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考點集訓】統編版(2024)道法七下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識提綱+練習(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考點集訓】統編版(2024)道法七下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識提綱+練習(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六課 傳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一框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特點(P49藍字)
(1)重要性: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2)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2、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因和做法?(P49藍字)
(1)原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2)做法:①要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②要用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堅定文化自信,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P50正文+藍字)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
②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
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P53)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華民族對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
(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
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
(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華民族主張“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認為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第一框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隨堂練
1.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新征程上,要繼續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真話、察實情。為此,我們應該( C )
①真誠傾聽群眾呼聲,關注現實 ②尊重、順應大自然的運行規律
③從群眾的急難出發,為民解困 ④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實事求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昆明滇池邊,3萬多只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愜意地享受著春城的暖陽;紅河蝴蝶谷,上億只蝴蝶寶寶羽化成蝶;滇東羅平,百萬畝金黃色油菜花競相綻放;瀾滄景邁山中,千年古茶林云霧繚繞、神秘幽深.....這就是我們美麗的云南。這樣的美景得益于云南( A )
①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 ②貫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
③堅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的思想 ④踐行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穩步提升城鄉低保、優待撫恤,失業和工傷保障標準。健全殘疾人保障和關愛服務體系,健全社會救助體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女入學問題。這些舉措( B )
①體現了黨和政府踐行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障公平正義
③表明公平正義的實現需要法治保障 ④體現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實現3046公里生態屏障全面鎖邊“合龍”;浙江加快推廣"以竹代塑”產品。這些措施體現了( A )
①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④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框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內涵?(P54)
(1)形成過程: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
(2)基本內涵: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各核心思想理念的具體要求與實踐意義是什么?(P54-P56)
理念 具體要求 實踐意義
講仁愛(P54) ①愛親人、愛社會、愛萬物;②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實現“由親及眾及人類及萬物”的擴展。 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促進社會溫情傳遞。
重民本(P54) ①以人民為中心,愛民保民利民;②站穩人民立場,增強服務人民的本領。 贏得人民的支持,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守誠信(P55) ①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②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之人。 維護社會信任基礎,保障經濟與倫理秩序。
崇正義(P56) ①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②在面對個人利益選擇時,我們應當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讓我們的言行合乎道義。 弘揚社會正氣,堅守民族大義,才能保障個體尊嚴與社會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尚和合(P56) ①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②正確看待差異與矛盾,堅持多樣性統一,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 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優化資源配置、保障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為文明永續提供內在動力。
求大同(P56) ①胸懷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②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進步和進步作貢獻。 推動全球治理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跨學科】本框核心思想理念各自對應的常見古語、名言匯總如下:
講仁愛 “親親”“仁民”“愛物” 仁者愛人
重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守誠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一個企業的成功,始于質量,成于誠信
崇正義 “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尚和合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求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框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隨堂練
1.下面內容是同學們收集的資料,資料內容反映的主題應是( C )
蘇武被困匈奴19年,須發盡白不易志。文天祥拒絕元朝高官厚祿的收買,英勇就義。
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
A.尚和合 B.重民本 C.崇正義 D.守誠信
2.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西遞村的“作退一步想”墻角、臨渙古鎮的“一杯茶調解法”,這些蘊藏在徽風皖韻里的化解糾紛的方法共同體現了( B )
A.守誠信的核心思想理念 B.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 C.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 D.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該講話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有( B )
①尚和合 ②重民本 ③崇正義 ④謀發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游客曲先生在橘子洲游玩時不慎丟失手機,一時身無分文,急需購票返回山西。觀光旅游車隊駕駛員周嬌掏出身上所有現金并兌換零錢湊給他。曲先生回到山西后,聯系上周嬌并歸還了600元借款。我們可以從故事中體會到( A )
①誠實守信,為人之本②仁愛愛人,美德閃光
③行己有恥,聞過則改④平等待人,文明有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第一框 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第二框 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
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P59、P58藍字、P62)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
③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及其作用(P59-P61)
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
(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①內涵: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
②作用: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
(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①內涵: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②作用: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
(3)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①體現: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
②作用: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4)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①體現: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
②作用: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
3、★如何弘揚中華人文精神?(P63-P64)
(1)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
體現:中華民族推崇“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
要求: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2)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體現:立己達人,兼善天下。
要求:①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②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隨堂練
1.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好友。兩人雖然性格和才能各異,但能夠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為齊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這啟示我們與他人相處應該( C )
A.友好相處,消除差異 B.相互尊重,逐漸趨同 C.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D.開放包容,全盤模仿
2. 面對當今世界的種種偏見、對抗、分裂,中國積極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強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讓一切文明的精華造福當今、造福人類。材料蘊含的中國智慧有( C )
①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②兼收并蓄、交流互鑒 ③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④革故鼎新、與時俱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石灰吟》是明代文學家于謙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表達了于謙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啟迪人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體現了( B )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4.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取材于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青綠兩色,點染出中國山水的清朗峻秀;舞步蹁躚,傳遞出傳統文墨的意蘊悠遠。這體現了( C )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5.“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這些詩作感情真摯、樸素自然,表達了他( D )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6. 某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圍繞建立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面向學生征集宣傳標語。下列標語不適用的有( D )
①人而無禮,焉以為德 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③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④天地之大,黎元為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八課 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第一框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第二框 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1、中華傳統美德的地位和作用(P65藍字、P66、P68)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
運用好這些寶貴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
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③★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及其體現、作用(P66-P68)
(1)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
①體現:判斷一切是非、善惡、榮辱,都需要明確的標準。“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
②作用: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
(2)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①體現:“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②作用: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
①體現:“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
②作用: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①體現: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
②作用: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3、★如何踐行中華傳統美德?(P68-P71)
在生活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
(1)做自強不息的人。
①原因: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倒的精神動力。
②做法: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
(2)做敬業樂群的人。
①做法: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
②原因:只有敬業樂群,才能成就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3)做扶危濟困的人。
①做法:“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仗義疏財”“雪中送炭”等成語是扶危濟困美德的集中體現。
②原因: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這種美德,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充滿愛心與溫情的文明社會。
(4)做見義勇為的人。
做法:①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衛正義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諸行動。②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
(5)做孝老愛親的人。
①原因:百善孝為先。“孝”的本質是“愛”和“敬”。
②做法: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
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隨堂練
1.從詩經中的“夙夜在公”到《尚書》中的“以公滅私”,再到西漢賈誼《治安策》中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從明朝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清代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再到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我們可以看出( B )
A.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 B.傳統美德已融入我們的價值觀,成為文化基因
C.愛國主義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D.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青少年應當身體力行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要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下列同學的行為與之相符的是( B )
A.初一(1)班的小勇遲到后為了班級不扣分,報了(2)班
B.小東看到叔叔參加志愿者活動,也到社區做志愿者
C.馬上畢業的小麗為了留紀念,和同學爬上雕像合照
D.小新看到一些人闖紅燈過馬路,也跟著過了馬路
3.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下表中嘉言金句與中華傳統美德對應恰當的是(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古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今有“寧肯高原埋忠骨,絕不丟失一寸土”,衛國戍邊的萬千官兵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他們寧灑熱血、不失寸土( D )
①反映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 ②彰顯新時代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
③突顯了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 ④有效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和邊境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下框為某班黑板報中的一段文字,該期黑板報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D )
A.規劃美好人生 B.堅定理想信念 C.關心國家發展 D.弘揚傳統美德
6.中華傳統美德,踐行方顯其力量。下列人物事跡與其身體力行的美德一致的有( C )
①韓旭輝扎根基層20余載,用生命詮釋了人民公仆本色——敬業樂群,名譽至上
②王宇鵬母親病危,他毅然決然為母親捐獻自己三分之一的肝臟——孝敬長輩,愛護親人
③杭州亞運會蹦床決賽王梓賽失誤,他汲取經驗,不斷努力,在巴黎奧運會斬獲銀牌——戰勝困難,自強不息
④外賣小哥左文凱在送餐途中發現有火災,毫不猶豫逆行上樓滅火,并救出行動不便的老人——專心致志,盡職盡責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一位賣菜老人騎三輪車過馬路時,剮蹭了正常行駛的汽車,交警認定賣菜老人全責。車主體諒老人的不易,便主動放棄索賠,老人堅持要把自己身上僅有的現金賠給車主。這位賣菜老人的行為( B )
①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②能夠徹底消除違法失信現象
③踐行了誠信的核心價值觀 ④能夠保障社會生活井然有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年1月7日,2024年第四季度“陜西好人榜”發布。本次上榜的好人中,有以柔弱之肩承擔家庭重擔,16年如一日照顧癡啞失明姑姐的李彩霞;有帶著“圖書館”走學校、進山區,把“愛上閱讀”的種子植入8萬多名兒童心中的圖書館館長焦美寧;有撿到巨款不為所動,盡顯當代學子好風尚的雷騰……一個個“凡人英雄”( D )
①凝聚開拓創新的力量之源 ②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樹立道德標桿,傳遞道德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六課 傳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一框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特點(P49藍字)
(1)重要性: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2)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2、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因和做法?(P49藍字)
(1)原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2)做法:①要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②要用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堅定文化自信,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P50正文+藍字)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
②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
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P53)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華民族對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
(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
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
(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華民族主張“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認為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第一框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隨堂練
1.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新征程上,要繼續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真話、察實情。為此,我們應該( )
①真誠傾聽群眾呼聲,關注現實 ②尊重、順應大自然的運行規律
③從群眾的急難出發,為民解困 ④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實事求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昆明滇池邊,3萬多只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愜意地享受著春城的暖陽;紅河蝴蝶谷,上億只蝴蝶寶寶羽化成蝶;滇東羅平,百萬畝金黃色油菜花競相綻放;瀾滄景邁山中,千年古茶林云霧繚繞、神秘幽深.....這就是我們美麗的云南。這樣的美景得益于云南( )
①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 ②貫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
③堅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的思想 ④踐行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穩步提升城鄉低保、優待撫恤,失業和工傷保障標準。健全殘疾人保障和關愛服務體系,健全社會救助體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女入學問題。這些舉措( )
①體現了黨和政府踐行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障公平正義
③表明公平正義的實現需要法治保障 ④體現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實現3046公里生態屏障全面鎖邊“合龍”;浙江加快推廣"以竹代塑”產品。這些措施體現了( )
①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④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框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內涵?(P54)
(1)形成過程: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
(2)基本內涵: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各核心思想理念的具體要求與實踐意義是什么?(P54-P56)
理念 具體要求 實踐意義
講仁愛(P54) ①愛親人、愛社會、愛萬物;②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實現“由親及眾及人類及萬物”的擴展。 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促進社會溫情傳遞。
重民本(P54) ①以人民為中心,愛民保民利民;②站穩人民立場,增強服務人民的本領。 贏得人民的支持,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守誠信(P55) ①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②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之人。 維護社會信任基礎,保障經濟與倫理秩序。
崇正義(P56) ①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②在面對個人利益選擇時,我們應當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讓我們的言行合乎道義。 弘揚社會正氣,堅守民族大義,才能保障個體尊嚴與社會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尚和合(P56) ①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②正確看待差異與矛盾,堅持多樣性統一,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 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優化資源配置、保障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為文明永續提供內在動力。
求大同(P56) ①胸懷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②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進步和進步作貢獻。 推動全球治理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跨學科】本框核心思想理念各自對應的常見古語、名言匯總如下:
講仁愛 “親親”“仁民”“愛物” 仁者愛人
重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守誠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一個企業的成功,始于質量,成于誠信
崇正義 “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尚和合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求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框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隨堂練
1.下面內容是同學們收集的資料,資料內容反映的主題應是( )
蘇武被困匈奴19年,須發盡白不易志。文天祥拒絕元朝高官厚祿的收買,英勇就義。
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
A.尚和合 B.重民本 C.崇正義 D.守誠信
2.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西遞村的“作退一步想”墻角、臨渙古鎮的“一杯茶調解法”,這些蘊藏在徽風皖韻里的化解糾紛的方法共同體現了( )
A.守誠信的核心思想理念 B.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
C.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 D.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該講話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有( )
①尚和合 ②重民本 ③崇正義 ④謀發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游客曲先生在橘子洲游玩時不慎丟失手機,一時身無分文,急需購票返回山西。觀光旅游車隊駕駛員周嬌掏出身上所有現金并兌換零錢湊給他。曲先生回到山西后,聯系上周嬌并歸還了600元借款。我們可以從故事中體會到( )
①誠實守信,為人之本②仁愛愛人,美德閃光
③行己有恥,聞過則改④平等待人,文明有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第一框 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第二框 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
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P59、P58藍字、P62)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
③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及其作用(P59-P61)
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
(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①內涵: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
②作用: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
(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①內涵: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②作用: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
(3)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①體現: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
②作用: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
(4)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①體現: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
②作用: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
3、★如何弘揚中華人文精神?(P63-P64)
(1)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
體現:中華民族推崇“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
要求: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2)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體現:立己達人,兼善天下。
要求:①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②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 隨堂練
1.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好友。兩人雖然性格和才能各異,但能夠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為齊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這啟示我們與他人相處應該( )
A.友好相處,消除差異 B.相互尊重,逐漸趨同 C.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D.開放包容,全盤模仿
2. 面對當今世界的種種偏見、對抗、分裂,中國積極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強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讓一切文明的精華造福當今、造福人類。材料蘊含的中國智慧有( )
①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②兼收并蓄、交流互鑒 ③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④革故鼎新、與時俱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石灰吟》是明代文學家于謙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表達了于謙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啟迪人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體現了( )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4.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取材于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青綠兩色,點染出中國山水的清朗峻秀;舞步蹁躚,傳遞出傳統文墨的意蘊悠遠。這體現了( )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5.“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這些詩作感情真摯、樸素自然,表達了他( )
A.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B.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 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6. 某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圍繞建立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面向學生征集宣傳標語。下列標語不適用的有( )
①人而無禮,焉以為德 ②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③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④天地之大,黎元為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八課 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第一框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第二框 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1、中華傳統美德的地位和作用(P65藍字、P66、P68)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
運用好這些寶貴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
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③★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及其體現、作用(P66-P68)
(1)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
①體現:判斷一切是非、善惡、榮辱,都需要明確的標準。“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
②作用: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
(2)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①體現:“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②作用: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
①體現:“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
②作用: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①體現: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
②作用: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3、★如何踐行中華傳統美德?(P68-P71)
在生活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
(1)做自強不息的人。
①原因: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倒的精神動力。
②做法: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
(2)做敬業樂群的人。
①做法: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
②原因:只有敬業樂群,才能成就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3)做扶危濟困的人。
①做法:“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仗義疏財”“雪中送炭”等成語是扶危濟困美德的集中體現。
②原因: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這種美德,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充滿愛心與溫情的文明社會。
(4)做見義勇為的人。
做法:①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衛正義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諸行動。②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
(5)做孝老愛親的人。
①原因:百善孝為先。“孝”的本質是“愛”和“敬”。
②做法: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
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隨堂練
1.從詩經中的“夙夜在公”到《尚書》中的“以公滅私”,再到西漢賈誼《治安策》中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從明朝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清代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再到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我們可以看出( )
A.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 B.傳統美德已融入我們的價值觀,成為文化基因
C.愛國主義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D.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青少年應當身體力行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要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下列同學的行為與之相符的是( )
A.初一(1)班的小勇遲到后為了班級不扣分,報了(2)班
B.小東看到叔叔參加志愿者活動,也到社區做志愿者
C.馬上畢業的小麗為了留紀念,和同學爬上雕像合照
D.小新看到一些人闖紅燈過馬路,也跟著過了馬路
3.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下表中嘉言金句與中華傳統美德對應恰當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古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今有“寧肯高原埋忠骨,絕不丟失一寸土”,衛國戍邊的萬千官兵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他們寧灑熱血、不失寸土( )
①反映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 ②彰顯新時代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
③突顯了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 ④有效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和邊境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下框為某班黑板報中的一段文字,該期黑板報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
A.規劃美好人生 B.堅定理想信念 C.關心國家發展 D.弘揚傳統美德
6.中華傳統美德,踐行方顯其力量。下列人物事跡與其身體力行的美德一致的有( )
①韓旭輝扎根基層20余載,用生命詮釋了人民公仆本色——敬業樂群,名譽至上
②王宇鵬母親病危,他毅然決然為母親捐獻自己三分之一的肝臟——孝敬長輩,愛護親人
③杭州亞運會蹦床決賽王梓賽失誤,他汲取經驗,不斷努力,在巴黎奧運會斬獲銀牌——戰勝困難,自強不息
④外賣小哥左文凱在送餐途中發現有火災,毫不猶豫逆行上樓滅火,并救出行動不便的老人——專心致志,盡職盡責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一位賣菜老人騎三輪車過馬路時,剮蹭了正常行駛的汽車,交警認定賣菜老人全責。車主體諒老人的不易,便主動放棄索賠,老人堅持要把自己身上僅有的現金賠給車主。這位賣菜老人的行為( )
①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②能夠徹底消除違法失信現象
③踐行了誠信的核心價值觀 ④能夠保障社會生活井然有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年1月7日,2024年第四季度“陜西好人榜”發布。本次上榜的好人中,有以柔弱之肩承擔家庭重擔,16年如一日照顧癡啞失明姑姐的李彩霞;有帶著“圖書館”走學校、進山區,把“愛上閱讀”的種子植入8萬多名兒童心中的圖書館館長焦美寧;有撿到巨款不為所動,盡顯當代學子好風尚的雷騰……一個個“凡人英雄”( )
①凝聚開拓創新的力量之源 ②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樹立道德標桿,傳遞道德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石门县| 长岭县| 泰顺县| 清水河县| 大港区| 巨野县| 湘乡市| 儋州市| 仁寿县| 香港 | 安岳县| 韶关市| 崇信县| 涞源县| 宣汉县| 开封市| 金寨县| 武乡县| 宜州市| 五河县| 晋宁县| 肇庆市| 蛟河市| 盘锦市| 溆浦县| 尖扎县| 沁水县| 卢湾区| 巢湖市| 泸水县| 和静县| 隆子县| 横山县| 凯里市| 仙桃市| 大兴区| 阳山县| 正宁县| 鄢陵县|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