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本套試題分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本試題共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將答案全部寫在答題紙相應答題區域內,只交答題紙。3、嚴格按照題號在相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5分,共4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進入青春期,茜茜臉上長了許多痘痘,出門的時候她總是把臉遮的很嚴實。后來,在媽媽的鼓勵和引導下,茜茜逐漸與自己和解,也能大大方方出門了。茜茜的轉變說明她認識到①進入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變化各不相同②青春期人人有煩惱不必管它會自動消失③應正確對待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不因此自卑④真正的美來自內心的自信和自我接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下列青少年身體變化中,屬于青春期典型發育特征的有①小軒最近聲音變得低沉,早上起床時常發現喉結更明顯了②小美因長期戴耳機聽音樂,最近被診斷出輕度聽力損傷③小哲發現自己腋下開始出汗增多,并出現明顯體味④小萱由于學業負擔過重用眼過度,近視度數增加了200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有的同學喜歡和異性同學開一些不適宜的玩笑,讓當事人非常不開心。這給我們與異性交往帶來的啟示是①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愛,言談舉止不越界②為生活增添了樂趣,無所謂傷害③要主動熱情,又要掌握分寸注意交往的方式④和異性同學交往太麻煩了,要遠離異性同學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當一個人認為狗是咬人的,他的反應可能是恐懼和害怕;但如果另一個人認為狗狗是有趣和可愛的,他的反應可能是驚奇或愉悅。這表明A.情感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 B.改變認知可以幫助我們調節情緒C.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 D.各種各樣的情緒豐富我們的生活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充溢著旅人凄苦悲涼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的《秋辭》抒發了偉人樂觀的精神。同樣寫秋,表達的意境卻不同,這是因為A.情感與人們的想象力無關 B.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C.情緒受周圍環境影響且具有穩定性 D.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6.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以下行為屬于自尊表現的是①小明平時很注意自己的衣著是否整齊得體②小宋為課堂上獲得老師的表揚而感到驕傲③小芳因在地鐵里給老人讓座被夸贊而開心④小齊對貪玩游戲而沒完成作業并不在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沒有成功,人生便賠淡無光;沒有自信,人們便失去成功的可能;失去自信,就像一根潮濕的火柴,永遠點不燃成功的火焰。”自信如此重要,是因為①自信使人全力以赴,不懼失敗②自信使人有直面困難的勇氣③自信能使人發揮自己的潛能④自信一定能使人成功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8.自強是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是一種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以下詩句能體現自強的是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C.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D.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9.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特質,下列關于這一思想的理解,最符合其精神實質的是A.堅持過去的做法,不改變既有的規則和習慣B.在技術層面上進行創新,不涉及制度和觀念的更新C.保持傳統優勢,淘汰過時的觀念和做法,積極適應新的發展要求D.完全放棄傳統,追求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必考慮歷史10.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下語句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是①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②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③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于人與天地萬物關系的深刻思考。以下語句是體現這一思想的是①春生夏長,秋收冬藏②君子義以為上③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④物之不齊,物之情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魯迅和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界的兩位杰出代表,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盡管在文學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他們始終保持著相互尊重、互相支持的關系。魯迅和朱自清的友情可以體現A.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13.我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條規定有助于消除救助者的后顧之憂,鼓勵更多人在緊急情況下勇于伸出援手,從而促進社會正能量的傳播。這一規定A.說明崇正義只需要敢于斗爭即可B.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實現社會正義C.要求我們堅持多樣性統一D.要求我們儉約自守,不為物役14.高空拋物傷人、APP 個人信息保護、網貸被套路、小區電梯廣告的收益歸屬……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大小事,民法典中都有規定。可見A.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B.法律指導我們未來的生活C.法律只對違法的人有約束力 D.法律主要規定公民的義務15.校團委以“遠離違法犯罪”為議題,開展了一次法治宣傳活動,宣傳課 PPT 上出示了這樣一則案例圖示,下圖中“ ”處的依據是A.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破壞公共設施B.嚴重不良行為,觸碰社會道德底線C.違反行政法律法規,具有社會危害性D.觸犯刑法,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16.法律為我們設定了行為準則,提供了外部保障,維護著我們的正常生活。以下做法值得肯定的是①媽媽給小麗買了一份人身保險,在民法典的指導下簽訂了保險合同②爸爸就職的公司拖欠工資,他通過勞動仲裁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③小芳在散步時被一條沒有拴繩的狗咬傷,她選擇了倒霉認栽,不予追究④鄰居裝修每天中午施工,影響休息,多次商量無果,老王上門大吵大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二.非選擇題17. (12分)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進而學會情緒管理。某中學七年級 (2)班開展以“做情緒的主人”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下面是此次活動的部分環節:老師準備將全班同學分為四個小組,對于如何分組,同學們各抒己見。小東提議將男生、女生各分成兩組,同性別方便溝通,合作起來更容易。(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請你對小東的提議進行評析。 (8分)在主題研討環節,學習委員出示了下邊對話框中兩位同學的對話內容:小李:表達情緒是我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 小齊:你總是生氣,讓人很不舒服。(2)請你為小齊的話提供理論依據。 (4分)18. (16 分)青春充滿力量,充滿渴望,充滿理想。七年級 (3)班同學圍繞第二單元“煥發青春活力”的學習內容,開展以“磨礪青春品質,綻放青春光彩”為主題的論壇活動,下面是同學們展示的材料,請你參與,回答下列問題。分析青春行為有同學未經允許將小雪的照片做成惡搞表情包,在班級群發布。小雪特別生氣,要求該同學必須當眾賠禮道歉。有同學認為小雪不夠寬容,小題大做。(1)結合材料,說說你對上述事例的看法。 (4分)尋找青春榜樣19歲的潘展樂在男子 100 米自由泳比賽中,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勇奪金牌。他賽前就霸氣表示“世界紀錄終將屬于我,我有信心游得更快”,面對對手的挑釁輕視,他用實力證明自己,賽后還主動走向對手握手致意,充滿自信和大度。賽后他動情地說: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后是強大的中國隊!”(2)材料反映潘展樂的自信從何而來 (6分)鑄就青春品質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1958年國家啟動核潛艇研制時,面對國際技術封鎖和國內零基礎的困境,黃旭華帶領團隊僅憑兩張模糊的外國潛艇照片和玩具模型,用算盤計算核心數據,完成中國第一代核潛艇 (091 型)研制,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黃旭華以“此生屬于祖國”的赤子之心,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命運,用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挺起民族脊梁。(3)黃旭華的事跡激勵著同學們的愛國情感,請以“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為主題寫一篇發言提綱。(6分)19. (14)分 關注新聞, “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是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有效方法。請你閱讀以下兩則新聞,運用所學知識,按要求作答。新聞一:小李乘坐張師傅的網約車前往高鐵站,不小心將手機遺落在車上。小李發現后,聯系了張師傅,雙方經協商約定:張師傅將手機送到高鐵站,小李支付張師傅100元“跑腿費”。張師傅如約到達指定地點后將手機返還,小李卻不愿支付 100元“跑腿費”。張師傅一氣之下將小李訴至法院。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節選) 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三百一十七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1)針對是否支付“跑腿費”,有的同學認為張師傅應拾金不昧,有的同學們認為小李要兌現承諾。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此事件的看法。(6分)新聞二:2024年5月至6月間,朱某多次從自家窗戶往下扔水果皮、硬紙盒、塑料袋等。其間,樓下居民險些被砸到,要求朱某停止拋物。朱某卻變本加厲,將陶瓷碗、陶瓷佛像、等大型物件也往下扔。最終,朱某因高空拋物罪被南湖法院依法判處拘役3個月,緩刑4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2)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聞二中朱某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 并說說你的判斷依據。(8分)20.(18)分七年級某班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開展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薦書目,增智慧】中國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說法,讀中華經典,養浩然之氣,對于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十分必要。請向同學推薦一本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好書,并說明推薦的理由。(1) (4分) 推薦書目:推薦理由:【析行為,說情懷】在班級生活中,有的同學關心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有的同學在與他人發生矛盾時,能換位思考,寬容相待;有的同學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努力做到。(2)這些同學的行為分別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的哪些內容 (6分)【聽故事 寫感悟】 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吳家因宅基地邊界問題產生爭執。面對這樣的矛盾,張英沒有選擇以權壓人,而是寫了一首打油詩勸慰家人: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最終,張家人主動退讓三尺,吳家也深受感動,同樣退讓三尺,從而形成了這條六尺寬的小巷。這首“讓墻詩”傳頌至今,六尺巷也成為當地打卡傳統文化地標。(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以“六尺巷的啟迪”為主題寫一篇短評。要求:緊扣主題,觀點明確;學科術語使用規范;論述合乎邏輯,條理清晰;字數在150字左右。(8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5分,共40分。1-5 DABBB 6-10 ADDCA 11-15 CDBAD 16 A二、非選擇題17.(1)小東的提議有一定道理,但不夠全面。①男生女生在性格、興趣等方面存在差異,同性別分組可能在溝通上有便利之處。②但異性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有助于優勢互補、相互學習,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分組時也應考慮混合分組以促進異性同學的交流與合作。(每點3分,共6分)(2)①情緒具有感染性,一個人的情緒會影響周圍的人。②小李經常生氣,會給他人帶來不舒服的感受,影響人際關系,所以表達情緒時要考慮他人的感受。(每點2分,共4分)18.(1)①未經允許將小雪照片做成惡搞表情包并發布,侵犯了小雪的肖像權和名譽權,是錯誤的。②小雪要求賠禮道歉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表現,并非小題大做,同學的看法是不正確的。(每點2分,共4分)(2)①來自自身的實力和對自己的信心,賽前霸氣表態體現了對自身能力的認可。②來自國家的支持,“背后是強大的中國隊”體現了國家力量帶來的自信。③來自良好的心態和修養,面對挑釁用實力證明,賽后主動握手體現了自信和大度。(每點2分,共6分)(3)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相結合。②勇于面對困難和挑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③培養創新精神,不斷學習和探索,提升自身能力。④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每點2分,任答3點即可得6分)19.(1)①張師傅拾得手機并返還,履行了拾得遺失物應返還權利人的義務,值得肯定。②雙方約定支付“跑腿費”,形成了口頭合同,小李應遵守約定,支付費用,這是誠信的體現。③“跑腿費”屬于保管遺失物支出的必要費用,根據民法典,小李應當支付,這既維護了張師傅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弘揚誠信美德。(每點2分,共6分)(2)朱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依據:①朱某多次高空拋物,甚至拋擲大型物件,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②其行為違反了刑法關于高空拋物罪的規定,觸犯了刑法。③被法院判處拘役和罰金,受到了刑罰處罰,符合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每點2分,共8分)20.(1)推薦書目:《論語》推薦理由:《論語》蘊含著“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美德,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導我們要尊重他人,“言必信,行必果”強調誠信的重要性,有助于青少年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每點2分,共4分)(2)①關心幫助同學體現了“講仁愛”的思想;②換位思考、寬容相待體現了“尚和合”的思想;③信守承諾體現了“守誠信”的思想。(每點2分,共6分)(3)示例:六尺巷的故事彰顯了“尚和合”“講寬容”的中華傳統美德。張英與吳家通過退讓化解矛盾,啟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寬容、懂得謙讓,以和為貴。這種精神在今天仍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化解沖突、促進社會和諧。我們應傳承這種美德,在生活中多一份理解與包容,共建和諧社會。(8分,符合題意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