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3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分層練習(學生版+答案版)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3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分層練習(學生版+答案版)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第1課時)
@基礎鞏固
量筒的使用
1.如圖是四位同學用量筒測液體體積的讀數方法.其中讀數方法正確的是 ( D )
2.[物理觀念]只測一次,要求較準確地測出90 cm3的酒精,請你在下列四種規格的量筒中,選出適當的量筒 ( A )
A.測量范圍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測量范圍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
C.測量范圍是50 mL,分度值是1 mL
D.測量范圍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3.(1)50 mL= 50 cm3= 5×10-5 m3;(2)3.5×103 L= 3.5×103 dm3= 3.5 m3.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4.(2024·陽江期末)小明為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進行了以下實驗:
(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如圖甲所示,在調節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操作錯誤是 游碼未歸零 .
(2)糾正錯誤后,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如圖乙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 移動,使天平平衡.
(3)將小石塊放置于天平的左盤,往右盤中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恢復平衡時,托盤中的砝碼以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小石塊的質量是 56.2 g.
(4)用量筒測量小石塊體積的過程如圖丁所示,小石塊的體積是 20 cm3.
(5)小石塊的密度是 2.81×103 kg/m3.
(6)若實驗中將(3)和(4)步驟對調,那么測出小石塊的密度將 偏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6)如果將實驗步驟(3)和(4)互換一下,先測體積再測質量,會因為小石塊上沾有水而使質量的測量值偏大,而體積測量準確,根據公式ρ=知,測出小石塊的密度將偏大.
@能力提升
5.(2024·泰安中考)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操作過程如下,請回答問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繼續進行實驗:
①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為109.2 g;
②把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如圖乙所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 60 cm3;
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
(3)根據測量的實驗數據,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1.03 g/cm3.
(4)細心的小明同學發現,在步驟②中有少量鹽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測得鹽水的密度比真實值偏 大 (選填“大”或“小”).
@拓展培優
6.[科學探究](2024·寧夏中考改編)賀蘭山東麓產區是世界公認的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葡萄酒的黃金地帶.某研學小組參觀酒莊后,想測紅酒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過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把燒杯放在左盤,往右盤加減砝碼,當最小砝碼放入右盤后,指針指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則接下來的操作是 往右移動游碼 ,當天平再次平衡時,測得空燒杯的質量為46.4 g;
③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紅酒,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在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質量是 83.8 g;
④將紅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圖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測出紅酒的密度是 0.98 g/c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這種方法測量的紅酒密度值比真實值 偏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將②③④的操作順序稍做調整即可減小這種誤差,調整后的順序是 ③④② .
【解析】(3)由于把紅酒從燒杯倒入量筒中時,燒杯中有紅酒殘留,使得所測體積偏小,在質量一定時,根據ρ=可知,測量的紅酒密度值比真實值偏大;為了避免由于紅酒殘留引起的誤差,操作步驟上可先測總質量,再倒入量筒測體積,最后測量燒杯和殘留紅酒的質量,即調整后的順序是③④②.
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第2課時)
@基礎鞏固
測量液體的密度
1.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     乙  丙
(1)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水平平衡.將液體A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液體A的體積為 60 cm3.
(2)將量筒中的液體A全部倒入空燒杯中,把燒杯放在調節好的天平的左盤中.如圖丙所示時,天平橫梁再次平衡,則燒杯和液體A的總質量為 152.2 g.
(3)實驗中測得所用空燒杯的質量為80 g,則燒杯中液體的質量為 72.2 g.
(4)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液體A的密度為 1.2 g/c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即 1.2×103 kg/m3.
(5)該實驗存在誤差,即測量的密度值比真實值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
測量固體的密度
2.[科學探究]某同學在測量正方體金屬塊的密度.
(1)用刻度尺測量金屬塊棱長的情形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的棱長為 2.00 cm,金屬塊的體積V為 8 cm3.
(2)如圖乙所示,用托盤天平稱量金屬塊的質量為 37.4 g.
(3)此金屬塊的密度為 4.675 g/cm3 ,即 4.675×103 kg/m3.
(4)給你一把小刀,在以上步驟前增加一步就可以測馬鈴薯或蘋果的密度,試寫出增加的步驟: 用小刀將馬鈴薯或蘋果切出一小塊正方體 .
@能力提升
3.(2024·中山模擬)小明同學周末跟隨父母到海邊游玩,為了測量海水的密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小明將天平放置于 水平桌面 上,刻度盤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端調節,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天平調平后,按照圖乙中A、B、C的步驟順序進行測量,海水的質量為 55 g,測得海水的密度為 1.1×103 kg/m3.
(3)小明測量的海水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 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測量結束后小明又找來了電子秤和玻璃杯也測出了海水的密度.測量過程如下:(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
①用電子秤測出空玻璃杯的質量m0;
②將玻璃杯中裝入部分水后,并在水面處做標記,用電子秤測出杯和水的總質量m1;
③將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并擦拭干凈,在杯中裝入海水至標記處,用電子秤測出玻璃杯和海水的總質量m2;
④海水的密度ρ海水= ρ水 (用上述已知量及步驟中所測的字母表示).
4.(2024·東莞一模)為保障食品安全,國家規定304不銹鋼(密度為7.93 g/cm3)和316不銹鋼(密度為8.0 g/cm3)可直接接觸食品并應在顯著位置標識304或316字樣.科科現有一塊不銹鋼原材料,為了判斷能否用其制作水杯,進行了如下操作測量其密度.
(1)科科將天平放置在 水平 桌面上,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需要將平衡螺母向 左 調,使天平平衡.
(2)科科對原材料取樣并放置在天平的 左 (選填“左”或“右”)托盤中,正確稱量其質量如圖乙所示,為 77.2 g.用細繩緩慢將不銹鋼放入原本盛有26.0 mL水的量筒后,液面如圖丙所示,則不銹鋼的體積為 10.0 cm3,故而該不銹鋼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制成水杯.
(3)同組的小李設計了另一個實驗方案來測量不銹鋼的密度,如圖丁所示:
①用電子秤測出不銹鋼的質量為390 g;
②將不銹鋼樣品放入溢水杯,并加水至溢水口,測得總質量為750 g;
③取出不銹鋼,再次加水至溢水口,測得其總質量為410 g.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 g/cm3,可以計算出不銹鋼的密度為 7.8 g/cm3,在步驟③中由于取出不銹鋼時帶出水,導致密度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不變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拓展培優
5.[科學探究](2024·佛山期末改編)小魯和小巴在江邊撿回一石塊,準備利用所學知識測量它的密度.
(1)小魯將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 上,移動游碼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調節,直至天平平衡.
(2)小魯測出石塊的質量(圖乙)為 38.4 g;在量筒內裝有適量的水,該石塊放入前、后的情況如圖丙所示,則石塊的密度為 2.56 g/cm3.
(3)小巴準備自己動手做實驗時,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聰明的小巴利用天平、燒杯、水、記號筆設計了另一種測量石塊密度的方案,如圖丁所示.
①用天平測出裝有適量水的杯子總質量為m1;
②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測得總質量為m2,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做標記a;
③取出石塊,向杯中緩慢加水,讓水面上升至標記a處,測得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3;
④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石塊= ρ水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號及ρ水來表示).
【解析】(3)用天平測出裝有適量水的杯子總質量為m1;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測得總質量為m2,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做標記a,石塊的質量m石=m2-m1,取出石塊,再向杯中緩慢加水,讓水面上升至標記a處,測得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3;則石塊的體積等于后來加入水的體積,根據ρ=可得石塊的體積V石塊=V水==,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石塊===ρ水.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第1課時)
@基礎鞏固
量筒的使用
1.如圖是四位同學用量筒測液體體積的讀數方法.其中讀數方法正確的是 (   )
2.[物理觀念]只測一次,要求較準確地測出90 cm3的酒精,請你在下列四種規格的量筒中,選出適當的量筒 (   )
A.測量范圍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測量范圍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
C.測量范圍是50 mL,分度值是1 mL
D.測量范圍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3.(1)50 mL= cm3= m3;(2)3.5×103 L= dm3= m3.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4.(2024·陽江期末)小明為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進行了以下實驗:
(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如圖甲所示,在調節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操作錯誤是 .
(2)糾正錯誤后,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如圖乙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移動,使天平平衡.
(3)將小石塊放置于天平的左盤,往右盤中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恢復平衡時,托盤中的砝碼以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小石塊的質量是 g.
(4)用量筒測量小石塊體積的過程如圖丁所示,小石塊的體積是 cm3.
(5)小石塊的密度是 kg/m3.
(6)若實驗中將(3)和(4)步驟對調,那么測出小石塊的密度將 (選填“偏大”或“偏小”).
@能力提升
5.(2024·泰安中考)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操作過程如下,請回答問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繼續進行實驗:
①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為109.2 g;
②把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如圖乙所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 cm3;
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
(3)根據測量的實驗數據,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g/cm3.
(4)細心的小明同學發現,在步驟②中有少量鹽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測得鹽水的密度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
@拓展培優
6.[科學探究](2024·寧夏中考改編)賀蘭山東麓產區是世界公認的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葡萄酒的黃金地帶.某研學小組參觀酒莊后,想測紅酒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過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把燒杯放在左盤,往右盤加減砝碼,當最小砝碼放入右盤后,指針指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則接下來的操作是 ,當天平再次平衡時,測得空燒杯的質量為46.4 g;
③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紅酒,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在右盤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質量是 g;
④將紅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圖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測出紅酒的密度是 g/c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這種方法測量的紅酒密度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將②③④的操作順序稍做調整即可減小這種誤差,調整后的順序是 .
第3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第2課時)
@基礎鞏固
測量液體的密度
1.小欣為了測量液體A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     乙  丙
(1)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直到橫梁水平平衡.將液體A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液體A的體積為 cm3.
(2)將量筒中的液體A全部倒入空燒杯中,把燒杯放在調節好的天平的左盤中.如圖丙所示時,天平橫梁再次平衡,則燒杯和液體A的總質量為 g.
(3)實驗中測得所用空燒杯的質量為80 g,則燒杯中液體的質量為 g.
(4)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液體A的密度為 g/c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即 kg/m3.
(5)該實驗存在誤差,即測量的密度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
測量固體的密度
2.[科學探究]某同學在測量正方體金屬塊的密度.
(1)用刻度尺測量金屬塊棱長的情形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的棱長為 cm,金屬塊的體積V為 cm3.
(2)如圖乙所示,用托盤天平稱量金屬塊的質量為 g.
(3)此金屬塊的密度為 g/cm3 ,即 kg/m3.
(4)給你一把小刀,在以上步驟前增加一步就可以測馬鈴薯或蘋果的密度,試寫出增加的步驟: .
@能力提升
3.(2024·中山模擬)小明同學周末跟隨父母到海邊游玩,為了測量海水的密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小明將天平放置于 上,刻度盤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端調節,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天平調平后,按照圖乙中A、B、C的步驟順序進行測量,海水的質量為 g,測得海水的密度為 kg/m3.
(3)小明測量的海水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測量結束后小明又找來了電子秤和玻璃杯也測出了海水的密度.測量過程如下:(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
①用電子秤測出空玻璃杯的質量m0;
②將玻璃杯中裝入部分水后,并在水面處做標記,用電子秤測出杯和水的總質量m1;
③將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并擦拭干凈,在杯中裝入海水至標記處,用電子秤測出玻璃杯和海水的總質量m2;
④海水的密度ρ海水= (用上述已知量及步驟中所測的字母表示).
4.(2024·東莞一模)為保障食品安全,國家規定304不銹鋼(密度為7.93 g/cm3)和316不銹鋼(密度為8.0 g/cm3)可直接接觸食品并應在顯著位置標識304或316字樣.科科現有一塊不銹鋼原材料,為了判斷能否用其制作水杯,進行了如下操作測量其密度.
(1)科科將天平放置在 桌面上,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需要將平衡螺母向 調,使天平平衡.
(2)科科對原材料取樣并放置在天平的 (選填“左”或“右”)托盤中,正確稱量其質量如圖乙所示,為 g.用細繩緩慢將不銹鋼放入原本盛有26.0 mL水的量筒后,液面如圖丙所示,則不銹鋼的體積為 cm3,故而該不銹鋼 (選填“能”或“不能”)制成水杯.
(3)同組的小李設計了另一個實驗方案來測量不銹鋼的密度,如圖丁所示:
①用電子秤測出不銹鋼的質量為390 g;
②將不銹鋼樣品放入溢水杯,并加水至溢水口,測得總質量為750 g;
③取出不銹鋼,再次加水至溢水口,測得其總質量為410 g.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 g/cm3,可以計算出不銹鋼的密度為 g/cm3,在步驟③中由于取出不銹鋼時帶出水,導致密度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拓展培優
5.[科學探究](2024·佛山期末改編)小魯和小巴在江邊撿回一石塊,準備利用所學知識測量它的密度.
(1)小魯將天平放在 上,移動游碼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直至天平平衡.
(2)小魯測出石塊的質量(圖乙)為 g;在量筒內裝有適量的水,該石塊放入前、后的情況如圖丙所示,則石塊的密度為 g/cm3.
(3)小巴準備自己動手做實驗時,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聰明的小巴利用天平、燒杯、水、記號筆設計了另一種測量石塊密度的方案,如圖丁所示.
①用天平測出裝有適量水的杯子總質量為m1;
②將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測得總質量為m2,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做標記a;
③取出石塊,向杯中緩慢加水,讓水面上升至標記a處,測得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3;
④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石塊=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號及ρ水來表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南康市| 香格里拉县| 观塘区| 磐石市| 奉贤区| 新安县| 新疆| 淳安县| 兴隆县| 和林格尔县| 鱼台县| 衡水市| 邯郸市| 嘉义县| 黄陵县| 武胜县| 彭泽县| 瑞丽市| 揭西县| 伊春市| 芦溪县| 和硕县| 牡丹江市| 沧源| 莆田市| 郴州市| 麻栗坡县| 介休市| 虹口区| 海林市| 兴化市| 沛县| 广西| 绥江县| 凤台县| 塔城市| 黄浦区| 嘉禾县| 靖州|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