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2電流和電路課時練習A組基礎訓練題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電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B.只有正電荷的移動,才能形成電流C.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D.在一個閉合電路中,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經過用電器,流向電源負極2.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A帶正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把A、B連接起來的瞬間如圖,則( )A.A中正電荷通過金屬棒一部分流向B,電流方向由A到BB.A中正電荷通過金屬棒全部流向B,電流方向由B到AC.B中負電荷通過金屬棒一部分流向A,電流方向由A到BD.B中負電荷通過金屬棒全部流向A,電流方向由A到B3.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燈L1、L2均不亮,某同學用一根導線去查找電路的故障,他將導線先接在燈L1兩端時發現燈L2亮,燈L1不亮,然后并接在燈L2的兩端時發現兩燈都不亮,由此可判斷( )A.燈L1斷路 B.燈L1短路 C.燈L2斷路 D.燈L2短路4.下列關于電學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正電荷定向移動才能形成電流B.毛皮與橡膠棒摩擦的過程中,橡膠棒帶負電,說明毛皮失去了電子C.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異種電荷相互吸引D.電路兩端有電壓,電路中就一定有電流5.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是( )A.電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電子B.電路中電壓必須足夠大C.電路中有電源,且電路為通路D.電路中有電源,且有用電器6.如圖所示,幾只插有銅片和鋁片的水果串聯后能夠點亮發光二極管。插有銅片和鋁片的水果相當于電路中的( )A.電源 B.用電器 C.開關 D.導線二、填空題。7.如圖所示,小明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時,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金屬箔片因得到電子帶上 電荷,接觸瞬間電流的方向是 (選填“金屬球到橡膠棒”或“橡膠棒到金屬球”)。8.最初驗電器A帶負電,B不帶電。現用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驗電器A、B兩金屬球連接起來的瞬間,如圖所示,金屬棒中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由 ,電流方向由 (填“A到B”或“B到A”)。驗電器B的金屬箔片張開,是因為 (填“同種”或“異種”)電荷相互排斥,此時驗電器B帶了 電荷(選題“正”或“負”)。9.有人設計了一個轎車儀表盤上提醒司機車門是否關好的電路工作原理圖,如圖所示,若四個車門中任意一個車門未關好,指示燈 (選擇“發光”或“不發光”)。若四個車門都關好了,指示燈 (選擇“發光”或“不發光”)。三、實驗探究題。10.小明想用剛學習的電路基本知識,連接一個電路。于是他找來一個干電池,一個小燈泡一個開關和若干導線,連接成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 狀態。(2)改正錯誤后,閉合開關前,小燈泡不發光,這時的電路是 (填“通路”、“斷路”或“短路”);閉合開關后,小燈泡發光,這時的電路是 (填“通路”、“斷路”或“短路”)。(3)電源在電路中是 (填“提供”或“消耗”)電能的裝置。小明看到實驗桌上有一個“+、﹣”極模糊不清的電池盒,他用一個 (填“電鈴”或“發光二極管”)就可以判斷出電源的“+、﹣”極。B組能力提升訓練題答案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時,小電燈L1、L2都不亮,用一段導線的兩端接觸a、b兩點時,兩燈都不亮;接觸b、c兩點時,兩燈都不亮;接觸c、d兩點時,兩燈都亮。對此,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燈L1斷路 B.燈L2斷路 C.燈L1短路 D.開關S斷路2.如圖所示,兩個小燈泡L1、L2串聯,閉合開關S,L1發光,L2不發光。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A.通過L2的電流比L1小 B.L2發生了斷路C.L2發生了短路 D.L1發生了短路3.如圖所示的是自制的簡易驗電器,用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銅絲,鋁片張開一定的角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橡膠棒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比毛皮弱B.橡膠棒接觸銅絲時,鋁片失去電子帶正電C.橡膠棒接觸銅絲時,鋁片得到電子帶負電D.橡膠棒接觸銅絲時,驗電器上的瞬時電流方向為由銅絲到鋁片4.如圖甲所示,驗電器A帶負電,B不帶電。用帶有絕緣手柄的金屬棒把驗電器A、B兩金屬球連接起來的瞬間(如圖乙所示),金屬棒中( )A.電流方向由A到B B.電流方向由B到AC.有電流但方向無法確定 D.始終無電流5.手電筒的結構如圖所示,按下按鍵時,電路接通小燈泡發光。該手電筒的電路圖,圖中正確的是( )A. B. C. D.6.如圖所示,下列對生產生活物品應用的物理性質描述錯誤的是( )A.用海草苫成屋頂——海草導熱性好B. 漁船掛有輪胎——橡膠彈性好C. 光伏板表面使用玻璃——玻璃透光性好D. 用銅做導線——銅導電性好二、填空題7.畫出下列元件在電路中的符號。(1)電池: ;(2)燈泡: ;(3)單刀單擲開關: ;(4)電動機: 。8.摩擦起電的實質是 ;電荷的 形成電流。9.如圖所示是一款網紅發光杯,當杯內倒入的液體是 (填“導體”或“絕緣體”)時,就會連通杯底電路,使 材料制成的LED燈發光。LED燈又叫發光二極管,除了可以發光,其導電性上的最大的特性就是 。10.物理課上,老師讓鑒別一根由宿舍樓通向教學樓內含有三根完全相同導線的電線,如圖甲所示。李華為了辨別哪兩個線頭為同一根導線的兩端,他用圖乙所示的測通器來測試,操作過程如下:(1)連接A和C,將測通器的m連接在D上。當n連接E時小燈泡發光,連接F時小燈泡不發光。由此可以確定 (填字母,下同)為同一導線的兩端;(2)為了弄清另兩根導線的兩端,可連接A和B,測通器的一端必須與 相連時,另一端只需接觸一根導線就能將兩根導線辨別開。11.如圖所示為氣體打火機中的點火裝置——壓電點火器。當按下打火按鈕時,按鈕下壓壓電材料使其A、B兩端分別出現“正”、“負”電荷,電荷通過與壓電材料相連的導線,在打火機的排氣嘴處放電,從而點燃燃氣。打火按鈕相當于電路中的 ;放電時,電流方向是 (選填“由A到B”或“由B到A”)。 12.如圖甲所示是高層建筑的墻體中有三根絞在一起的電線,可以用如圖乙所示的“測量儀”連接在XYZ端把它們區分開,將A和C擰在一起時,當“測量儀”連接在X、Y兩端,燈泡發光,則 是同一根電線,接著拆開A和C,將A和B擰在一起,測量儀一端必須與 (選填“X”、“Y”或“Z”)相連,另一端導線連接 次電路能將導線辨別開。三、實驗題13.學習了導體和絕緣體知識以后。同學們決定利用實驗來判斷橡皮、鋼尺子等常見物體是否是導體,小紅設計了如圖1所示電路圖。(1)按照電路圖接實物時,開關應該處于 狀態。(2)按照圖1電路,畫出電路圖。( )(3)將被檢測物體分別接入A、B間,通過觀察 來粗略判斷物體是否為導體。(4)小剛同學設計了如圖3所示電路圖,將不同物體接入A、B間,來判斷這些物體是否為導體,請分析這種方法是否可行 ,理由是 。14.小明和小紅在老師的引導下,對部分電學小實驗進行探究。(1)小明用圖1所示的裝置來鑒別導體與絕緣體,在金屬夾A、B之間分別接入①硬幣、②鉛筆芯、③橡皮、④塑料尺等物體,小明判斷物體是否是導體的依據是 。閉合開關后,在A、B間接入 (選填序號)時小燈泡能發光,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是導體中有大量的 ;(2)小紅連接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將燈泡L2兩端的接線柱用一根導線相連接,閉合開關S,燈泡L2將 (選填“發光”或“不發光”)。受小明實驗現象啟發,為了讓兩盞燈同時熄滅,小紅認為可以不斷開開關,而用一根導線同時連接燈泡L1左端和燈泡L2右端的接線柱即可。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小紅 (選填“能”或“不能”)這樣操作,理由是 。A組基礎訓練題1.【答案】B【分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是電流的方向;在電源外部,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內部,電流由負極流向正極。【解答】解:AC、物理學中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故AC正確;B、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能形成電流,正負離子的定向移動也能形成電流,故B錯誤;D、閉合電路中,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正極流出,經過用電器,流向電源負極,故D正確。故選:B。2.【答案】C【分析】(1)電流方向與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同,與負電荷定向運動方向相反;(2)驗電器使用時金屬箔帶上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從而驗證物體是否帶電的。【解答】解:A帶正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把A、B連接起來的瞬間,B上的部分電子(即負電荷)會沿著金屬棒運動到A,從而使B與A帶上等量的正電荷,而電流的方向與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故電流是從A流向B,故C符合題意;故選:C。3.【答案】A【分析】由圖可知兩燈的連接方式,根據接入導線后燈泡的亮暗判斷電路故障。【解答】解:閉合開關時兩燈均不亮,說明電路中某處斷路,或是兩燈均短路;用導線先并聯在L1兩端時,發現L2亮,燈L1不亮,說明電路通路,兩燈泡不可能短路,L2不可能斷路;同時因導線與燈L2并聯,兩燈均不亮,說明燈L1不可能短路,故只能為燈L1發生了斷路。故選:A。4.【答案】B【分析】(1)物理學中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2)摩擦起電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強,得到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弱,失去電子帶正電;(3)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4)電壓是使電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路中有電壓且電路是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解答】解:A、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負電荷的定向移動都可以形成電流,故A錯誤;B、毛皮與橡膠棒摩擦的過程中,橡膠棒帶負電,是由于毛皮失去電子,橡膠棒得到了電子形成的,故B正確;C、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C錯誤;D、電路兩端有電壓,且是通路,電路中才會有電流,故D錯誤。故選:B。5。【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電壓使電路中的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而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一是必須有電源;二是電路必須是閉合回路。【解答】解:A、電路中存在大量自由電子不能形成電流,必須讓自由電子發生定向移動才能形成電流。故A錯誤;B、電路中有足夠大的電壓,還必須是閉合回路,才能得到持續電流。故B錯誤;C、電路中有電源,還必須是閉合回路,才能得到持續電流。故C正確;D、電路中有電源,有用電器,只要不是閉合電路,就不能得到持續電流。故D錯誤。故選:C。6.【答案】A【分析】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等元件組成;電源的作用是提供電能,水果電池對外供電的過程中,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解答】解:要使用電器工作,電路中必須要有電源,水果能使二極管發光,在這個電路中的水果能提供電能,所以插入金屬片的水果相當于電路中的電源,因此BCD錯誤,A正確。故選:A。7.【答案】負;金屬球到橡膠棒。【分析】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得到電子;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物理學中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解答】解:一根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得到電子帶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箔片因得到電子帶上負電荷;橡膠棒接觸驗電器時,橡膠棒中的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方向是從橡膠棒到金屬球,瞬間電流方向是從金屬球到橡膠棒。故答案為:負;金屬球到橡膠棒。8.【答案】A到B;B到A;同種;負。【分析】(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2)電荷間的作用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解:(1)A帶負電,B不帶電,用一根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A、B連接起來,自由電子由A到B;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故電流方向由B到A。(2)電荷間的作用規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是因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用一根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A、B連接起來時,驗電器A上的負電荷運動到驗電器B上,所以此時驗電器B帶了負電荷故答案為:A到B;B到A;同種;負。9.【答案】發光;不發光。【分析】由電路分析可知,四個開關是串聯的,故有一個不閉合,即為斷路,電流流過燈泡,當四門全關閉時,燈被短路而熄滅。【解答】解:在串聯電路中,無論哪個門沒有被關上(即任何一個開關斷開),都會使得燈泡亮起來,當開關都閉合時,燈泡被短路,所以指示燈不發光。故答案為:發光;不發光。10.【答案】(1)斷開;(2)斷路;通路;(3)提供;發光二極管。【分析】(1)為了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2)處處連通的電路為通路,某處斷開的電路為開路;開關控制電路的通與斷;(3)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要判斷電池的正、負極,我們可以利用與電流方向有關的,在使用過程中要考慮電流方向的器材來進行辨別。【解答】解:(1)為了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2)由圖知,圖中開關并沒有接入電路(只連接了一個接線柱),則開關無論斷開還是閉合,燈泡都發光;改正錯誤后,開關斷開時,電路處于斷路狀態;當閉合開關時,小燈泡發光,此時電路處于通路狀態;(3)電源在電路中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發光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而電鈴沒有這樣的性質,所以可用發光二極管判斷電源的正負極;具體方法為:把二極管的正負極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若二極管發光,則與二極管正極相連的一極為電池的正極,與二極管負極相連的一極為電池的負極;若二極管不發光,則與二極管正極相連的一極為電池的負極,與二極管負極相連的一極為電池的正極。故答案為:(1)斷開;(2)斷路;通路;(3)提供;發光二極管。B組能力提升訓練題答案1.D【詳解】A.如果燈L1斷路,用一段導線的兩端接觸a、b,則L2會發光,故A錯誤;B.如果燈L2斷路,用一段導線的兩端導線接觸b、c,則L1會發光,故B錯誤;C.如果燈L1短路,則L2會發光,故C錯誤;D.用一段導線的兩端接觸c、d兩點時,兩燈都發光,即接通c、d時電路導通,說明c、d間出現了斷路,即開關S電路,故D正確。故選D。2.C【詳解】A.由電路圖可知,兩個小燈泡L1、L2串聯,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通過L2的電流等于通過L1的電流,故A不符合題意;BD.閉合開關S后,L1發光,所以,電路為通路,不可能是L2斷路,也不可能是L1短路,故BD不符合題意;C.又因L1發光時L2不發光,所以,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L2發生了短路,故C符合題意。故選C。3.C【詳解】A.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帶負電,毛皮帶正電,說明在摩擦的過程中,橡膠棒的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能力強,從毛皮上奪得電子,從而使橡膠棒帶上負電,故A錯誤;BCD.橡膠棒接觸銅絲時,橡膠棒上的電子會轉移到鋁片上,鋁片得到電子帶負電,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驗電器上的瞬時電流方向為由鋁片到銅絲,故C正確,BD錯誤。故選C。4.B【詳解】當金屬棒把驗電器A、B兩金屬球相連時,驗電器B帶上同種電荷,即負電,故驗電器B得到電子,驗電器A失去電子,電子從A移動到B,由于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所以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電子帶負電荷,故電流方向由B到A,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5.B【詳解】A.圖中沒有開關,故A錯誤;B.圖中有電源、開關和小燈泡,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故B正確;C.圖中沒有電源,故C錯誤;D.閉合開關后,小燈泡被短路,燈泡不亮,故D錯誤。故選B。6.A【詳解】A.因為海草的導熱性不好,所以用海草苫成屋頂,故A錯誤,符合題意;B.因為橡膠的彈性好,所以用橡膠做汽車的輪胎,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因為玻璃的透光性好,所以使用它制作光伏板表面,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因為銅導電性好,所以用銅做導線,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7.(1)(2)(3)(4)【詳解】(1)電池在電路中的符號為: 。(2)燈泡在電路中的符號為:。(3)單刀單擲開關在電路中的符號為:。(4)電動機在電路中的符號為:。8. 電荷的轉移 定向移動【詳解】[1]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在摩擦的過程中,使電子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由于有多余的電子而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由于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即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2]由電流形成的原因可知,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9. 導體 半導體 單向導電性【詳解】[1][2]由于導體容易導電,所以當杯內倒入的液體是導體時,就會連通杯底電路,使得LED發光,LED燈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3]半導體除了可以發光,其導電性上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單向導電性。10. BF F【詳解】(1)[1]因為連接A和C,將測通器的m連接在D上。當n連接E時小燈泡發光,說明ACDE連通,BF為另外的一根。(2)[2]現在知道BF為一根導線,將AB連在一起,先把m連接在F上,若n連接E時小燈泡發光,則AE為一根導線,不亮說明AD為一根導線的兩端。11. 開關 由A到B【詳解】[1]按下打火按鈕時,壓電材料出現放電現象,說明打火按鈕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開關,壓電材料相當于電源。[2]導線A端帶正電荷,B端帶負電荷,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因此放電時,電流的方向是由A到B。12. BZ Z 1【詳解】[1][2][3]將A和C擰在一起時,當“測量儀”連接在X、Y兩端,燈泡發光說明此時電路時通路,此時只有BZ沒有連接,所以BZ應該時同一條電線;應為BZ是同一根導線,所以當將A和B擰在一起時,Z端必須與測量儀相連,此時測量儀的另一端只需要連接X或Y一次即可將所有導線分辨開,若與X相連,如果燈亮,則電路為通路,只剩C、Y,則CY為同一根導線,若燈不亮,此時電路為斷路,則AY為同一根導線。13. 斷開 小燈泡是否發光 否 見解析【詳解】(1)[1]為了保護電路,在連接實物圖時,開關要斷開。(2)[2]根據電路圖,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經過開關、方向,依次連接各個電路元件,完成實物連接圖,如圖所示:(3)[3]由題意知,將需要被檢測的物體,分別接入A、B間,閉合開關,若被檢測物體是導體,容易導電,燈發光;若被檢測物體是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燈不發光;所以可以通過觀察燈泡的亮度來粗略判斷物體是否為導體。(4)[4][5]按如圖3所示電路圖,將不同檢測物體接入A、B間時,若被檢測物體是導體,且電阻很小,由于電流表內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開關閉合后,則會造成電源短路,損壞電源,故該方法不可行。14. 小燈泡是否發光 ①② 自由電子 不發光 不能 會造成電源短路,損壞電源【詳解】(1)[1][2]常見的導體包括:人體、大地、各種金屬、酸堿鹽的溶液等,提供的材料中硬幣和鉛筆芯是導體,橡皮和塑料尺不是導體,而是絕緣體,因為導體接入后小燈泡能發光,絕緣體接入后小燈泡不能發光,因此判斷物體是否是導體的依據是小燈泡是否發光。[3]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是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子。(2)[4]將燈泡L2兩端的接線柱用一根導線相連接,此時燈泡L2被短路,所以不發光。[5][6]若用一根導線同時連接燈泡L1左端和燈泡L2右端的接線柱,則會造成電源短路,燒壞電源,故不能這樣操作。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