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一單元 少年有夢第一課 開啟初中生活第一框 奏響中學序曲我們可以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學習到什么呢?傳播道德力量,增強法治觀念。把握時代脈搏,聚焦國家發展。縱覽全球風云,品論時政熱點。樹立正確三觀,激揚青春風帆。同學們 ,歡迎你們步入中學,我是大家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老師,很高興陪伴大家開啟新的學習旅程!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政治認同:通過小學和初中生活的對比,體味角色變化的意味,熱愛中學生活,珍惜新起點,把握機遇,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中學生活的到來。道德修養:通過探究名人的成長經歷,體會中學階段的獨特價值和意義,融入新集體、適應新環境。健全人格:通過規劃初中未來生活,懂得珍惜新生活,發展新自我,確立新目標,塑造全新的自我。01新的機會金秋九月,我們告別小學,滿懷希望跨進中學校園,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和名字。——中學生!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跨進中學校園,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一中學生!這意味著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開始,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我們對新生活充滿了期待。初中生活新變化初一新生軍訓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帶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陳妤頡的爸爸媽媽從小就告訴她,喜歡就可以去學、去玩。她花了四五年學習舞蹈,書法、繪畫也學過一段時間,她還非常喜歡運動,練過跆拳道,打過網球。當時在學校里參加了網球興趣社團,網球的耐力訓練為她后來專練田徑打下了基礎。偶然參加校運會時,她的奔跑速度引起體育老師的注意,建議她改練田徑。陳妤頡在中學時期,加入了學校的田徑社團,在這里,她遇到了專業的教練和志同道合的伙伴,通過不斷訓練,挖掘出自己的短跑天賦。從多元探索到短跑天賦的覺醒之路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培養興趣的平臺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的大門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在新的集體生活中,我們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提升自我①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帶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②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培養興趣的平臺;③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的大門。④在新的集體生活中,我們涵養品格,提升自我。1.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機會?02初中新要求那些學生時代的遺憾...探究與分享:(1)你對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期待?(2)我們應該怎樣度過初中生活?貪玩,沒有珍惜時間充分利用好時間來學習由于內向,沒能結交知心朋友主動認識新同學,結識新朋友沒有廣泛認識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特長,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小學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進入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這些遺憾?中學帶來了新的目標要求新的目標:①學習成績力爭上游;②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③學會獨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新的要求:①按時起床,按時就寢;②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③文明禮貌,尊敬師長;④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進入初中生活,你為自己制定哪些新的目標和要求?探究與分享①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期待我們越來越上進,志存高遠,追夢遠航;②越來越踏實,努力學習,勤于思考;③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④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2.初中階段對我們的成長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03初中的獨特價值我來人間湊數的那些年——別人的中學時代火箭男孩嚴弘森:4歲那年,只因父親帶他去看了一次火箭發射,就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航天的種子。5 歲時,他就曾在天文館發現科普點的錯誤。8 歲的他在參觀拉薩 “藏域星球” 天文體驗館時,指出館內視頻存在火箭型號、分離順序、空間站對接等三個方面的科普錯誤,獲官方認可,隨后相關視頻在社交平臺傳播,他被譽為 “火箭男孩”,還登上央視《新聞 1+1》。他從8歲開始研制火箭,僅用一年時間就將火箭發射升通,成為我國年齡最小的自制固體燃料火箭的人。2024 年 11 歲的他成功發射 “森行號一代箭”。現在的嚴弘森已經自學了高等數學、3D建模、軟件編程、空氣動力學、飛控設計編程語言、物理化學原理、航天基礎理論、電子線路設計等多學科知識等,以每年發射一枚自制火箭的頻率追求夢想。除了吃飯睡覺,每天就鉆在自己的工作室悶頭搞科研,小小年紀就參與了衛星研發,他還通過了 C++ 編程四級考核和 Python 編程二級考核,能運用知識解決火箭制造實際問題,且在平衡學業與興趣的同時成績優異,還常向老師、同學科普航天知識。嚴弘森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他還收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邀請,被國家航天局邀請參觀珠海航展等,展現出了非凡的航天天賦與執著追求。我來人間湊數的那些年——別人的中學時代2025年5月24日晚,全國游泳冠軍賽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于子迪以4分35秒53獲得冠軍。至此,她在本屆全國游泳冠軍賽中收獲三冠,拿到三張世錦賽單項門票。于子迪是出生于2012年的中國游泳運動員,是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初一的學生。6歲開始練習游泳,2024年4月,在全國游泳冠軍賽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年僅11歲的于子迪以4分40秒97的成績獲得銀牌,因滿足運動健將且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的保送條件,提前拿到了保送大學的資格。6月30日,全國青年游泳錦標賽落幕,她取得女子800米自由泳銀牌和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銅牌。8月25日,全國夏季游泳錦標賽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她以2分09秒86奪冠,并刷新個人最佳成績。2025年5月21日,在全國游泳冠軍賽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于子迪以2分06秒83的成績奪冠,再次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此成績若放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決賽可獲第四名。在稍早結束的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她以2分10秒63摘銀,同樣刷新個人最好成績,且達到世錦賽A標,成為中國游泳史上最年輕的世錦賽達標選手。世界泳聯稱她是200米混合泳項目上游得最快的12歲選手。中國泳協稱其訓練進度“比預期提早4年”,有圈內人士預言,她未來可能是女子200混和200蝶項目上最強版葉詩文和最強版張雨霏的結合體。錢學森說:“6 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影響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歸國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趕往母校探望。每次路過母校,他都會說:“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從 化 學、 幾 何 學、 礦 物 學、 生 物 學 到 國 文、 哲 學、概論、倫理學、音樂、美術,從基礎科學知識體系到做人的倫理道德,中學教育為錢學森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錢學森在晚年曾寫下一段話,稱有 17 個人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深遠,其中 12 個人是求學期間的老師,而中學老師就占了 7 個。這足見中學教育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從上述錢學森的經歷中,你得到哪些啟發?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這是我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新變化,新認識二4.初中生活“重要嗎” (意義、獨特價值)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這是我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一般是禾谷類作物從起身拔節至抽穗開花間的重要階段。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我們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3.初中階段有哪些獨特的價值?(意義)親愛的孩子:恭喜你成為一名初中生啦!這是成長的新起點,家庭、學校、社會,都對你寄予了更高期望。爸媽盼你學業進步,能在知識海洋里多汲取養分;老師希望你茁壯成長,成為有擔當的少年;社會也期待未來的你,能貢獻一份力量。這些期望不是壓力,而是因為相信你有潛力,能不斷向上,所以要帶著這份期許,加倍努力,別停下進步的腳步呀。爸爸媽媽希望你在初中階段能夠更踏實,和同學好好合作,遇到不同意見多包容,一起快樂成長;遇到難題別害怕,要堅強、能堅持,有股子不放棄的韌勁 。還要更上進,課堂上大膽表達想法,不斷超越自己。記住,家永遠是你的后盾,爸媽陪你闖過初中挑戰,看你一步步長成更優秀的自己,去擁抱屬于你的精彩!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總書記寄語青年①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把準人生方向,積極追求進步,確立更高的發展目標;②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貴中成長,努力使自己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4.我們應該如何度過中學生活?奏響中學序曲課程和學習任務集體生活應對挑戰珍視當下,把握機遇追求進步,確立目標擔當中歷練,盡責中成長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新的機會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獨特價值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應對挑戰上進,志存高遠,追夢遠航;踏實,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堅強,能堅持,有韌勁C課堂練習A課堂練習D課堂練習C課堂練習B課堂練習D課堂練習7.走進美麗的校園,坐在明亮的教室,新環境、新生活、新機會、新目標、新挑戰,都會讓我們激動和興奮,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和體驗。中學是我們人生的一段記憶,中學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新階段,中學是我們人生的一次饋贈,中學是我們人生的一種自求…(1)這個新階段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2)你認為初中生活給我們的成長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①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期待我們越來越上進,志存高遠,追夢遠航;②越來越踏實,努力學習,勤于思考;③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④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點撥:①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我們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②初中階段,是人生美好的年華,也是規劃未來之路的重要時期。8. 甲:中學的課程一下子變多、變難了,很不適應現在忙碌的生活,感覺好壓抑。乙:開學幾天了,可我還是不喜歡新的班級,也沒幾個認識的同學,不開心。思考:請你幫助這兩位同學解決困惑點撥:進入中學,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是正常的,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會慢慢適應,中學的學習任務變難了,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新的機會和挑戰,我們要注意勞逸結合,在探索中尋找自己的興趣,找到學習的意義。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時調整自己,積極應對環境的變化,用積極的態度迎接初中三年的生活。新學期要加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