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1課時)@基礎鞏固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2024·牡丹江中考)把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此凸透鏡前15 cm處,在凸透鏡另一側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燭焰清晰的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等大的實像 D.倒立、放大的實像2.[科學思維]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5 cm,若將蠟燭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應該在哪個區(qū)域內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 )第2題A.Ⅰ B.Ⅱ C.Ⅲ D.蠟燭同側圖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該像是倒立、 的實像.若將蠟燭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光屏應向 移動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時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第3題圖4.[物理學與日常生活]如圖所示,某同學用焦距為15 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郵票與放大鏡的距離應該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像,那么應該將放大鏡適當 (選填“靠近”或“遠離”)郵票.5.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cm.(2)小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7 cm處時,如圖乙所示,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a點,移動光屏找到像,則光屏上成的是 像.(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位于距離凸透鏡1倍焦距以內時,人眼觀察燭焰成像的情形是圖中的 (填字母).@能力提升6.(2024·巴中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清晰燭焰的像,其成像特點是 ( )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虛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正確安裝并調節(jié)實驗裝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0.0 cmB.照相機成像特點與圖乙中燭焰的成像特點相同C.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移動光屏后所成的像逐漸變小D.圖乙中若用黑紙片將凸透鏡遮擋一半,光屏上只能成半個燭焰的像@拓展培優(yōu)8.[科學探究](2024·東營中考改編)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1)先調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中心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此時成的像與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到光具座的35.0 cm刻度線處,然后移動光屏到 cm刻度線處,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判斷依據是 .(4)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逐漸變短,此時燭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向 方移動,為了能讓燭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將凸透鏡向 調節(jié).(均選填“上”或“下”)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2課時)@基礎鞏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一個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30 cm處移到12 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A.像變大,像距變小 B.像變大,像距變大C.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2.某學習小組用圖甲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通過實驗,繪制了像距v隨物距u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此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蠟燭放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調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時,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一個凹透鏡,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將光屏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3.[科學思維]某同學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 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像;當蠟燭距凸透鏡9 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三種應用4.如圖所示,小剛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機.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外殼的長度為20 cm,若將凸透鏡對準窗外景物,在外殼內前后移動內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選填“倒立”或“正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若將凸透鏡正對燃燒的蠟燭,當蠟燭距離凸透鏡至少 cm時,可以在外殼內移動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5.(2024·德州中考)某款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投影燈的原理與照相機相同B.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在1倍焦距以內C.為從不同角度看見地面上的廣告圖標,應選擇光滑的地面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廣告圖標像,可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的距離,增大投影燈離地的距離6.(2024·中山三模改編)把帶雙箭頭的圖片放在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后不同位置,看到的情景如圖甲和乙所示.此時的玻璃杯相當于 鏡,箭頭離玻璃杯較近的是圖 (選填“甲”或“乙”),其成像原理與 (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類似.@能力提升7.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 cmB.當u=15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25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 cm處移動到40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8.[科學思維](2022·廣東中考)如圖所示,電子蠟燭的“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 立的實像.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可制成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若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僅將凸透鏡更換成另一個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鏡,此時光屏上像的大小與原來的像對比應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9.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實驗前要調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移動蠟燭和光屏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這一成像原理的應用.(3)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光屏上 (選填“會”或“不會”)出現(xiàn)指尖的像.(4)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燃燒變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 移動.(5)另外一個實驗小組用由幾個發(fā)光二極管做成的“F”字樣的發(fā)光體代替蠟燭進行實驗,你認為其好處是 (寫出一點即可).@拓展培優(yōu)10.(2024·鎮(zhèn)江中考)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時候,調節(jié)燭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上.凸透鏡焦距為10 cm,各元件初位置如圖所示,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①若移動光屏,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②若透鏡向左移動,最終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實像.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1課時)@基礎鞏固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2024·牡丹江中考)把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此凸透鏡前15 cm處,在凸透鏡另一側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燭焰清晰的 ( D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等大的實像 D.倒立、放大的實像2.[科學思維]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5 cm,若將蠟燭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應該在哪個區(qū)域內移動光屏,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 B )第2題A.Ⅰ B.Ⅱ C.Ⅲ D.蠟燭同側圖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該像是倒立、 放大 的實像.若將蠟燭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光屏應向 右 移動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時像 變大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第3題圖4.[物理學與日常生活]如圖所示,某同學用焦距為15 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郵票與放大鏡的距離應該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像,那么應該將放大鏡適當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郵票.5.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10.0 cm.(2)小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7 cm處時,如圖乙所示,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放大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a點,移動光屏找到像,則光屏上成的是 倒立、縮小的實 像.(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位于距離凸透鏡1倍焦距以內時,人眼觀察燭焰成像的情形是圖中的 C (填字母).@能力提升6.(2024·巴中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清晰燭焰的像,其成像特點是 ( A )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虛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正確安裝并調節(jié)實驗裝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由圖甲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0.0 cmB.照相機成像特點與圖乙中燭焰的成像特點相同C.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移動光屏后所成的像逐漸變小D.圖乙中若用黑紙片將凸透鏡遮擋一半,光屏上只能成半個燭焰的像【解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將會聚于一點,即為此透鏡的焦點,從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焦距,則透鏡的焦距f=40.0 cm-30.0 cm=10.0 cm,故A錯誤;題圖乙中,物距u=15.0 cm,像距v=30.0 cm,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與照相機成像特點不同,故B錯誤;題圖乙中的燭焰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C正確;用黑紙片將凸透鏡遮擋一半,透鏡的另一半仍能會聚燭焰發(fā)出的光,成燭焰完整的像,只是像相比原來變暗,故D錯誤.@拓展培優(yōu)8.[科學探究](2024·東營中考改編)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1)先調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中心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中央 .(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此時成的像與 照相機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3)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到光具座的35.0 cm刻度線處,然后移動光屏到 80.0 cm刻度線處,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判斷依據是 光路具有可逆性 .(4)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逐漸變短,此時燭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會向 上 方移動,為了能讓燭焰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將凸透鏡向 下 調節(jié).(均選填“上”或“下”)第3節(jié)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第2課時)@基礎鞏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一個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將點燃的蠟燭從離凸透鏡30 cm處移到12 cm處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 ( B )A.像變大,像距變小 B.像變大,像距變大C.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2.某學習小組用圖甲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通過實驗,繪制了像距v隨物距u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此凸透鏡的焦距是 5 cm.當蠟燭放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調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時,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一個凹透鏡,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將光屏向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3.[科學思維]某同學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 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像;當蠟燭距凸透鏡9 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C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三種應用4.如圖所示,小剛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機.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外殼的長度為20 cm,若將凸透鏡對準窗外景物,在外殼內前后移動內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倒立 (選填“倒立”或“正立”)、 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若將凸透鏡正對燃燒的蠟燭,當蠟燭距離凸透鏡至少 20 cm時,可以在外殼內移動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5.(2024·德州中考)某款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該投影燈的原理與照相機相同B.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在1倍焦距以內C.為從不同角度看見地面上的廣告圖標,應選擇光滑的地面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廣告圖標像,可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的距離,增大投影燈離地的距離6.(2024·中山三模改編)把帶雙箭頭的圖片放在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后不同位置,看到的情景如圖甲和乙所示.此時的玻璃杯相當于 凸透 鏡,箭頭離玻璃杯較近的是圖 甲 (選填“甲”或“乙”),其成像原理與 放大鏡 (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類似.@能力提升7.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D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 cmB.當u=15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25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 cm處移動到40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8.[科學思維](2022·廣東中考)如圖所示,電子蠟燭的“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 倒 立的實像.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可制成 照相機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若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僅將凸透鏡更換成另一個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鏡,此時光屏上像的大小與原來的像對比應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9.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實驗前要調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移動蠟燭和光屏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生活中的 投影儀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這一成像原理的應用.(3)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光屏上 不會 (選填“會”或“不會”)出現(xiàn)指尖的像.(4)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燃燒變短,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 上 移動.(5)另外一個實驗小組用由幾個發(fā)光二極管做成的“F”字樣的發(fā)光體代替蠟燭進行實驗,你認為其好處是 可以增加物體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寫出一點即可).@拓展培優(yōu)10.(2024·鎮(zhèn)江中考)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時候,調節(jié)燭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主光軸 上.凸透鏡焦距為10 cm,各元件初位置如圖所示,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①若移動光屏,應將光屏向 左 (選填“左”或“右”)移動;②若透鏡向左移動,最終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放大 的實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學生版.docx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