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題一、單選題1.在我國,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很廣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權保護的是①國家規劃將實施義務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②實施精準扶貧,增加貧困地區人民的收入③浙江實施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④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的直接結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的根本目標,也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終極價值追求。下列成就能夠體現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是( )①歷史性地解決了我國絕對貧困問題②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發射③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④成功舉辦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憲法之所以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因為( ) ①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②憲法的階級本質與普通法律不同③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④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確認公民的基本權利并保障其實現,是憲法的核心價值。以下圖片生動地展示了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 )①人民幸福的生活是最大的人權②公民享有廣泛政治權利和自由③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④公民的生活需要憲法的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小民在學習權利與義務時,列舉以下事例,其中適合填入下圖中“?”處的是( )①爸爸是國有企業的工人,實干擔當業績突出②叔叔應征入伍,在部隊里刻苦訓練軍事技能③作為業主代表,媽媽經常向物業提管理建議④作為在校學生,弟弟勤于鉆研學習成績優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贍養扶助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公民的法定義務。下列古詩詞啟示我們要履行這一法定義務的是( )A.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B.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C.無聊成獨臥,彈指韶光過 D.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規定。“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這一規定表明( )A.我國公民享有國家重大事項決定權B.保守國家秘密只是公民應盡的道德義務C.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律義務D.反間諜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8.下列行為中,屬于損害他人合法權利的有( )①廣告公司在小晴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藝術照用作廣告宣傳,獲得收益②商場即將停業裝修,將眾多商品通過打折促銷的方式來吸引顧③小張由于有急事離開了自己的攤位,隔壁攤位的小江主動幫他售賣貨物④某小區住戶養了好幾條寵物狗,其他住戶都不堪其擾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9.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等糾紛的方式是:A.協商 B.調解C.仲裁 D.訴訟10.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是(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B.人民法院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國務院1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2.在我國,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是:A.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檢察院13.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各民族自治機關必須服從中央的統一領導B.我們要維護平等團結互助繁榮的民族關系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是自治機關D.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4.下列行為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小王不為利誘,堅決保守國家秘密B.小張的爸爸總是主動交稅C.小趙的媽媽當選為區人大代表D.小李依法服兵役15.如今,無論城鄉,廣場舞成為許多大媽健身的主要方式。然而,有時已夜深人靜,仍然還有小區的廣場上,歌舞正歡,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休息。對此,你想對廣場舞大媽說的是( )①只要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就可以任意行使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侵犯他人的權利③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得到他人的許可④公民的權利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二、分析說明題16.下面是關于憲法與民法典三種關系示意圖。請選擇哪種示意圖能正確反映憲法與民法典的關系?并說明理由。17.開展漫畫宣傳,增強憲法意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1)寫出漫畫一和漫畫二分別體現的憲法原則。(2)根據漫畫三和【相關鏈接】,說明國家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的理由。(3)結合漫畫三和漫畫四,說說公民應該怎樣增強憲法意識 三、簡答題18.材料 作為公民,我們依法享有權利,也應依法履行義務。如果義務觀念淡薄,對他人、社會與國家缺乏擔當,不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要增強義務意識,認真履行法定義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1)列舉兩項你所承擔的法定義務。(2)如何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19.材料 平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到孫中山的“大同世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平等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促進公平、維護正義、掃黑除惡、鏟除不公。下面是我國法律中關于平等的規定……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婚姻法: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子等的婚姻制度。合同法: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1)結合所學,怎樣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例舉1例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踐行平等?參考答案1.D2.B3.C4.B5.B6.A7.C8.A9.A10.D11.B12.D13.B14.C15.C16.C。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的地位,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17.(1)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2)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②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③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加強憲法監督,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3)①“對著憲法宣誓”說明要認同憲法或踐行憲法;②“憲法晨讀”說明要學習憲法;③“憲法征文”說明要認同憲法或踐行憲法;④“憲法我行動”說明要踐行憲法。18.(1)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利益、勞動、受教育;等等。(2)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19.(1)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就業歧視。(3)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④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