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8.3.1《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課題 8.3.1《網絡改變世界》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了解互聯網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形成正確的網絡觀。道德修養:理性參與網絡問政,提升媒介道德素養。健全人格:理解網絡對個人生活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責任意識:正確認識網絡世界,積極利用網絡豐富生活。重點 網絡改變世界;難點 網絡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互聯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是人類文明向信息時代演進的關健標志。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而且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信息時代,我們應如何認識網絡世界 第三課 共建網絡美好家園第一節 網絡改變世界 觀看圖片,思考問題 圖片導入本節內容,使學生易于進入本節內容講授新課 一、幻燈片出示課題、教學目標二、幻燈片出示自學導航,教師巡視指導:自學指導:要求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 P15-19內容,結合導學案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網絡如何改變生活方式?2、網絡如何促進人際交往?3、網絡如何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4、網絡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5、網絡如何改變世界?三、師生合作探究(一) 網絡改變世界01探究一:生活觀察 探究二:播放視頻《數字有新“益”:數字化為生活帶來哪些改變》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點撥:①從舌尖到指尖、從田間到車間、從衣食住行到娛樂消費,數字技術不斷拓展著智慧便利生活的邊界,展現出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的強大影響力、創造力。②得益于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分享經濟、網絡零售、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字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探究三:相關鏈接探究四: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1)改變生活方式點撥: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②借助網絡,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便捷地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探究五:播放視頻《網絡交流工具:便捷、實時、全球、社交!》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點撥:①人們之間的交往方式,經歷了從信件到電話,再到電腦、智能手機的轉變。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便利,同時拓寬了人際交往的渠道,豐富了人們之間的交往方式。網絡交往超越了空間,實現了古人“天涯若比鄰”的夢想;③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探究六:探究分享探究七: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2)促進人際交往點撥:①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 (二) 網絡改變世界02探究一:播放視頻《我們村里的年輕人 “直播達人”》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點撥:①不同于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越來越多 “新農人”開始從單純生產向產銷一體轉變,積極運用手機這一“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活”。②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促進農產品銷售是農產品營銷的創新,也補上了傳統農產品營銷的“短板”。③在農村地區興起的農產品直播,不僅是一種新型營銷手段,更是在重構中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和職業農民群體。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5G時代的全面到來,農民直播條件將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直播大軍,勢必將推進現代農業向縱深發展。探究二:探究分享探究三: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3)推動生產方式變革點撥:①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②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③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探究四:播放視頻《AI賦能網絡問政:《問政山東》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給我們什么啟示 點撥:①《問政山東》作為山東省級全媒體問政平臺,將一體化推進“電視問政”“網絡問政”,形成全媒體聯動問政+政府機關反饋答疑全媒體發布+省直部門工作社會公開打分評價的監督機制。②《問政山東》以問題為導向動真碰硬,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督導督促職能部門踐行承諾、狠抓落實。節目每周邀請一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電視問政,公開向社會和群眾解答疑惑、作出答復。③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國公民以網民的身份通過互聯網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探究五:探究分享(1)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網上征求意見和建議活動 (2)這些活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點撥:(1)①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累計收集超過854萬條建議,覆蓋黨的建設、國家治理、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 ②“我向總理說句話”活動連續九年開展,上年度有1100多條代表性建議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參考; (2)我國廣泛開展網上征求意見和建議的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促進民主決策的科學性;提升公眾參與度與獲得感 ;推動政策創新與優化 。探究六: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4)改進社會治理方式①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②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③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探究七:知識歸納網絡如何改變世界?點撥: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②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④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 學生讀出教學目標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閱讀材料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閱讀材料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 教師巡視,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思考歸納問題學生結合課本回答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學生結合材料討論回答問題。學生結合課本回答問題學生結合課本討論回答問題。當堂達標 見課時訓練 認真做題,同桌互改 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親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而且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 說出本節課自己學會什么 歸納知識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8.3.1《網絡改變世界》課時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2025春節前夕,DeepSeek通用人工智能系統正式上線,其應用場景覆蓋教育、生活服務等領域。學生使用后反饋其具有“真人互動感”,能通過語音指令解答學科難題、生成個性化學習方案;普通用戶可通過該系統實時查詢年貨物流、規劃春運路線。此外,DeepSeek還與多家企業合作,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生產效率,并推動智能家居、虛擬旅游等新興產業發展。材料表明,網絡( )①豐富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便利 ②阻礙人際交往,打破時空限制 ③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豐富民主方式,拓寬民主渠道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流量成了“新農資”,手機成了“新農機”,直播成了“新農事”。可見,網絡能( )A.快速消除城鄉差距B.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促進民主政治進步D.推動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3.2025年H市推廣“社區治理數字孿生平臺”,居民通過VR議事例會參與舊改討論,收集建議2.3萬條,九成方案實現“民意定制”。這表明( )A.創新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B.專家決策是科學治理的根本保證C.數字賦能拓展基層民主實踐形式D.權力制約需要構建透明監督體系4.蛇年春晚通過移動端、社交媒體等多元化渠道實現覆蓋,并將非遺文化元素(如英歌舞、醒獅、皮影等)通過短視頻進行碎片化傳播,迅速吸引大批國內外用戶,形成“線上流量反哺線下文旅”的閉環模式。這體現了網絡( )①為文化傳播搭建平臺 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③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A.①② B.①③ C.①③ D.②③5.讓“互聯網之光”照亮數字未來。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浙江烏鎮舉行。( )☆鏡頭一 AI體驗區以“視、聽、賞、玩”等多元形式,打造一場充滿科技“驚喜”的盛典。指路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智能飲吧……紛紛亮相。☆鏡頭二 多個機構,在低空經濟、數字文旅、智能物聯、智能算力等方面開展系列主題發布活動。從鏡頭中我們能感受到( )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③網絡推動社會進步,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 ④沉迷于虛擬交往對現實人際關系造成的破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國務院辦公廳設立了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開通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小程序,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面向社會征集意見建議。這主要體現了網絡( )A.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B.拓寬了民主渠道促進其進步C.促進司法機關追求公平正義D.為科技創新搭建了新的平臺7.2025年春節假期期間,許多外地游客在網上看到超然樓、“湖畔雨荷”等熱門景點,慕名來到濟南。“互聯網+旅游”讓泉城眾多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全市30家重點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22.1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以上材料表明網絡能夠( )①豐富民主方式,拓寬民主渠道 ②搭建新的平臺,促進文化傳播 ③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濟南 ④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北京兒童醫院的10位患兒,或罹患疑難腫瘤,或難以確定病因,該院通過網絡進行了一場“AI兒科醫生+多學科專家”雙醫并行多學科會診。AI兒科醫生有效解決了中國家長的“號難掛、假難請、隊難排、大病跨省”的“心病”,更是解答了醫改進入深水區的必答題。由此可見網絡( )①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③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 ④方便信息傳遞和交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截止2024年底,我國建成承載物聯網的5G基站超過430萬個,“物”的連接數突破30億,數字經濟年產值超過70萬億元,增速超20%,具備萬物智聯高級數字經濟條件的企業近百萬家。上述數據體現了( )A.網絡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B.網絡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C.網絡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D.我國已躋身發達國家行列10.“2025年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期間,全國日均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2%,實現2025年網絡消費開門紅。這主要體現了( )A.網絡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B.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C.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D.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1.2025年2月,人民網通過《人民建議》及“領導留言板”啟動2025年“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各界群眾可通過人民網“捎句話”活動專題等渠道參與建言。這反映( )A.網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網民B.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民可以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C.網絡促進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D.互聯網豐富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12.江西省景德鎮多維度打造對外傳播和對外交流體系,制作多語種宣傳片,運用海內外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擴大陶瓷文化的國際傳播范圍,建立立體化的陶瓷文化城市海外形象。這說明網絡( )A.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C.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D.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13.網絡視聽是人文經濟的典型領域。《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2024年,我國網絡視聽市場總規模達1.22萬億元;截至2024年12月,網絡視聽行業從業企業共計75.70萬家。這說明了(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網絡豐富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C.要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D.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14.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世界變得越來越“平”,點一點手機屏幕,瞬時可以鏈接到世界的另一端……這體現了網絡( )A.為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B.加速了風險在全球蔓延C.為決策科學化貢獻力量D.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15.醫保碼一鍵關聯,就能實現掛號、付費、取報告等全流程應用;“比價神器”讓消費者輕松比對藥品價格、精準導航藥店地址……這表明(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B.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D.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二、分析說明題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為更好地滿足游客需求,揚州推出微信小程序“下揚州”,開啟智慧旅游新篇章。作為國內先進大模型技術的首個文旅應用,“下揚州”覆蓋游客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不同階段的各個場景,游客可以借此了解到最新的旅游資訊、景點介紹、美食推薦等,盡享在揚的每一份美好。材料二 自2014年3月起,中國政府網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常設欄目,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直接送到總理的辦公桌上。這讓中國網民的電腦桌與總理的辦公桌實現了零距離接觸。2024年全國兩會前夕,中國政府網聯合多家網絡媒體平臺,以及各地相關政府網站,開展了網民建言征集活動。每年中國政府網都會匯總精選有代表性的建言,報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根據材料說明網絡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具有怎樣的積極作用?17.作為首屆5G信號全覆蓋的冬奧會,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兩地三賽區87個場館以及連接場館的道路實現全覆蓋的50網絡,為運動員、新聞媒體、相關運營商、觀眾打造了“智慧觀賽、智慧辦賽、智慧參賽”的全新體驗。在贊助商擴大其品牌廣告影響力的同時,提供給我們通過直播與運動員現場交流的機會,讓我們能第一時間看到各國運動員們奪冠的精彩瞬間,5G網絡讓我們更好享受這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至少三個方面)參考答案1.B 2.D 3.C 4.B 5.A 6.B 7.B 8.B 9.B 10.D11.D 12.B 13.A 14.A 15.C16.(1) ①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②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③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2) ①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②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③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17.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②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④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統編版)八年級上3.1 網絡改變世界共建網絡美好家園第3課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新課導入互聯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成果,是人類文明向信息時代演進的關健標志。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而且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信息時代,我們應如何認識網絡世界 學習目標政治認同:了解互聯網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形成正確的網絡觀。道德修養:理性參與網絡問政,提升媒介道德素養。健全人格:理解網絡對個人生活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責任意識:正確認識網絡世界,積極利用網絡豐富生活。教學重點:網絡改變世界;教學難點:網絡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自主探究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15-19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網絡如何改變生活方式?2、網絡如何促進人際交往?3、網絡如何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4、網絡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5、網絡如何改變世界?課堂探究01生活觀察生活中,你經常借助互聯網做哪些事情 生活中,我經常利用網絡交友;利用網絡上課學習,與老師同學交流;利用網絡購買物品;利用網絡看新聞、查資料等。視頻探究數字有新“益”:數字化為生活帶來哪些改變①從舌尖到指尖、從田間到車間、從衣食住行到娛樂消費,數字技術不斷拓展著智慧便利生活的邊界,展現出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的強大影響力、創造力。②得益于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分享經濟、網絡零售、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字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視頻探究相關鏈接①智慧社會是指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的新型社會形態。②在智慧社會中,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城市治理和服務更加智能化,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顯著提升。③建設智慧社會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給我們什么啟示 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1)改變生活方式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②借助網絡,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便捷地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視頻探究網絡交流工具:便捷、實時、全球、社交!①人們之間的交往方式,經歷了從信件到電話,再到電腦、智能手機的轉變。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便利,同時拓寬了人際交往的渠道,豐富了人們之間的交往方式。網絡交往超越了空間,實現了古人“天涯若比鄰”的夢想;③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視頻探究探究分享①網絡帶來了交往工具的變化,拓寬了人際交往的渠道;②網絡可以讓人線上交往,節約人際交往的時間;③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④網絡實現了人際交往的立體化,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結合上述材料和你的觀察,說說網絡給人際交往帶來了什么影響。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2)促進人際交往①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02課堂探究視頻探究我們村里的年輕人 “直播達人”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視頻探究①不同于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越來越多 “新農人”開始從單純生產向產銷一體轉變,積極運用手機這一“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活”。②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促進農產品銷售是農產品營銷的創新,也補上了傳統農產品營銷的“短板”。③在農村地區興起的農產品直播,不僅是一種新型營銷手段,更是在重構中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和職業農民群體。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5G時代的全面到來,農民直播條件將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直播大軍,勢必將推進現代農業向縱深發展。探究分享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經驗,說說網絡給社會發展帶來了什么影響。①網絡技術促進了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模式的普及,顯著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靈活性。 ②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加速了傳統產業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向更高效、更個性化的方向轉型。③網絡技術催生了新產業和就業形態,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活躍,不僅拓展了生產空間,還創造了大量新崗位。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3)推動生產方式變革①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②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③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視頻探究AI賦能網絡問政:《問政山東》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 視頻探究①《問政山東》作為山東省級全媒體問政平臺,將一體化推進“電視問政”“網絡問政”,形成全媒體聯動問政+政府機關反饋答疑全媒體發布+省直部門工作社會公開打分評價的監督機制。②《問政山東》以問題為導向動真碰硬,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督導督促職能部門踐行承諾、狠抓落實。節目每周邀請一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電視問政,公開向社會和群眾解答疑惑、作出答復。③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國公民以網民的身份通過互聯網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探究分享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網上征求意見和建議活動 ①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累計收集超過854萬條建議,覆蓋黨的建設、國家治理、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 ②“我向總理說句話”活動連續九年開展,上年度有1100多條代表性建議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參考; 這些活動取得了怎樣的效果?我國廣泛開展網上征求意見和建議的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促進民主決策的科學性;提升公眾參與度與獲得感 ;推動政策創新與優化 。知識探究網絡如何改變世界?(4)改進社會治理方式①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②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③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①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和美好。②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④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知識歸納網絡如何改變世界?課堂練習1、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665家國內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從算法模型、數據算力、場景應用等全鏈條展示科技成果,“網”羅無限精彩,低空經濟、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數字文創等領域成為熱點。由此可見網絡( )①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③讓人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④能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C課堂練習2、近年來,文博產業持續升溫,博物館成為公眾休閑游覽的熱門打卡地。與此同時,各地博物館積極應用數字孿生、虛擬現實(VR)、裸眼3D等技術,創新展覽、互動形式,讓觀眾感受到科技與文化的交融之美。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 )①網絡改變世界,讓生活更美好②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③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④網絡擴大了我們的交往領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課堂練習3、網絡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②互聯網拓寬了民主渠道③保障了公民的參與權、監督權④開辟了網絡交往新空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課堂練習4、網絡政治傳播使得公眾與政黨或者政府之間,有了溝通互動的機會,也在公眾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使公眾參與各項政治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監督權可以通過網絡實現②網絡政治有利于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③網絡搭建了政府與公民之間互動溝通的平臺,拉近了政府和公民的距離④網絡使政府可以及時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保證決策的科學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板書設計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改變個人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作業布置開展網絡征求意見是中國民主的生動實踐 二十大召開前夕,黨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通過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官網等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欄目一上線就收到有效留言上萬件,經有關部門匯總整理,為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運用《網絡改變世界》的相關知識,談談材料所體現的信息 參考答案①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便于人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 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 ②網絡改進了社會治理方式。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32Thanks!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3.1《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核心素養目標).doc 8.3.1《網絡改變世界》課時訓練.doc 8.3.1《網絡改變世界》.pptx AI賦能網絡問政:《問政山東》走好網上群眾路線.wmv 我們村里的年輕人 “直播達人”.wmv 數字有新“益”:數字化為生活帶來哪些改變.wmv 網絡交流工具:便捷、實時、全球、社交!.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