強民也富,國強民不受辱,民強國不受侮。”這句話啟示我們 ( )A.要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B.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C.國家利益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來實現D.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10.百歲人生,70多年從醫。著名醫學家王振義始終致力于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他還告訴青年學子們:做人要有不斷攀高的雄心。由此可知,王振義被授予“共和國勛章”是因為他 ( )①堅持個人利益至上 ②自覺承擔社會責任 ③始終堅定愛國主義 ④感念父母養育之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1.(2025西安期末)2024年9月1日,國歌標準演奏曲譜和國歌官方錄音版本正式發布。此次發布了三個版本演奏曲譜和四個版本官方錄音,能夠涵蓋國歌使用的主要奏唱形式和使用場景。與此前歷史錄音版本相比,本次國歌官方錄音版本的錄制根據審定后的國歌標準演奏曲譜,對每分鐘96拍的錄制速度進行了統一。這有利于 ( )①增強國歌奏唱的嚴肅性和規范性 ②黨和國家的禮儀、禮樂制度的建設 ③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物質基礎 ④更好維護國歌的尊嚴、國家的尊嚴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錢偉長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1948年,當他有機會重返美國工作時,面對簽證申請表上的“若中美交戰,你是否忠于美國”一欄,他毫不猶豫地填上“否”,放棄了赴美機會。這告訴我們 ( )①要堅決維護個人利益,不放棄任何個人利益 ②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③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堅持國家利益為重 ④應心懷愛國之情,因為國家利益符合每一個人的利益需求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3.(2025張家口期末)下面關于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的思維導圖說明了 ( )①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②要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 ③我們應當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維護國家利益必須犧牲個人利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4.2025年4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這一行動 ( )①表明中國人民有堅決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 ②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 ③會破壞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引發軍事沖突 ④展示了解放軍強大的戰斗力和維護國家統一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跨學科·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千名學生舉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華大學救國會在《告全國民眾書》中悲憤地發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吶喊。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游行隊伍(1)你如何看待北平學生、清華大學救國會的示威游行 (2)一二·九運動中愛國學生們的行動對我們有何啟示 16.(2025眉山期末)【維護國家利益】為幫助同學們樹立維護國家利益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某中學八年級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向英雄人物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回答問題。“兩彈元勛”鄧稼先年輕時遠赴美國攻讀物理學。學成后,他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后,因參加原子彈研制這一國家機密工作,鄧稼先的身影只出現在有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與外界隔絕的生活。1964年,他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原子彈后,又馬上投入氫彈的研制工作。由于受到核輻射影響,1986年7月,鄧稼先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62歲。 同學們了解鄧稼先的感人事跡后,被他的愛國情懷深深折服,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小亮同學說:“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是完全對立的,維護國家利益必然會損害個人利益。”(1)指出材料中的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分別是什么。(2)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小亮同學的觀點進行辨析。【詳解答案】1.D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成立三沙市保護我國政治利益,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國家的文化利益,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保護國家經濟利益,保衛國家領空保護國家軍事利益,四幅圖片共同說明國家利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D說法正確;A、B、C說法與圖片內容無關,排除。故選D。2.C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巴金和鄧小平的語句都在強調我們需要熱愛我們的祖國,說明祖國是我們成長的搖籃,②符合題意;巴金和鄧小平的語句都強調我們離不開我們的祖國,都要熱愛祖國,說明每個人對國家都應懷有最深厚、最純潔、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④符合題意;材料中主要強調個人離不開國家,未體現個人是國家的脊梁,①不符合題意;材料中未體現國家離不開個人,③不符合題意。故選C。3.C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核心利益的內容。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國家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①②④符合題意;國家利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文化利益等,③不符合題意。故選C。4.C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題干中,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提“顏”增“質”……這說明國家發展好,人民群眾才能幸福安康,C符合題意;國家利益不是人民利益的簡單相加,A說法錯誤;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B說法錯誤;題干未涉及國家利益的實現要依靠人民艱苦奮斗,D不符合題意。故選C。5.A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題干中,王小謨院士堅信“中國人一定能行”,終其一生為祖國國防事業打造“千里眼”。王小謨的事跡啟示我們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A符合題意。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B說法錯誤。C選項說法與題干無關,不符合題意。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D說法錯誤。故選A。6.B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材料表明國家和人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國家強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①②符合題意;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③說法錯誤;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④說法錯誤。故選B。7.D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意思是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國既不國,家何能存”意思是如果一個國家失去了其應有的地位和功能,那么家庭也難以維持其正常的生活。這兩句可以用來表達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②④符合題意。①強調讀書人要好好讀書,而且要關心國事,不符合題意。③表達在人生路途上的種種挑戰與困境中,依然懷抱信心,勇往直前,最終將乘風破浪,實現自己的理想,不符合題意。故選D。8.D 解析:本題考查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必須放棄個人利益”觀點絕對化,維護國家利益不一定要放棄個人利益,①說法錯誤。“唯一表現”說法絕對化,維護國家利益的方式有很多,②說法錯誤。中國極地考察取得的豐碩成果和極地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啟示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把國家利益放到第一位。③④說法正確。故選D。9.B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分析材料,“國泰民可安,國強民也富,國強民不受辱,民強國不受侮。”這句話啟示我們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B說法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C 解析:本題考查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愛國主義。題干中,王振義始終致力于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體現了他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始終堅定愛國主義,②③符合題意;堅持國家利益至上,①說法錯誤;題干未涉及感念父母養育之恩,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11.A 解析:本題考查維護國家尊嚴。國歌標準演奏曲譜和國歌官方錄音版本正式發布。這有利于增強國歌奏唱的嚴肅性和規范性;有利于黨和國家的禮儀、禮樂制度的建設;有利于更好維護國歌的尊嚴、國家的尊嚴。①②④說法正確。材料所述并不能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物質基礎,③說法錯誤。故選A。12.C 解析:錢偉長為了國家利益放棄了赴美工作的機會,這告訴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堅持國家利益為重,②③說法正確;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必要時要放棄個人利益,①說法錯誤;國家利益不一定符合每一個人的利益需求,④說法錯誤。故選C。13.C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題干中的圖示體現了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依據教材知識,我們要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③符合題意。題干體現的是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維護國家利益不一定要犧牲個人利益,只有當二者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④說法錯誤。故選C。14.B 解析:解放軍在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向外界表明中國人民捍衛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①正確。此次演訓針對臺灣當局謀“獨”挑釁,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②正確。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是“臺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的縱容支持,中國開展聯合演訓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負責任之舉,不會引發軍事沖突,③錯誤。演訓中解放軍多種先進裝備參與,展示出強大的戰斗力,以及維護國家統一的能力,④正確。故選B。15.(1)北平學生、清華大學救國會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積極維護國家利益,是捍衛國家利益的體現。(2)發揚斗爭精神。當國家尊嚴受到侵犯、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發展受到阻撓時,我們應挺身而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利益。16.(1)國家利益:祖國發展或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個人利益:在美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2)小亮的觀點不正確。理由:①我們要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②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③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一致的。④有時,國家利益難免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⑤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顧全大局,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國家利益,必要時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