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1.2走向共同富裕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學習 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貴州榕江“村超”案例,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增強對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認同;感悟全面深化改革對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意義。 責任意識:通過貴州榕江洪災重建案例,樹立共建共享的社會責任感,明確個人在推動共同富裕中的使命。重點 共享發展成果的原因和做法難點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做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情境:貴州榕江的“火”與“水” 說起貴州榕江,你會想到哪些詞語? 展示關鍵詞和圖片:侗寨、村超、洪水 從村超火爆到遭遇洪災再到災后重建,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榕江有著怎樣的經驗可供借鑒 讓我們一起走進貴州榕江,看看它的故事。 聆聽 思考 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思考,激發興趣,調動思維,開門見山明確本節課主題。講授新課 講授新課 一、“村超”破圈:文旅融合,共富新篇——改革進行時 情境1:貴州榕江:“國家級貧困縣”蛻變“網紅城市” 榕江縣地處貴州省東南部,曾戴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借脫貧攻堅等改革實踐東風,榕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2023年來,貴州“村超”火爆全國,讓“村超”從一項“草根賽事”迅速崛起為“現象級IP”。榕江借助“村超”探索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鄉村發展路徑,盡顯全面深化改革賦能下榕江發展的蓬勃動能 。 思考:結合材料,請你談談貴州榕江從“國家級貧困縣”蛻變為“網紅城市”說明什么? 總結:全面深化改革 情境2:“村超”成為榕江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活方式 作為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榕江立足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村超”為載體,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這一創新實踐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通過全民參與的文體活動,有效破解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隨著“村超”的持續深入開展,它已從單純的文體娛樂升華為一種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活方式,既回應了基層群眾對高質量文化體育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探索出一條以群眾性活動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徑。 思考:依據上述材料,你能總結出進入新時代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嗎?為了應對這一矛盾,榕江人民是如何應對的? 情境3:展示兩組圖片 第一組: 第二組: 思考:上面兩組圖片說明什么道理? 總結: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與做法 三、洪水無情:共富路上,重建家園———共享發展成果 情境1:從‘村超’煙火到洪水圍城 6月24日,因“村超”爆火出圈的貴州榕江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災。僅10分鐘時間,這座標志性的足球場就完全被淹沒。 6月26日,洪水退去,堆積的淤泥最深達到了60厘米。如果不是場邊那幾塊印著“貴州村超”的展板仍然矗立,人們或許很難相信:眼前這片布滿淤泥的廢墟,竟是那座承載過億萬球迷目光與熱情的,村超主賽場。 情境2:各方支援,“村超”重建開啟! 咆哮而至的洪水如同擺脫束縛的猛獸,無情地吞噬著縣城、毀壞著家園。 面對災情,榕江縣8000余名黨員干部和志愿者逆行沖鋒,晝夜奮戰在七大洪區,轉移群眾、搶險救災。 自遭遇洪災以來,榕江的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中央、省、市及眾多愛心企業與幫扶單位紛紛伸出援手,全力支援“村超”球場及周邊基礎設施重建工作。 連日來,貴州榕江“村超”球場及周邊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重建景象。目前,各項工程正以“加速度”推進,確保7月26日“村超”賽事如期開賽。 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談談中央、省、市及眾多愛心企業與幫扶單位為什么要全力支援“村超”重建? 總結:共享發展成果的原因和做法 考點拓展:黨和政府實施援藏、援疆計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民生問題說明了什么? ①(黨)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黨的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②(人民)黨和政府堅持共享發展成果/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感)。 ③(公平正義)黨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④(發展)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福祉。 學生分小組討論,思考問題。 學生分小組討論,思考問題。 談論 通過貴州榕江“村超”案例,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增強對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認同;感悟全面深化改革對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意義。 通過貴州榕江洪災重建案例,樹立共建共享的社會責任感,明確個人在推動共同富裕中的使命。板書 1.2 走向共同富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