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遵守規則 一、課標引領2022年版課標要求 目標導航1.法治觀念:具有規則意識并學會遵守規則。 2.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增強規則意識,懂得敬畏規則,自覺遵守規則。 1.通過列舉生活中不遵守規則的現象,指出這些行為的危害,啟示我們遵守規則,敬畏規則。 2.通過開展我為班級提建議活動,不斷完善班級規章制度,啟示我們要積極完善規則。 二、重點難點1.重點:明確遵守規則的要求和做法。2.難點:理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課堂設計】 一、情境導入搜集并展示混亂的學校門口經過整治變得井然有序的視頻。師生交流:校門口的這一變化給你什么啟示 教師點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樹立規則意識,懂得敬畏規則,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這節課,讓我們學習遵守規則,不斷增強自身的規則意識。二、教學建議活動一:記者調查,解讀交通亂象通過白板展示記者發現的交通亂象:記者在街頭隨機觀察了幾個路口:在一個十字路口,主路只準直行,有車輛卻停在主路中間等待掉頭;另一個十字路口,因左轉待轉時間較長,不少車輛選擇從右側直行道越過停止線后,穿插到左轉車道的最前面等待左轉;還有一個十字路口,常有車輛將車頭越過停止線,甚至開進斑馬線范圍內,影響行人通行……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汽車在人們的交通出行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文明駕駛、安全行車是交通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良好文明素質的體現,還關乎人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合作探討:(1)你認為出現這些交通亂象的原因是什么 (2)請你從規則的角度談談應如何扭轉這些交通亂象。學生小組探究,師生全班交流。教師點撥:司機規則意識較弱,缺乏對規則的敬畏之心,安全意識不強,從而導致這些交通亂象的發生。生活中,我們應增強規則意識,懂得敬畏規則,提高按規則辦事的自覺性,積極維護規則,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推動社會向著有序、文明的方向發展。活動二:小辯論,堅持他律和自律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李老師準備開展一次“中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靠自律還是他律”的辯論活動。請你參加相關活動。 合作探討:在辯論活動中,你支持正方觀點還是反方觀點 辯論中如果你作為一辯,會怎樣闡述自己的觀點 學生參與到辯論活動之中,圍繞正方或者反方,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點撥:正方和反方的觀點都是片面的。中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中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需要自律,自律就是嚴于律己,通過自省和慎獨,不斷發現并及時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遵守社會規則還需要監督、提醒、懲戒等外在約束,即他律。活動三:讀材料,完善社會規則多媒體展示素材:時間 2025年1月20日內容 《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正式施行。國務院對涉及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21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對4部行政法規予以廢止。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5部行政法規,調整了已不使用的機構名稱、已變更的機構名稱和職責劃轉涉及的機構名稱。修改《出版管理條例》等6部行政法規,修改了有關處罰的種類、幅度,調整了有關罰款數額和計算方式。修改《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7部行政法規,在全國范圍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有關行政法規規定試點的成功經驗,取消了部分審批事項、將部分審批事項改為備案管理。 合作探討:(1)從上述材料內容中,你都得出哪些結論 (2)看了上述材料之后,有同學認為規則可以隨意調整。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 學生小組探究,師生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規則需要根據社會發展變化進行改進和完善。社會規則,特別是法律規則,一旦制定并實施之后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規則的改變是根據社會發展變化而作出的調整和完善。規則的改變要經過一定的程序,而非隨意改變。我們應為規則的制定和完善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三、課堂小結1.學生盤點收獲。2.教師談話結課:良好的社會秩序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因而我們應增強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遵守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積極維護規則,同時,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因而我們需要積極完善規則。【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