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積極奉獻社會 課后鞏固提升1.某企業家說:“責任是什么我講不清楚,但我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作為商人,我不能把質量差的化肥賣給農民;作為家庭成員,我要關心子女,孝敬父母。”這反映了 ( )①做負責任的人就是只對自己負責 ②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③每個人都要明確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 ④做負責任的人就是只對他人負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5南寧期末)作為一名社會成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以下做法能體現出對自己負責的是 ( )A.小閩遇到不會的題積極尋求老師幫助B.眼保健操期間,小凱總抓緊時間做作業C.上課期間,小可偷看自己喜歡的小說D.大課間體能訓練,小美總是敷衍對待3.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有利于個人 ( )A.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B.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C.一定獲得更加豐厚的物質回報D.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4.(2025重慶潼南區期末)我們享受的美好生活,無不受惠于他人對我們所負的責任。父母辛勤勞動,為我們提供衣食;老師諄諄教誨,幫助我們成長;解放軍戰士不畏嚴寒酷暑,用青春和熱血為我們守護和平與安寧……由此可見 ( )①在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②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基 ③只要對自己負責,就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④我們應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圖的寓意是 ( )所有的歲月靜好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A.父母承擔更多責任,子女不需要承擔責任B.很多人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責任C.責任只有付出代價,沒有獲得回報的權利D.在生活中,他人可以幫我們承擔所有責任6.每逢傳統佳節萬家團圓之時,總有人仍堅守崗位,他們是服務百姓暖人心的黨員干部,是守護健康“不打烊”的醫護工作者,是執勤巡邏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們以“一家不圓”換“萬家團圓”。他們的堅守 ( )A.體現責任擔當,彰顯出生命價值B.說明勞動光榮,要鼓勵節日加班C.是為了履行崗位職責、獲得榮譽D.啟示我們要舍棄家庭、無私奉獻7.(2025廣州期末)徐楓燦是我國陸軍首批自主培養的女飛行員,她曾自述:“我知道,光環背后更多是責任和使命,面對外界的各種聲音,實力和成績才是最好的回答,作為一名飛行戰斗員,就是要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為保家衛國時刻準備著。”她的言論 ( )①展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②彰顯了為國家盡責的使命感 ③體現了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 ④目的是獲取更多的個人榮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離休以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宗德經常作弘揚革命傳統的報告。有人擔心他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吃不消。黃宗德總是微笑著回應:“正因為我老了,所以更要爭分奪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句話對青少年成長的主要啟迪是 ( )A.要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B.把參軍報國作為主要的奮斗目標C.漠視自己的生命,關愛他人的生命D.要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9.36歲的公交司機董師傅在行車途中突然發病,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咬緊牙關將車停穩在路邊后才倒在駕駛位上,保障了車上眾多乘客的安全。董師傅的行為令人感動和敬佩。董師傅的行為告訴我們 ( )①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就必須舍棄自己的生命 ②積極履行責任的人會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揚 ③對事負責是我們一生都應秉承的做人原則 ④危急時刻不必對他人負責,犧牲自己很不值得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10.(2025濟寧期中)2025年2月初,泰安火車站進站口廣場,一男子突然倒地不起,生死攸關之際,是鐵路民警、武警、工作人員以及熱心旅客迅速行動,為救援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這就是“好客山東”最真實的寫照。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敬畏生命,守護生命,履行助人為樂的法定義務 ③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弘揚社會正能量 ④承擔責任,迎難而上,盡職盡責勇擔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11.進入八年級,即將有一批優秀的同學加入共青團組織,他們在團旗下莊嚴宣誓。許多優秀的同學思想上積極向團組織靠攏,行動上也應該 ( )①服務和奉獻社會,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承擔時代責任 ②獲得老師和同學的青睞,為自己升學創造便利條件 ③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把不違法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 ④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蓄力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微公益是指從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入手,強調的是全民參與并創造價值,以推動全民公益事業的發展,傳遞了一種人人公益的理念。下列關于微公益說法正確的是 ( )①是中學生奉獻社會的最主要形式 ②體現了“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 ③微公益力量太弱小,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 ④是為了讓公益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以來,有超過54萬名大學畢業生參加“西部計劃”,奔赴基層和艱苦地區,扎根新疆、西藏;在抗震救災、防汛搶險等重大挑戰中,青年志愿者聞令而動、大我為先;在社區、農村,在春運的車站、碼頭,青年志愿者真情扶助老年人、殘疾人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群,用實際行動書寫人間大愛。這些青年志愿者 ( )①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②拓展了視野,提升了人際交往能力③彰顯了志愿服務按勞取酬的現實④在奉獻中錘煉了品格,贏得了尊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2025長沙期末)湖南“新時代好少年”熊莎莎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班級中有一名女生因患先天性肌無力行動困難,生活難以自理,熊莎莎主動提出做她的“小拐杖”,穿衣疊被,打水打飯,只要這名女生有需要,熊莎莎總會穩穩將她背起,這一背,就是三年。你能從熊莎莎的事跡中感悟到 ( )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 ②沒有回報的責任不應該承擔 ③奉獻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 ④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5.(2025汕頭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4年4月8日,感動中國2023年度獲獎人物揭曉。俞鴻儒院士,潛心研究風洞技術50年;張連鋼,勇挑重擔,帶領團隊攻克科研難關;劉玲琍,為聽障兒童打開有聲世界;孟二梅,暴雨中讓近千名被困乘客免于凍餓……他們感動著中國,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材料二 進入八年級,不少同學感受到學習的緊張與忙碌。有的同學在學習之余,熱心班級事務,為同學們服務;也有同學認為自己學習都力不從心,如果再加上班級事務,自己就更忙了。對此,小敏說:“作為中學生,我只需對自己負責,搞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班級事務與我無關。”(1)材料一中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共同品質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請你對小敏的說法進行評析。16.(2025長春期末)在學習了“勇擔社會責任”單元內容之后,某校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生社團出了一期以“志愿服務”為主題的板報,請你參與并以回答問題的方式把板報補充完整。【項目綜述】2024年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1周年。21年來,西部計劃發揮共青團的優勢,有效推動幾十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以西部地區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1)請你結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作用,說一說該項目發揮共青團優勢的原因。【項目推介】——山東棗莊學院大學生到新疆喀什支教支教誓詞“我宣誓:踐行志愿精神,嚴守支教紀律,不忘援疆初心,牢記教育使命,為加快建設美好新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2)請你寫出誓詞中提到的“志愿精神”的內容。(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作為當代青少年,說一說你會如何去擔當時代責任。【詳解答案】1.C 解析:本題考查對責任的認識。結合題文內容可知,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每個人都要明確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②③說法正確;做負責任的人既要對自己和他人負責,更要對社會和國家負責,①④說法錯誤。故選C。2.A 解析:本題考查對自己負責。分析題文,小閩遇到不會的題積極尋求老師幫助,是對自己負責的體現,A符合題意。眼保健操期間,小凱總抓緊時間做作業,大課間體能訓練,小美總是敷衍對待,這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上課期間小可偷看自己喜歡的小說,這是對自己學習不負責的表現。B、C、D說法錯誤。故選A。3.A 解析:本題考查對自己負責。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A正確;B、D是對社會的意義,排除;C說法錯誤。故選A。4.B 解析:題干中的父母、老師、解放軍等都積極承擔責任。這可以看出在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基;我們應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①②④符合題意。“只要……就……”說法絕對,我們只有對自己負責,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③說法錯誤。故選B。5.B 解析:本題考查他人對我負責。所有的歲月靜好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漫畫告訴我們很多人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責任,B說法正確;子女也需要承擔責任,A說法錯誤;承擔責任會付出代價,也有獲得回報的權利,C說法錯誤;他人無法幫我們承擔所有責任,D說法錯誤。故選B。6.A 解析:本題考查承擔責任。服務百姓暖人心的黨員干部,守護健康“不打烊”的醫護工作者,執勤巡邏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責,他們的堅守體現責任擔當,彰顯出生命價值,A正確;材料沒有鼓勵節日加班,B說法錯誤;履行崗位職責,不是為了獲得榮譽,C錯誤;我們不能舍棄家庭,D錯誤。故選A。7.A 解析:本題考查承擔責任。作為一名飛行戰斗員,就是要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為保家衛國時刻準備著,展現了徐楓燦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彰顯了為國盡責的使命感,體現了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①②③說法正確;承擔責任不計代價與回報,④錯誤。故選A。8.A 解析:本題考查服務社會。題文中,“正因為我老了,所以更要爭分奪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說明我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A說法正確;題文內容啟示我們要服務和奉獻社會,不是把參軍報國作為主要的奮斗目標,B說法錯誤;要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能漠視自己的生命,C說法錯誤;要為社會帶來貢獻,不一定是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D說法錯誤。故選A。9.B 解析:本題考查對責任的認識和把握。董師傅的行為是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表現,董師傅的行為告訴我們積極履行責任的人會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揚,啟示我們對事負責是我們一生都應秉承的做人原則,②③說法符合題意;“必須”說法絕對,①排除;危急時刻也要對他人負責,④說法錯誤。故選B。10.B 解析:本題考查服務社會、敬畏生命、勇擔社會責任。鐵路民警、武警、工作人員以及熱心旅客迅速行動搶救暈倒的男子,這啟示我們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弘揚社會正能量;承擔責任,迎難而上,盡職盡責勇擔當。①③④說法正確。助人為樂不是法定義務,②說法錯誤。故選B。11.B 解析:有志青年積極加入共青團組織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和奉獻社會,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承擔時代責任。①④符合題意。加入共青團組織不是為自己升學創造便利條件,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能力,②說法錯誤。不違法是行為底線,不是最高追求,③說法錯誤。故選B。12.C 解析:本題考查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微公益傳遞了一種人人公益的理念,是為了讓公益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體現了“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②④符合題意;“最主要”說法絕對化,①說法錯誤;③忽視了微公益活動的意義,說法錯誤。故選C。13.D 解析:本題考查服務社會。題干中這些青年志愿者具有奉獻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拓展了視野,提升了人際交往能力,在奉獻中錘煉了品格,贏得了尊重,①②④符合題意;志愿者并不是為了按勞取酬,③說法錯誤。故選D。14.B 解析:本題考查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分析可知,熊莎莎主動幫助行動困難的同學長達三年,體現她通過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幫助他人,實現生命的價值,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③④符合題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青少年的歷史責任,在材料中未體現,①不符合題意;責任的價值在于奉獻而非回報,②錯誤。故選B。15.(1)高度社會責任感。(2)小敏的說法是錯誤的。①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②我們既要對自己和他人負責,更要對社會和國家負責。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美好社會。③小敏除了要搞好學習,對自己負責之外,作為學生,還要積極承擔班級事務。④生活中,我們要增強責任意識,自覺承擔責任,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人。16.(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帶領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2)奉獻、友愛、互助、進步(3)我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成才、勤奮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努力做一個有責任擔當的時代新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