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提升法治素養第一框 樹立法治觀念 一、課標引領2022年版課標要求 目標導航1.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2.法治教育:理解法治意識的內涵,增強自身的法治意識。 1.通過評選“法治之星”,并向“法治之星”學習,樹立法治觀念。 2.通過參加12·4法治宣傳活動,幫助人們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觀念。 二、重點難點1.重點:掌握樹立法治觀念的做法。2.難點:理解法律及法治觀念的內涵。【課堂設計】 一、情境導入展示同學的作文《父親的罰單》王強是一名貨車司機,常為了趕時間超載行駛。兒子小明多次提醒他違法,他卻總說:“路上又沒交警,怕啥 ”一天夜里,王強冒雨超載運輸,結果車輛失控撞上護欄。交警調查時嚴肅地說:“幸好沒傷到人,否則就是刑事案件!”最終,王強被吊銷駕照并罰款。回家后,小明紅著眼眶遞給他一本《道路交通安全法》:“爸,我不想哪天去監獄看您……”王強羞愧地抱住兒子。從此,他不僅自己守法,還主動在車隊宣傳交規。法律不是束縛,而是守護生命的紅線。師生交流:上述材料帶給我們怎樣的感悟 教師點撥:生活中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以法律為行為準則,懂得敬畏法律,學會依法辦事。這節課,讓我們學習樹立法治觀念,做到敬畏法律。二、教學建議活動一:生活中的違法行為多媒體展示6個看似無害卻違法的行為:1.隨意復制互聯網上的圖片:雖然互聯網上共享圖片很常見,但未經允許復制他人的照片并使用它們可能會侵犯著作權。2.拾取掉落物品而不報告:如果您發現別人丟失了物品,不報告或嘗試退還這些物品可能構成盜竊罪。3.非法訪問Wi-Fi網絡:未經允許地使用他人的Wi-Fi網絡可能構成未經授權的計算機訪問,這在許多國家都是違法的。4.拾取野生動植物:野生動植物有時受到法律保護,捕捉或摘取它們可能會違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律。5.在公共場合吸煙:吸煙在一些公共場所可能是違法的,尤其是在室內或靠近兒童游樂區。6.未按規定處置垃圾:不遵守正確的垃圾處理規定,例如隨地扔垃圾,可能會被認為是環境犯罪,可能會受到罰款或處罰。合作探討:(1)你還知道哪些看似平常卻是違法的行為 (2)生活中這些違法行為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學生小組探究,師生全班交流。教師點撥:這類案例還有很多,如未經許可收集他人的個人信息;下載盜版內容等,這啟示我們要樹立法治觀念,要發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自覺做到依法辦事。活動二:學“習”語,樹立法治觀念多媒體展示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法治的金句:1.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2.法律要發揮作用,首先全社會要信仰法律。3.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堅守法治。4.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5.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合作探討:(1)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關法治的論述非常豐富,請你再搜集兩條與同學們一起分享。(2)結合上述金句思考,我們應如何做到敬畏和信仰法律 學生小組探究,師生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我們要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規則,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可逾越的觀念,自覺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辦事當成自己的生活習慣。活動三:開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法律意識多媒體展示素材: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提升廣大青年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強化學生的自覺守法意識,增強其自我保護能力,某中學精心組織開展了以“與法同行 健康成長”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此次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內容充實,在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取得了顯著成效。合作探討:(1)參加以“與法同行 健康成長”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我們主要學習哪些內容 (2)請分享參加這次活動的收獲與感想。學生小組探究,師生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我們要學習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法律常識,正確理解法律,理性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提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參加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我增強了法治素養,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識,并自覺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活動讓我們更加尊重法律權威,理解了法治對社會和諧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升了社會責任感和自我保護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自覺遵守法律,學會依法辦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三、課堂小結1.學生盤點收獲。2.教師談話結課:法律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生活中我們應樹立法治觀念,做到敬畏和信仰法律,積極主動地學習法律,自覺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